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国森咆哮着:“若当真有国门大破之日,朕愿死在那之前,以身死守住这祖宗留下来的社稷!”
杨闯闻言,瞳孔不自觉缩小,如今他已听懂杨国森的意思,不由得开口问道:“莫非皇兄你却是找了他们借……”
最后一个“钱”字还没有说出口,却被皇帝陛下打断:“够了,朕不愿看见你,你给朕滚。”
“皇兄……”
杨闯还想再努力几分,却仍是被皇帝的断喝所中止:“滚!”
看着皇帝陛下脸上因盛怒而浮现道道青筋,杨闯心中很不是滋味,只好朝着门口走去,刚刚走出几步,身后却再度传来皇帝的声音:
“据北方探子来报,天星最后一个行省也彻底沦陷,整个天星只剩下最后三座城池了,在那之后火战与李唐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届时,战火所蔓延之地绝对会远超中城,无论是火战的还是李唐的百姓,都会殃及其中,朕会早些日子派人去把他们接应好,你就不必担心这些事情了。”
“多谢陛下您的深思熟虑,微臣替黎民苍生谢主隆恩!”说完,杨闯回身对着杨国森便是毕恭毕敬的正拜顿首,看上去格外庄重。
杨闯称谓上微妙的变化,听得皇帝陛下眼睑不自觉跳动一下。
杨闯拜礼过后,站起身来,微微抬着头并未注视他皇兄的眼睛,问道:“那敢问陛下,肖令博如何处置?当真斩杀?”
说到这里,杨闯的脸上有着一丝感情波动。
看着拘谨的杨闯,皇帝语气已然不是之前那么冲动了:“近期是有人在军中散步谣言,扰得军心不稳,尤其是现下正值大战开展之际,正缺一个平定军心之契机。在今日清早,朕便已经派人去了肖府捉拿肖令博,在你与朕谈话之时,想来肖令博已被伏法缉拿。”
“朕,要用肖令博的人头巩固军心,以他项上人头祭这出征大旗!”
“……”
杨闯没有说话,他听得杨国森的语气很是平静,看来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已然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了。
看着不说话的杨闯,皇帝陛下猜透了他的心思,想要伸手如往日一般拍拍他的肩头,可刚刚探出却又再度收了回来,只能语气稍柔和道:“肖令博不会白死,大战之后,火战若是胜了,那将是外不敢有强敌来犯之境,登时将四海靖平,天下太平,也可宽慰肖卿在天之灵了。”
“好了,你下去吧。”
“微臣遵旨。”杨闯淡淡说着,直起身子倒退着身子退了几步,走到门口的时候转过身去,面对着房门,伸手去推门却推了一半直接停了下来,低声说了句什么便果断推门离开,直接了当,半点也不拖泥带水。
皇帝陛下看着杨闯离开的背影,他的脸色颇有些难看,刚刚杨闯离开之前,临了说的那句话,分明是一句问话:
“那……若是败了呢?”
杨国森一直没有说话,直至坐回书桌之后的龙椅上,他也半句话没有说。
寂静一直持续到他提起金笔,直至那个时候,皇帝才以一个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了句什么,自远处看却颇有些高处不胜寒之感。
第761章 当年火战(八)
第二天的早上,杨闯便去了刑部大牢去提肖令博。
昨日他刚刚回到家,便派人去打探肖令博的消息。在得知消息的时候,杨闯长叹一声,果不其然的是在自己进宫的那个时间段,刑部的捕快便带着拘押令到了肖府,当着肖老太爷的面将肖令博给押走了。
当夜,肖家上下十多口子在朝中都有高位的人向圣上求情,甚至连因为年老力衰多年没有上朝的肖老太爷都是请求面圣,还有更多的人则是发动自己的人脉,希望可以保肖令博一条命,因为他们从小道消息中得知了肖令博被关押的原因:通敌欺君!
对此,皇帝陛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那一封肖令博写给龙朗天的信送回了肖家。当夜肖老太爷直接病倒,所有奏折统统退回,肖令博秋后问斩!
杨闯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知是如何滋味。
皇兄要的便是你们这么着急,也正是这么多着急的人才可以给你们一个下马威。皇兄他要的不仅仅是立住军威风,更要立住君威!
