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魔神-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叛乱!”杨闯怒吼着。
  肖令博的表情不置可否:“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停止战争,以不让天下百姓受苦。王爷,你能让战争结束吗?你能让饱受疮痍的百姓获得他们应有的生活吗?你能让……”
  话没说完,却被杨闯打断:“我能!”
  杨闯说的这两个字,说地很没有底气,说地连他自己都不信自己可以。
  “或许你可以劝陛下停止战争,但是能让本已经占据上风的李唐停止吗?更不必说劝陛下停止战争也都只是个假如而已。”肖令博看着杨闯,斩钉截铁地说道:“所以,若是想实现百姓不受苦这个愿望,有一条路可以走,也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那便是火战败降!”
  “可是……火战若是败了,那便只有亡国了啊。”杨闯虽然是站着,但是他的声音很弱,相较之下肖令博倒很像是在站着说话。
  肖令博:“……”
  肖令博没有说话,沉闷之中他说了两个他熟悉的名字,一个是朋友,一个是敌国的高位智囊。


第757章 当年火战(四)
  第二日,杨闯便在彻夜宿醉的头疼之中缓缓苏醒。
  躺在床上,杨闯慢慢睁开眼睛,入眼的并非是屋顶,而是昨日肖令博离开之时的模样。还记得昨天他与自己说了许多,或有大怒之时,或有嬉笑之时,也有意见相悖自己大吼之时。
  但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肖令博都没有动过怒,甚至连着急都没有着过急,只是独自饮酒,动作是那般的轻缓,甚至给了杨闯一种犹在梦中之感。
  让杨闯记忆最为深刻的,只有肖令博所说的那最后一话:“当前战事,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解,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除却之外,别无他法。王爷,你若是改变心意,就去找老车,其余的就不要多言了。”
  “为何要找老车?他竟然也参与了?”
  肖令博并没有回答杨闯这个问题,只是站起身离开了王府,轻飘飘地好似一块云彩。当夜在肖令博离开之后,杨闯发了疯似的要灌醉自己,最后只落得一个如此下场。
  今日又是要去觐见皇兄,临出门的时候杨闯听手底下的人说,自己昨夜说了一大顿醉话,大多都是在痛骂肖令博,说什么“背信弃义”之言,还有的便是睡梦时分的几句梦呓,皆是连声的“不不不”,听起来很是抗拒。
  今日杨闯没有骑马,因为宿醉的缘故,杨闯早饭都没怎么吃,脑袋还是晕乎乎地,骑马的话还是比较危险,还是老老实实做轿子进宫吧。
  到了宫门前,由人扶着下了轿子,看着蔚蓝色的天空,杨闯的脑子还是有些恍惚,不只是因为宿醉的缘故还是肖令博说的那些话,杨闯只感觉自己眼前的一切似乎不是那么的真实,好似仍然在梦中一般。
  为何这样说?
  因为在梦中,即使杨闯嘴上拒绝地多么强烈,但他却还是以行动赞成了肖令博说的那些事情,甚至,直到现在清醒,杨闯心中却仍有那般冲动。
  摇了摇脑袋,昏沉的脑袋并未因为这几下的摇晃而变得清明,反倒是更加昏沉了。走在长长阶梯上,如这三天来一样,对着管事太监说了自己要觐见,要他通报一声,然后老老实实地待在大殿之外听宣。
  就在杨闯以为还会铩羽而归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太监竟然急匆匆地从屋内跑了出来,看着杨闯很是欣喜地说着:“王爷王爷,陛下宣您进宫。”
  “啊?什么?”稍有些晃神的杨闯还以为今天不会进去,嘴上机械化地说着:“劳烦公公了。”
  说完这一句,竟是转身要走,那太监看着愣住,急忙呼唤道:“王爷,您说什么呢?陛下今日要见您啊。”
  “见我?啊!见我。”闻言,杨闯混沌的脑子“轰”的一声就清醒过来,连忙扒拉开这太监,朝着尚书房便是冲了过去,直接把那小太监给推了个踉跄。
  险些摔倒的太监看着杨闯的背影,心下满是疑惑与怨怼:今日王爷你都可以面圣了,自己本想着能捞多一点,怎的什么都没有,就连往日的赏钱都没有了。
  低声嘟囔了几句,又在心里暗骂了几声,小太监这才再度挥舞起手中拂尘,一如既往的那般故作雍容,行在太玄宫门前,看起来高贵十足。
  杨闯一路无阻,走到尚书房门前停住脚步。
  虽然心下焦急,但礼数却还是不能忘却的。
  只见杨闯抱拳稽首,对着尚书房那边恭恭敬敬地说着:“臣弟参见陛下。”
  屋内,一个儒雅却不失霸气的声音悠悠传出:“四弟你进来吧。”
  “是。”杨闯收起拘谨,走上前来,门口护卫为其打开房门,很是自然地走了进去。刚一进屋,入目的便是一张金字牌匾,其上大书四字:问心无愧。
