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我这就同先生禀告一声,我们回家!”
喜子赶忙笑嘻嘻摆手,“我方才已经去杨先生那里报备过了,咱们这就可以坐车回去了。”
董平难得拍了他的头赞道,“做的好,赏你一百钱买吃食。”
“谢公子赏!”
主仆两个说笑着就匆匆出了书院,末了跳上自家的马车就赶回了四季园。可是一路上了山顶大院儿却发现各处都静悄悄的,董平心下疑惑就问询接出来的张管事,“姐姐可是累了,家里怎么这般安静?”
张管事虽是不忍心看这脾气好的二少爷失望,但还是说道,“二少爷,京都那边出了点儿事儿,嗯,老王妃又过世了,王爷和夫人怕是短时内都回不来了。但夫人派文娘送回很多聘礼,好像还给二少爷写了信。”
老王爷不是才去世不到百日吗,老王妃怎么也跟去了,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不成?姐夫突然没了双亲,想必心里不好受,也不知能不能好好照顾有孕的姐姐。
这般想着,董平就皱了眉头,三两步进了二门。正巧文娘闻讯刚接了出来,她也不啰嗦,迎了董平进门就拿出了厚厚的信封。
董平茶水都顾不得喝一口就拆信看了起来,末了足足愣了好半晌,最后沉声对文娘和张管事说道,“既然姐姐都安排好了,咱们明日就回董家,然后尽快提亲下聘,最好三五日内就办好。”
文娘和张管事对视一眼,都觉这日子有些赶,于是劝道,“二少爷,提亲下聘都是大事儿,可不能马虎,最少也要半月功夫才成。”
董平有些烦躁的挥挥手,应道,“杨家那里我会亲自去说明,你们尽管安排就是。下聘之后,我要立刻进京,姐姐那里我放心不下。”
文娘想起自家夫人这些时日难得有个笑脸,若是见得亲兄弟去了必定会欢喜,于是就应道,“二少爷放心,我们一定会加紧张罗。”
董平点头,末了接了聘礼单子仔细看了看就让张管事封好箱子,待得明日一同送去董家。
不提董平如何惦记姐姐,以至彻夜难眠,只说槐树村的董家这几日过得真是相当热闹,村里人听说董平中了举人,喜得齐齐涌到董家去贺喜。
董老爷自然比村人更早得到消息,他心里万般后悔当初不该忽视了长子长女,以至如今长女当了王妃,长子高中,放在谁家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偏偏他只能看着却半点儿沾不到光儿。
但事已至此,他又能当着村人的面儿承认自己不得儿女敬重的事实,只能一边狂咽苦水一边装了笑脸迎客。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回董家
这日一早晨,刚吃了早饭,牛氏就又开始骂上了,“两个小兔崽子,真是长大了,翅膀也硬了。一个当了王妃,一个中了举,都是富都流油,但哪个也没长点良心。家里别说金银珠宝了,连点儿油腥儿都见不着…”
董老爷听得不耐烦,背着手就要出门去躲清静。牛氏却是眼疾手快拉了他嚷道,“你要去哪儿,家里眼见都揭不开锅了,你这当爹的不能去书院找那小兔崽子要几两银子买米啊?他吃了家里十几年的饭…”
董老爷被撕扯的衣衫也裂开了,帽子也歪了,一时想起牛氏这么多年待长子长女的苛刻也是恼了,回骂道,“你若是不怕丢脸,你就去找。看看平哥儿和蓉姐儿还能不能认你这个后娘?他们不叫护卫打你个半死,就算手下留情了…”
牛氏闻言也有些害怕,手下一松就把董老爷放开了。但她想想还要继续过苦日子又不甘心,于是一屁股坐到地上就哭闹起来,“这日子是没法过了,我也不想活了…”
董秀才恨得抬腿就想踹她几脚,正这时院子门却被人猛然撞开了,浑身沾满了灰土的董义几乎是蹦跳着跑了进来,他嘴里大声喊着,“爹,娘啊,董平回来了,还赶着车,拉着好多东西…”
“真的?”牛氏听得这话也顾不得哭闹了,一骨碌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嚷道,“他带了几车东西?这小崽子终于知道回家来了,看我不…”
“娘,娘,董平送东西来,这下家里有银子了,我要吃肉,我要吃肘子!”
