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名人看邓 小 平-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要打仗,只好停一停了。除了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条路线专心致志地、始终如一地干下去。……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是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

    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

    横下心来,反映了邓小平的“顽固”劲。他之所以能三起三落,也就是靠这点“顽固”劲。

    1974年在毛泽东“绵里藏针,人才难得”的批示下复出,1975年掌握中共中央工作时,接见各省市大员就表现了这股“顽固”劲。

                              

    433

    毛泽东:

    邓小平人才难得

    毛泽东和邓小平无疑是当代中国两位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生于1893年,邓小平生于1904年,邓小平比毛泽东小11岁,但他们却几乎同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相识在1927年大革命危急关头武汉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上。但毛泽东真正认识、了解邓小平则是由1933年发生在中央苏区的“邓、毛、谢、古”事件。当时,毛泽东受王明“左”

    倾路线的排挤,邓小平因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被撤销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的职务。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统帅,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邓小平则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第二野战军政委等一方将领,驰骋疆场,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毛泽东任党中央主席,邓小平长期担任党中央总书记,负责处理党的日常工作。

    特别是毛泽东晚年、周恩来总理病重后,邓小平任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全面主持中央的工作。几十年来,他们有过密切合作、信任和友谊,但也发生过分歧和矛盾,关系十分不平常。邓小平一直对毛泽东非常尊敬,甚至在毛泽东死后,还曾说过:“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他曾是毛泽东的助手,但对毛泽东并不崇拜、盲从,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进行了抵制。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的才干,多次委以重任,多次赞誉邓小平人才难得。但他又抱怨邓小平有时不听话,甚至在“文

                              

    533

    革“中两次将他”打倒“。历史已证明,毛泽东晚年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得到毛泽东如此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方面的评价,也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被毛泽东“打倒”又启用,启用又“打倒”。但即使“打倒”的时候,也都留有余地,“以观后效”。这也许正是因为毛泽东始终认为邓小平人才难得的缘故吧。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毛泽东对邓小平直截了当地进行评论,最早恐怕还是1951年9月3日与梁漱溟先生的谈话。

    梁漱溟于该年对四川进行了近4个月的土地改革考察。回京后,毛泽东约他谈谈对四川的印象和土改情况。

    其间,梁漱溟谈到邓小平年轻、能干、治政有方,深得人心。毛泽东听后,脱口而称赞:梁先生看得蛮准,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邓小平自1949年11月起至1952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作为主政西南的领导,邓小平处理党务、剿灭土匪、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清理鸦片烟窑等等各项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他还妥善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对农民进行思想文化宣传,倡导重视教育、尊重人才……西南局党、政、军各方面工作成绩显著。对此,毛泽东心中是有数的,所以他说梁漱溟看得蛮准。但得出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的结论,恐怕除了四川这一段外,还纵观了邓小平此前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杰出才华。

                              

    633

    邓小平24岁时就担任了中央秘书长,在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日常工作。那时正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处在非常危险的时候。在江西中央苏区时,邓小平任中心县委书记,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坚决顶住“左”倾错误作法,因而受到撤职处分。这是邓小平政治上受到的第一次挫折,当时28岁,但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品格。这是毛泽东永远不能忘记的,乃至在1973年再度启用邓小平时,还特意强调这一点。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和刘伯承师长一起率部挺进太行山,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太行、太岳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毛泽东的部署,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特别是1948年11月,邓小平作为前委书记,和刘伯承、陈毅等一道组织指挥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毛泽东夸奖邓小平等人:“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在指挥作战的同时,邓小平还善于总结经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建立有33个县的大别山新解放区。当时,如何在新解放区开展工作,遇到许多新问题。毛泽东正收集各方面意见。邓小平及时总结大别山新解放区的经验,于1948年2月8日写了《复毛主席征询新区斗争策略与群众组织形式》的报告,受到毛泽东的赞许。

    2月17日,毛泽东向全党批转了邓小平的报告:“所述大别山经验极为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

    淮海战役之后,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等又率第二、第

                              

    733

    三野战军跨过长江,直捣南京、上海,迅速解放了苏皖浙赣等省。

    1949年10月1日,邓小平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之后,又和刘伯承、贺龙等马不停蹄,率部进军大西南。

