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个往空性在走的人是全然臣服于每一个因缘,在每一片刻里面他全然地与他所处的环境合一,若是不能合一,有落差,那是因为他很想逃,他希望他所期待的幸福快点来到,这就是要警觉的,也就是我们要过滤的,那都是我们的梦幻、自我。
这世界只有一个,不管在天堂或地狱、十方法界,只有一个,佛菩萨与众生同处一个世界,可是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佛菩萨在每一个境遇里面都很宁静,他完全不受干扰,那些痛苦对他而言都是外围的,他内在还是一样的清凉、宁静,他内在没有激情,所以也没有冷漠,也没有低潮,这就是究竟的喜乐,不假外求,不需要条件而永恒存在的喜乐。
为什么要静心?静心就是要进入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之路。
这里要把比较常见、可能性的邪曲心尽量列出来,你要跟自己的习性来对照,观照是从对照开始的,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们一个一个来对照,在对照当中来看到自我的藏身处,对它产生惭愧之心,产生出离心,如果这些心你看到了却不产生惭愧,事实上你根本没看到,或者你是个没有良心的人。
空性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良心,如果你没有良心,你当然无法产生出离自我的心。所以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们一一来检视,把它当作自性的戒律;这些戒律是在戒自己而不是在戒别人。
你只要产生一丝批评、想戒别人的心,你的自我就出来了,就错过了生命最美好的一刻,错过我用全然的生命跟你分享的这一片刻,你要解脱仍是遥遥无期,你所有的法都不用再听了,因为都没有用的。
这些邪曲的心,只要你体会到邪曲的心令你很痛苦,这就够了。老师常说,不怕你邪曲,就怕你不知道你邪曲;不怕你不善良,就怕你不知道你不善良,还自认为自己很善良、自己不邪曲,那你就错过了。你要警觉你的邪曲,不再跟它认同;要忏悔,不用批判;你自己批判自己是因为你讨厌自己,那你又错过了,我不是要你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只要你知道这些就是自我运作的过程,这些邪曲的心就是我的自我、我的昏沉。
你能这样警觉,常把你过去所产生的心念拿出来看看,而当下心念出来时你就能看看,观照到它,它就会消失。
纵使你批判自己!“唉,我的自我怎么那么强,我怎么那样邪曲?”你也要把你批判的心拿出来看,你批判自己是因为你想达到某种境界,还是你的欲望,想要达到没有自我的心,那还是欲望。
我一直分享的,你不需要想达到什么境界,你只是尽量去忏悔,然后不要再犯。就是这个样,自己已经产生的心念,知道了,我觉知它,以后尽量不要再犯,但若真的再犯也算了,每犯一次我就看到,渐渐它就淡掉。不求把这些心去掉,只求觉醒。这些心是虚妄的,这些心是自我所产生出来的,一个个揪出来看,自我心一产生你就看,过去已产生的自我心,你拿出来看、忏悔,然后现在产生的自我心你就渐渐能看到了。
嫉妒的心、不老实的心、虚伪的心、虚荣心、自大的心……它产生了,我就看着它,因为我知道它是令我痛苦的根源。
观照就只是为了生命的自在幸福,而不是因为我想当君子。
忏悔是要有惭愧心,如果你只是口头的忏悔,那是没用的,要身口意合一。有忏悔的心,然后产生出离的心,要以观照的火焰来消溶一切的自我,只有观照可以把自我消溶掉,观照就从检视过去所产生的心念开始。
生命的痛苦--空虚、急躁不安、心一刻也不得闲,生命的伤口--不甘心、遗憾、悲伤、惊悸犹存、怨恨、想报复等无法愈合及不易愈合的伤口,都是自我所导致的。
=分割线=
究竟之三 看清你内心声音的根源 到批判心里寻找你的自我
自我在哪里最容易现形?是批判心!
