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 小 平军事谋略-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院副总理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军队,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 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 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消灭了蒋介石 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1949年 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此时,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革 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刘怕承等人率二野等部队进军大西南。1949年 11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成立,邓小平就任第一书记。1950年1月8日, 西南军政委员会在重庆市宣告成立。刘泊承任主席,贺龙、邓小平、王维舟、 熊克武、刘文辉、龙云等6人为副主席;邓小平同时就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指挥 部队向酋藏进军。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邓小平多次主持西南军 政委员会会议,部署开展剿匪、土改。城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等,加快恢 复和发展西南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      1952年,邓小平奉中央调遣,到北京工作,担任了中央政务院副总理的 职务,后又先后兼任过财政部部长、交通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 职。1954年,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 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邓小平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这个时候起,邓小平进入了中国党政最高领 导集体。作为总书记,他主持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成为毛泽东主席的重 要助手;作为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他根据工作分工,成为周恩来总理 的左膀右臂。      新中国进入了和平时期,邓小平也在很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军 事,而以主要的精力去抓建设,抓改革。他以杰出的才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丰功伟绩。 
…………………………………………………………… Page 144……………………………………………………………

                    十四、惊世之举,中国百万大裁军                           世界为中国的裁军方案震惊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根据中央军 委主席邓小平提出的军队改革体制、精简方案,作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决 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      中国政府单方面实行百万大裁军的消息不能不震惊世界。      因为,有关 “裁军”的问题,在国标上和中国国内,都不是新题目。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灾难中诞生的联合国,一开始就把裁军列为它的最 高目标和基本口号之一。整个国际社会都承认裁军是当代人类安全与幸福的 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从 1945年以来,各种形式的裁军谈判和会议,五花八 门的裁军方案和机构,令人眼花缀乱。可是,尽管人人都在喊裁军,并且喊 了40年,结果却是越“裁”越多,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超级大国那里,“裁 军”已成为一种政治把戏和掩盖军备竞赛的烟幕,整个世界都被拖着不由自 主地滑向危险的深渊。      只有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根据世界进入80年代以来的国际形势所 发生的重大变化,审时度势,对国际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态势,而 作出了单方面裁减百万大军的战略决策。      这一战略决策在当时是惊心动魄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因为在当时的中 国,南疆的自卫还击战场尚枪声未绝,全党正大力整顿力求党风根本好转而 尚未实现,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生活正处于大刀阔斧改革图新、各种新旧更 替之时,百万大裁      军,势必引起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振荡”、“全方位波动”。      然而,当 1986年这个“国际和平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 从总体上完成了裁减100万员额的战略性行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 的和平诚意。当然,这一行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表白什么。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政府公开承认,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军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减 轻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便于改善武器装备,从质上提高部队的战斗性能—— 即为了保持一支更有效的抑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武装力量。这同样是对世界 和平的贡献。      中国的百万大裁军行动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衷心赞扬。      联邦德国 《波恩评论报》说:大家都在谈裁军人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 人言行一致。      巴基斯坦 《黎明报》评论说:中国裁减军队100万的决定将会受到全世 界的欢迎。它确实是一次单方面行动。它与其他国家一方面连篇累犊地发表 军备竞赛如何如何坏的慷慨激昂的废话,另一方面继续加紧生产武器,甚至 拼命地部署人员和武器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      事实证明,中国军队的这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人民解放军三总部机 关的人员编制精简了近一半;空、海军和二炮都作了相应的精简和调整,原 先的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被裁掉的有昆明、武汉、福州、乌鲁木齐 4个军区;减掉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消师、团级单位4054个;县、市人 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干部战士退出了现役;各级领导班子都减少了副职干部, 
…………………………………………………………… Page 145……………………………………………………………