    因此,毛泽东脱口称赞邓小平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是很自然的。

    办事公道、稳当,看问题有眼光

    建国后,毛泽东对邓小平极为器重。

    1952年7月,邓小平调北京,担任重要的职务——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长等职。

    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总书记,成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组成的党和国家领导核心中的一员。此后,邓小平一直处在一线,协助毛泽东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毛泽东的这个评价是在他推荐邓小平同志担任总书记时说的。在讨论党的八大的组织人事安排时,毛泽东提议设总书记并推荐邓小平担任这一职务。

    1956年9月13日,在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对这个安排作了说明。

    邓小平同志表示,他还是比较安于原来担任的秘书长职务。毛泽东接着说,中国的秘书长就相当于外国的总书记,他自己说不顺,我可以宣传宣传,大家如赞成就顺了。接着就夸邓小平的优点。毛泽东说:“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

                              

    833

    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毛泽东又说,他说他不行,我看行。不满意他的人也会有的,像有人不满意我一样。但大体说,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

    毛泽东对其他领导人也有过不少肯定的评价,但得到他这样的评价的大概不多。

    这个人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这个评价是1957年访苏时同赫鲁晓夫说的。邓小平刚到中央不久,毛泽东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这时高岗和饶漱石及林彪等人搞阴谋活动,拉拢邓小平,想拱倒刘少奇。邓小平明确向高岗表示: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

    高岗又找陈云说:“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高岗的阴谋活动,引起了陈云和邓小平的警觉,他们将这些情况如实报告毛泽东,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视,很快揭露并挫败了高饶反党集团的夺权阴谋。

    邓小平在负责处理高饶事件中,以及后来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邓小平随同前往。在莫斯科,毛泽东在一次和赫鲁晓夫谈话时说:“我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了。”赫鲁晓夫问:“有人接替吗?”

                              

    933

    毛泽东说:有。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第一个是刘少奇。这个人在北京和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到你们这里参加学习,1921年转入共产党,无论能力、经验,还是声望,都完全具备条件了。他的长处是原则性强,弱点是灵活性不够。第二个是邓小平。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很有发展前途。

    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加以区别

    随着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发生发展,在中央一线主持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同他的分歧和矛盾也不断发生发展。特别是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后,推行越来越“左”的政策和作法,邓小平不予以支持配合。在那特定的历史情况下,邓小平采取的是一种沉默或者回避的态度。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邓小平大多与周恩来坐在一起,或坐在彭真旁边,有时挨着贺龙和刘少奇坐,总是坐在离毛泽东稍远的地方,毛泽东对此很不满意,说:“邓小平耳聋,他总是坐得离我很远。对我敬而远之,不听我的话。”

    对这事,后来邓小平说:“毛主席说我不听他的话是有的。

    但也不是只指我一个人,对其他领导人也有这样的情况。“

    “他不容易听进不同的意见。

    毛主席批评的事不能说都是不对的。

    但有不少正确的意见,不仅是我的,其他同志的在内,他不大听得进了。“

    1964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北京有

                              

    043

    两个“独立王国”

    ,一个是邓小平主持的中央书记处,一个是李富春主持的国家计委。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终于当作中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

    打倒。

    但是毛泽东对待邓小平还是留有余地的。

    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林彪、江青一伙鼓噪着要开除邓小平党籍时,毛泽东表示反对,因而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后来,林彪、江青一伙曾想谋害邓小平,被毛泽东发觉后,挫败了他们的计划,邓小平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在林彪的“一号通令”下,被下放到江西接受劳动改造。

    1971年“九·一三”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对以往的政策作了调整。从1971年10月起,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老干部陆续平反,重新担任党、政、军职务。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毛泽东决定重新启用邓小平。

    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大会。

    在同陈毅夫人张茜见面时,毛泽东不仅称赞陈毅“是一个好人”

    ,“是一个好同志”

    ,而且说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把邓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显然,毛泽东将邓小平划出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是毛泽东欲重新启用邓小平的第一个信号。在场的周恩来立即暗示陈毅的子女,想办法把毛泽东对邓小平的看法传出去。

    被软禁在江西的邓小平听到了林彪事件始末的传达,也得知了毛泽东关于他的讲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