第一种是喜论人非,对外界人、事、物批判的心。常看到他人的缺点、过错而少看到自己的缺点过错,看不顺眼他人的行为、他人的看法,看不顺眼他人爱表现、爱炫耀。内心批判,看到他人的矫揉造作而看不顺眼;看到他人没有智慧而生批判其愚蠢的心;看到他人自大而对其看不顺眼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与我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性不同而对其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美貌而忌妒对其生批判的心。
看到他人美貌而看不顺眼而批判其很虚伪,这实则其内心含有嫉妒的情绪。这就是自我最容易现形的第一个心亦即“看不顺眼”。内心有好多的噪音,因此就喜欢论人之非;对他人的好事不想传出门,也没兴趣,而对他人的坏事则传千里,讲他人的八卦是最高兴的。所以八卦杂志揭人之非,销售量那么高,因为这是普罗大众的习性,这就是自我最容易现形的地方:批判的心。
对外界人事批判的心,在表面上只是批判,但由内在来看,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他内在有许多的因素,我们可以深入地去观察、去看它产生批判心的根源,事实上都还是自我在作祟;所以批判就像是海水的最表面,他的内在隐藏着许多微妙自我的情绪在运作。
嫉妒心。他的批判是出于嫉妒心,因为别人有的,他没有;当他在批判时,并不代表他是在批判那事情的本身,事实上他是在发泄他嫉妒的情绪,自我就是这个样,因为自我永远要打败别人,容不下别人比我们强,因为他会强过我的风头,我自我的存在就受到威胁了。
也有第二种原因,当他人不注意我时,你可以注意到,这个人不尊重我,不把我看在眼里,他目中无人,无视于我的存在,所以我就看他不顺眼,批判他的一切,但你是真的是在批判那件事吗?他的为富不仁,他的爱搬弄是非?事实上重点不一定在此,重点是你在发泄你不满的情绪,因为他不尊重你,令你非常受伤,你要报复所以才对他产生批判的行为,看他不顺眼,正所谓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因为他不尊重我,他不重视我的存在,他已经伤害到我的自我了,我要报复。
还有第三种原因,当他人不受我所掌控时,你可以注意到,尤其是那种大姊头、大哥型的人,最喜欢掌控别人的意志。我们可以想想看我们自己,若朋友亲人不听我的话,我就开始很不爽,开始要排除他了,看他什么都不顺眼,而如果他听我的,当马屁精,你就不会再批判他了,甚至还会护着他、保护他、替他讲话、事事挺他。事实上世俗的批判是靠边站的,当我喜欢他时,他的什么都好,当我讨厌他时,他什么都不好,好的也变成坏的,因为要发泄自我的不满、自我的受伤。
第四种原因,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对他有所请求,他不配合,我向他借钱,他不愿意;我想请他吃饭,他不给我面子,他拒绝了,他说他有事,但我不管他有没有事,我邀请他是他的荣幸,他竟然敢拒绝,我的自我受伤了,本来我觉得他人很好,现在我觉得他不好了,开始批判他了。
也就是说他不满足我的欲望,所以我要摧毁他来满足我的报复泄恨。诸位,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批判他人时,事实上那是很表面的,他的内在隐藏很多杂染的心在运作,这就是我们要观察自己,而不是只很单纯地要求自己不再批判,外在虽然不批判,但是内心还有声音吗?
我要你去看清你内心声音的根源,你要静心就得先把这个根源看清楚,这些是从自我出来的,你要沉淀下来跟自己对话,不要动来动去往外去追逐一切,你静下来看看你自己这些思绪是如何运作,这是观照的开始,否则你永远都错过了。
你不要说你现在尚有许多的事业要忙,等老时再修行,棺材是装死人而不一定是装老人;而且我告诉你,你现在不修行,等你老了你也不会修行,因为永远没有准备好才开始的时候,而是在每一个片刻的警觉自我的运作。修行不是要你放下某些东西,而是在一切东西的因缘来时,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
我们要去看看批判心它产生的根源,上述只是略举数例而已,尚有许多杂染的根源,我们都要一一地揪出来看,不是叫你一味忍耐,而是叫你要深入地自我观察,你若连这个功夫都没有,又凭什么能耐去解决别人的困难呢?竟敢指责别人的批判心很强、自我很强,你自己的自我看到了吗?
