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为避后周锋芒,李璟迁都洪州,称南昌府,自此大唐国力大损,不复昔日强盛。
北宋建隆二年李璟驾崩,因其长子李弘冀已亡,其六子李煜继位,也就是后世著名的词帝,李煜复都金陵。
此时的南唐国内政治、社会矛盾积重难返。
经济上,自淮南战败后,南唐每年要向中原缴纳高额贡奉。南唐原先地跨长江南北,江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自此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
财政因之日益窘迫,使南唐政权不得不加重赋税,以至怨声载道。南唐辖境之的人民对李后主时期繁重的赋税记忆深刻,直到北宋统一之后许多年,还在提起当年的南唐连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课税。
南唐后期的政治也日益混乱。随着新主登基,朝廷内部新一轮的党争开始了。当宋军从周围步步紧逼时,南唐仍陷于周而复始的内争中,人心涣散。
李煜更是一个懦弱的君主,面对大宋的步步紧逼,不思进取,反而去皇帝称号,自称国主,安心的吟诗作赋。
想到这里赵承嗣不由的摇了摇摇头,这李煜要是生在宋朝和苏东坡他们一个时代,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词人,可惜他生错了时代。
这个世道是残酷的,弱肉强食,不思进取的南唐注定要被宋给蚕食。
………………………………
烟雨江南
………………………………
第二三七章 情愫
“公子,这唐国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大唐俺知道,唐太宗唐玄宗对了还有唐玄宗的儿媳武则天也是一个为大的女皇帝,这江南唐国相比差远了。”
噗!
赵承嗣一口老血几乎喷出来,上官青云还真的是不学无术,武则天到他的嘴里成了唐玄宗的儿媳妇了。
“老黑,你懂个毛,那武则天是唐玄宗的媳妇好不好,本来是他的儿媳妇最后被他霸占成了儿媳妇,然后唐玄宗死后,她成了皇帝,你多多点书好不好?”
欧阳平夷一阵鄙视的看着上官青云。
我去!
赵承嗣险些栽倒,这两人越说越离谱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在这个时代读书有时候也是一项特权,要不然读书人为什么收到尊敬呢?
他们两个都是粗鲁的武夫,知道李世民知道唐明皇,知道武则天不奇怪,对于他们的关系理不清楚也情有可原。
看着他们两个人在那里斗来斗去,也十分的好玩,赵承嗣也没有过多的去理会,有这两个人在这里打打闹闹的,也是另一番情景。
此时在船舱干杂役的有两个比较特殊的人,说是特殊,那指的是他们的身材,这两个人比较白净,身材相对瘦弱。
而其他人则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而且脸色黝黑,身上带着彪悍之气。
赵承嗣他们错乘坐的是一艘大货船,这虽然不能说是大宋最大的船,可在也是一艘不小的船只了。
这那里是普通的货船,这分明是一艘战舰伪装的,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宋的士兵,不过这一次确实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地地道道的货船。
大宋也和南唐做些生意,利润相当丰厚,给大宋朝廷带来了不少的收入,所以大宋也会和南唐有贸易往来。
这两个船上的杂役看起来有点不一样,显得格格不入,好像是营养不良似的,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三娘子,我们为什么要去唐国,还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真是脏死了,还很难看。”
“笨蛋,以后不准叫我三娘子,要称呼我三公子知道吗,要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一听声音这两个人就是女子,虽然穿上了男装,但是女子音很重,听起来尖尖的,颇有点皇宫之中中人声音的味道。
“在汴京待的习惯了,想出去转转,你也知道我爹娘是不会让我出去的,所以我只能偷偷的跟来,江南唐国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出去过呢,这一次咱们两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出来了,幸亏我给爹娘留了有一封信,让他们知道我出去散散心,让他们不至于担心,等玩够了我就回去。”
穿着男装的女子一脸傲娇,好像自己办的这件事十分妥当一般。
“还是公子聪明,对了公子您为什么非要坐这一艘货船,是不是因为赵公子也在这艘船上,您才非要坐着艘船呢?”
“胡说些什么,再胡说的的话我撕烂你的嘴,我才不是为了他,不过他也挺惨的,娘子跑了不说还丢了官职,也够悲惨的,就是不知道他这个时候去唐国干什么?”
不用说了,这个人就是高琇莹了,这小丫头,才安稳了几天,就跑出去了,而且这一次出国了,还去唐国。
他在家里直接的从汴京跑了出来,直奔唐国而来,高家那可炸了锅。
高家掌珠不见了,弄得整个高家是鸡飞狗跳,派出了大量的人手,还是没有任何的消息,在高怀德都快暴走的时候,从高琇莹的房间中发现了一封信。
上面写着高琇莹去了那里,知道了她的下落,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老高就更加着急了。
这个死丫头要去江南唐国,这可怎么办?
唐国和大宋现在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也只是表面上的,随时大宋都有可能对唐国动手,特别是最近皇帝派出去使者去了唐国。
说是最后一次召见李煜,如果李煜不来,那大宋就考虑要用武力了,当然这些不是明面上说的,而是从朝廷内部传出来的消息,高怀德的级别也听说了一点。
现在高琇莹已经在路上了,怎么也追不回来了,即使追上了,那能不能将她带回来,还是另一说,所以高怀德立刻派出他高家的高手跟了上去,此刻也正在再这艘船上,正暗中保护着高琇莹。
这一点高琇莹根本不知道在她身边还有人暗中保护着她,当然她也不可能发现,毕竟那是高家自己培养的高手,像这样的大家族谁家里没有几个高手呢!
