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美男玩不起-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阜衷奚停侵蟆患墙啃〉纳碛霸诼揖泻岢逯弊玻髅饕丫迳背隽酥匚В赝酚殖辶私ィ迳背隽酥匚В赝酚殖辶私ァ�

忽然,男子的瞳孔猛地一缩,俊美绝伦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诧,但又瞬间敛去,目光一凛,探手自背后取下九节杖,却因这个动作而脸色微微一阵苍白,弯腰轻轻咳嗽了两声,这才策马疾速冲下山坡。

黄月英在乱军中横冲直撞,早已晕头转向,辨不清东西,她哪知道自己已经冲出了重围,而且方向没跑对,直奔黄巾后方军营……忽然迎面冲下来一匹马浑身似火的烈马,赤红色的皮毛熠熠生辉,黄月英根本不及看清马上之人,只觉一阵刺目,日光反射之下,此人手上的兵器十分耀眼,不禁眼前一黑,脚下一滑,一个踉跄,收势不住,直接滚下了山坡。

事后黄月英反思:若是当时她穿着刘备的草鞋,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呢?

黄月英缓缓睁开眼睛,好一阵,才适应周围暗沉的环境,只觉四周静悄悄凉丝丝的,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躺在一片星空之下,星空中繁星点点。

黄月英动了动手指,觉得浑身酸疼,尤其是头,努力回忆,只记得从山坡上滚下来,便就晕过去了,可能是滚下来的时候撞到头了,千万不要脑震荡才好。

夜色宁静,看来黄巾已经退走了,正暗自庆幸,忽然耳际传来一阵悠扬的箫声,黄月英不禁一怔,心想:什么人这么无聊,半夜三更在这种地方吹箫?

细听,却觉这箫声十分清切,像是夜莺盘旋在云端,不绝如缕,又似乎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沧桑中夹着一丝缠绵,凉薄中带着几许温暖,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黄月英情不自禁地顺着箫声往前,转过小山坡,顺流而下,只见静静的小溪旁,一袭白衣胜雪,淡淡立于石间,如水般的月光轻柔地洒在他那略有些清瘦的身影上,缥缈如云烟,略有些凌乱的长发下,那一张翩若惊鸿般的脸在月色下显得有几分病态的苍白,纯净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像是随时都会消逝在风里,虽只是半个朦胧的侧面,却美得让人心惊。

箫声止,余音尤袅袅。

“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男子淡然回眸,那一双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的耀眼黑眸,肃然若寒星。

黄月英怔了怔,只觉得他的声音如天籁一般,但是……没听懂。

“呃……今夜的星空真美,繁星点点,长夜漫漫,此恨绵绵……呃……每一颗星星都是永恒的,就像北极星,它永远都在那个位置,指引着人们心中的方向,让孤单的孩子在黑夜里不会迷路,呃……今夜的北斗七星似乎不是很清晰,而且北极星的位置好像有点……偏了?那个……呃……北极星象征着坚定,执着,一生一世的守候,无论你身在哪里,只要你抬头,仰望的都是同一片星空。”黄月英抹了抹汗,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同一片星空……”男子仰望星空,似是触动了心底的某一处,神情说不出的苍凉。

夜色冰凉,明月清风,带着丝丝寒意,男子的身形微微一颤,忽然咳嗽起来。

“你没事吧?”黄月英略带些关切地道。

男子看向黄月英,神情似是微微一动,复又抬头望向朗朗夜空,皱了皱眉道,“紫薇倒挂,青龙顿首,紫气西散,祥云北聚,孤星黯淡,将星殒落,此乃天下大乱之兆。”

他叫张角,黄巾军的统帅。在见到张角之前,黄月英一直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着他造反,跳大神,喝符水,借行医之名装神弄鬼,这他妈不是邪教组织吗?但是现在,她明白了,他就像那暗夜里的萤火虫,田地里的金龟子,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虽然没有唏嘘的胡渣子,没有抽四块五的红金龙,没有藏半包旺旺雪饼,然仅是他那迷倒众生的容颜,便足以颠倒峰峦,逆乱乾坤。或许这就是张角的魅力,太平道的魅力,邪教组织的魅力,神鬼难当,万人膜拜。