你自己都看透不了你自己,你只是在妖言惑众、诽谤佛法,在扰乱众生的慧命;如果我们没有那么深度的功夫与诚心,请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老师的时间,否则你是在谤佛,会妨害佛法的流传,你要很深入地去观察自己。
连批判心都有分级,轻度是看不顺眼的心,例如批判他人好虚伪、装可爱、好会计较、好愚蠢!事实上是因为你内心有所不满,看他人不顺眼,这是比较轻度的。再深度一点就是他已侵犯到你比较深度的自我,因为你的欲望,他没有配合、他不尊重你,没有把你看在眼里、不接受你的掌控、不满足你的要求……这都是从强度不满的心产生出来的。更严重的就是怨恨了,那批判的心就更强烈了,当我们批判的心在运作时,能否做如此深度的观察?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你背诵佛经或者把老师讲过的话重述给别人听,那是断人慧命、诽谤佛法,除非它变成完整的书,给有因缘的人看,让他知道整个纲要,否则是易令他人断章取义而生误解或迷惑。
我们要真的体会过,你才有能力去分享,你自己都看不透,又凭什么可以看透别人。你说你是在分享,但事实上你是想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在卖弄你自以为大的证量,那里面有多少杂染的心,你不管别人爱听与否,自己讲得兴高采烈,让人家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也不得不听,这些都是我们的自我在运作,你看到了吗?
=
究竟之四 批判的心一定要给别人贴上标签 而这就是自我运作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跟本性开始连结,他分享的东西会很应机的。他会把老师的东西忘掉,但是已经消化吸收了,他已经看透他自己的自我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因为他已经渡过那个生死的路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否则他自己都渡不过,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要找人垫背。所以,不要随便讲话,你一讲,人家就观察你。
你叫人家不要有批判的心,人家看你却是那么多批判的心,联想到你的老师应该也是很邪曲,否则怎会教出你这样的弟子呢?讲话不给别人插嘴的余地,完全是一言堂,大家只能乖乖听,我们的自我就是这样在运作的,这些都是自我现形的地方,我们要拿出来看。如果你看不透你自己,那就请你把嘴巴闭起来,再也不要对任何人说任何法了。
拿老师的书出来,去分享给有缘人,因为我们的能力不足,是会断人慧命,一不小心还会谤法,因此令人家对我们的法都不信任了,看你那么会说法,行为却完全不是如此,人家都懒得听了。
因为众生的念头就是最会断章取义,他会把看到的一件事,无限量地放大,众生是最会贴标签了,自我也就是这样运作。
看到一个人在喂流浪狗,我们就会为他贴上标签,说他好善良,然后无限地扩张,等到有一天那个人骗你的钱,你开始受伤了,怎么好人也会做坏事呢?但其实是你自己替他贴上标签说他是好人,他只是在喂狗这件事情上算是好事,并不代表他全然做的都是好事。柯锡海养许多流浪狗,但他是好人?坏人?我也不清楚,你有为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呢?
你一定要这样你才觉得安全吗?一定要二分法吗?一定要贴上标签吗?这就是自我在运作的过程。看到了吗?如果你不从这个地方开始着力,观照自我运作的痕迹,那我所讲的一切对你来说都只是知识,你说不要贴标签,可是你已经贴上标签了,你已在无意识中贴上标签了。
因为你昏沉,你对那个人特别有热度,看到他你就眼镜发亮,其实你就是已经在贴标签了。
因为那个人长得很帅,那个人应该是好人,那个人最了解我,因为他讲我喜欢听的话,他说我很善良,我也认为自己很善良,所以就对他贴上标签了;我就全然地以身相许、以心相许、以财相许,到最后受伤了,才发现遇人不淑,因为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他以前是好人,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么坏?但事实真相是这样吗?不是的,他以前就是这个样子,是你自己的概念幻梦欺骗了你。
这是很高层次的观照,这些观照你若达不到,那么我如何说法,对你来说都只是知识层面而已。对一个空性的人而言,它就是生命的本质,他就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应真相,完全没有丝毫的杂念、思绪在运作。所以他不会贴上标签,说这个人是大善人、大恶人,贴上固定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