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CAD开源的事情,李可佳是请大家都参与讨论过的,梁子乐作为一名投资专家,对此事可能给各方带来的财务影响进行过评估,目前的事态发展并未超出他的预期。
李可佳点点头说:“的确,我们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缩水了13,专用模块的订单也少了,目前还算不出减少了多少,但我估计,未来一年内,订单起码要缩水一半以上。”
“那你们能撑得住吗?”包娜娜关切地问道。
李可佳苦笑:“要撑当然还可以撑,大不了就是把前几年赚的钱再补贴进去。我们公司的赵总、刘总都主动提出要减薪了。有些程序员也提出可以暂时减薪,我没有同意,这是我自己作的孽,没必要让员工来负责。”
“怎么就叫作孽了?”唐子风笑着说,“师姐,我们行业里的工程师对你们新经纬公司可是交口称赞啊,说你们牺牲了自己,逼得图奥降价、赠送专业模块,这可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呢。
“我跟你举个例子,常宁机床厂原来一直想买一套图奥的齿轮组模数计算软件,图奥开价150万美元,还不负责后续升级,常机舍不得花这笔钱。现在好了,图奥直接把价格降到了20万美元,又开放了一批升级接口,常机那边二话不说就下单了。
“我跟他们说,让他们再等等,说不定图奥还会进一步降价。结果他们说,做人不能太贪心,趁着图奥犯傻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万一图奥回过味来,不跟你们新经纬打价格战了,他们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你看看你们这些搞工业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李可佳假意地抱怨道,“一边夸我们,一边转身去买我们竞争对手的软件。最后得便宜的是你们,吃亏是我们,老娘我不干了!”
“别啊,我们就指着你们把国外那些设计公司全拖下水呢。”唐子风笑着说。
李可佳苦着脸说:“他们下不下水,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公司是快掉水里去了。”
王梓杰插话道:“师姐,其实图奥的这个策略,对你们是最有利的。你们应当坚持下去,坚持几年,说不定全球工业设计软件市场上的头把交椅,就是你们新经纬公司的了。”
“我可没这么乐观。”李可佳说。她嘴里说着不乐观,脸上的表情却是挺轻松的,显然事情并没有到无法收拾的程度。
王梓杰说:“我最近在研究国际产业竞争的问题,思考像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如何占领产业的高峰。按照传统的产业理论,先进国家拥有技术优势,能够在市场上获得高额利润。它们把这些利润重新投入研发,就能够维持技术优势。
“后进国家因为技术落后,只能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生产,利润水平低下。而缺乏利润又导致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从而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境地。
“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关系,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就像你们新经纬公司,最早就是靠着价格优势才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价格低既是你们的优势,也是你们的劣势。因为你们的价格低,所以你们的收入也少,请不起一流的程序员。图奥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对你们的技术优势,就是因为它的产品价格高,利润高。”
“你说得有理,那么,你的结论是什么呢?”李可佳问。
王梓杰用手一指唐子风,说:“我的结论是从老唐那里获得的。现在你们新经纬公司的实践,也在给我提供一个新的佐证。老唐他们的做法,就是集中有限的利润,突破几种高端机床的制造技术。一旦掌握了这些技术,他们就把高端机床的价格降到很低的水平,逼迫他们的国际同行降价。
“临机的内部管理成本很低,并不需要高端机床市场的利润来维持运转。但那些国外大型机床企业就不同了,他们过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现在跟着临机降价,利润水平无法保障,原来的运营模式就不得不改变,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研发投入。
“听老唐说,他们的一些国外同行,近年来的研发投入下降很快,已经有好几年拿不出新产品、新设计了。而老唐他们却在稳步地追赶,不出几年,就能够迎头赶上了。”
“哈哈,这就是唐师兄跟我说过的一种策略,把对手智商拉低到自己的水平上,再用丰富的经验打败对手。”包娜娜乐不可支,她一贯都是一个喜欢起哄架秧子的人。
“话是这样说……”李可佳说,“我们现在逼着图奥降价,图奥用于升级新版本的研发资金肯定要打折扣了。只要图奥停下来,我们就有了追赶的机会。可是,我们自己的生存问题也是要考虑的,我们前一段还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了十几名计算机专家,花费不菲,现在又被图奥抢了市场,下一步的经营已经成为大问题了。”
“你们要撑一年,需要多少钱?”唐子风问道。
李可佳眉毛一扬:“怎么,唐总准备赞助我们吗?”
“赞助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赞助你们的。”唐子风说,“不过,开源这件事是我怂恿你们做的,现在你们有困难了,我替你们去拉点业务也是可以的。你就说说看吧,需要我给你们拉来多少业务,你们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3000万吧。”李可佳说,“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业务,也有收入。如果能够再有3000万的业务,我们今年肯定就能够撑下去了。至于到明年嘛……”
“图奥撑不到明年。”梁子乐自信地说。
“没错,这也是我们的预期。”李可佳说,“我们估计,图奥不敢一直这样跟我们拼下去。如果我们能够撑过一年,图奥肯定就要放弃中低端用户市场了,我说的是全球的中低端用户市场。
“到时候,我们能够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定制订单,财务状况就会全面好转,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区区3000万而已,我还以为是多少呢。”唐子风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李可佳忍不住想把手里的咖啡泼到他脸上去。
“你倒是给我拿出3000万来啊!”李可佳说道。
唐子风伸手便拉开了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掏出几份文件,递到了李可佳的面前,说道:“巧了,我手里正好就有一笔3000万的软件订单,你要更多的,我还拿不出来呢。”
“有这事?”李可佳又惊又喜。她挤兑唐子风,其实就是想让唐子风去帮她找订单,唐子风在机械行业里人脉颇广,如果多去游说游说,应当能够给新经纬公司找来一些业务。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唐子风的公文包里居然就有一份订单,难怪他刚才一直摆着一副洋洋自得的嘴脸。
“科工委……”
李可佳光看到那几份文件的抬头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居然是科工委下的订单,看来,新经纬公司的确是抱上一根粗腿了。
第449章 致胜法宝
军工82厂,已是下班时间。
已经获得正式代号为404的04项目保密车间里,来自全国多家地方机床企业的工程师们纷纷收拾起自己的工作用品,说说笑笑地往车间外走,只有一位身材苗条的女孩,仍然蹲在一台拆开的机床前,拿着测量工具在忙碌着。
“小于,还不吃饭去?”
