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度的忧郁感。这是他第五度转型。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象,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并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1944年2月1日,因严重的肺炎病逝世于纽约医院。
——传世佳言——
在充满生机的抽象的现实中,新的人类发展已超出了怀旧、欣悦、狂喜、悲伤、恐惧等感情的作用范围:美使感情永恒,在这感情中,这些情感被表现得纯净而清澈。
第17章 毕加索
姓名:毕加索
出生地:西班牙马拉加
生卒年:1881…1973年
历史评价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1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困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玫瑰红时期”。而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
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人想起塞尚。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相关链接
《和平鸽》
1952年12月,为祝贺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法国名画家毕加索献出了一幅新的作品——《和平鸽》。这是毕加索所画的第三幅和平鸽。它有力地表示着:在世界和平运动不断进展和已得胜利的基础上,经过这次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世界人民争取与保卫和平的运动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20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做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由于他的勤奋,毕加索成了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5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总计近37000件。
在毕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画风有德加的影子。随后,在1909年,他与法国画家乔治·勃拉格一起创立了立体派,进入了他的“黑色时期”。这种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他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1937年4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1952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走完91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传世佳言——
我不是寻找,而是在发现。
画家将他的眼中所见打碎,同时赋予它另一种生命。他必须透过其他人眼中的现实世界,看到他的真实。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
第18章 勃拉克
姓名:勃拉克
出生地:法国阿尔让特伊
生卒年:1882…1963年
历史评价
现代绘画大师,立体主义绘画创始人之一。
勃拉克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勃拉克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他们鼓励幼小的勃拉克学画,起初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后来在勒阿弗尔的美术学院夜班就读。1899年,他操起父亲和祖父的房屋油漆匠的职业,开始是学徒,在1900年底,又到巴黎继续当学徒。勃拉克后来的绘画和拼贴画中,渗透着装饰性和“乱真绘画”(19世纪非常逼真的一种绘画)的效果,这便是他作为一个房屋油漆匠所受最初训练的结果,至少这是可以想象的。
勃拉克服过一年兵役和经过短暂的学院训练之后,于1904年的夏天,在英吉利海峡上的翁弗勒的一个村里,遇见了拉奥尔·杜菲和让·杜菲。那年秋天,他在巴黎建立起自己的画室。像他的同代人一样,他在卢弗尔博物馆里研究大师们的作品,埃及和古代的雕塑也吸引着他……在那些大师们中,深受普桑作品的引诱,并继续加深着对柯罗的热爱。与此同时,他也在注视印象主义画家,开始时对凡·高和高更感兴趣。1905年,也许是通过杜菲和弗里叶茨这些勒阿弗尔的艺术家同行们,他逐渐注意到了马蒂斯和野兽派的新绘画。