果然造反,尤其是带领一群农民造反,忽悠是最重要的,短短十年间,太平道或者说是黄巾军,就发展到了数十万之众,以“方”为单位,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共三十六方,每方由“渠帅”统领,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

确实,东汉末年太乱了,不仅政治黑暗,而且社会腐败,经济凋敝,又逢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但是这些和她有什么关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毕竟只有一个,乱世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逐鹿天下的觉悟……以及实力,大多数人都是只能看到眼前……而黄月英恰好属于大多数。

绑上黄巾,黄月英就是黄巾军了。

虽然在这之前,黄月英从未想过自己当真会遭遇黄巾,更未想过会加入黄巾。“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行大顺之道,以教救世赈民,以善道教化天下”这一套,她不懂;“天是看得见人间行为,听得懂人间语言的,向天地跪拜,就是请求天神地祇宽恕自己,解除自己的罪过与痛苦”这一套,她不信;但是“平等互爱,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的理想的太平盛世……共产主义社会?

黄巾最终也没有进犯涿县,只是收编了涿县城外的流民,顺带在大兴山一带骚扰了一下,便转而南下青州。

黄月英没有在收编的流民中找到关羽,这虽然在她的意料之中,像关羽这样的人物,能突出重围,并不出奇,只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失落,虽然和关羽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是她来到三国之后,第一个让她感觉到关爱的人,没想到这一切会结束得那么的突如其来,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知道关羽会不会回来找她?这都已经不重要了,或许他此刻正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而她,却随着黄巾大军南下青州。

十月初三夜,晴。

“北斗南移,帝星南迁,牛斗冲天狼,天狼耀青光,而东方太白星闪耀,五帝临天,大乱之势已成。”

箫声悠悠,带着淡淡的惆怅。

十月初五夜,又是晴。

“紫微斗数异常,暗淡无光,而西北瘴气环绕,帝星旁却隐隐有一颗粉色小星乍隐乍现,为龙兴之象。”

箫声缕缕,带着丝丝的忧虑。

十月初七夜,还是晴。

“帝星飘摇,然魁星稳坐,辅星黯淡,荧惑高涨,方向不明,天机难测。”

箫声绵绵,带着无尽的相思。

十月初九夜,依然是晴……

黄月英看不透,张角究竟是怎样一个男子?她虽不懂音律,却也听得出来,他夜夜对月吹奏的,是同一首曲子。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或许她猜不透,这样的一个男子,情之所钟的,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而他们又为何又不能在一起?然而有一件事她却看得很清,那就是他的身体状况极为糟糕,每每夜深人静,她总是能听见他军帐中传出来的一声声剧烈的咳嗽,似是一日重于一日。

伴随着那丝丝缕缕悠悠绵绵的箫声,以及那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黄月英跟随大军一路南下,不日,便到了冀州境内。

【三国小知识:张角】

张角,冀州钜鹿人氏,生年不详,父母不详,身高不详,体重不详,血型不详,婚姻状况不详,他的身份神秘,没人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外号天公将军。持九节杖(跳大神用),精通医术(符水),为实现太平世界(共产主义)而奉献终生!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见到的张角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滴~

咳咳,上面这个,是花无缺的造型,所以……请无视那把扇子,谢谢!

PS:小谢同学终于还是离婚了……

↓↓↓看到了没?

第6章挂帅

冀州广宗城外。

“传令全军,就地升帐休息。”张角手持九节杖,身披盔甲,神情肃穆,下令鸣金收兵之后,便转身纵马回营。

黄月英上前牵过马,轻轻拍了拍马背,它叫“烈焰”,是张角的坐骑,一直伴随着张角征战沙场。“烈焰”无疑是一匹优秀的战马,同时也有着它无与伦比的骄傲,这一点无论是人还是马,都是一样。除了张角,它从不让其他人靠近它……却唯独除了黄月英。这一点连黄月英也觉得很神奇,所以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说。

见张角行入军帐,黄月英不禁轻轻一声叹息,他们已在广宗城外相持了四十余日了,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攻下广宗城,谁知……黄月英只是在后方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因此并没有见证前线作战的惨烈,不过有些事情不需亲眼目睹,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两军交战,原本就是很残酷的事情,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基本上就是靠人海战术,正因为如此,张角才显得更为忧虑,自己这一方在人数上应当说是有绝对的优势,原先的旧部,加上沿途收编的新黄巾,共计有十万之众,而负责守广宗城的卢植,手下只有五万兵马,又是民心所向,却为何还是久攻不下?除却城池的优势,还说明了什么呢?

