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贡士叫做徐士廉,他就觉得这其中有猫腻,按照自己的才学应该能被录取,怎么落榜了呢。
于是他就敲响了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就是说你李昉徇私舞弊,考选不公。
要求当堂对峙,赵匡胤也十分的重视,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赵匡胤亲自主持,结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选。
宋准于便殿复试,见宋准身材魁伟,神情丰茂,答辩敏捷,学识出众,仍定为第一名(状元),并任命他为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
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而且从此大宋的进士都成了天子门生,而不是是主考官的门生。
唐朝的科举考试,同科及第的进士互称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称门生。
这样,新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关系,他们有可能结党营私,建立和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对皇帝的集权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唐末的牛李党争是为明证。
大宋朝很好的掌握了这些新晋的进士。
所以说宋朝第一次有殿试确实和宋准有关,不知道他怎么在这里,他也不是扬州人呀,而且住到了这里,他不是应该准备会试的吗?
想到这里赵承嗣也是换了一礼:
“原来是宋兄,在下赵大,字纯臣是汴京人氏。”
赵承嗣赵大郎,都是指的赵承嗣。
现在自己说出来这个名字也不能算是欺骗他吧,纯臣本来就是他的字。
“原来是赵兄,那么这两位是?”宋准又看了看赵承嗣旁边的两个人问道。
既然有人问了欧阳平夷和上官青云两人也是不能没有动作吧,也是介绍了一番。
“这两位是我的护卫,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宋兄,不知宋兄是赴靠的学子还是?”
赵承嗣简单了介绍了两人,然后直接询问起来,毕竟按照历史宋准现在应该在汴京参加科考,怎么在这里呢!
“实不相瞒,我是去汴京参加礼部的举行的会试,可是遇到点麻烦,所以在扬州耽搁了,一言难尽……”
宋准苦着脸说了一遍,赵承嗣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宋准囊中羞涩,没有盘缠去汴京了,而且这时间也快到了,所以装作是参加扬州考试的学子。
………………………………
第二四三章 资助宋准
“原来如此,不过宋兄难道不准备汴京去参加大考了吗,这可是一次机会,而且现在出发的话,绝对能赶得上。”
宋准在路上被山贼洗劫一空,那些山贼也没有为难他,让他走了。
什么在路上不打劫和尚和读书人,那都是胡扯,缺钱了什么不干。
好歹宋准还是一个贡士,现在无奈之下冒充考州试的人住进了客栈,想不到在这里能够碰到赵承嗣。
“这样吧,这里是十两金,就赠与宋兄,还望宋兄不要推辞,宋兄你赶紧去汴京,我让人给你准备一批快马,我在汴京官府还算有认识的人,给你开一个凭证,沿途可以在驿站休息,这样也能赶到汴京。千万不能耽误大考。”
见到宋准没有说话,赵承嗣将一锭金子放到了他的面前,让他赶紧的去赴考,不要耽误终身大事。
“赵兄这……”
宋准看着桌子上的金子,还有这一个刚刚认识的赵大郎,想不到此人这么豪爽。
“不用这么说,毕竟金榜题名是一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是不能做到了,但是看到宋兄这样的青年才俊,千万不能有此遗憾,要是宋兄高中,也不枉我们今天相识一番。”
宋准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而且还是状元,赵承嗣也想结交一下。
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如果要不是自己还有任务在身,那么自己一定会陪着他去应考。
可是有任务在身,现在在扬州逗留已经是有点违反命令了,还能回汴京不成?
“如此多谢赵兄,他朝一日我宋准能够飞黄腾达一定报答赵兄今日的一番恩情。”宋准心里也很高兴,让他放弃科考,那不可能,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财,自己不可能到达汴京。
飞黄腾达谁不想,他宋准也想,如果此去真的能高中,一定要报答这个赵大郎,无论怎么说人家都是在自己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了你。
“宋兄客气了,我这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值一提,我相信宋兄一定会高中,到时候我们再把酒言欢。”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赵承嗣嘴上说自己这是锦上添花,可是对于宋准来说却是真的雪中送炭。
“借赵兄吉言,如能高中全赖赵兄。”
宋准深深作了一揖,这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赵承嗣自己也许真的不能去参加科考,十年寒窗也许真的就白费了。
家人的期望也许真的就落空了,自己是家族的希望,不能因此让整个宋氏家族失望。
“宋兄此言谬矣,科考全凭的是真才实学,宋兄胸中自有沟壑,听说了现在朝廷还对科举进行了一番改革,到底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赵承嗣从汴京而来,知道一些汴京的情况,其中科举进行了一些小的改革,也许今年的大考就会知道。
而且大宋科举的小小改革已经布告天下,那么天下的学子对改革有什么看法呢,赵承嗣见到宋准也有点想知道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
宋准一听赵承嗣问的是这,也来了兴趣。。
“赵兄其实我倒是对朝廷的这一次改革十分的看好,也觉得科举考试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样才能选拔出来真正的人才。”
“哦,宋兄还有此番高论,那在下就洗耳恭听。”没有想到他对这次改革居然这么看好,和当初赵承嗣改革的初衷有点像。
于是赵承嗣就不由的想问问他如何会这样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状元至之才。
如果此人真的有不同一般的见解的话,皇帝一定能用上这样的人。
有时候人有才能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重用却是另一回事了,即使你再有才我不用你,你也没有办法不是吗?
