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毕加索》
作者:未知【完结】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从死婴到神童……………………004
第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014
第三章 漫游爱河…………………………031
第四章 进入政界…………………………051
第五章 芭蕾总给我带来厄运……………070
第六章 巴勃罗与《毕加索的奥秘》……093
第七章 夕阳更红…………………………101毕加索传2
前 言
19世纪末期,曾以航海和斗牛体现探索和冒险精神的西班牙,为20世纪准备了一位非凡的艺术家——毕加索。
就在西班牙那海天一色的美丽城市马拉加,玛丽亚毕加索望着活泼可爱的儿子,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与喜悦。她满怀希望地说:“这孩子,如果能参军入伍,肯定能当将军;如果从事宗教,可以成为教皇呢!”但儿子却拾起了父亲用过的画笔,借着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振聋发聩的姓氏“毕加索”,大声地宣称:“我想成为画家,所以我是毕加索!”是的,他的祖国西班牙产生过格列柯、香拉斯凯兹、戈雅等一代名师,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第二故乡法国也产生过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塞尚、高更、马蒂斯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绘画大师,但毕加索并没有被这群璀璨群星的耀眼光芒所遮蔽,他以精湛的画技、对艺术独特的理解、对立体主义大胆的尝试、对人类自由与和平不懈的追求,在世界画坛上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毕加索这个名字,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很熟悉。本世纪初,他创作了《亚威农的少女》,用他的画笔开毕加索传3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创作的《格尔尼卡》,是记录战争灾难与人类悲剧的艺术丰碑;他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和平鸽》更是飞遍了全球,飞进亿万人的心中。这位西方现代艺术的权威和泰斗,一生都在不倦地探索、创造、开拓,他创作的数万件油画、版画、素描、雕刻及陶塑等,如今仍倍受人们的青睐。
毕加索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并带有悲剧色彩的伟大艺术天才,一个创造者和毁灭者,一个20世纪的见证人。他一生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多产能力和超凡的独创力与想象力,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
毕加索92年的生命历程和艺术道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西方艺术的真正奥秘。
毕加索传4
第一章 从死婴到神童
1881年10月25日夜11时15分,一轮冰盘似的圆月,早早地挂在了马拉加的上空,将那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了梅尔塞德广场。梅尔塞德广场是马拉加市最主要的一个广场。从广场附近的小山上,不仅可以俯视广场上的纪念雕像和一大群时起时落的鸽子,而且还可以眺望全城风格独特的城堡式建筑和地中海优美的曲线。
