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诗圣-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是你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李白点点头,“看来要知道真相,只有问你姑母了。”
“问我姑母?可是她不是早已经……”杜甫面露悲切之色。
“你想要再见姑母一面吗?”
杜甫这次没有赶得及见到姑母临终一面,本就心中惆怅,听到李白这么说,连忙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我想的,太白有什么方法吗?”经过这两天的接触,李白在杜甫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他不光诗写得好,道法上看起来也颇有本领。
“今晚寅时来灵堂前,我自有办法。”
“那我就提前谢过了。”杜甫说完发现自己还抓着李白的手,连忙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将手松开,“我刚才一时忘情,还请太白见谅。”
“无妨,我并不介意的。”李白微笑道,场面一时非常温馨。
这个时候羲和从外面走了进来:“那几个花妖招供了,她们听从伯奇的命令,在长安城制造各种怪事,闹得人心惶惶,伯奇就可以利用人们的恐惧心制造噩梦,再将噩梦吞噬来让自己变强,不过伯奇的最大目的还是从杜甫身上取得一个宝物。”
“什么宝物?”说道关键处,几个人都好奇地追问。
羲和卖了个关子,此时揭晓:“伯奇说杜甫曾经吞食了一颗灵凤从不周山上搬运来的五色石,是女蜗当年补天的工具之一,乃是天地至宝,伯奇想要夺宝来提高自己的修为,从而从十二凶兽里脱颖而出。”
卿平“哼”了一声:“那死鸟野心倒不小。”
“我吞了五色石?”杜甫听完颇为惊吓,他什么时候吞了一块石头却没有任何印象?
“既然伯奇都这么说了,那应该是真的。”李白安慰他,“那不是凡物,吞下去肯定不会像普通石头那样的,子美大可放心,难怪在梦境中你遇到危险能召唤出火凤虚影,看来那颗石头上存了不少火凤遗留下来的灵气。”
答案已经一一揭晓,最后的回答就落在灵堂处。到了寅时,杜甫和杜蘅如约来到灵堂前,这是杜二娘在裴府呆着最后一个夜晚了,整个上半夜裴府上下都在准备,到了这个时间才能躺下稍微休息一两个时辰,很快北斗西沉的时候他们就要趁着夜色起身了。
此时灵堂前只有杜甫在烧纸钱,李白坐在他旁边,默默地和杜甫一起烧了一阵。
“我刚出生没多久亲娘就去世了,是姑母一直抚养我长大,在我心中她就和我的亲娘一样。”杜甫开口说道,“现在她也离我而去了,我只能最后为她烧些纸钱尽尽孝心。”
“子美节哀。”李白劝慰道,“令姑母是位有大功德的女子,其实这些天她也一直在看护着你。”
虽然周围灵堂烛光摇晃,白布飘飘,但此时却没有令人恐怖的感觉,在站在一旁的杜蘅眼里看来,那些吹拂着丧葬用品的晚风吹拂得无比温柔,在杜甫头顶轻轻盘旋。
“我开蒙很早,姑母说我小时候是个神童,但其实三岁左右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是被伯奇拉进梦境之后,我才想起一些早年的事。”杜甫叹了一口气说,“那天棺木上的小童黑影是我的表哥吗?是我欠了他一条命,如果他恨我也是应该的。”
“那个黑影并不是怨灵,真正的裴睿早已投胎转世,那个黑影只是你姑母这辈子在心里无数次想起早夭的儿子的思想寄托罢了,本来她会默默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人世,但牡丹妖来到灵堂捣怪,竟然将你姑母心中的影子提炼了出来,形成了一个只有模糊意识的幻象。”
卿平也在一旁补充道:“那个是假的骗你的,你大可不用放在心上。”
外面高楼上的打更声传来,李白抬头看了看月亮的位置,说道:“可以了。”
说完他起身从卿平手里接过三柱香,朝着灵位拜了三拜:“还请夫人现身。”
只见风中传来幽幽的叹息声,一道白色的影子在月下渐渐凝聚,变成了一个穿着白衣、妆容素雅的少妇。
作者有话要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杜甫
加了点小设定,杜甫此时在妖怪眼里大概等于唐僧肉吧……
关于历史线说一下,本文走的是李杜一起游玩那几年的时间线,我顺了年表的

第13章 牡丹妖 十三


杜甫看到那个年轻的妇人,眼眶渐渐发红,因为这就是他小时候第一次被接去裴家时杜二娘的样子,连身上穿着的那件绣着翠竹的藕色襦裙也相差无几。
杜二娘看到杜甫,温柔地唤着他的名字。
杜甫上前一步,迟疑地问道:“姑母,真的是你吗?”
