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慕哟ィ驮僖裁挥兴浇涣恕A礁鋈嗽谝患也韫菖隽烁鐾罚婢强嘈Α�

    “沈太师,论起来,您是老资格了,不知您现在心中有何打算?”赵尚书算是后生晚辈,对上沈太师,自然就先请教一番。更何况,他对上三个这样的学生,心中是真没有主意。

    沈太师当年还教过建元帝呢,当时建元帝将他们两人叫进御书房的时候,还特意提了一下这件事。然后就把三个孩子的学业,郑重其事地托付给他了。弄得沈太师瞬间就想告老还乡。

    大公主不说,皇上恐怕也只是因为宫中孩子少,为了不浪费资源,就叫大公主过来旁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罢了。但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一个连听都听不见,一个听说字都不认识多少,他便是再厉害,也没办法啊!他也不是没有再教出下一任皇帝的愿望,可是比起那还看不到头的未来,好像还是眼前要来得更困难一些……

死当长相思 第五百五十三章 商讨(2k)

    “赵尚书不要谦虚,皇上既然点了咱们两个教授皇子公主的学业,也是信得过咱们。就是再困难,咱们也得迎难而上,不能辜负皇上的重托啊!”这几日沈太师在家中思索,也有了个大概的方案。只不过此时却先不说出来,反倒来试探赵尚书的虚实来了。

    赵尚书何尝不知道这沈太师老奸巨猾,但在这件事上,他们两都是被绑在同一条船上,耍心眼也没什么用。等到十六那天,他们上课,皇上还要在场旁听,什么不都显出来了吗?是以此时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主意给说出来了:“皇嗣关系着国家的兴亡,皇上既然将这样的重任交付给我们了,微臣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愿意尽力去做。臣打听了一下两位皇子和大公主的学习进度,不知太师了不了解。”说着,抬眼看向对面老神在在的沈太师。

    “嗯,这个老夫也略有所闻。”沈太师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皇子虽然身体遭受了一些磨难,但听说,倒是三人中基础最好的一位。二皇子次之,大公主一直养在后宫,倒是不知道情况。”

    “臣所知道的情况与太师所说也差不离。依臣看,咱们现在既摸不清三位的具体情况,等到十六那天上课的时候,还得摸一摸底,才能安排好后续要如何开展课程。”不同于沈太师的喜忧参半,赵尚书这次被建元帝委以重任,那是满怀激动,一心想要报效皇恩的。这是信任!这是光荣!他一个寒门出身的人,能得到如此殊荣,去教授皇子,培养下一代的皇帝,怎么能不心潮澎湃!是以就算是过年,赵尚书也没什么心思过,卯足了劲想要好好表现一番。学来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话虽如此,到时候咱们第一次给皇子公主上课的时候,皇上可是在场的,还是得好好表现才行。”相比而言,沈太师可精得多。没错,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以后可以慢慢来,但是皇上旁听的这第一节课,可得显出些真本事来,不然就要砸了招牌了。

    “愿闻其详。”赵尚书不得不承认,跟这位为官多年,又曾经是帝师的沈太师比起来,他还是太嫩了。

    终于把赵尚书给压下了,沈太师心中很是得意。皇上这次派了两个师傅,虽说还是很信重他,但对于沈太师而言,还是有了危机感。一山不容二虎,总要分清主次才行。见赵尚书现在俯首听话,他才慢慢将自己的主意给说出来:

    “赵大人,咱们也算是同僚多年,你的人品老夫是信得过的。如今皇上又指了我们两个教授皇子公主,这关系又更亲密了一层,同声相应,互通有无,也是正常之事。那老夫有话就直说啦!”

    赵尚书连忙客气地点头:“太师说得是,您只管说吧!”

    “其实当师傅的,孩子基础差些,笨些,都不妨事,慢慢教也就是了。现在咱们愁的,不就是大皇子么!毕竟自从大皇子出事之后,皇上就对他保护的很好,轻易不见外人。现在纵然说大皇子聪慧灵巧,但毕竟听不见,所以,咱们要教起来,这才是最困难的。”

    这也是一直压在赵尚书心中的一块石头,只是毕竟是皇子,他身为臣下,不好妄议。皇上又明显是个护子心切的,连大皇子一点不好都不准说,这……他们要怎么教呢?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他何至于这么发愁!“太师可真是道出了微臣心中的担忧,教书教书,有教有学才可以,咱们说的,大皇子听不见,这……如何是好?”