正在此时,前方来报:青州兵败。

黄月英在帐外看得清晰,张角握着九节杖的指关节明显紧了一下,半响方沉住气问,“损失了多少将士?”

“……眼看破城在即,敌众来了援兵,在城外相遇,程将军当即率军迎战,将敌众逼退三十里,渠帅见对方只有数千人,便下令乘势追赶,谁知方过山岭,对方军中忽然一齐鸣金,左右杀出两路人马,三路夹攻之下……”

黄月英听到“乘势追赶”,基本已猜到了结局,然而亲耳闻及“全军覆没”四字之时,情不住还是心中一震,数万血肉之躯,全军覆没,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

张角的指尖微微一颤,身形立在原地纹丝不动,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气氛在这一刻凝结,忽然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良久,才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那黄巾便作势欲要退下,却见张角略皱了皱眉,问道,“敌方将领是何人?”

“……刘备。”

黄月英情不住“啊”地一声轻呼。

张角闻声向外望去,目光正好落在账外黄月英的脸上,只见她神色中似是有一丝慌乱,迅速低下头去。微一沉吟,摆了摆手,那黄巾便退出了帐外。

黄月英心头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正欲离开,却已是来不及了,听得张角在里面道,“进来。”

只得硬着头皮进去。

张角背对着黄月英,走至帐前的桌案前,侧身冷然提笔,却不抬头看黄月英,只是很自然地问,“你认识刘备?”

黄月英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若说认识吧,应该不算,只能说是知道,但是若说知道的话,不该知道的,她知道,该知道的,她又不知道。

黄月英吸了一口气,坦然道,“不认识。”

抬眼看向张角,穿上盔甲的他,身上多了几分坚毅的气息,原有些清瘦的身躯也显得厚实了不少,只是脸色依旧苍白,没有丝毫红晕,只见他提着笔立在案前,似是不知从何下笔。

张角并不抬首,只余光扫了黄月英一眼,却不说话,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许久,他提起手腕,岸然落笔。

呃……这个时候练书法,什么意思?黄月英沉住气,从她这个角度,看不清他写的什么,只觉得他写得极慢,仿佛手中之笔有千斤之重,每一笔都似用尽心力。

军帐外不时有人走动,外面传来士卒的低语声和战马的嘶鸣,隐约夹杂着铁甲与兵器相互撞击的铿锵,时间似乎停滞下来,变得格外漫长。

正当黄月英即将沉不住气之时,一名黄巾将领匆匆进来禀报:颍川战事不利,请求速援。

张角的身形一顿,忽然一手按着案台,猛烈地咳嗽起来,稍歇,方问详情。

颍川属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乃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且紧邻广宗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颍川的黄巾便是遭遇了朝廷的精锐部队,连战不利,退守在长社一带,依草结营。

黄月英听到“依草结营”,心里忽然“咯噔”一下,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属下奉渠帅之命,带领五百骑兵突围而出,前来请求增援,不料在途中与一路敌军狭路相逢,那领军的将领自称刘备,他身边还有两员战将,十分神勇,尤其是其中一员,兵刃着实厉害无比,手起刀落,竟生生将人挥为两段,属下所带的五百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突围出来的不及十人……”

“关羽!”黄月英失声道。

又是刘备!

只听得“啪”地一声,张角手中之笔已被折成了两段。

黄月英不禁一凛,抬眼,却见张角目光凛凛地注视着她。

“关羽?”张角略皱了皱眉,眼角闪过一丝微动,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不知那刘备身边的另一员战将,又是姓甚名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