赵承嗣的问题就是你说你对现在的科举改革是比较满意的,那么是你满意在什么地方。
你不能只是嘴上说满意而有说不出来什么像样的理由吧,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这个人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赵承嗣听到他刚才听到他说了一下这个改革还是不错的,还说这样的科考才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于是赵承嗣才有此一问的。
“赵兄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就先说这个考试的体系吧,我认为十分的合理了。”
宋准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直接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再说现在风气也是很开放的,也没说不让平常的人议论朝廷的得失,这也是宋朝文风盛行的一个原因。
你要想议论朝廷的什么大事,一定要识字这是最起码的吧,再者你识字也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吧。
综合起来那些学子有了天然的优势,特别是他们进入到了官场之后,就更加的促进了大宋朝文人的发展。
“以前我们的科举就是一门定终身也就是说只要考一门就注定了你的一生,也就是一篇文章,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一次没有能够得到考官的青睐的话,就以为着你还要去等上几年才有机会去参加这次的大考。”
宋准缓缓的说道,他说的也是实情,宋朝的科举也是程序也是跟前代的差不多了。
也是有乡试和省试,并且在前面发布科举考试的相关规则的时候明确的规定了三年一次大考的规定。
当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后来的殿试,赵匡胤也没有想过要殿试。
其实赵承嗣真的想给赵匡胤上奏章,让他下旨规定还有殿试,相信赵匡胤也一定会同意。
毕竟殿试有利于这些学子能够真正的被皇帝所掌握,成为真正的皇帝的门生,天子门生。
对皇帝是无比的忠诚,皇帝治理国家就是靠的这些人,所以只要说出来,皇帝应该会采用。
“哦,宋兄你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这三年一次大考是应该的,毕竟一篇文章确实是能够看出你的文采,这样录取人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赵承嗣故作疑惑的问道,这不是他糊涂了,他是要看看这个宋准到底是怎么想的。
科举嘛,就是靠着一手好文章,十年寒窗苦,就是为了这一篇文章,难道这些宋准还有其他的想法不成?
………………………………
第二四四章 拉拢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可是又有不同。
因为宋朝实行的是文人治国,对科举尤为重视。
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录取现象叫做恩科。
开宝三年,赵匡胤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了道圣旨,命他们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
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考了这么久没有考上,给他们一个进士的身份吧。
在宋朝,这种进士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
赵匡胤这次“恩科”玩儿得大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能看出这位大政治家治国是何等灵活,笼络人才是何等大手笔。
此后的“恩科”一般只涉及极少数人,但是这一少数人也进入到了大宋的上层。也就是不用文章就能得到功名了。
恩科毕竟是极少数的人,有点像今天的特长生,虽然不恰当,也有那么一点意思。
大宋重要的还是高考,哦,不是高考,是常规考试。宋朝前期的科举基本上承袭唐和五代,依旧是常科和制科两大系统。
“常科”就是常设之科,类似今天高考等公开考试,国家规定大纲、内容、时间和具体程式。除进士科之外,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
所有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中乡举者冬末会集到京城,次年开春,由礼部主持国家级统一会试。
所谓“九经”,即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则是西汉时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开元礼”是唐朝修纂的一部大型礼书,也可以看成是实用“礼学”的专科考试。
“三史”指《史记》、两《汉书》和《三国志》,可以理解为史科的专科考试。
“三礼”指十三经当中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可以看成是礼学理论的专科考试。“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可以看成是经部史书的专门考试。
“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可以看成是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是法学考试,“明字”是字学考试。
也就是规定范围,你们自己复习,我就考这些内容,至于能不能录取看你们自己的水平了。
而进士和名经两科,举子们最看重的就这两大科,两大科中,又以进士科为最。在唐代有尤为收到重视。
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非常乐观,往往能爬到宰辅的高位。
而明经高中的前途要坎坷得多,最终能做到高官的人寥若晨星。
其他各小科一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过终生是个小业务官,很难掌握到权力,所以基本上都想考进士,那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这种考试形态源于汉朝的射策,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宋朝,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也就是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
如宋太祖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
宋仁宗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都是从唐朝承袭来的。
制科考试的范围虽然不大,应试者的资格却放得很宽,不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举荐参加考试。已经中过进士的人也可以参加制科考试。
北宋名臣富弼,原本是想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偏巧那年他老丈人晏殊当大主考,需要回避,只得参加当年的制科考试。
再如苏轼、苏辙兄弟,嘉祐二年(1057)已经中了进士,还不甘心,又双双参加了嘉祐六年(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