离广场不远的一家医院里,唐娜玛丽亚毕加索德路兹生下了一个既没有呼吸也不会蠕动的瘦弱男孩。医院的助产士想尽办法要救活孩子,但没能成功,最后只好把这个没有生命的躯体弃置在一张桌子上。唐娜玛丽亚的丈夫唐何塞路兹和家族的成员看见这个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浑身青紫,便对这个婴儿不再抱任何希望。但是,何塞的弟弟萨尔瓦多——一位医技高明的权威医生却不灰心。他俯下身子,吸足了一口雪茄,对准婴儿的鼻孔吹了进去,雪茄的烟雾顿时创造出奇迹,孩子活了过来。路兹家的第一个男性后嗣——后来取名巴勃罗的孩子,就这样,“一脸怪相,像公牛一样怒吼着”开始呼吸人世间的气毕加索传5息。11月10日,唐何塞在圣地亚哥教堂为新生儿受洗,孩子的全名是:巴勃罗选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罗让尼波木切诺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路兹毕加索。然而,这一大串姓名除了在马拉加市政厅的出生登记簿上出现过以外,大部分在他的生活中自行消失了。世人永远记住的只是一个名字:巴勃罗毕加索。
毕加索来到世界上不久,便显露出他与绘画艺术的天然渊源。他还不会说话时,就会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他在纸上画了一幅“作品”,递给父亲看。父亲看着纸上缭乱的线条,不知是何物。小毕加索居然发音含混地告诉父亲这是lorruela(一种甜饼)。一个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竟懂得如何用图纸表达自己想吃糖饼的愿望,简直是个奇迹。
4岁时,他开始剪纸。剪各种动物,剪花卉,剪想象中的各类奇异的东西。除了剪纸,他有空就画铅笔画。他哑哑学语的第一个字就是“北”——”铅笔“在他的儿语中就变成了“北”。他喊着要:“北,北”,于是母亲就给他一支铅笔。
巴勃罗像所有的魔术师一样,需要观众,他的小表妹康查和玛丽亚是他的首批观众。她们看他如何从一张白纸变出各式各样的玩意,看得着了迷。她们冲他喊道:“我要一只纽芬兰狗!”“我要一只公鸡!”毕加索传6玛丽亚要巴勃罗为她剪一些小毛驴。于是,他开始剪了,不管从哪开始,也不管是用铅笔还是用剪刀,最后变出来的小毛驴正是她们所希望得到的,带着一副滑稽样。
7岁时,他就在格朗奥古斯坦寓所的墙壁上创作了一幅水彩画:一只傲立庭院的公鸡——令人不禁要发“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之叹。
上学对巴勃罗来说,压根儿就是一种折磨。他是个一刻也安静不下来的孩子,最不喜欢各种校规,而且总是违犯纪律。巴勃罗最初上的是马拉加市的一所公立学校,但他总也打不起精神读书,作业本也马虎应付,能逃则逃,考试能躲则躲。父亲对此忧心忡忡,生怕他的前途毁在这里,于是想方设法替他转学。刚巧父亲有一位朋友在圣拉裴洛学校当校长,毕加索因此被送到这所严格的私立学校。校长指示班主任对毕加索严加管束。然而,这一切都是枉费心机,巴勃罗最怕寂寞,厌恶学业,十分任性,心里有个什么主意,就想方设法实现它。他开始逃课,布置的作业常常完不成。当老师或父亲翻开他的作业本时,常常发现上面画满了图画,而课堂布置的作业却被抛在脑后。
在学校,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教室的挂钟上,眼睁睁地看着指针的移动。脑子里总是想着回家的钟点,想着家里人会不会来接他。他时不时上趟厕所,或到毕加索传7什么地方呆会儿,对请假他是百请不烦。在课堂上走神是常事,有时还会给老师画个像,画桌子,画钟表,随便画什么东西,只要不去学生字或背算数就行。
巴勃罗喜欢画鸽子,便把鸽子带进课堂,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他一气之下拒绝再来上学。父亲赶忙找老师求情,最后总算对他作出让步,允许他将鸽子放在书桌里面,默不作声地照着画,以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1889年,年仅8岁的巴勃罗画了第一幅油画——《马背上的斗牛士》,画中骑在马上的斗牛士和一旁助阵的观众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人物性格生动而鲜明,构图十分巧妙和大胆,显示出孩子无拘无束的创造才能。这幅画既体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也包含了毕加索成熟期的风格特征:不拘泥于透视、比例和明暗对比,牺牲或淡化细节来突出主要形象,主观任性地运用色彩。巴勃罗自己也说:“我从来没画过儿童画,从来没有,即使在我很小的时候也没画过。“后来,巴勃罗把这第一幅有纪念意义的油画终生保存在身边。
1990年11月,他画了一幅素描《执木棒的海格力斯》,画上署名”巴路兹毕加索,并注上了日期。那时,油画和素描已经成为巴勃罗的手段,他用这手段展示自己的魔力,创造出自己的现实。毕加索传8
