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野人到帝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百米上千米,就会气喘吁吁,难以为继,所以想追上马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开始的时候,因为装备了火枪,所以匈奴人吃了点小亏,但是他们很快调整战术,化整为零,加上骑兵度快,火枪虽然是面杀伤,但是威力不够,装药困难,因此战果不大,而冷兵器对敌,骑兵肯定比步兵占优。

所以,智慧他们在遇到真正的骑兵后,损失惨重,几天功夫就损失了几百人,照这么下去,不到一个月,麾下部队就会消耗殆尽。

至于对方,虽然伤亡更大些,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本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比较彪悍,打起来悍不畏死,这让历代人口数量是对方几十倍几百倍的汉民族都很头痛,甚至被对方入主江山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虽然这年头气候远比现代湿润,但是南方人进入草原沙漠夹杂地带作战还是很不适应,所以智慧他们被迫后退,在有水源处安营扎寨,与对方抗衡。

然而,就算是有营寨,对方的骚扰还是没有停止,或者几人,或十数骑,或更多,利用度优势,在营寨前后出没,虽然智慧他们有营寨保护,但是不能不出寨啊,给养是有限的,需要就地狩猎解决一点,还有野菜与燃料,也需要出外觅取,但是,这种事情,人太多没有效率,人太少,很容易遭到袭击,等大队人马赶去支援,对方早跑了,追又追不上,只留下龙族的伤员与战死士兵,这样过了几天,双方的伤亡比反而逆转过来,龙族的损失甚至比进攻还要大!

………………………………………………………………………

可以说,龙族军队自从诞生以来,从来都是以弱胜强,但是,遇到这样的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还一直缠着你,实在是让人头痛。

当然,期间智慧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伏击战也搞过几次,晚上先派人出去潜伏,然后白天再派诱饵出去狩猎什么的,但是,这个却不能保证,对方会在潜伏地点动袭击,而且骑兵来去如风,一觉苗头不对,就会很快撤退,所以,很难给予毁灭性打击,而且一旦现我方采用的战术,很快就会加倍提高警惕,成功率就更低了。

不过,现在对方想要袭击营地也没有这么容易,两人分了工,风行主要负责攻,设置各种陷阱消灭敌人,智慧负责守,不让敌人轻易占到便宜,智慧已经将所有火枪手集中起来,三班倒,这样,一个火枪手就有三支装好药的火枪,现在打火的火枪射快,又是面杀伤,骑兵度再快也占不了便宜,果然这样一来,匈奴方面数次吃了大亏,也学乖了,不敢再过于靠近营地,但是龙族军队也拿对方没有办法,双方形成了胶着状态,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知道了智慧他们的情况,我也是一筹莫展,事实上,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在军事对抗中,骑兵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直到坦克出现之前,骑兵一直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他们的对手,只有骑兵,虽然步兵可以用钩镰枪绊马索之类对抗骑兵,但是对方打不过可以跑,所以,要消灭对方,只有同样装备了骑兵才行。

当然,这里说的骑兵,是骑马的士兵,而不是我们这种骑着水牛的伪骑兵。

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耐心乘船,回到了马鞍山。

现在的马鞍山,与我出征时大为不同,从各个前线运来的奴隶与归顺部族,人数已经过了原来的人口,其中,越族百越族占了四分之一,阿根送来的一百零八族奴隶,归顺的豫族与其它部族人口占百分之三十,智慧送回来的人口占四分之一,其余的就是木牛与我在湖北搜刮的人口了,加上马鞍山原来的人口大量调出,纷纷前往各地“掺沙子”(送回来的只是得到人口的一半,主要是青壮年与大孩子),所以,现在的马鞍山,其实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了,加上还没有到达的四川的奴隶,总人口过了六十万!