南迁之后,京城内外谣言四起,尤其是对于皇室的猜测,说其是“君不君,臣不臣”,内涵有大臣染指朝堂大事,其针对所指便是那几位商讨国家大事的内阁学士,而在四位内阁学士中就有三个是六大氏族的人,其中一位更是肖令博的亲叔叔。
皇帝就是要用这次的事情告知,他依旧是皇上,面对这种谣言,他不会勃然大怒,他能做的便是立威而已。
到了刑部大牢,见了刑部尚书,他却告知肖令博在作业凌晨便连夜被宫中高手带走,奔向大内天牢。得此消息之后,杨闯心下更是焦急,那大内天牢毗邻皇城却并不在皇城,由几处民间宅子所连,地下以及周遭建筑暗中通往皇城,里面做的尽是朝中不愿多谈的肮脏手段。
肖令博乃是一家书生,文人一个,何能担得起里面的酷刑?
想着,杨闯是快马加鞭,连连到了大内,以他王爷的身份申请了一个探监资格,而在杨闯亲身抵达那里之后,大内天牢里面的看守官吏并没有多加推脱,见了杨闯直接放行,半句话都没有多说。
见此光景,杨闯心下更是发凉:这般想来,或许是皇帝陛下早就猜到了自己会来见肖令博,早早打好了招呼,要自己与这个多年好友做最后诀别,也是在警戒自己,早些断了那谈降之心。
进了天牢,随着狱卒带领,杨闯很是轻易地便看到了天牢之中的肖令博。
肖令博的位置很是特殊,那是天牢的最后一间房,说宽不宽,说窄不窄,只能说面积刚刚好,足以容得下这么一个人的吃喝拉撒。肖令博靠着墙坐在地上,身上的白衣已经变得污渍斑斑,头上整齐地发髻也乱哄哄地披散下来,看上去格外狼狈,他低着头,让人看不见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他好似在沉思些什么,也好似睡着了一般。
“砰砰砰!”狱卒的官靴踢在铁制的牢门上:“肖令博,有人探监!”
说完,这人转头看着杨闯,语气恭敬许多:“王爷您老轻便。”
“麻烦了。”杨闯也是礼貌性地说了一句,目送这人离开,这才弯下自己的身子看着栅栏里面扶着墙壁站起身来,朝着自己走了过来的肖令博。
让杨闯没有想到的是,肖令博开口的第一句话:“若是知道我会这么早落得此地,昨日就不会与王爷你吃酒了,还是多写上一些有用之物,留于后人。”
“额……”闻言,杨闯一阵惊愕。
他知道肖令博洒脱,但却没有想到竟是如此洒脱,已经身陷囹圄却还有心思调侃打趣自己如今的境遇。
“肖兄,你可好?”杨闯皱着眉头问道。
肖令博点头:“自然是好,想来王爷昨日却是见到了圣上吧?”
“嗯,见到了。”杨闯点了点头,继而看着肖令博,以一种很是痛心却又好似看着傻子一样的眼神望着他:“你怎的能写那么一份奏折呢?你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呢吗?我本以为你只与我还有车若海谈了这件事,怎的连皇兄那边……”
话没说完,却被肖令博打断:“我只是与你还有老车那边说过,至于圣上那份奏折,却是我无意所书,最后在一次醉酒才呈上去的。”说着,肖令博顿了顿,摇了摇头道:“只是,我为何在此可不是因为那份奏折,更不是因为我与李唐龙朗天的那封信,具体因为什么,恐怕王爷你心里也清楚吧。”
杨闯:“……”
杨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原本以为自己有千言万语想要跟肖令博说,可是如今却发觉好似除了这最后一面之外,别无所言。
自此之后,二人恐是阴阳相隔了。
看着面色愧疚地杨闯半晌没有说话,肖令博倒是点头微笑,率先开口:“王爷你也不必悲伤了,这一切都只是历史的车轮罢了,一点一点都会冲刷过去。或许在史书当中,我肖令博是个祸乱朝纲的奸佞之人,但是我自问心无愧,心中所愿只是天下太平,无论哪个国家,只是希望百姓安康而已,所以王爷不必为肖某而伤心了。”
听着肖令博的话,杨闯问着:“难道,这事情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吗?皇兄所顾忌的是祖宗大业,毕竟火战几百年来的江山,不能毁在他的手中啊。还有像肖兄你所说的,天下大同才是正道,只是不同国家之人如何大同?李唐杀过火战之人,而火战何尝没有杀过李唐的兵?若是一方谈降,甚至大败,其百姓最后只得是一个阶下囚的身份啊。”
“不不不。”肖令博缓缓摇头:“王爷你说的不尽然是对的。”
“什么意思?”