“是我来和你道别了。”杜二娘虽然凝聚成了实体,但仔细一看还是仿佛一阵轻烟一般随时会消散,她飘到杜甫面前,虽然阴阳两隔,手无法真正触摸到对方,还是做出了一个轻轻抚摸对方脸颊的动作。
“二姑母……”杜甫哽咽着伸出手去,“我回来晚了,没来得及见你最后一面。”
“莫要伤心,现在你不是见到我了吗?”杜二娘温柔地说,“这几天我还未曾离去,一直看着你们,知道你们都平平安安的我也放心了。”
说完她朝李白微微福了身:“多谢青莲居士解决了牡丹妖作怪,否则怪事不解决,我也无法走得安心。”
李白也朝她致意道:“请夫人放心,洛阳神都本就有龙气庇护,若不是伯奇这样的大妖怪作祟,一般的魑魅魍魉是没法在这里兴风作浪的。”
“我刚才听说杜甫小时候吞下的五色石是件能招致祸端的宝物,不免有些担心。”杜二娘说,“对此,居士可有什么解决的妙法吗?”
“子美吉人自有天相,夫人且放宽心前去往生。”李白安慰道,“他新收的仆从是个有些灵性的小妖,我会让我的剑灵教会其更多道法,以后便可以保护子美的安全了。”
“那就有劳居士的剑灵了。”杜二娘笑了起来,她的身躯渐渐变淡,“我也到了该动身的时候……”
杜甫伸手去抓她的一片衣角,却扑了个空,杜二娘此时已经上升到灵堂上方,高悬在众人头顶。
“姑母那个孩子现在还过得好吗?”杜甫问道。
“你说他吗?”杜二娘挥了挥袖子,在她怀里出现一个三岁小童,双手缠着杜二娘的手臂,看向杜甫的眼神非常清澈,已经看不到了任何怨恨之色。
“睿儿早已投胎往生,这个由我想象出来的幻影,将会陪我一起前往那轮回之所。”杜二娘说,“从此以后,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姑母不能再为你多做些什么了。”
说完杜二娘的虚影重新化作白烟,随着一阵清风消散不见,在她消失前,最后的声音传来:“其实睿儿去世前就没有怨恨你,他一直是个很乖的孩子,也很喜欢我带过来的这个病弱的小弟弟,他闭眼前只是十分舍不得离开我。”
“姑母,表哥……”杜甫掩面跪了下来,送姑母最后一程。
窗外传来鸡鸣声,东方的天空已经渐渐变亮,裴府的人们纷纷起床,杜二娘的出殡之礼即将举行。
安葬了杜二娘之后,杜甫按照亲子的礼仪,要在洛阳为姑母守制一年。李白等人被裴荣期千恩万谢招待了几日之后,也再不能闷在一地,先是羲和带着装有花妖的瓶子先行离开,接着李白和卿平也告辞准备离开。
杜甫为他们践行,送到了洛阳城外的长亭,摆了酒水,最后再饮几杯。
“太白接下来要去哪里?”杜甫开口问道。
“名山大川,到处皆可游。”李白潇洒地回答,“可惜子美要守制,暂时不能和我一起游历了。”
杜甫听说能和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一起游历,心里十分神往:“等我孝期结束,还望太白能带我同游这江山盛景。”
“我不在外云游的时候,会在齐鲁的梁父山隐居一段时间,子美如果有意,到时候可以来齐鲁。”
于是两位诗人就此定下了一年后的齐鲁之约,在洛阳短短第一次相遇之后,就各自分开。
李白按照之前对杜二娘的许诺,带走了杜蘅:“以后就让卿平负责教他修炼法术,子美放心,我一定像对待自己的宝剑一样照顾你养的这头小驴子。”
杜蘅先前只听杜甫提起要让他先跟着李白修道,这时候听说竟然是让卿平教他,心里非常欢喜:“那我是不是要叫卿平为师父?”