这样大的人口流动与安置,自然给马鞍山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城中人**满,居住地开始往城外延伸,草民临时调往四川,负责城市管理的依依等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见到我,犹如大赦一般,纷纷向我诉苦。

我没有办法,自然是好生安慰一番,摆平了此事,接下来,安排新加入龙族的族人与奴隶这种头痛的活自然还是手下去干,依依也难得清闲的陪了我几天,好在现在龙族对待新加入族人的程序已经十分完整,先让新族人感受龙族先进的文明与优越的生活,同时学习龙族的先进知识与技术,让他们习惯后很自然就会认同龙族,到那时就简单了。至于奴隶,更好办了,让他们看着龙族人的高福利,憧憬自己解放的那一天,不用催促也会努力干活,争取早日融入龙族大家庭,这个,有点像现代的农民工……

…………………………………………………………………

好容易得到一点空闲,赶紧将龙族科学院负责内燃机研究的人员找来。

我是将主意打到了内燃机上面。

龙族没有真正的骑兵,追不上敌人,让我们在拥有骑兵的敌人面前显得很被动,所以我想,只要能够研究出体积较小的内燃机,再制造出汽车,骑兵的度优势就荡然无存,那时,再加上龙族强大的热火器,就足以打垮敌人。

然而,我注定要失望了。

内燃机的研制,遭到的困难远比我想象的要大。

不是说知道内燃机的原理与结构,就可以造出内燃机来了,问题很多。

先是加工精度,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原始的车床,但是精度远远不够高,所以,就是最最基本的汽缸活塞都很难达到要求,废品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第二个是材料,虽然我们已经有了高碳钢,但是,更多的合金钢还没有研制成功,由于内燃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而且不同部位的材料要求也不同,所以现在材料也不能满足;第三个就是燃料了,前两者虽然麻烦,但是勉强还是能解决的,但是燃料问题始终是大问题,如果直接用沼气,压力不够大且不稳定,而且机器不能移动,用压缩液化沼气,居然也遇到前面的问题,加工精度不够,所以制造的压缩机屡屡失败,看来,还是要找到石油。

所以,现在制造出来的内燃机不是没有,而是水平很低,只能用于抽水鼓风等要求不太高的固定场合,要真正走向实用,还有很长路要走。

听完汇报,我长出一口气,看来,我是要求太高了,这不是族人不努力,以目前的条件,以及他们的水平,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时代的机器水平,不可能前整体科学水平太远,虽然内燃机的结构原理很简单,但是,却牵涉到方方面面,就像一只水桶,大部分木板达到高度没用,需要所有的木板都达到高度,有一块达不到就不行。

当然,人类的明都是这样,需要时间来慢慢成熟,最早的火车还跑不过马,最早的计算机是个半层楼的庞然大物,每秒运算也只有五千次,还不如现代一只计算器呢,只是我等不及了。

我忽然想到,看来,我以前的思路有问题。

我不愿意制造蒸汽机,想一步到位制造内燃机,但是事实上,内燃机的制造条件还不怎么具备。

但是,蒸汽机的制造就更加简单了,而且,精度的要求也没有这么高,至于燃料,只要有煤甚至木柴就行,看来,我还是走了弯路,要是我早一点就来制造蒸汽机,说不定现在龙族的文明水平要大大过现在。

再者,有了内燃机,蒸汽机也不是没有作用,尤其是大型内燃机没有出现之前,无论是大型船舶还是火车,蒸汽机都是无法替代的。

有了思路,这就好办了,马上传令,按照我提供的思路,全力研制蒸汽机。

…………………………………

订阅惨淡,适当加快进度,但是不会烂尾。

第三卷·激烈碰撞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更新时间:2011…8…2610:45:55本章字数:9467

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二十一,大军回归。火车爆炸

在没有更好办法对付骑兵之前,至于智慧那边,只好派人前去传信,暂时对匈奴取守势,在险要地区修筑堡垒,同时,用烽火传递信息。

当然,如果按照秦始皇办法,修建长城自然效果更好,但是我不是秦始皇,我不想让龙族的疆域限于长城以内,而一条长城,会让一个民族不思进取。

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修建难以攻克的坚强堡垒,这样,即使匈奴骑兵越过空隙,袭击我们的后方,但是,他们的归路也很容易被我们切断,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地深入,这样就够了,毕竟。现在我们的后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当然,另外一个事情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是铁路的建设,现在龙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大半个中国,再要靠普通船只与水牛运输人力与物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轮船与火车需要尽早问世。