    见赵尚书终于情绪有起伏了,沈太师心中暗笑,果然,还是沉不住气啊!“老夫之前也曾忧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前两天倒是得知了一个消息,咱们可不用那么发愁啦!”

    “太师教我!”

    “听内子回来说,大皇子虽然一直养在乾正宫,皇上可是没有断了对他的教育。小女之前一直对大皇子关心有加,即使后来大皇子出事了,也不曾就此打住放弃。这不,前两日就传出话来,说叫老夫不用担心,皇上为了怕大皇子无法与别人交流,特意给他找了手语师傅,将别人的话用手势比给他知道。听说啊,大皇子现在除了性格寡言一些,与一般人,也并无二致呢!”想到自己在宫中有人,所以能够稳坐钓鱼台,面前的赵尚书却只能急得跳脚前来求救,沈太师就觉得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这消息确实是赵尚书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如果属实的话,那他们到时候上课,只需要讲慢些就行了,倒不用再愁大皇子能不能听懂的问题了,可算是解了心腹大患。“还是太师有办法,微臣佩服。”说着起身对沈太师就是长长一揖。

    “哎,使不得使不得。”沈太师连忙上前扶住他,嘴中还要客气道:“咱们都是同僚,互通有无是应有之事。赵大人看得起老夫,看得起贵妃娘娘,老夫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尚书能够从那么多名门之子中杀出重围,在朝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且为建元帝信重,自然不是一般只知道死读书的人。除了有本事,政绩卓越之外,也要懂得看眼色,听话音,识清自己的身份。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知道的事情也不去多问。现在听到沈太师的话头已经转到宫中贵妃娘娘身上了,怕他再说着就要说到选边站位上,连忙转移话题:“微臣年纪尚轻,根基尚浅,自然不能与太师相比。太师学富五车,日后教学,还得请太师多多指教呢!”

    沈太师也知道这位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滑不溜手,除了皇上的话,是谁的也不听。他和建安侯两党相争到如今,拉拢他的手段不知使出了多少,也没见这位赵尚书有一点要上船的表示。不过,他也不是想要叫他立马倒戈相向,今日先卖他一个好,日后说起话来,总是会好开口许多的。

    是以此时,沈太师也并不紧逼,以防将示好变成了意图不轨。“咱们同朝为官这么久了,对你,难道我还能藏私?哈哈哈,那今儿要不就先说到这里,距离十六也没几天了,咱们还是再准备准备为好。”

    “太师说的对。”赵尚书一边送着他出去,一边嘴上迎合道。

死当长相思 第五百五十四章 元宵(2k)

    元宵灯会,这本是民间的习俗,图的是个热闹,当然,这之中也免不了有些男女浪漫的故事发生。久而久之,这个习俗,也渐渐为皇室所接受。

    这次在皇后的组织下,宫中也办了一个小型的灯会。参与者自然不像除夕家宴那么多人了,基本上就是建元帝的小家庭。说是小家,人数也不算少,后宫妃子们一个个可都卯足了劲,争奇斗艳,想要将皇上的目光给吸引过来。原因无他,除了开年前三天,皇上是宿在皇后那的之外,此后可都是自己一个人睡的。现在都十五了,大家心思也都动了起来——皇上这次总要宠幸了吧!

    这次元宵灯会,李燕婉是没有去的,当然也就不知道当时的场景和发生的事情。其实她倒是想去凑凑热闹,毕竟皇宫的手艺是天下之最,用来赏玩的宫灯应该也很是精致了。更何况,此次灯会办在御花园内,蜿蜒的小道上错落地挂着宫灯,将脚下的路照地朦胧而又唯美。这场景,想起来就很美好。不过,这种人多的地方向来都是是非之地,更何况还是晚上,黑灯瞎火下要是发生了点什么,她就算要找人都找不到。所以,即使心中再想过去,李燕婉也克制住了自己。

    不过,这个消息也就只有建元帝和皇后知道,如果有人真的想趁这次机会,做些什么,恐怕就要失望了。李燕婉在云梦居高坐着,等着建元帝结束之后过来看她。没错,可能是怕她又吃醋了,也可能是为了弥补她为了孩子而不能参加的牺牲,建元帝早就差人过来说,他结束之后就很快会过来。所以,她除了无聊一些,倒也没有太大的遗憾和担忧。