在1906年,他开始背离他早期的印象主义,转向野兽派的色彩鲜艳的调色板。《安特卫普附近的风景》的色彩是野兽派的,但是空间组织却依然相当的传统化。天空中柔和的绿色、黄色和灰色,控制着远处的效果;前景地面和水面的安排,在深度中有一定的透视会聚效果。特别有趣的是《坐着的裸体》,这个造型结实的人物背向观者,坐在色彩密布的空间里。
相关链接
《埃斯塔克的树林》
勃拉克在这里平面地解体了树林,让视点与光源分散,形成支离破碎的组合,看上去有一种拼贴画的味道,以突出画面的装饰性效果。据说他年轻时当过油漆匠,这门行业有一种油漆技术,给住房油漆内景时,善于以立体感和进深感的透视方法来给建筑作装饰(那是古罗马时期的传统画技)。勃拉克从事立体派绘画时,就故技重演。画上的树林就有一种深远感的丰富层次。
那张椅子略有变形,稍呈扁平状。这个人物在雕塑般的处理和自由松散的色彩上,和马蒂斯同年画的《吉卜赛人》有相似之处。勃拉克在1907年作过另一幅更加几何风格化的作品,显示出他对塞尚不断增长的兴趣。
他去过塞尚曾经画过的法国南部列斯塔格。在那儿他度过1906年的秋天和冬天之后,于1907年的3月,在独立沙龙上展出了一组新画,主要是以野兽派风格出现的。勃拉克的《西奥塔风景》,比早期作品中使用的方法更加线条化了。前景的树木图案把空间捆了起来,不禁使人联想起塞尚风景画的风格。尽管这幅画的色彩鲜艳,然而却不如线条的结构重要。画中还显示出来自高更的强烈影响。
这年秋天,画商卡恩韦勒尔开始购买勃拉克的画,他一直是经营毕加索、德兰和弗拉芒克的画的。后来,勃拉克通过卡恩韦勒尔美术馆与毕加索相识。起初,勃拉克接受不了毕加索给他看的《亚威农的少女们》,但是在接近年底之际,他自己竟然也画了一幅这类风格的画。画中站立着的巨大人物与松散的几何平面的背景形成对比。在风格上更加结实、更有雕塑感,可是它却和毕加索画中的人物直接有关。《沐浴者》也是从毕加索或马蒂斯的早期坐着的裸体发展而来的。无论是灰色、绿色还是储色,都比两个野兽派的裸体或者《少女们》柔和得多。勃拉克的这幅画使他明确地走出了野兽派的范围,进入了塞尚的圈子。
1908年的夏天,勃拉克又在列斯塔格画了一些风景和静物画。像塞尚早先在静物画中的发现一样,勃拉克也发现掌握空间和光是可能的。显而易见,勃拉克对塞尚满怀敬意,并在他的作品的基础上探索着一种新的视觉。不过,塞尚的一幅风景画(《林中小路》)和勃拉克的《列斯塔格的房子》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鉴于塞尚在这幅画中是以他的色彩去建立他的绘画表面和深度的整体结构,而勃拉克在他的那幅画里,以及在以后几年的画里,是以色彩为辅来取得倾斜平面的几何结构。这些倾斜平面是限定和控制画面深度的。根据塞尚格言的精神,房子和树木变成了几何的容积,但意味深长地强调了立体。明确的线条和轮廓限制了建筑物和树木;施以暗影的树木和屋顶,暗示了容积以及深度的存在。建筑物的色彩被限制为完全一致的赭色,树木则是绿色和蓝色。深度的幻觉不是那种单点的直线透视幻觉。虽然在尺度上使用了缩小的方法,但是,这个幻觉是由建筑物和树木外观上的容积造成的——当我们从各个不同位置去观察它时,那重叠、倾斜、移动的形状,便产生变化着的景色效果。同年夏天,毕加索独立地画风景画,他在风景画中简化了形,使自己色彩柔和起来。
勃拉克把他的新作提交给1908年的秋季沙龙时,全部遭到了由马蒂斯、路阿和马尔凯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拒绝。可能就是这次,马蒂斯说到了勃拉克的那些“小方块块”,“还是那些方块块!”尽管勃拉克的两幅画又被评审委员马尔凯和格林退回,然而勃拉克拒绝再展任何作品,反而于1908年11月,在卡恩韦勒尔美术馆,以自己的27幅画举办了个人展览。阿波利奈尔为他的展览目录写了序言。曾给野兽派起名字的批评家沃塞,用马蒂斯的话评论了这个展览会,他说:“勃拉克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图形和方块块’。”此后不久,“立体主义”这个绰号,便成了20世纪绘画中最重要的独立运动的正式名称。
——传世佳言——
我喜欢那纠正冲动的规则。
立体主义抛弃了过去的一切视觉,恢复了绘画的自主,使画成为一种建筑,使对象成为某种比现实还要真实之物。在这一行动中,勃拉克起了主要作用。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
勃拉克喜欢描绘静物、餐具和乐器。30年代,他转向海滩景色。他一生中的最后20年,又热心于画鸟。
第19章 莫迪利阿尼
姓名:莫迪利阿尼
出生地:意大利沃尔纳
生卒年:1884…1920年
历史评价
意大利杰出画家,巴黎画派立体主义代表人物。
莫迪利阿尼生于利沃尔纳,逝于巴黎。他的母亲是一位破产的银行家遗孀,很早便预感到儿子的天职,并且从不与之作对。她让他看了伊比里亚半岛上所有的博物馆,送他进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美术学院习画。最后,年轻人于1907年来到巴黎。他有着贵族的美貌,不过已为肺结核所啮。他古怪,犬儒,无志向,却又不乏脉脉温情。于是,他很快便成为蒙马特奇特青年中最不安分的一个。
他在蒙马特住了六年,沉默寡言,游手好闲,不断地更换住所,在酒馆间晃荡。不过,他也参加美学论争,画素描,搞雕塑和涂抹油画。他参加了的讨论会,是在图卢兹·劳特累克常去的那些地方,他高大而单薄的身影很引人注意,因为那时,他正喜爱劳特累克的作品。这位大资产者的儿子有些人道的表现,他喜爱卑贱者,同情生活中的贫苦人,这些都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