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装者同人)(楼诚)十八相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瓷的侧脸在夕光里,轮廓分明,可是,明楼没有看他,他接上他的话:“你想从毒蛇身上,查出76号的来历。” 
“说不定,我们认识他。” 这个猜测,阿诚承认,天真得没有半点职业水准。明楼却不问他的情报学是谁教的了,他一丝不苟地反驳了他。
“你一毕业就出外勤,没在国情局工作过一天,你认识的人除了王天风,也没谁了。”
明楼的话让阿诚有点意外,他回了回头。
“别转身。”明楼轻声制止了他。监视者就在附近。
阿诚的视线又投向篮球场,比赛结束了,小家伙在夕阳下跳起来,向这边使劲挥了挥手。阿诚的手揣在风衣口袋里,对他笑了,那么远,小家伙看不见。
放课的晚钟响了。明楼的车从青瓷身后缓缓开过去,接小家伙放学。最后他说:“这件事我来查,你别分心。”
青瓷回答:“是。”笑容没有敛去,因为明台还在朝这边望着。

明楼一有心事,就去城北那间古老的影像资料馆,看同一部黑白电影,《魂断蓝桥》。所以,阿诚从小到大,也看过不知多少遍,台词倒背如流。
他们上一次看这部电影是三年前,计划启动的前夜。
那天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过资料馆旧楼前那片生着杂草的小广场,阿诚有意迟了几步,他说,换一部片子好不好,滑铁卢桥,多不吉利。
明楼停下,转身望他片刻,走回来,向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是姐姐喜欢的片子。这么多年,忘了告诉你。
阿诚的眸子一瞬,亮了,像星子落入深潭里。明楼盯着他,目光有一点笑意,不等他答言,又说,这次的行动代号也不吉利。不过,我不信这个。说完,顾自走了。
明楼始终没有告诉阿诚,他们的行动代号叫什么。
但是,从那时候起,阿诚就知道,他毕业了,就要栽在这个人手里。死心塌地。
明台的篮球比赛过后十天,明楼约青瓷在影像资料馆见面,这意味着,有事长谈。
青瓷从暮光里那条深巷走出来,往反方向去,穿过两个街区,一直有人跟着。
他乘上一班地下铁,等跟踪者登上隔壁那节车厢,在闸门滑上的最后一刹那,伸手拦在门缝中间,闸门顿住,又无声滑开,他踏出车厢,站在月台上,目送地下铁呼啸而去。跟踪者被留在了车厢里。
为这番周折,迟到了十分钟。
小放映厅的壁灯只亮着一盏,明楼坐在最后一排,银幕上的光影映在他脸上,明暗不定。
青瓷在明楼身旁坐下,他们中间隔着一个位置,那上面放了一只档案夹,他把它拾起来,借着壁灯昏暗的光,从头一页,慢慢翻看过去。
76号近十年来所有暗杀目标的详细资料。
青瓷翻完一遍,又从头细看,他得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把他们记住。
“没查到?”他问的,是毒蛇的事。
“查到了。”明楼注视着银幕上的画面说:“这份资料的保密级数很高,你权限不够,不过,我可以讲给你听。”
青瓷一怔,从档案夹后面抬起头来,恰对上明楼递过来的目光。
“记得凉河自由战线么?”明楼问。
何止记得。
凉河,是南方国境线上一条界河的名字。河水泛滥,河道常年迁徙不定,把凉河水系栖居的民族分隔在两个国度里,本国为平息边界争议,在凉河北岸常设边境特别警戒区。凉河自由战线受邻国暗中支持,是为脱离这个国家,占领北岸而存在的。
明台的母亲死于这个组织的袭击。阿诚和他们正面交过手,忘不了。
76号的存在,竟然和它有关。青瓷的手,在一叠资料的边缘,暗暗攥了一下。
“毒蛇是十几年前,国情局派往凉河的一名外勤,表面身份是国家通讯社驻凉河站的联络人,他的任务,是监控凉河自由战线的动向,保证边境安全。可是,他到凉河的第三年,因为情报不力,让边境附近的一个小镇遭到了恐怖袭击,三千居民无辜死难。因为这次过失,当时的国情局第一责任人,引咎辞职后,被秘密处决了。”
放映机年久失修,台词里裹着杂音,淹没了整个故事。
明楼说得很简单,故事戛然而止,留下长时间的空白,好像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许久,他才问:“听明白了么?”
“你是说,毒蛇已经不在世上了。”青瓷明白,牵扯过多,明楼的意思,是让他放下这个疑问。
“76号的毒蛇,要么是巧合,要么是冒用。”
青瓷垂了垂眸,问了最后的问题:“也许他还活着。”
明楼答他:“职责所在,他保护的人死了,他没有理由活着回来。军事法庭也不会放过他。”这是一个常识,无法反驳。
胶片平稳地一帧一帧卷过去,青瓷手里的资料还有一半,他一语不发地把它翻完,放回他和明楼中间。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明楼问:“故事好听么?”
青瓷斟酌了一下,诚恳地回答:“你真不适合讲故事。”
“是你要听的。”
“明台听你讲故事会做噩梦。”
明楼的唇角微微一扬。“明台已经过了听我讲故事的年纪。可是有的人,”他这么说着,转向青瓷,“一直没过。”
青瓷笑了,他没有辩解。
银幕暗下去。青瓷起身,在档案夹上留了一本漫画书,是给明台的。明楼看着他离开,没有说话。
书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长串密码。那是最近截获的一封电邮。