卿平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收徒,只教你一些修行的法门,能学到什么程度就看你的灵性了。”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扔给杜蘅。
杜蘅接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大唐精怪图鉴》,他想起之前自己瞎说伯奇长着猪鼻子被众人笑话,不由得脸上略红了红。不过卿平竟然记得当时随口说的一句话,真的送了一本书让他去补习相关知识,杜蘅很是高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虽然卿平不收徒,但在他严厉的教导下,杜蘅对自己未来的修仙生活充满了向往。
和杜甫挥手告别,李白翻身上马,因为只有一匹坐骑,卿平就化作青萍剑挂在马鞍一侧。
杜蘅本来就是借了卿平的一点灵气幻化做人形,现在卿平自己都化成原型了,自然没有多余灵气支撑杜蘅的化形之法,杜蘅就地打了个滚,重新变成了一只毛皮铮亮的驴子,甩了甩尾巴,一路小跑地追着李白的马匹沿着官道走了。
跑了很远出去,李白停下马,挥手让还在目送他们远行的杜甫快点回去,接着就背着斗笠和酒壶,非常潇洒地离开了。
杜蘅也站在小山岗上,再次回望了远处的杜甫一眼,虽然只相处了很短的时候,但是杜蘅和杜甫相处得很是融洽投缘,此时要分别一年多,他心里还是比较不舍的。
带着和杜甫的道别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杜蘅四蹄着地,欢快地蹦跶走了。
在路上,他还不忘八卦:“所以羲和到底是什么东西变成的?”
临走前他就好奇向羲和打听了,谁想到羲和竟然卖关子不告诉他。
看着这头驴子凑过来的大脑袋的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李白为杜甫的驴子的八卦心再次汗了一下,开口说道:“等你修炼得差不多了,自己去看她的原形到底是什么吧。”
挂在李白马鞍上的剑晃悠了一下,发出了嗤笑声。
“不是吧,卿平你都是剑形了还不忘笑话我?”杜蘅嘟囔着,一人一马一剑一驴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外。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单元结束了,下一章新单元《临江仙》,主要讲杜蘅跟李白卿平修炼发生的怪事
因为杜甫守制时间有点长,所以下个单元前半部分他暂时掉线一下下,不过很快会回来的
下章开始恢复日更

第14章 临江仙 一


汶水,是梁父山和徂徕山脚下的一座大江,此时正是清晨时分,水面蒸腾着雾气,四周秀美的林木都在乳白色的晨雾里若影若现,宛若仙境,而黛色的高山则如屏风一般沉默地伫立着。
这个时候从雾气中传来一阵清脆的嘀鸣,一只毛色青翠的小鸟竟然分开云雾,从那山里飞了出来。像是呼应这只鸟儿的叫声,从芦苇荡中摇出来一页扁舟,船头立着一个披着蓑衣的老者,手里撑着长长的竹竿。
那只翠鸟也不怕生,竟然停落在老翁的竹竿头上,冲着他一阵婉转地轻歌,还愉快地振动毛茸茸的小翅膀。
老翁看到翠鸟,笑着说道:“你的主人又来照顾我的生意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穿着米色衣衫的少年走了出来,他容貌端丽,头上高高扎起马尾,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起来宛若菩萨面前的仙童一样玉雪可爱。
“皋翁,载我过江。”也不知道少年用了什么功夫,明明站在江岸离小舟还有好几丈的距离,竟然如同插了翅膀一般灵巧地跳到船上。
“今天也要下山采买东西吗?”皋翁问道。
“是啊,今天师兄回来,我要先去买些好吃的。”少年说完盘腿坐在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包松子,递了一把剥好的果仁给好奇爬出来围观的皋瓮的五岁孙女,自己开心地磕了起来,“正好今天沿江镇上有十日一次的集市,我要早些去才能买到好货。”
皋翁笑了笑,又和他说了些镇上新来的商贩和来自天南地北新奇的东西。
这皋翁居住在江边,原本有个儿子,却在边关服兵役,只有书信传回来,儿媳妇前几年生了病没医好死了,只余下一个刚断奶的小孙女和他相依为命。
皋翁白日里在汶水上摆渡,赚些摆渡的钱糊口,晚上哄睡了孙女芸芸之后,还要点亮一盏灯去江上打渔,一来二去就和没事来江边溜达的杜蘅混熟了。
没错,那磕着松子还逗弄芸芸的少年,正是先前被杜甫送去跟随李白修道的杜蘅。李白性喜自由,不喜欢拘束在一地,但是在徂徕山和一群修仙的道友隐居,他把杜蘅安置在此地,让卿平教了他一些基本的修炼方法之后,就又潇洒地到处旅游去了。
杜蘅在山中和一群心如止水的隐士为伴,当真有些无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徂徕山虽然粗听起来不太有名,但它对面的梁父山可是大有来头,据说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都在封禅了泰山之后礼祠梁父。这里植被茂密,环境优美,仙是暂时没见到一个,但是因为吸收了山上丰富的灵气,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