1890年12月,也就是巴勃罗9岁那年,马拉加市政府为了节省开支,撤销了市博物馆馆长的设置,巴勃罗的父亲失去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也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工资收入。为了维持生活,唐何塞急于找工作,只要有工作,哪里都行,即使远离心爱的马拉加市也行。他听说拉科鲁尼亚市新成立的达加尔达美术学校需要聘一名素描教师,立即决定应聘。1891年4月,他接到了聘书。
拉科鲁尼亚位于西班牙的另一端,濒临大西洋,汹涌的浪涛拍打着嶙峋的礁石,让人觉得好像到了海角天涯。全家人都在为这趟远行做准备,而唐何塞此时最关心的一件事是,安排好巴勃罗的升学考试。他知道,没有一点后门关系的话,儿子说什么也不会通过考试的,而全家一旦迁往拉科鲁尼亚,就再也没有后门可走了。唐何塞的一位好朋友是当地的主考人,他同意给巴勃罗出具必要证书,但为了掩人耳目,要进行一场考试。
假考试那天,老师给他出了几道极简单的加法题,而他还是全做错了。老师提醒他要集中精力。而他集中精力想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父亲的允诺:要能通过考试,就让他用油料画一张油画。主考老师让他把数字加起来,他一急之下,用几个数字画了一只鸽子。鸽子的眼睛是“0”,头和身子是两个“6”,翅膀毕加索传9是“3”,脚下的树枝当作算式下面的横线。老师看了忍俊不禁,再看看毕加索那幅可怜相,终于动了怜悯之心,说:“好吧,算你通过了考试。”巴勃罗一听,高兴得像一只自由的鸽子,“嗖”地一声飞出了考场。
同年10月,在巴勃罗10岁生日的前后,唐何塞带领全家登上了驶向拉科鲁尼亚的轮船。尽管唐何塞对拉科鲁尼亚有点心灰意冷,时时有一阵怀旧的感伤向他袭来,但对巴勃罗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他绘画的题材范围也会因此而得到拓展。
后来,人们在巴勃罗作于拉科鲁尼亚的一幅铅笔草图上找到了从“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这幅画上有一高一矮两个人,高个子身穿农民服,头戴宽边帽子,手拄文明棍,矮个子则是一个大脸的孩子。两人站在一起显得十分滑稽可笑,但更可乐的是,两人的形象中掺杂了阿拉伯数字,比如用横着的“8”画眼睛,用“7”来画眉毛和鼻子等等。可见巴勃罗不是不懂得数字,只不过将数字的语言化成了绘画语言。
毕加索进入了拉科鲁尼亚的达古阿达工艺学校,先学装饰画。巴勃罗开始了严格的画法训练,画石膏人体模型,用炭笔画右脚、左手、右腿。他的眼睛和他的手配合得非常密切。他画的那些素描显示出惊人毕加索传10的观察力,考试成绩不是“优”,就是“优上”、“特优”。
回到家里,唐何塞仍继续训练巴勃罗作画。他把一只死鸽子的双爪切下来,固定在一个板子上,让巴勃罗做局部写生,直到他满意为止。很快,巴勃罗就能在父亲的画布上为他画鸽爪子了。
在拉科鲁尼亚的日子里,他别出心裁地创办了一种画报式的书信,以此同马拉加的亲友们保持联系。他自任这份“画报”的经理、编辑、美编和记者,给“画报”起名叫《拉科鲁尼亚》或《蓝与白》,后者大概寄托了他对故乡蓝天白云的思念。他亲自画了种种刊头。在画报中,报道了拉科鲁尼亚的面貌和趣事。比如报道当地恶劣气候时,他画了一男一女挤在一起,雨伞和裙子在风雨中飞舞。文字说明是:风在刮,而且会继续刮下去,直到把拉科鲁尼亚刮个精光。他还在报画的封底正儿八经地登一些广告,诸如:求购纯种鸽子。地址:巴尤——高麦街14号,2楼。
如果说,一个人的实际出生地,是他第一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地方;那么,除了风、雨和寒冷,拉科鲁尼亚就是巴勃罗的真正的出生地。正是在拉科鲁尼亚,他那天才的创造意识才萌发出来,他的贯注力也才被唤醒。也正是在拉科鲁尼亚,他第一次体验到了爱情的神秘。他永远都不能忘毕加索传11记他的第一次爱情。
他曾深深地被这样一个故事迷住:在拉科鲁尼亚战役中,英国将军约翰摩尔爵士光荣地战胜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但他由于受伤过重,也在战场殉身;临终前,他还喃喃呼唤自己恋人的名字。巴勃罗当时还不到13岁,但他的情欲就像他的天资一样早熟。他的班里只有两名女生,他选中了其中的一个作为自己的恋人。她名叫安格丽丝蒙代兹吉尔。巴勃罗把她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缩写成“安巴”,签写在自己的课本上。他还梦想着进一步的结合,用“安尼路”的缩写来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