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疯皇-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还用算吗?
  你这全是一百两的银票啊!
  陈思明不假思索道:“两百九十张。”
  好!
  他当即回头在装银票的箱子里扒拉了一阵,很快便拿出一叠银票,摆桌子上,急切道:“你数数,看对不对。”
  那掌柜的仔细清点了一番,随即连连点头道:“对对对。”
  卡黎尼奥又小心的确认道:“你的意思,我可以叫人搬货了?”
  那掌柜的依旧连连点头道:“对对对。”
  好啊!
  卡黎尼奥立马大手一挥,兴奋的嚎叫叫道:“搬!”
  这一通搬,足足装了几十车。
  卡黎尼奥看着装着满满当当的几十车布有看了看银票箱子里剩下的大把银票,嘴都快笑歪了,这下发财了,我要买买买,买个痛快!
  他哪知道,这都是翻了两三倍的价格,好点的白布进价也就三匹一两,好点的花布进价也就两匹一两。
  那布行老板嘴也快笑歪了。
  他也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了,真的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客户,竟然不管什么货色,全要了!
  可惜啊,他这里才存了两万多匹布,要库房都存满了,他这一笔生意赚的能比他前半辈子赚的所有钱加起来都多!
  卡黎尼奥买了几十车布之后又跑去瓷器店里问了下瓷器的价格,结果,他兴奋的都快抽疯了。
  袜特?
  大量买瓷器是论担来的!
  袜特?
  一担最少也有几百件!
  袜特?
  最便宜的竟然只要五十两一担,最贵的也才一百两一担!
  全买了!
  他就这么发了疯一样的采购,清空了一家又一家布匹店和瓷器店,钱不够了,他又跑去跟远洋舰队司令商量了一下,把金子都拿来换了,继续买!
  结果,整个太仓城里的布匹店和瓷器店都被他给清空了,他足足买了两百多万两银子的布匹和瓷器!
  当然,这些出城门的时候都是要交一成税的,市舶司这一把就收到了二十多万两的交易税!
  这应该算是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一次进购吧,一次性进购两百多万两白银的货物,历史上好像还真没发生过。
  当然,这个疯狂的记录很有可能会被打破,因为卡黎尼奥这次是完全没有准备啊!
  谁知道这家伙下次有准备之后再过来会有多疯狂。


第246章 睡狮猛醒
  卡黎尼奥疯狂的采购了两天,终于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西班牙远洋舰队刚一离开,泰昌便将一众文臣武将召集到市舶司议事堂,准备细细交待一番就回京了。
  他习惯性的抬头扫视了一圈,正准备开始交待呢,一看众人的表情,他不由愣住了。
  这些家伙竟然更霜打的茄子一般,全部都蔫了!
  他忍不住问道:“师皋,良甫,你们这是怎么了?”
  毕懋良忍不住叹息道:“皇上,微臣着实没想到,蛮夷竟然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了,他们的商船上都有十多门火炮啊,我们水师最大的福船估计都打不过人家一艘商船。”
  王徵亦是忍不住叹息道:“是啊,皇上,若不是亲眼所见,微臣还真不信蛮夷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了,听那什么卡黎尼奥说,那什么荷兰人竟然有上万艘武装商船,数百艘楼船炮舰,我们大明水师大小战船全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哦,搞半天是在担忧这个。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感慨道:“你们现在知道差距了吧?其实,永乐朝的时候他们这些欧陆蛮夷全加起来都没我们大明水师战船多,而且,那个时候他们根本造不出这种巨舰来,他们那个时候也是一堆小型战船。只可惜,现在反过来了,变成了我们一堆小型战船,他们一堆巨舰。唉,我们大明沉睡太久了,都让人家给反超了,我们是该醒醒了!”
  是啊,大明是该醒醒了。
  一众文臣武将闻言,无不连连点头以示赞同。
  王徵又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曾试探着问过那卡黎尼奥,他说,那什么荷兰造船能力相当的恐怖,不到二十年时间,人家就造出了上万艘远洋大船,也就是说,人家一年最少能造五百多艘远洋大船,皇上,您说我们还能赶上他们吗?”