    建元帝也确实没怎么注意到今晚他的妃子们今晚各个都装扮一新。这大晚上的,本就光线不明,更何况,他是扶着太后一起在赏灯,后妃们跟在后面,他后面又没有长了眼睛,自然也就无暇顾及了。

    说起来,被建元帝搀着的太后,心情可就没有她的儿子这样美好。在她心里,这个年过的可真是窝囊。儿子当家了,儿媳妇管事了,她这个太后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除了大年初一的时候,建元帝和皇后率着两儿一女过来给她拜年之外,这十来天,她这些儿子媳妇们,竟然鲜少踏足。更不要说外面那些命妇们了。留了几个老太妃在陪着她,听到那些人苍白的恭维,她还不如没有。她的儿子,明明是当今皇帝,她明明应该比这些人高上一等。什么时候,她变得和这些无子的太妃,一样的生存境遇了。她是太后,太后啊!

    是以此时,建元帝和皇后一边一个扶着她的胳膊,孝子孝媳一样拉着她边走边赏的时候,太后的脸色依然僵地难看。建元帝是没有意识到,而皇后则是并不在意。偏偏建元帝今日的兴致还很高,觉得自己奉母行乐,也算是一件乐事了。边走口中还边指点道:“这盏玉兔灯倒是做得精巧,栩栩如生的,不错。”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驻足猜一猜其中的谜?”皇后随着他的话停了下来,在旁凑趣道。

    建元帝无可无不可,等着小太监将灯从树枝上取了下来,拿到眼前细观谜面:“口中含玉确如玉。”随着建元帝慢慢地将谜面朗诵出声,后面跟着的人也驻足琢磨起来。

    建元帝本是随意而为,倒是没有想到发现了这样一盏好灯谜。宫中一向的规矩,宫灯上所写的灯谜,都是后妃们作的,也是为了凑个乐子,让大家都有参与感。自然,大家为了吸引皇上的注意,也是挖空了心思。如果自己的灯谜能将皇上给难住了,那在皇上面前,岂不是大大的有面子?不过,这种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就算费尽了心思,皇上硬是错过了,那也没有办法。

    出这个灯谜的人,不是旁人,恰恰就是身旁的皇后。她出身建安侯府,舞文弄墨之事,自然也通晓一二。写个灯谜,自然不在话下。只是她本也是为了应个景,倒是没想到这么巧,竟然就这样被建元帝一眼给拿了出来。她想到谜底,估摸着这位也会很开心,索性便顺水推舟,拿到台面上让建元帝猜了。

    建元帝只思考了一下,心中便大概已经有了答案,虽说这谜并不难,但胜在寓意好,心中倒是对出这个谜语的人有些欣赏。不过,他既然今日有心作乐,便也没有立即说出来,而是回头看向众人:“这个灯谜,有人能猜出来吗?”

    “口中含玉,不就是一个‘国’字吗?这个谜倒是好,皇上一眼就看中了,可见我大兴王朝,国运昌盛,乃是天命所归啊!”沈贵妃乃是帝师之女,这种浅显的字谜,根本难不倒她。建元帝一问,她就脱口而出了。

    “好!哈哈,贵妃吉言,倒是不知这灯谜是谁写的啊?”建元帝今晚确实高兴,对于别人的歌功颂德,竟也悉数全收,对于这种家庭生活,竟也有几分享受。

    皇后没想到自己制的灯谜竟然被沈贵妃给解了出来,尴尬不已。搞的她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见建元帝的眼神已经往后面逡巡了,她才站了出来:“正是臣妾拙作。”

    建元帝也没想到这是皇后所为,听到她回答,还奇了一下。原因无他,皇后在他心中的形象几乎已经定格成那种刻板的妇人了,乍一听说这是出自她的手笔,倒叫他猛然惊觉,原来当初的皇后,也是一个能够诗书相伴的贤妻啊。“皇后有此才情,有此心意,朕心甚慰。”建元帝以一种皇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的温柔眼神看着她,开口夸道。

    “娇妻美妾,大权在握,皇帝也真是好福气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