所以,我立刻下令,调动所有技术力量,集中研制火车与轮船。

好在在此以前,轧钢机已经研制成功,而且已经成功的轧制出了铁轨,并在矿山应用,至少,跑矿车是没有问题的,下一步只是要将其用于铺设铁路。

当然,现阶段铺设铁路主要还是在北方,一方面,北方面积广大,如果用铁路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工程浩大,铁路造价高,而且有船可替代,铁路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而北方多平原。比较干旱,地基质量高,河网少,建造铁路价格低廉,第三个自然是资源了,凭龙族目前每年几万吨钢上百万吨生铁的产量,想要一下子将铁轨铺到全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北方目前还没有完全占领,占领后要巩固也需要时间,而龙族的军队太少,难以控制这么广大的地区,有了铁路,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早日消化这么大一块饼。

修铁路,又需要人,需要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汗。

好在简单的勘探测量已经教了,选了几十个学习成绩高的学员。开始去勘探第一条铁路的路址——从马鞍山对岸到蚌埠新城。

蚌埠新城是我们在北方的重要支撑点与补给点,开春之后,就已经送上一批人过去,同时,阿根他们从北方俘获来的不少部族与奴隶也有不少安置在蚌埠,而马鞍山作为重要的钢铁基地与工农业生产基地,水产转运基地,也有大量的物质要送往北方,所以,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十分必要。

另外一个,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视野开阔,便于勘探与修建铁路,离马鞍山近也使得技术支持更加方便。

……………………………………………………………………………………

当然,修建铁路,哪怕是简易铁路,也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不过幸好,现在龙族人口膨胀,不可能全部培训为产业工人,尤其是奴隶,正好用来干苦工,还容易监督,节省人手。

好在原始社会,不用担心拆迁征地什么的,只要用石灰标示出轮廓,就可以开工了,石渣枕木都可以就地取材,只有铁轨道钉才要从马鞍山运过来。这个铁路工程的整体管理,我大胆启用了新人,刚刚初中毕业的三个年轻人,为的叫阡陌。

阡陌的数学物理都相当出色,基本上,我会的他已经懂了一半,足够应付铁路建设中的难题了,没办法,我也不能总是大包大揽一个人干,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出点问题走点弯路也没关系。

另外两人,一个学的是基建,一个是桥梁,也算专业对口。

值得一提的是桥梁,现在龙族也已经造了一些桥梁,从早期的竹木桥展到石拱桥。

建设铁路,免不了要跨越江河,经常要建桥。

建桥的话,最好是钢筋水泥或者铁桥,尤其是预制梁,使得造桥变成极为简单的事情,而且预制梁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放到古代,就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没有大型起重机,怎么将这些大家伙运到河上去?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在我的家乡,就有巨大的条石结构的桥梁横卧在河流之上,其一块条石的重量就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吨!至今人们无法了解,这么大的石头,又没有起重机,是如何安放到桥梁上去的。

然而,现代的铁路与高铁路桥。那上面的梁巨大无比,重量可达九百吨!

按照现在龙族的科学水平与施工水平,预应力的水泥梁还难以采用,所以,我们只能从最最基本的拱桥,石拱桥与水泥拱桥做起。

石拱桥,无论是原理,还是结构,都是十分简单的,我国古代的大中型桥梁,大多数都是石拱桥,尤其是现存于世的,基本上都是石拱桥,只有少数小桥,才用条石铺建平桥,石拱桥建造简单,坚固耐用,使得其成为岁月大浪淘沙的幸运儿,比如赵州桥,比如我到过的福州江上的那座几十孔的石拱桥(名字忘了)。

因为石拱可以无限连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