  这话说的,大明还能比不上一个小小的蛮夷吗?
  泰昌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你们能看清现实,看到差距,猛然警醒,这是好的,但是,你们也不能因此没了自信。
  那些蛮夷是趁我们沉睡之机发展起来了,那又如何呢?
  他们那点人口,根本不足为惧,你们怕是不知道,他们其实都是些人口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小国。
  我们泱泱大明,人口亿万,一朝醒来,万国臣服,区区蛮夷,何足畏惧!
  五百多艘怎么了,我们大明要真跟他们一样全力以赴,一年造一千艘甚至几千艘远洋大船都不是问题!”
  这个倒不是吹牛,要真把所有匠户全召集起来,全力以赴造船,大明一年真能造出几千艘远洋大船来。
  大明已然警醒,区区蛮夷,何足畏惧!
  王徵连忙拱手道:“皇上恕罪,是微臣多虑了。”
  泰昌微微点头道:“行了,这个大家都不用担心,欧陆蛮夷之所以能纵横海上无非就是靠的火枪、火炮和巨舰,这些,我们都能造,而且造出来的比他们的还厉害,赶超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来赶超他们。”
  说罢,他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颗橡胶树种子,略带得意道:“蛮夷还不知道这橡胶有多重要呢,现在,种子我们已经有了,而且每年他们还会送一万颗过来,只要我们能把这橡胶树给种出来,蒸汽机就能无限制的造了。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蒸汽机为何物呢,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人中,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这橡胶树种出来?”
  陈子龙闻言,不由一愣。
  他着实没想到,皇上会突然点到他。
  他仔细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虽然没见过这橡胶树,其他树还是见过不少的,也试着种过不少,对各种树的习性微臣也略有些心得。这橡胶树种出来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需要点时间钻研它的习性。”
  呃,树的习性?
  这个朕不懂啊!
  泰昌略带尴尬道:“树有些什么习性?你估计把这橡胶树种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陈子龙连忙解释道:“种树首先要知其寒热,因为有的树喜寒,有的树喜热。
  还有就是选土,因为树根是长在土里的,不同的树适合载种的土地也不一样。
  只要这两样没问题了,其他诸如育苗、浇水、养护等等,都跟种庄稼差不多。
  这选土还好说,种出树苗来,仔细看看他的根系就差不多了。
  微臣现在就是不知道这橡胶树是喜寒还是喜热,这个可能要在南北各地试个几年才能试出来。”
  原来是这个,那你不用天南海北到处试了!
  泰昌毫不犹豫道:“这种树肯定是喜热的,因为蛮夷发现这种树的地方热得很,好像还在海边,所以,朕已经命总兵马世龙带着五万屯卫精锐押着三十余万俘虏的反贼去琼州府了,那里应该是最适合载种橡胶树的地方,你只管过去选土就行了。”
  这样就简单了啊!
  陈子龙不由激动的拱手道:“皇上,选土并不用费多少时间,只要将树苗在各种土质都种下去一点,然后细细查看,一年时间足以!”
  好啊!
  泰昌毫不犹豫道:“好,你就暂时任个广东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专责带着五万屯卫精锐和三十余万俘虏在琼州府种树种粮,橡胶树是关键,一定要种好,粮的话,让他们自己种出来的粮能养活自己就差不多了。”
  提刑按察使司佥事,那也是正五品啊!
  陈子龙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泰昌微微点头道:“那边反正也没多少人口,你只管选地,选好了,直接圈下来种橡胶树就行了,至于那三十余万俘虏,没事了就让他们去开荒种地。朕给你十年时间,希望你十年之内能把橡胶树种遍整个琼州府,种他几十万颗甚至几百万颗橡胶树出来。”
  陈子龙闻言,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观这橡胶树种子有点像油桐树仔,而油桐树一般三年到五年才能挂果。微臣现在还不知道这橡胶树挂果量如何,要是挂果不多,微臣是用来培育树苗扩种呢,还是用来榨橡胶呢?”
  呃,这小子以为橡胶跟桐油一样是从橡胶树种子里榨出来的!