阿诚并没有真的放下疑问。
他反复记起明楼说到那段往事时的样子。
明楼没有看着银幕,也没有看着青瓷,好像是在注视着他讲述的那个时空,放映厅里变换的明暗,拂乱了平静的侧面。他的字句中间,那些留白,压得阿诚一夜无眠。
天亮时分,汪曼春发来召集函,选了四个76号的骨干成员,加上青瓷,去往城郊的一个联络点听命。
青瓷在外围警戒,无法知悉交谈的内容,可以确定的是,和他截获的那封电邮有关。
任务交待下去,有人问,青瓷怎么处理,是不是□□起来。
汪曼春思虑良久,最后说,这个人你们关不住,一定得把他留在视线之内。带上他,但别让他接近我们的目标。

那天夜里,阿诚梦见那个边境小镇。
终年不散的绵绵细雨,终年湿漉的青苔窄巷,一条凉河的支流,从小镇一隅急淌而去。
梦里有个人拽着他的手,跑过一巷又一巷,有什么声音,轰然动地而来,一阵又一阵,浪头似的打在脚边,火烧起来,烟尘落下,地面在摇晃。
巷子尽头是树林,身后是夜,远方已经破晓,阿诚看见了凉河水,水上有船。
船靠了岸,那个人把他抱上去,他抓了一下他的手,船就离岸了,那个人留在岸上。他对他喊,可是,听不见一点声音。
有人把阿诚从船栏上拖开,他拼命挣脱了,攀上栏杆,翻出去,纵身一跃,凉河水就灭顶盖过来。
他快和凉河水化在一起的时候,有人在水中拉住了他的腕子。
水上在下大雨。他浮出水面,呛了水,来不及换口气,又让那个人按回水里,雨穿入水面,打在那个人身上,满眼的凉河水,一下染得殷红,一下,有了温度。
阿诚醒来之前,梦见一片芦苇丛,有人把他托出水面,牵到一根浮木上。然后松开手,一点一点,让凉河水没过去。
行动电话在手边,震了一下。
阿诚一悸,从床上坐起来。屏幕上有两个数字。
床头横着书桌,他从抽屉里找出地图,那两个数字是坐标。方圆三公里的电话亭明楼都做了标记,可是一次也没打来过。
是有急事。
他确定了位置,衣服都没多披一件,就跑了出去。
下着雨。凉河那场大雨还在下着。
他在梦里,看不清那个人的脸,可他知道那个人是谁。
他和明楼,从开始就是这样。
明楼从未提过他小时候的事,他天经地义是他的家人跟他的姓,可他知道,他和明楼并不是血亲。
什么都没告诉他。可他就是知道。
就像他知道,他对明楼一切的明白和相信,都有一个来处。不知道,也不妨碍什么。
这个来处,原来是凉河。
电话亭在雨夜里兀自响个不停。
阿诚赶过去,一把接起来。手脚在雨里冻得快没知觉。
等了一刻才记起,他不说话,对方无法确认身份,于是说了一句,是我。
“那封密码电邮你译出来了?”电话那头,明楼的声音紧迫,却平稳。
“我看不出它的加密方式。”一路上跑得急了,心口有点发闷,阿诚压住喘息说。
“它本来就没有加密。”
阿诚在电话亭冰冷的玻璃上靠了一会,闭上眼睛,气息平复下去。他明白明楼为什么打这个电话了。
英文分隔的数字,代表时刻,日期,城际列车车次,车厢座位号码,会面地点,停留时间,英文本身,应该是交接暗语。
此时已经过了凌晨。有个人要和汪曼春见面。就在今天。
事出紧急,明楼几句话说完了行动部署,问青瓷听明白了没有。青瓷半天没说话,明楼在等着他。
他最后文不对题。“十几年前,你也在凉河,对么?” 
雨水滑过发梢落在脸上,很凉。眼底很烫,他咬着指节,等着这烫凉下去。他知道,几分钟就好,过得去这几分钟,一切还会和原来一样。要是让这烫落下来,有的事他就控制不了了。
那边静了一会,说:“我和你在一起。不记得了?”
“记得。”青瓷没多说什么,他怕声音有破绽,让明楼听出来。
两个人又沉默了一会。天快亮了。明楼问:“想起什么了?”
青瓷停顿片刻,把电话轻轻挂上。
也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你。

