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道教-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在医学和养生方面成就很高,留下了大量著作,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保生铭》、《存神炼气铭》、《摄生论》等等。他精通内科,在妇产科、小儿科和外科方面也有造诣。至于他渊博的药物学知识,应该说与他对炼丹术的钻研也有关系。孙思邈具有道士和医学家的双重身份,而以其重要成就成为道教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后代尊他为“药王”。药王信仰是中国十分普遍的俗神信仰之一。从前遍布中国大地,香火旺盛的药王庙,供奉的就是他,还有传说中的神医扁鹊。

初唐时期还有一位名道士叫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新唐书·艺文志》中有十分简略的记载。只知道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召他到京师长安;但高宗时不知什么事得罪皇帝,被流放到郁州(约在今江苏省连云港一带)。他有不少关于《道德经》和《庄子》的著作,如《道德真经义疏》、《南华真经注疏》等。太宗曾赐他西华法师的封号。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话:“玄之又玄”,形容“道”的深奥难测。后世一些道士借题发挥,将“玄”解释为排遣错误念头和破除思维偏执的意思,提出所谓“重玄之道”。成玄英按照这一思路,花了很大力气用所谓“重玄”的思想去注解《道德经》。魏晋时期一些人喜欢谈“有”和“无”这个话题,说世间万物的本原就是这个无形无象的“无”,无就是“万物之本”,所以它是至高无上的。另外一部分人反对这种“以无为本”的所谓“贵无”哲学,认为宇宙间有形有象,林林总总的万物自身,也就是所谓“有”,才是应该重视的。特别是当时维持社会人心的,称之为纲常名教的这一套道德规范,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没有必要另找一个什么无来作它们的本原。这样,就发生了“贵无”和“崇有”两派的争论。魏晋时期这场关于有和无的讨论,对后代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成玄英认为,无论有或无都不能用来规定“道”这个概念,因为道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他主张破除有无“二偏之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道。他注疏《道德经》时说:

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学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意思是说,那些欲望强烈的人拼命强调“有”;清心寡欲的人执著地谈论“无”,其实他们都犯了片面看问题的毛病。现在我讲这番“玄”的道理,纠正他们。考虑到有些人也许会死抠字眼,在这个字上面纠缠不清,所以我再讲一番“又玄”的道理,进行纠正。使他们不仅不死抠原来的有和无,也不死抠这个玄。这番纠偏再纠偏,也就是双重纠偏的道理,就叫作“玄之又玄”。这就是所谓“重玄之道”。成玄英着力宣扬重玄学说,认为只有通过“重玄之道”,才能达到修道所要达到的虚静澄寂的境界。

在唐代,喜欢谈论“重玄”而较有名的还有成玄英的弟子李荣等人。从根本上看,所谓“重玄之道”,可以说是一种体道修性,达到精神解脱的方法。成玄英等人的重玄学说带有浓厚哲学思辨的色彩,也杂有佛教思想成分。道教宣扬通过修炼以求得道成仙,所以葛洪、孙思邈等备受尊崇,但对于成玄英这些人,后世各种道书和神仙传记作品却很少提及。

活跃于唐玄宗至肃宗时代的李筌,号达观子,陇西(今甘肃境内)人。他早年曾隐居于嵩山的少室山学道,也曾担任过荆南节度判官、邓州刺史等官职。他的著作,据唐宋人的记载,有《太白阴经》、《中台志》和《黄帝阴符经疏》等篇目,其中最重要的是《黄帝阴符经疏》。《阴符经》这部书,道教传说是由骊山老母传给李筌的,也有人说是李筌自己假托黄帝之名造作的。但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和褚遂良都书写过《阴符经》帖,说明它不可能出自李筌之手。现在一般认为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阴符经》传世有两种版本,一是李筌作注的本子,全书300字;另一种是张果作注的本子,在300字之后又多出100余字。《阴符经》是一本高度概括精练,内容很深刻的著作,富含兵家韬略和医学养生见识。自李筌和张果为它作注之后,便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这些人大都出身于名门望族,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懂得利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因有在李渊起兵之前密传符命的功劳,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重视。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吴筠虽说可能并非出身名门高第,但他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得到唐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照他的说法,道法的精华都在《老子》这本书中,其他的全是白费笔墨,用不着看。玄宗又问他神仙修炼的事,他说,那是山野人的事情,要耗费很多时间,要有很多道德功行才行,不是当皇帝的人所合适做的。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

第13代宗师李含光,也是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一心一意写作,但他的著作大多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第六节 唐末五代的道教

唐末五代是乱世,随着大唐帝国的崩溃,道教也不再有当年的兴盛和尊贵了。但是,道教有斋醮和神仙长生术这些为皇帝服务的特殊本领,所以,它仍然能够继续发展。

五代前蜀时期的道士杜光庭,号东瀛子,在当时很有名气。他早先曾参加朝廷考试,想谋个一官半职,结果失败了,于是就去当了道士。 后来得到唐僖宗的赏识,赐给他讲究的道士服装。僖宗到四川避乱时,让他主持那儿的道教,后来他留在青城山修道没有回内地。 王建于公元907年建立前蜀,请杜光庭当他儿子即皇太子的老师,还封给他一大堆官衔。王建说:“我有一位杜先生,抵得上从前汉孝惠帝那所谓‘商山四皓’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谋臣。”杜光庭曾经为王建做道场,据说做的是专为皇帝求福的“金箓斋”。