机关、部队的 76种职务由军官改为士兵担任,官兵比例达到 1:3。3……所 有这一切调整,虽然有困难,但总的说是做得利落、稳妥而成功的。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决策,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重大决策的伟 大意义更是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在人们眼前。      那么,邓小平是根据什么而提出的这一伟大战略决策呢?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      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全局和发展方向。新中国诞生 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展开,人民军队也随之进入了 和平建设时期。      但是,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认为战争 “迫在眉睫”,因而军队的建 设 “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方针,处于”盘马弯弓箭不发” 的临战状态。这虽然有当时的情况和原因,但长期保持这种状态,把有限的 财力物力过多地用在战争的直接准备上,既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不利 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尽管我国的军费数额是很低的,而且在政府财政开支中的比例逐年下 降,1985年,我国的军费只有 191亿人民币,折合60亿美元,约占同年美 国军费的 20%;还不及苏联的一个零头。但是我军员额却相当于美军的两 倍,和苏军的人数差不多。军费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被众多兵员的 “人头费” 占去了。这不但是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负担,也直接限制了部队武器装备的发 展和战斗力的提高。据统计,我国1953年至1983年30年间的武器装备发展 费,比美国1982年一年的同类经费还少200亿人民币。      一方面是军费数额很低,另一方面却是兵员多,结构又不合理。据有关 资料,当时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官兵比例是:苏联力1:4。56:美国为1:6。15; 联邦德国为1:10;法国为1:17。而中国是1:2。45,平均每个军官领导两 个半士兵。      中国军队的军官多,首先是由于机关庞大。每个军区有十几名或几十名 省军级以上领导,邓小平说,打麻将都能凑好几桌。他有一句尖刻的话,从 1975年讲到1985年: “这样庞大的机关,不要说指挥打仗,跑都跑不赢。”      早在1975年邓小平开始主持军委工作时,他就提出军队要把“消肿”作 为首要任务。在以后的10年间虽然进行了三次精简整编,但由于一些人“准 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弦绷得太紧;由于 “人多好办事”的旧观念还 在起作用;由于没有从体制上加以改革,部队的编制和员额总是缩了又胀, 再缩再胀。      邓小平意识到:精简整编要搞革命的办法 (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 而是对体制的革命)。一次搞好了,得罪就得罪一次,用改良的办法,根本 行不通。      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 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恩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问题。      1985年6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对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作了 鞭辟入里的分析。他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人民是要求和 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很大, 复杂得很,但你一分析起来,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邓小平说,我们改 
…………………………………………………………… Page 146……………………………………………………………

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性很迫近的看法。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 间内,至少在本世纪内,不要发生世界战争,这是可能的,不是空话。      正如邓小平所分析的那样,尽管世界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和平力量 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它们 包括100多个国家,占有联合国近80%的席位。这些国家争取独立与和平的 斗争持续发展,成为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重要力量。      中国当时有11亿人口,更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始终高举反 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定地站在 和平力量一边。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这就增强了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对稳定世界和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应实行战略 性转变的问题。他在阐述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论断之后说: “我 们既然看准了这一点,就犯不着花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开支,要腾出更多的钱 来搞建设。可以下这个决心。”      邓小平还说: “即使战争要爆发,我们也要消肿。”      邓小平所表达的战略思想,正是中共中央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深 恩熟虑之后,集体下定的决心。既然现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能两头兼 顾,不如抖起胆子,集中财力物力先顾经济建设这一头,放胆地一心一意地 来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经济搞上去了,国防也才可能真正搞上去。      军委扩大会议认为,在国际形势转向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国防 建设和军队工作要从临战准备状态真正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实现军 队建设指导思想上这个战略性转变,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打 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 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提高军政素质,增强我军在 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      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意义还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 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要求军队服从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这个大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正是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 需要,因而这一决策是极其正确和英明的。                             百万裁军方案的出台     建立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队体制编制,是新时期我军的一项重要工 作。完善体制,必须走精兵之路,进行 “消肿”。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提出”抓编制”,精减“消肿”。1977年12月, 中央军委确定继续贯彻精减整编方案。1978年,基建工程兵、铁道兵,不再 列入军队定额。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再次进行精简整编,改革不合理的编 制体制,裁并重叠机构,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以便把省下来的钱用 于更新装备。     经过几次整编,我军员额已减到400万。邓小平对此仍不满意。他在1982 年的整编方案上批道:这是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方案;现在可以作为第一步 实行,以后还得研究。      问题的症结在于,机构臃肿,干部年龄大,与现代战争的要求差距很大。      1984年 11月1日——距国庆阅兵一个月之后,包括海军。空军。第二 
…………………………………………………………… Page 147……………………………………………………………

炮兵和11个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在内,聚集在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