肖令博道:“固然刚刚有些地方是对的,就像是两个国家本就是世仇,何来和平可言。可是王爷你要注意,火战与李唐几百年来毗邻两边,时而战争时而和平,其中百姓早已因商业往来而联合一起,更不必说那群早已不把自己当做世俗之人的灵修了。”
“纵横大陆的财神联盟在东南西北皆有分会,他们就是所谓枢纽啊。以他们为媒介,不少人其实早已不看重这国家之别了,所以你所担忧地并非是一个大问题,或许刚刚开始的几年来是有些许问题,但皆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不会让人命贱如草芥一样。”
肖令博一席话,说的杨闯心下一动,张了张嘴又是踢出了一个问题:“那,肖兄你如何确信,此等和平必然长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是李唐当真会统一火战天星,可未来呢?若是李唐内部出现问题,再度纷乱又该如何?”
“敢问王爷,为何那两处海外之国一直是和平状态?”肖令博突然转换话题,倒是听得杨闯一愣,心下盘算还没有张口回答,肖令博却自顾自说道:“那两处海外之国自千年前便被一国而强有力地所凝成一块,这千年来一直都没有再度发生争乱,即使有什么问题也是快速解决,这其中是何种道理呢?更不必说大陆北方那草原伤了,即使是几百年前的元蒙,临靠北海的他们都可以统一那数十个草原部落,中原为何不可?”
“所谓国敌世仇,或许会被人记在心中,但总会有人因为小恩小惠而放弃,甚至摇尾乞食,充当走狗,这些人自然会帮助稳固皇朝了。”肖令博笑着:“君可曾见现下何人知晓,那海外之国曾痴心妄想所图我火战南部?”
“但……这是委曲求全啊!火战的基业……不能……”听着肖令博的话,杨闯心下微微动摇,忽地想起昨日皇兄之言,登时一惊,再度开口说起反驳的话来,只是说了半句音调却愈来愈小,最后自己都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了。
“呵呵。”肖令博轻笑一声:“这哪里是委曲求全呢?这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罢了,碧陛下所为的乃是火战之万古基业,其以帝王的思考方式,角度眼光,站在陛下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毕竟此乃关乎于整个天下的得失,常人何来此等远大目光而衡量?”
“只可惜,肖某乃一介草民,虽身居高位而不敢忘芸芸众生。若是强迫在下用一个人间帝王的眼光去思量这件事情,实在是强人所难,肖某只能看见天下动荡,百姓无一日好过时日,实在可怜,希望战争愈早结束愈好,甚至根本不要开始而已。在如今火战与李唐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之下,若是贸然开战,火战必然会输得很惨,战局走向终将会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或许在最后火战会垂死挣扎一番,但绝对会死在李唐与元蒙的双重绞杀之下!”
“王爷,你已知晓在下之计划,日后如何,还请君独自斟酌了。”肖令博笑了笑,继而坐回了自己的墙角,满脸笑意,虽然身处囹圄,但他脸上没有一丝丝的畏惧与慌乱,仍是当初那一副意气风发之模样,看上去格外潇洒。
第762章 当年火战(九)
肖令博言罢,囚牢之中是一片的寂静。久久低垂着脑袋的杨闯忽然抬起头,看着距离自己只有一个牢门距离的肖令博,他仍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感觉喉咙发紧,想说的话悉数咽进肚子里,最后只能哀叹一声,起身转头离开此地。
随后,杨闯回了自己府上,心上脑中尽是在思考着前日与刚才肖令博所言,以及昨日皇城当中皇兄那暴怒的咆哮声。
“你一直都了解朕,朕从来都以为王弟你很了解朕,现下看来竟是朕错了……”
“位高而勿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固然重要,但肖某所看重的仍不是皇朝更替,只是天下那劳苦的百姓尔尔……”
想着想着,杨闯只感觉自己脑中很是混乱,竟是整整一日没有吃饭,直到深夜管家前来唤醒了还在思量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