董婷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争抢着喊着,“我要绸缎做裙子,我要金步摇,金镯子…”
董老爷原本听得长子回来也很是惊喜,但一见老婆孩子如此不争气,恨得狠狠瞪了他们一眼就迎去了大门外。
董平正好从马车上下来,见得父亲出迎只行了个礼,末了又同围上来的乡亲寒暄几句,这才随着父亲进了院门。
牛氏吆喝着儿女帮忙大开了院门,然后一脸得意的呵斥着张管事把马车赶进院子,然后咣当一声严严实实关了院门,生怕乡邻们把自家的好东西看进眼里就拔不出来了。
乡邻们就算有看热闹的心思,见此也只得暗自低骂几声,纷纷散去。
董平给张管事使了个眼色,就上前请父亲去书房说话。董老爷虽然有些疑惑,但见儿子脸色沉肃,猜得他必定有正事要说,于是就随着儿子进了书房。
父子俩落座之后,许久都是没有说话。毕竟原本就不亲近,又时隔多日未见,自然越加生疏。后来到底还是董老爷先端出父亲的架子问询了几句乡试之事,最后感慨道,“为父当年一心向学,可是屡试不第,还把祖上留下的家业差点儿折腾没了。如今你高中了,倒是可以摆出祖谱,上香告慰先祖了。”
董平点头应道,“父亲既然欢喜,那就择个吉日供族谱吧。家里也得摆几桌酒宴请乡邻喝杯喜酒,置办吃食和用物的银子,由我来出。”
“哦,这…”董老爷没想到儿子会答应的这般痛快,心下大喜,笑道,“好,好。明日我就开始张罗,你在书院好好准备明春的大考,到得正日子回来拜拜祖宗就成了。”
“是,父亲。”董平淡淡应了,末了才说起正题,“我今日回来原是有事求父亲帮忙。”
“什么事?”董老爷很是疑惑,待得听说儿子要自己出面替他提亲下聘,女方还是的嫡女,立时乐得脸上就开了花,一连的说着,“好,好,这可真是大喜事。杨先生本是你的恩师,以后做了你的老泰山,更会对你多加提携。为父终于不必担心了,有这样的饱学大儒指点,你的仕途定然平顺…”
董平眼见老父欢喜的满地乱走,心里的坚冰也慢慢融化了一些。他想了想就从怀里拿出几张银票放在桌上,说道,“爹,家里不办私塾了,想必日子过得很是清苦吧。这一百两银子是我和姐姐孝敬您的,以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让人如数送回来。
只不过,姐夫如今贵为王爷,行事与以往也大不相同。二娘脾气火爆,弟弟妹妹也少不更事,还是让他们少去果园那里,否则姐姐在姐夫跟前难做人,我们家里有事的时候也不好开口说话…”
董老爷也不是傻子,只听儿子说了几句就明白了,他脸色黯淡的摆摆手应道,“不必说了,爹明白。你二娘和弟弟妹妹我会看好,不会给你姐姐惹麻烦。以后,你们姐弟互相扶持着,好好过日子。爹…不用你们惦记,若是你们什么时候得闲了,记得回来看看就好。”
董平见老父如此,心下也是不好受,赶紧起身说道,“爹放心,我会常回来的。另外,院子里的箱子是姐姐给我准备的聘礼,爹帮我收好了,下聘的时候要从我们董家抬出去。明日一早我就让人赶车来接您,先去提亲。”
“好,你放心。咱们董家虽说落魄了,但也是三代书香,绝不会让杨家看轻的。”
董老爷说完话就送了儿子出去,结果正见牛氏叉了腰指了张管事大骂,“这是我儿子孝顺爹娘的东西,你一个奴仆,凭啥不让我开箱子啊。”
张管事笑眯眯听着,偶尔提着袖子抹抹脸上的口水,但脚下就是不肯让开半步。
“你给我闭嘴!”董老爷赶忙走到近前,高声喝止了牛氏,末了直接吩咐张管事道,“把箱子都抬去我书房,封条不要弄破了。”
“是,老爷。”张管事一挥手示意几个小厮往书房搬东西,他自己却拿出一份礼单递给董老爷,末了又指着脚边一只小箱子,恭敬说道,“老爷,这里面是给您准备的两套新衣衫鞋袜,明日一早小的就来接您进城。”
董老爷听得儿子准备这般周到,心情更好,于是笑道,“知道了,天色不早,你们赶紧回去吧。”
董平眼见后娘和弟弟妹妹满脸贪婪的打量他身上的衣衫配饰,心下厌烦,也是不耐烦多留,闻言就行礼告辞了。
马车刚刚行出大门,董义就抱着老娘的胳膊闹开了,“娘,我也要董平头上那样的簪子,还有他腰上的玉佩…”
牛氏宠溺的拍拍儿子,笑应道,“好,好,以后娘也给你买。走,咱们先去你爹书房看看那些箱子都有什么好东西。”
“我也去,我也去!”董婷挤过来,讨好的老娘另一只胳膊。娘三个喜滋滋就要去书房翻检箱子,结果却见董老爷不知在哪里找来一只巴掌大的铜锁,嘎巴一声把书房门锁得严严实实。
牛氏疑惑的瞪了眼睛,高声问道,“老爷,你这是做什么?”
