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星陨落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曹操的西线主帅夏侯渊。曹操亲提大军争夺汉中。刘备坚守。黄忠、赵云在汉水截取曹军粮草,曹军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不得已退军。

马超领衔推举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任命关羽、马超、张飞、黄忠为前后左右将军,统率四大战区。关羽不屑于与黄忠平起平坐,被刘备派来做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说服。

赵云在杂号将军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年,刘备称王他也没有得到升迁。

由于曹操临走前已经基本搬空了汉中,刘备需要时间迁徙人口,进行经营和开发。而且当时曹操的主力部队在东南与孙权拉锯,中原门户襄阳、樊城的兵力不足。关羽瞅准时机,留傅士仁守公安,糜芳守江陵,誓师北伐。这次战争的经过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

水淹七军:关羽包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庞德领三万多人来救援。关羽的兵力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目。天降大雨十几天,引发洪水。关羽乘船出战,降于禁、斩庞德。

威震华夏:曹操所任命的荆州刺史和南乡太守向关羽投降、无法忍受繁重徭役的老百姓也造了反,愿听从关羽的号令。曹操虽然人多地广但是内部始终不稳定,行刺的、叛乱的层出不穷,一度考虑迁都以躲避关羽的锋芒。

刮骨疗毒:需要注意的是为关羽进行手术的并非华佗,至于有没有麻醉药就不知道了。关羽在后世受到各个阶层崇拜的原因既多且复杂,但不怕疼的特质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个。

白衣渡江: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孙权叛盟的动机参见拙作《江东孙氏》。吕蒙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都不穿盔甲,他自己装扮成商人,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活捉。

傅士仁、糜芳在关羽的绩效考核中不达标,关羽曾扬言要收拾他们。二人先后向吕蒙投降,致使关羽进退失据、无家可归。傅士仁也就罢了,糜芳的投降简直不可理喻。他的哥哥糜竺是刘备的头号赞助商,在刘备集团中的待遇比诸葛亮还高,他的妹妹是刘备的老婆。二十多年前跟着刘备依附于曹操时就拒绝了曹操给出的高官厚禄,关羽其实并不能把他怎么样。而且他所镇守的江陵城极为坚固,远不是傅士仁镇守的公安县城可以比的。只要他能再坚持一下,再咬咬牙,战争的走向就很难说了。可他偏偏要投降,从此里外不是人,落了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公元220年,黄忠病逝,关羽走麦城。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回撤。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他们在城中随处转悠。关羽部下的亲属们纷纷托使者捎信。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福利待遇比以前只高不低,无心再战,渐渐溃散。

关羽退走麦城,率领最后的几十名骑兵,一路突围至距刘备地盘不过一二十里的地方,中伏被擒,与长子关平一同被杀。

被刘备疏远了的江阳太守彭羕撺掇马超一起做乱,马超当面对他好言抚慰,送走彭羕之后向刘备揭发。

这一年,曹操去世,曹丕篡汉。

公元221年,刘备准备夺回荆州为关羽复仇。赵云提出国贼是曹丕,应该以大义为重。后世常有人说刘备应该听赵云的意见。然而赵云所讲的只是道理,若从刘备的利益出发,东征的把握诚然不大,北伐成功的机会更是渺茫。刘备称帝后,任命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赵云则原地踏步,依然做他的杂号将军。

张飞由于关羽之死,脾气更加暴躁,常常鞭挞士卒,被不堪忍受的部下刺杀。

公元222年,46岁的马超病逝。临终上书祈求刘备能够照顾他的堂弟马岱。不久,刘备在夷陵战败,一病不起。

公元223年,刘备驾崩于永安。刘禅继位后,赵云连连升迁。也许,刘备是故意把赵云留给儿子用吧。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率偏师吸引魏国大将军曹真的主力。马谡失街亭后,赵云亲自断后掩护部队撤退,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公元229年,赵云病逝。这一年孙权称帝,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才刚刚开始。

尾声:

在读史时,着眼于情怀相对容易。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一声长叹的阅读体验都是很爽的。在笔者之前所写的三国文章中也都是包含着满满的情怀。情怀让我们重情重义,情怀让我们懂得珍惜。但情怀毕竟不是历史的全部意义。

可要是着眼于战略战术,分析哪一步对,哪一步错,试图总结出经验教训来指导实践却是千难万难。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远比计算机的程序更加复杂。

不满足于热闹,又看不清门道。这便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瓶颈吧。从前笔者读史时并不刻意去记年份,对古代的地理知识也不感兴趣,拣了很多热闹的故事后便颇有些得意。渐渐地,笔者才明白,忽视了天时地利的读史方法必然导致盲人摸象或人云亦云。

这一篇年谱式的传记,对人物的评价以不太明显的方式散布在字里行间。不像笔者之前的文章那样适合作为饭前便后的消遣。权且作为突破瓶颈、变喷涌为含蓄的一次尝试吧。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