  这块牌匾是当年先皇所书,即使火战南迁,皇帝杨国森却依旧选择将其带过来,却即是为了缅怀先皇,也是以这四个字来勉励自己。还记得先皇病重之时,便对着身为储君的杨国森说过无数次:“皇儿,为君者,当是问心无愧,上可对得起三尺苍天,下可对得起万丈土地,中可对得起芸芸众生,莫要以私心而有愧百姓,有愧社稷。”
  除却这牌匾之外,这尚书房里就没有什么过多的摆设了。虽然南迁到这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杨国森却始终没有刻意地叫人装点这里,只是郑重其事地将牌匾挂了起来,至于旁物都是随意摆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足以。
  书房中心,一张偌大桌子上摆满了零零碎碎,由左向右,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继而是一排一排颜色各异的奏章奏折,还有不少薄若禅翼一般的纸条摆放在侧,还有一个并未燃烧的火盆摆在一旁。
  书桌之后,一个严肃的中年人手持金笔,正在一张奏折上批批改改,时不时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眉头时而紧皱,时而放松,嘴角时而翘起,时而撇下,一张脸上阴晴不定,很是让人难以捉摸。
  再看他的容貌,却是与杨闯那早已驾崩的父皇长得极其相似,仍是一张严肃地国字脸,下巴两腮皆是留着薄薄却又梳理整齐地胡须,此人看上去差不多有四十余岁的样子,两只眼眶略显乌黑,但一对眸子炯炯有神,整个人看上去很是精神。
  此人便是火战的九五之尊,杨国森。
  杨闯走进尚书房之后,杨国森并未立刻与杨闯说话,杨闯也没有说话,只是等着杨国森批改完手上这一份奏折。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杨国森终于看完了手中这一份长达二十多页的奏折。
  就在他看完的那一刻,杨国森抽手从奏折沓子里又是抽出来一份,继而将目光投以其上,手上金杆笔走龙蛇,大书特书。这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卡顿停滞,其批阅速度可见一斑。
  杨闯还是没有说话,依旧是静静等着,正好可以趁这个时间缓解一下宿醉的疲劳。
  就这样,一个在写着东西,一个在默默等待,时间过去许久,太阳由动慢慢挪到了天空正中间,已经是大中午的时候了。杨闯因为早上没有吃食什么,现在肚子里正在大唱空城计,不断发出“咕噜噜”的声音以表抗议。
  杨闯身上并无修为,不能以灵力抗拒着饥饿,尤其是这刺耳的胃鸣,更是惹得一阵尴尬。
  杨闯抬起头看着仍是摸着下巴静静思考的皇帝,他伸手捂着肚皮不想让事情变得更加尴尬,也就在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第758章 当年火战(五)
  闻声看过去,只听得门外一个尖细的太监声音道:“陛下,已经晌午了,要不要为您准备御膳?”
  “嗯。”杨国森仍是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屋外沉默半晌,又再度开口道:“陛下,那王爷呢?用不用为王爷准备?”
  “王爷?”皇帝陛下闻言一愣,继而抬起头,看着前方苦笑着的杨闯,登时恍然大悟,伸手拍了自己脑门一下,嘴里懊恼道:“哎呀,瞧瞧朕这个脑袋,怎的将你给忘了。”
  杨闯笑着道:“皇兄您日理万机,心怀天下,臣弟看在眼里,宽慰在心里。”
  皇帝陛下闻言也是笑了起来,继而吩咐道:“好了,既然如此,为王爷也准备一份。”
  门外:“是。”
  “来来来,上座。”杨国森从高高的奏折沓子后走了出来,冲着杨闯迎了过来,两只手张开作拥抱状,杨闯也是笑着接下了皇帝的这一份拥抱。兄弟二人紧紧相拥,杨闯刚一入怀只感觉皇兄身上的味道颇有些难闻,竟好像几天没有梳整一般。
  “朕这般一忙起来,倒是谁也顾不得了。”分开之后,皇帝陛下语气愧疚地说着,伸手拍了拍杨闯的肩膀,很是满意地点头道:“想来半年前不让你去前线倒是错了,现下看看你,壮实了不少,虽然黑了些许,但是身上的男人味多了许多嘛。”
  杨闯只是呵呵傻乐,没有多言。
  或许杨国森在外人眼前是一个不怒自威的皇帝,是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是在杨闯眼前只是自己的哥哥而已,带着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大哥而已。
  换了个座位,杨国森坐在龙椅上望着身旁的杨闯,问道:“这几日好像你也来找过朕?如此匆忙着急,可是在前线得到了不少机密心得?”