“公子,要不是为了他,那您为什么非要上这一艘船,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赵公子的下落,还说不是为了赵公子。”
贴身丫头满脸的坏笑,她和高琇莹一起长大,虽然名为主仆可实际上确实姐妹相待,所以有时候有的话,她也敢说。
“不要乱说,才不是呢,他都成过亲了,谁能看上他,他……”
高琇莹说话底气明显不足,自己也心里其实也有点窃喜。
当日在赵赵承嗣的婚宴上面对那么多人,赵承嗣还让上官青云保护她,这让他心里十分的窃喜,这难道不是说明赵承嗣在危急的时刻也关心她,说实话高琇莹的心里也挺甜蜜的。
说实话她对赵承嗣刚开始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只不过是自己的身子给了他,而且自己也十分讨厌家中再给说一门亲事,所以就想要要当赵承嗣的情人了。
可是在慢慢的交往中,她也渐渐的对赵承嗣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有时候觉得一小会见不到赵承嗣就心里不安。
无论多么烦躁,只要见到他就感觉到心情十分的舒畅,高琇莹自己都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反正知道看到赵承嗣高兴,她就高兴,只要赵承嗣难过,她也不高兴。
当她来参加赵承嗣成亲礼的时候就十分的不高兴,虽然她和清雅的关系也不错,可是心里总觉得有点苦涩。
见到清雅谋反,说实话高琇莹还有点小激动呢,其实她不知道,不自觉中,她已经将自己的心思放到了赵承嗣的身上。
换句话说她不知不觉中已经喜欢上了赵承嗣了……
………………………………
第二三八章 翰林学士李昉
赵承嗣在船头看着不断后退的江水,感慨万千,现在汴京的人还以为自己一直在家闭门思过呢!
实际上自己已经悄悄的离开,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坐这艘船也是为了隐藏行踪、
大宋的这艘货船可不止有货物,当然还有人,这些人都是搭船去江南的。
这样大的货船比较安全,坐私人的船只,弄不好遇到水匪,那就真的要出问题了。
也有很多人和船上的水手有点交情,然后塞点小钱,登上船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上名义上一艘货船,上面各种人都有,三教九流,就连一些在文坛上有名气的人,甚至还有一些退休的官员。
要到目的地估计要有半月之久,不要以为有多么快,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这个时候的人也闲不住,虽然在船上,但是也时不时的举行一些活动,其中这船上还有一位大人物,李昉。
李昉现任翰林学士兼任中书舍人,专门替赵匡胤草拟诏书的人,至于他为什么要坐这一艘船,很简单,他是带着使命去唐国的。
前面还有专门的使者卢多逊,卢多逊坐的是官船,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赵匡胤又派出来李昉。
李昉倒是很低调,带着几个护卫,坐上了这艘货船,但是他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大家都知道这艘上有朝廷的大官。
李昉虽然是翰林学士兼任中书舍人,但是却没有见过赵承嗣,两人也不认识。
但是今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夹板上今天是喜气洋洋好像有什么重大的日子似的,其实这也算是一个重大的日子。
夹板上正举行诗会,当时李昉组织的,虽然船上的文人不多,可是也有八九个吧,
这个诗会其实也就是一个活动,给大家增加一些娱乐活动吧。
不过在那些文人士子的眼中,这就不一样了。
诗会,不仅只是一个文人的交流会,在这里你可解释许多有才能的人,如果在的一首诗词,从这里流传出去的话,你想不出名都难。
你会问这有什么用,你要知道文人追重视什么,学的好文章,货与帝王家。
再说这里是当朝翰林学士李昉举办的,李昉是文人出身,还是翰林学士,对文人不是一般重视。
在汴京以前有范质老丞相,基喜欢举办个诗会,被他赏识的人他都会趁机举荐。
虽说李昉的级别比不上已故范丞相,但是再怎么说李昉也是翰林学士。
也有传说李昉也专门举荐过一些白衣文人,很多也进入到了官员体系之中,虽然当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可是那也是官员呀。
虽然说他不是皇帝没有直接任命官吏的权力,但是他可以推荐吧,这就十分重要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专门来和一些未来的朝中新贵来拉关系的,毕竟不和帝国首都的官员搞好关系是不行的。
夹板上也已经站了不少的人,最前面的是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打扮,更多的是商人。
他们听说李昉举办给诗会,都兴致勃勃的来了,赵承嗣也没什么事情也专门过来看看。
夹板上不知道什么从那里来的一套桌椅,周围的人都指指点点的,看样子是再等正主出现。
“想不到在这里能碰到翰林学士李大人,真是荣幸。”
“是呀,看起来这一次我们做出去江南游学的决定是极其正确的。”
“能得见翰林大人,真是不虚此行。”
几个人没有功名的白身读书人在一旁十分的高兴。
所谓的白身是没有取得功名或者还没有参加大考的读书人,这里也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地方,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李公到!”这时候一个人高呼道。
随后一个年约五十来岁的中年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刚才还热闹的夹板突然安静了下来,都看着这个老人进来。
老人现在应该有有五十多岁,但是依然龙行虎步,根本就看不出是个老人。要知道这个时代五十多岁确实是高龄了
这个老人就是当朝翰林李昉,为官多年做到了翰林高位。
“见过翰林李大人”。夹板内的人齐齐的向李昉行礼。
“众位不要多礼,这是在江上,大家随意。”李昉宰相和蔼的说道。
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没有一个人确实真正的会随意,毕竟这是当朝大官,总要小心翼翼的。
说完他就坐在夹板的主位上,担当主持人的是他的一个随从,不用说那也是读书人了,不然李昉也不会让他主持了
他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首先,感谢各位来参加这个诗会,在这茫茫江水之上,能够和大家相遇确实是一种缘分,也感谢李公的组织,虽然是诗会,但是按照惯例,第一步是对对子。”
赵承嗣此时心里真是这些人无语了,还有对子,那还叫诗会吗,还不如交个什么文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