  泰昌不由尴尬道:“人中,朕忘了跟你说了,这个橡胶其实就是一种树胶,割开树皮就会往外流的那种,并非从种子里榨出来的,所以,你只管拿着种子使劲培育树苗尽量扩种就行了。”
  原来是这样。
  陈子龙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王徵道:“良甫,海河船厂那边全是屯田吧?”
  王徵连连点头道:“是的,皇上,那边都是天津三卫的屯田。”
  泰昌紧接着又问道:“大明有多少铁匠、木匠、铜匠等与造船、造武器相关的匠户,这个工部有没有统计过?”
  王徵略带尴尬道:“这个得问毕大人,微臣还不大清楚。”
  泰昌又问道:“几十万总是有的吧?”
  王徵估摸道:“如果把屯卫军匠也算上,几十万应该是有的。”
  那就行了。
  泰昌果断道:“回去之后让孟侯发文,调集所有相关匠户,到天津三卫那边建厂,造船、造炮、造枪、造各种武器装备。”
  啊?
  这么搞好像不行啊!
  王徵小心的提醒道:“皇上,地方上好像还离不开匠户,比如打造农具就离不开铁匠,制造家什就离不开木匠,皇上如果把所有相关匠户全调集到天津三卫,民间恐怕会缺很多东西啊!”
  这个还不简单。
  泰昌不假思索道:“这些都可以由工部组织匠户统一打造啊,做起来的速度肯定比单个匠户速度快多了,如果再加上蒸汽机床,随便造点估计就够民间使用了,到时候直接让商户从工部进购了再运到各地去贩卖就行了,价格绝对不会比原来单独打造的高。”
  什么农具家什那都是小事。
  这个时候大明可是既然不缺钱也不缺材料,自然要放开手脚来,猛造各种武器装备!
  睡狮一旦醒来,那就要成为万兽之王!


第247章 奋起直追
  皇城太液池之中,一艘艘车轮舸正轮流靠上码头,数万禁军将士已然排成了数条长龙,卸货的场景简直壮观无比。
  一桶桶橡胶和一块块铜锭就如同流水般的从船上传下来,很快就被传到了早已废弃的万寿宫遗址所在区域。
  这会儿万寿宫的废墟早已被清空,巨大的空地上橡胶桶和铜锭都已经堆积如山了。
  这一下,大明总算有足够的橡胶和铜来打造战船战舰和火枪火炮等武器装备了。
  所以,泰昌决定,直接把天津三卫的屯田驻地全部收回来,在海河两岸建造各种打造武器装备的工厂,包括造船厂、铸炮厂、造枪厂等等。
  还有包括工部在京城的盔甲厂、战车厂、戎装厂、王恭厂等等,全部都搬过去!
  然后,召集大明所有与制造武器装备相关的匠户,疯狂制造武器装备!
  至于原本天津三卫的屯卫军户,反正加起来也就不到两万户,最多也就十来万人,直接其中的青壮挑选出来,整编操练一下,变成各大工厂的守卫,给他们发足够的粮饷就行了。
  还有剩下的老弱妇孺其实也不会闲着,只要这边的工厂开建,他们有的是活计干,哪怕随便找点活干肯定也比原来种地要强。
  文华殿议事堂中,他刚把这空前的规划介绍完,一众朝廷重臣已然目瞪口呆。
  他们着实没想到,皇上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大家来商议这个。
  工部所以制造武器装备的工厂全部搬到天津三卫那边去!
  召集大明所有相关匠户前来制造武器装备!
  在海河沿岸建造各种超大型工厂!
  说实话,历朝历代都没这么干过。
  开玩笑呢,哪个朝代有这么多钱粮来办这么大的事!
  一众朝廷重臣愣了好一阵,工部尚书毕懋康这才小心的问道:“皇上,真要把所有相关匠户全召集过来,微臣大概估算了一下,相关匠户五十万都不止啊,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眷,那起码是一百多万甚至两百万人啊!”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能召集过来的全召集过来,人越多越好。”
  这会儿正是奋起直追之时,自然要全力以赴,要磨磨唧唧慢慢来,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赶超欧陆诸国呢。
  时不我待啊!
  欧陆诸国都已经迅猛发展两百余年了,大明要想尽快赶超那就得不走寻常路。
  所以,他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