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庄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他任校长兼政委。他亲自选调教员。在教员奇缺的情况下,大胆地聘用那些从敌人营垒中过来的有真才实学且愿意为共产党效力的人任教官。在战争环境下,教材缺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亲自组织教员,收集一切能够找到的国内外军事教育的材料,结合我军实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编出了五十多种教材。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华北军政大学很快就担负起为解放军输送人才的任务。
平津战役打响之后,叶剑英奉命调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他参加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领导了接管北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繁重工作。
当北平的工作步入正规,党中央已开始筹备建国事宜时,叶剑英受命担任新成立的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奉命南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准备解放广东及南海诸岛。从1949年9月底开始,在叶剑英、陈赓等将领的统率下,开始了解放两广的战役,10月14日解放了广州。随后进军广西,剿灭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土匪武装。在陆地基本解放之后,叶剑英又参与组织指挥了海南岛登陆作战,解放了海南岛,扫除了沿海地区的反动武装。
6.注意教育 建设国防
1954年后,叶剑英任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等职。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这一时期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之中。
早在1956年叶剑英就明确地提出了在“原子武器条件下军队行动特点和军队夜间战斗的训练”等重大问题。叶剑英亲自组织领导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演习中进行模拟使用原子武器和化学武器条件下的抗登陆战役。
叶剑英注重军事教育,1956年夏主持召开了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军队和平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训练,训练的重点是干部的思想。提出了军队院校实行“三级制”,强调晋升军官必须经过相应的院校培养。
叶剑英尤其注意和平时期的军事训练工作。1963年秋,他在一份“军训简报”上见到了郭兴福教学法。12月份,他亲赴南京军区,观看郭兴福教学法现场表演。看完表演之后,他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亲自进行总结,使郭兴福的教学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他提出的把兵练得“一个个都象小老虎一样”的意见,受到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说:“这一条我最感兴趣。”在叶剑英的努力下,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号召全军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办法的运动,不久,一个全军性的群众练兵热潮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叶剑英为我军在和平时期的建设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创了新时期军事教育和训练的新局面。
“文化大革命”期间,叶剑英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那种极端特殊的环境下,只要让他主持工作,他就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为了维护正义,他不顾个人的安危,敢与林彪、“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
1976年10月,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叶剑英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他的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著作已收入《叶剑英选 集》。他文武双全,人称儒将,精通诗词,尤工七律,1983年出版有 《叶剑英诗词选集》。
叶剑英年表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
1917年夏,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19年毕业。
次年至福建漳州,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
1920年8月,参加回粤驱逐桂系军阀的战争。
次年10月,随孙中山出巡广西,冬季任江防舰队海军陆战队营长。
1922年夏,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舰加以护卫,并同叛军作战。
1924年, 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参与筹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与一些共产党员交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7月,林虎叛军受陈炯明指使进犯广州,他奉调回二师参与指挥战斗。随后兼任香山县县长、第二师独立营营长和新编团团长。
1924年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参加北伐。攻克南昌后任新编第二师师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通电反蒋,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
1927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他得知汪精卫密谋加害叶挺、贺龙后,立即通知叶、贺,从而使叶、贺化险为夷,并保证了南昌起义的举行。随后兼任由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的第四军教导团团长,率部南下,进入广州。
1927年12月11日,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指挥。
1928年赴苏联,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30年回国。
次年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闽赣军区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与反“围剿”作战的指挥。
长征时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
1935年8月下旬叶剑英随右路军行动。当他看到张国焘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的电报时,飞跑到中共中央驻地向毛泽东报告。 中共中央随即于9月 1日凌晨率第三军团和军委纵队迅速北上,至俄界同第一军团会合,从而化险为夷。
1935年9月12日,组成陕甘支队,任参谋长兼第三纵队(即军委纵队)司令员。
到达陕北后任第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6年2月,协助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东征战役。
1936年7月起, 到安塞、西安等地,联络东北军、西北军中的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同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西安事变发生后,协助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在西安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同周恩来、朱德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
1937年8月任八路军参谋长。年底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在武汉、长沙、桂林等地,进行抗国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1月任中共南方局常委。
1939年2月,协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
1940年 3月,在蒋介石召开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发表 《关于作战与摩擦问题》的讲话,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言论。
1941年2月返回延安,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1944年,多次接见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情况和战绩,扩大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在世界上的影响。
1945年6月, 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剑英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2月16日到重庆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同国民党政府就国共停止军事冲突问题进行谈判。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并颁发停战令。他随即到北平(今北京)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同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于1947年2月返回延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
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到山西临县地区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统筹后方工作。
1948年5月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
1948年12月任北平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与组织海南岛战役,领导华南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城乡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2年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人 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并一度兼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
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
1967年后实际上被解除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工作。
1969年夏,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 与徐向前、聂荣臻一起,全面深入地研究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
“九一三”事件后,重新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75年任国防部长。
1976年春,再度被解除领导工作。
1976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党、国家和军队化险为夷。
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 一中全会增补)、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常委。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
质朴元帅朱德
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1.弃教从军 以武救国
朱德,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生朱德前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并改变了他的命运。六岁时朱德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准备从军。
1909年1月,朱德历尽千辛万苦走到昆明,考入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在这里他加入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同盟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蔡锷的部队任少尉司务长。他对蔡锷很敬佩,常和蔡接近并请教问题。蔡锷率军起义时,指定朱德为队官(连长)。朱德在攻占总督衙门时作战有功,受到表扬。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锷部队的营长,率部驻守于云南的蒙自、个旧一带。在这里,朱德自发地采用运动战方式一举歼灭了当地的土匪,因功升任团长。
讨袁护国战争中,在蔡锷回云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组织部队,征用车皮,等待蔡锷到来率军出征。在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北洋军阀的战斗中,朱德及其团队作战最勇敢,朱德的衣服帽于多处被子弹打穿。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朱德因勇敢善战,战功突出而闻名于军中。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奉命驻守沪州,于1917年7月升任旅长,军衔为少将。成为川蜀的知名人物。
2.抛官弃禄 追求真理
驻沪州期间,暂无战事,朱德结交进步人士,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想更倾向于进步,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
在四川军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职务,利用业余时间请教员教授英语,为出国学习作准备。后来军阀唐继尧把滇军赶走,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