项目组长关墉走过来,关切地招呼道。
“关老师,我还不饿呢。”
于晓惠抬起头,用手撩了一把额前的几根乱发,笑着向关墉说道。
“你还在研究这台深孔镗呢?别弄得自己太紧张了。”关墉说,“人家的机床有诀窍,那是秘而不宣的,咱们只能慢慢摸索。咱们和国外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弥补过来的。你天天不按时吃饭,错过开饭时间了,就拿一包方便面应付,长期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于晓惠说:“谢谢关老师。其实我也不是光吃方便面的,我还有我男朋友寄给我的牛肉呢,用微波炉热一下,特别香,比食堂的菜好吃多了。”
“是吗,还有这回事?哈哈,恐怕这里还有精神因素吧。也好,你们小年轻的事情,我是弄不懂的,那我先下班了,你也早点下班回去吧。”
“好的,关老师再见。”
关墉和其他的同事都离开了,于晓惠重新低下头,拿起放在一旁的卡尺开始测量机床各个部件的尺寸,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这是一台由临一机公司仿造德国博泰公司同类产品设计并制造出来的深孔镗床,是国防装备制造所需要的核心设备之一。于晓惠参加了这台镗床的设计,知道其主要部分都是完全参照博泰机床设计的,可以算是一台彻头彻尾的山寨机。
临一机在制造这台镗床的时候,要求十分严格,所有的部件尺寸和装配精度都与博泰机床无二,一些关键部件甚至直接采用了进口件,可到实际使用的时候,却依然达不到原机的精度。
原因方面,即便于晓惠作为一位没有太多实践经验的在校博士生说不出来,如关墉等在企业里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工程师肯定是能够说出来的。
这其中,有装配上的一些诀窍,也有机床部件材料热处理上的差异,甚至不同部分的配重也有讲究。机床高速运转的时候,一点细微的不平衡都会被放大,进而影响到刀具和工件的稳定性。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加工来说,这些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如果加工精度要求高了,这些因素就都需要考虑在内。国产机床在高精度加工方面一直表现不佳,就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只能是不断地尝试,积累经验和数据,没有别的办法。”
这是老工程师们对于晓惠的教诲。博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是因为它有许多年制造高精度机床的经验,事实上,它的经验也是用一次一次的失败换来的,背后是无数金钱的支撑。
中国机床企业是近年来才开始研制高精度机床的,技术上与国外有着很大的落差。因为存在落差,所以国内的用户就不愿意使用国产高精度机床,而这又使中国机床企业难以获得积累经验的机会。
这一次科工委下决心搞“04项目”,一边从西方国家进口高精度机床,一边支持国内企业研制同类产品,并且拿出了充足的资金用于试错,魄力不可谓不大。但正如关墉所说,差距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弥补过来的,中国机床企业要补的课实在是太多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缩短这个时间吗?
这是于晓惠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她知道经验的重要性,但她同时也相信,理论分析能够弥补经验的不足,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但是,理论应当从何入手呢?她隐隐约约地想了一些东西,但要具体去做的事情,却又抓不住这些思想的碎片。她一遍又一遍地测量着拆开的机床,想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寻找灵感。
“于工,还在忙呢?”
一个声音在于晓惠身边响起。
于晓惠扭头一看,见说话的是车间看大门的老师傅赵金泉。这是一位60来岁的老工人,据说是退休之后返聘回来的,被82厂安排在404车间做一些勤杂工作,晚上则负责在车间值班。
他成天笑咪咪的,对谁都特别客气。于晓惠有许多次都让他不要称呼自己为“于工”,叫自己“小于”或者直呼其名即可。但赵金泉坚持说于晓惠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有学问的人,理应被尊称为“于工”的。
“赵师傅,我在这琢磨一下这台镗床。”于晓惠客气地向赵金泉说道。
“这是咱们自己造的镗床吧?我看和德国人造的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赵金泉凑上前来,用手摸着镗床,感慨地说。
于晓惠叹道:“看起来是差不了多少,可是实际做加工的时候,差别还是挺大的。博泰的镗床,1000毫米深孔能够保持2微米的精度,我们只能做到5微米,再往下就达不到了。”
她能够这样对赵金泉说话,是因为知道赵金泉也懂机床。平时大家在车间里做实验的时候,赵金泉经常会过来看看热闹,说到具体某种机床的性能时,他还能评论一二,显得对机床颇有一些了解的样子。
听到于晓惠的话,赵金泉说道:“于工,你也别太焦心了。咱们和德国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我记得原来咱们自己都造不了这种级别的深孔镗床,外国人又不肯卖给咱们,我们82厂过去还搞过土设备来做深孔镗呢。”
“是啊,可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于晓惠说,“赵师傅,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临机集团这些年从国外进口了一大批设备,又自己搞了一些技术革新,很多方面和国外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
“就说这台深孔镗床,我们用了很多进口配件,自己生产的配件也基本达到了博泰原装配件的水平。可同样的东西,装配起来就是不如人家的好,实在是让人觉得难受啊。”
赵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