杜光庭对人说,从张道陵和陆修静传下来的道法,现在都快要失传了。所以,他积极搜集整理道教斋醮仪轨方面的书籍,还撰写了很多有关著作,是继张万福之后又一位对道教仪轨的确立有贡献的道士。杜光庭写的最长的一部斋醮仪轨著作是《道门科范大全集》,有87卷。另外,他一生也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道德经》,写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藏》中收入了他的著作共20多种。

五代时期仍然有一些皇帝迷信道教炼丹术。南唐烈祖即是其中之一。他日思夜想,希望得到神丹,有一天做了个梦,梦见仙人赐给他神丹,醒后告诉左右的人,要他们出去访求。正在这时,一位道士到宫门口献丹方,他高兴极了,说这道士一定是梦中的仙人,于是让道士为他炼丹,结果也服丹中毒而死。临死时他很后悔,说自己服丹药求长生,谁知死得更快,要后人以他为戒。

这一时期,讲修炼内丹的人更加多起来了。历史上有些道士不主张炼外丹成仙,另搞一套。如盛唐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专门写了一篇《坐忘论》,讲一种“坐忘”的修炼方法。他认为,人们修道求仙,是因为道本身含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得到道就能长生不死,成仙飞升。“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而人的心(即精神)是以道为根本的,由于被外界事物干扰,好像心上面蒙上了一层尘垢,结果就跟道隔开了。要是清除了这些尘垢,就能使心跟道重新接近而得到道。所谓坐忘,就是这种修道工夫,它着重在一个“忘”字,要求修道者在心上下功夫,什么都不要记挂,什么都不要想,内要连自己的身体都忘掉,外要忘掉整个世界,各种烦恼和思虑都排遣开去,达到心中一片虚静,就能跟道结合到一起,从而不死长生。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修炼,或者叫作意念控制也可以,它跟鼓吹“重玄之道”的一些人提倡的修炼方法相类似。

五代时期的一些道士讲炼内丹,还没有完全否定外丹。不少人其实是主张既炼外丹又炼内丹的。因为当时对外丹中毒有一种解释,说是中毒而死的人因没炼内丹,他的身体才经受不住外丹的强力作用。还有人说,养生有内外之分。 内,指人体内部的精和气,它们不能靠金石丹药变得坚凝;外,指人的四肢形体,它所要达到脱胎换骨的变化,不能靠内丹修炼。光炼内丹,只能使精气不散;光炼外丹,只能使形体发生变化,二者结合,才能得道成仙,白日升天。

在道教史上,主张金石丹药一吃就能成仙,从葛洪开始,一直影响很大。宋以后内丹派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主张内丹一炼成就能成仙的,后来占了上风。隋唐时期,内丹外丹基本上同时发展,五代以后外丹术开始走下坡路,内丹术开始抬头,关于外丹只管躯壳,内丹只管精气的说法大为流行。古人认为,肉体(形)和灵魂(神)合一才成为活生生的人。认为内丹和外丹必须同时修炼的思想,大概就是建立在这一基本认识上的。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五代时期可算是一个联结隋唐和宋元的过渡时期。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道教

自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建立北宋王朝,至1368年明王朝开国,这400余年史称宋元时期。

赵宋王朝国力一直较弱,与相邻的辽,西夏、金以及后来逐渐强大的蒙古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宋代帝王对道教的崇奉都有十分明确的政治目的。他们都希望借助道教保佑皇权稳固,安定民心,缓和民族和社会矛盾。辽、西夏和金的统治者也采取利用道教的政策。

元代,民族矛盾成为最突出的问题。元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对各宗教都加以扶植利用,给道教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条件。

在宋元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道教进入了又一个发展和变革的新时期。

第一节 宋王朝与道教

北宋历代帝王对道教都很崇奉,其中数宋真宗(赵恒,公元997—1022年在位),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1125年在位)最突出。

宋初,太祖对道教并没有特别倾心,他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并重,但实际上佛教势力更大一些。宋太祖时,中国出版了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佛教经典全集《大藏经》,因为雕成于开宝年间,世称《开宝藏》。太祖虽然对几个名望很高的道士,如苏澄隐、马志通、刘若拙等人曾加以优待,但对整个道教的态度比较严峻。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宋太祖曾整顿佛道二教,让不合格的道士还俗,并下令禁止随便度人入道,禁止道士私自钻研天文星象的学问。大概是有鉴于历史教训,害怕有人利用它制造政治流言,蛊惑人心,造成社会不安定。

宋太宗赵匡义继承他的哥哥当了第二个皇帝,在当时,这不大合乎皇位父子相传的惯例。所以,他早就想到了利用道教。于是授意宦官王继恩,让道士张守真编造了一个“诩〔xu许〕圣”(神名)降凡显灵的神话。说是有一个天神,在空中召唤张守真,自称是“高天大圣玉帝”的臣下,奉玉帝的命令来到人间,帮助大宋王朝。据说在太祖临死前一天又要张守真传话,说太祖已经遵照上天符命完成建国大业,将来的皇位继承人最好选他的弟弟。太宗即位后,封此神为“诩圣将军”,特地花了三年时间在终南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上清太平宫供奉它。除每年在一定的日子设道场祭祷外,遇到旱涝灾害或政治军事大事,都要祈请它赐福消灾。太宗还赏给张守真紫衣和崇元大师的称号,让他主持上清太平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