☆、伍

阿诚从未像这样,迫切地需要见明楼一面。
梦里那一汪凉河水染了血的温度,还留在阿诚手上,他知道,那是明楼的血,他得见到他,确认他还安好。
天一亮就放晴了。青瓷和同组四个人,搭上城际列车,去接汪曼春的客人,他猜,那个人就是黎叔。
青瓷无法接近客人的座位,组里让他在两节车厢中间的过道上接应。看上去,他不怎么上心,从早晨到中午,那个位置上来了又去了三名乘客,青瓷倚在窗边,看了一路风景。
明楼凭记忆给青瓷画过一张黎叔早年的肖像,钢笔速写。
那天明楼坐在车里,半张纸笺垫在一本小说上,一笔一笔笃定如刀,画中人瘦硬的鼻和紧抿的唇,看过一次就忘不了。
阿诚的素描是明楼教的,可是,他很少见明楼画什么,那张黎叔的速写,如果不是明楼有命令,阅后即焚,阿诚真想留着它。
城际列车降速了,青瓷的手在上衣口袋里,启动了定时器。
来的时候,他在这节车厢的另一端,安放了烟雾发生装置。列车一入站,烟雾警报就响了。
车厢里一阵混乱,组里有人一惊而起,手按在枪上,让组长一把拦住。组长向青瓷望了一眼。
警报没有停,有一组乘警闯开两道门,撞开青瓷,鱼贯朝这边赶来,在组长那一瞥中,青瓷向这边看过来,一脸不明就里。然后,视线就阻断了。
青瓷站在了月台上。
列车徐徐泊下的时候,他隔着车窗认出了黎叔。
这个人一袭长大衣,一顶宽边帽,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倒更像明楼画他时那简劲的笔道。他走近了,熙攘的人群里,青瓷迎面冲他笑了笑,他说:“黎叔,好久不见。”
黎叔缓缓抬起头,他不认识这个年轻人。
青瓷伸手,握住了黎叔的两肘。“大哥在家里,常跟我提起您。”
黎叔和青瓷对视着,没说话,他袖底掩着一支枪,这时,枪口正抵在青瓷的身上。
青瓷压住他的腕子。“大哥说您一向喜欢清静,车厢选的是别人不怎么喜欢的13号,为了没人打扰,订了两个连号座位。”
黎叔的目光动了动。他本来要上车了。可是,青瓷说的13号车厢还在前头。
“这是今天的报纸。到站了有人接您。”青瓷向他一递,一份《凉河早报》,日期很旧,底下压着一张车票。
枪不动声色地放下了。黎叔接了报纸,把自己的车票暗换给青瓷,迈开步子,继续向前走。
两个人擦肩的时候,黎叔听见青瓷低声说:“放心,大哥都安排好了。”
车厢里忙乱了一会,在茶水间的门缝下,找到一只烧着的烟盒,虚惊一场。
明楼说,他会找个人,代黎叔上车。
青瓷又等了片刻,有人走来,电话响着,《魂断蓝桥》。人潮涌过,青瓷站着没动,那个人错身而过,从他手里拿走了黎叔的车票。
列车出站了。组长给汪曼春发信:客人接到。
汪曼春回复:别妄动。
组长又朝车厢尽头望了一眼,青瓷靠在窗上,正低头搅着一杯速溶咖啡。这个客人青瓷从前见过,那是王天风的一名线人,名叫郭骑云。

列车抵达目的地。汪曼春的客人下车,组长和他并肩,余下三个,一前一后,还有一个在侧面,不远不近跟着。
车厢空了,青瓷站在门口,朝13号车厢望过去,目送黎叔的背影走远,转身快走了几步,跟上组里的人。
前方是一个岔口,向上是出站大厅,向下是停车场,行人从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