董老爷仔细把钥匙放进怀里,这才说道,“平哥要娶亲了,方才那些箱子是蓉姐儿替他置办的聘礼,你们半点儿都不能动。都散了吧,别在这里围着。”
牛氏娘三个足足愣了半晌,末了都是嗷嗷叫唤起来。
“啊,爹骗人,那明明就是董平送回来的,怎么就成了聘礼了?我不管,我也要戴玉佩!”
“我要料子,我要首饰!爹偏心,自己把好东西都昧下了。”
牛氏更是窜到书房门口就去扯那个铜锁,大骂着,“送到我家的东西,凭啥不给我看。是我的,都是我的!”
董老爷气的一把扯了她推到一旁,恼道,“我说不能动,就是不能动。你们谁要是敢打这些聘礼的主意,小心我把他撵出家门去。”
牛氏顺势滚到在地,就开始撒泼大哭,“这日子没法活了,都是董家儿女。人家一箱子一箱子置办聘礼,我儿子就连饭都吃不饱,!凭啥啊,我们娘三个不活了,娘领你们去死!”
董老爷被闹得头疼欲裂了,想了想就把怀里的银票拿出来一张扔给牛氏,“平哥儿方才给了五十两银子,这是十两,你拿去置办些吃食用物。若是让我知道你乱花用,以后就再也不会给你一文钱!”
牛氏急急捡起银票,眼珠子咕噜噜转了几圈儿,又问道,“她们姐弟俩穿金戴银,怎么才给家里五十两?不行,我还要…”
“你还要怎样?”董老爷瞪了眼睛,死死盯着老婆子说道,“蓉姐儿如今是一品诰命,若是她想要你的命只需动动嘴皮子。你若是老老实实过日子,自然少不了吃穿,你若是胆敢找上门去,哼,别怪我不念夫妻之情。”
牛氏激灵灵打了个哆嗦,下意识想起小时候对董蓉姐弟的毒打苛待,于是赶紧牢牢闭了嘴巴,手下却把那张银票攥得紧紧。
董老爷还想再说什么,最后到底还是没忍心再吓唬老婆子几句。但他心里可是打定主意,以后要对家事多经管些。以前还没什么,如今董家有了当王妃的女儿,高中举人的儿子,也算是高门大户了,老婆子这般小家子模样再出面与人走动可就太容易惹人笑话了。
董平不知老父心中盘算,他出了槐树村就快马赶回了书院。白露书院开办了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对京都的消息自然也一直很是灵通,中山王夫妻相隔不满百日尽皆离世之事,杨先生只比董平晚听说一晚。
这会儿见得得意弟子上门,他还未等弟子开口就当先说道,“君诚可是为提亲下聘一事来的?我们杨家虽然顶着的名头,但实际规矩不多。如今你长姐又不在县里,礼节方面你只管从简就好。”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聘(一)
老辈传下的规矩,嫁娶的礼节越繁复越隆重,代表男方越重视女方;女方也金贵。
董平这一路都在为难如何肯求先生体谅,若是一个说的不好,也许就会惹得杨家误会他有轻慢之心。不想先生居然如此善解人意,挥手间就解决了他的难题,他感激的行了大礼,正色承诺道,“谢先生体谅,弟子实在是放心不下家姐在京都度日,这才心急早些下完聘赶去探看。日后,弟子绝不会怠慢婉音师妹,还请先生放心。”
杨先生笑呵呵点头,应道,“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儿,为师若是不放心,也不会把婉音许给你。放心吧,大丈夫行于世,无愧于心就好,不要计较这些小节。”
“是,谢先生教诲。”董平再次行礼,末了又道,“先生,弟子此去京都,来回路途遥远,耽搁时日长久。思虑之下就想同先生商量,直接留在京都准备春日大考,到时候不管是否榜上有名都会尽早回来迎娶婉音师妹,还望先生应允。”
先前两家约定是中举之后就迎娶婉音过门,如今弟子要推迟婚期,杨先生就皱了眉头,末了说道,“这事为师考虑一下,你先回去准备提亲之事吧。”
“是,先生。”董平也觉自己有些得寸进尺,脸色微红着行礼退了出去。
杨夫人在屏风后眼见董平走远,立时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