  说话间,门外是阵阵的叩门声,紧接着一个太监指挥着几个宫女端着大碟小碗走了进来,一张精致的小桌子摆放在中心,上面是简单的米粥,还有几个小菜,放置完毕,宫女与太监对着两人缓缓行礼便慢慢离开房屋,空留杨闯与杨国森两个人。
  看着桌子上简陋的饭菜,杨闯一时间有些呆住了。
  现在火战这么困难了吗?怎么皇上还会吃这样的东西?桌面上的东西比之昨天自己与肖令博所吃的东西都要不堪。
  似乎是看到了杨闯的脸色,皇帝杨国森张开玉筷夹了一块烧茄子,笑着问道:“怎么?去了前线这么久,还是吃不下这些东西吗?”
  杨闯连连摇头:“并不。”说着,杨闯也是一般端起面前的这碗粥,与杨国森一般夹了口菜塞进了嘴里。一早上没有吃饭的缘故,杨闯总是感觉这口菜是如此的鲜美,虽然不是荤肉,但却胜似荤肉。
  “臣弟只是感到惊讶,皇兄您竟然也吃这样的东西。”
  “呵呵。”皇帝陛下微微笑笑:“这个‘也’字用的好啊,王弟啊,听闻自从你回来之后也是在吃这样的东西。”
  杨闯看着皇兄略有些惊讶。
  他一直以为皇兄是没时间接见自己,却是没想到皇兄竟然暗中在了解自己在吃着些什么。
  杨闯看着皇帝陛下,杨国森那边仍是自顾自夹菜说道:“现在国家困难,比不上前些年了,能省则省吧。你去过前线,军队是什么样子的想来你应该清楚。军饷虽然没有空,但也只是名存实亡而已。不少百姓这几年因为战乱南迁等等诸多问题而颗粒无收,很多人都是交不起税了,朕今年也是减了许多,只是为了宽解百姓的问题,只是……杯水车薪。”
  皇帝说着,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米粥道:“只是这东西吃起来也是不错,这么多年大鱼大肉惯了,虽然一时间略有些接收不住,但还是可以的,至少健康啊,啊哈哈。”
  熟悉自己皇兄的杨闯看着他这幅干笑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杨国森说话的语气很是自然,但他却听出来这几句话底下那浓浓的愁苦滋味,心下冲动开口道:“皇兄,这些事情臣弟都是清楚,为何不能选择捐饷这种方式呢?朝野上下百官没人就算捐出一千两银子,甚至有人可以捐的更多,群臣自然也是不能……”
  话没说完,却被杨国森抬起筷子打断:“走不通的。”
  “为何?”
  皇帝陛下道:“王弟啊,这种道理不必朕说,你也应该清楚吧?正所谓“官字两个口”,决计不能让上面的那张口饿着,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若是他们没有吃饱,下面的那张口就只能饿着了,即使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跟朕哭穷。”
  “他们做的都是自己本分的事情,收的也都是一年不过二百多两的俸禄,可是私底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皇兄您不知道吗?”杨闯皱着眉头,放下了碗筷,好似听懂了些什么:“即使现在这种情况下,商贾富族都在大肆敛财,更有甚者在发如此国难财,这种人为何不杀了以家当充军饷呢?”
  “杀?”杨国森脸上露出几分笑意,看着杨闯的眼神好似看着小孩一般:“王弟啊,杀一个官员如何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谓一环套一环,一个官员背后都是无数个他的同僚,他们或奸或忠,却都是这个国家,这片朝堂的支撑者。就好像是一栋房子,杀了其中一个,若是其他的倒塌了该怎么办?六大氏族反不了,但是他们的后人呢?其余的官员呢?他们若是反了呢?”
  “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