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疯皇-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需要去浙江和广东抽调一些,不过,如果水路并进的话,半个月时间应该差不多能把剩下的八万屯卫精锐集结完毕。”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行,你看着调配吧,总之越快越好。大家也都抓紧时间,赶紧准备,水师战船先行赶到漳州府附近海域集结。”


第287章 第一次跨海大迁徙
  福建都指挥使司金门守御千户所就是泉州府离澎湖最近的地方,这里距澎湖还不到三百里。
  原本这里也就是个孤零零的守御千户所,整个岛上,算上千余屯卫及其家眷总共也就四五千号人。
  不过,这会儿,金门守御千户所附近海域却是停满的大明三大水师的战船。
  硕大的岛屿都被大小战船给围住了,不知道多少屯卫精锐正坐着快船往岛上集结。
  泰昌举着望远镜,默默的扫视了一番,眉头不由一皱。
  这地方的防御也不够啊!
  金门守御千户所原来的码头根本就不能停靠龙牙战舰,临时搭建起来的几个码头更是只能停靠八百料左右的狼牙战船和沧海船什么的,附近根本就没有龙牙战舰这种巨型楼船炮舰停靠的地方。
  泰昌也只能命旗舰在码头附近抛了锚,然后站在三层炮楼的顶端用望远镜扫视附近的情况。
  他几乎可以肯定,荷兰人第一个目标必定是这里。
  因为福建市舶司就在海岛后面不远处的九龙江月港,而南洋诸国包括西班牙人以前想要跟大明交流都必须先赶到这里的市舶司递上文书。
  也就是说,从南洋过来的荷兰人舰队唯一熟悉的大明口岸只可能有这么一个,其他沿海州府原本都是不接待南洋诸国使者的。
  人家第一次跑过来进攻大明自然是找最为熟悉的地方下手啊,其他地方人家基本两眼一抹黑,怎么可能跑过去攻打。
  所以,荷兰人的第一个目标必是月港,而这金门守御千户所所在的位置正是去往月港的门户。
  这里的防御必须做好!
  泰昌又仔细扫视了一番附近的山岭,随即指着港口码头两边最近的两个小山头道:“伯雅,后面集结过来的屯卫精锐也别让他们闲着,你命人带着他们在这两座山头上各修筑一排炮台,没边最少要能架上五十门中型雷神炮。”
  呃,这不是准备跨海去澎湖和东番修建卫城吗?
  怎么在这里就开建了!
  皇上的想法有时候还真有点让人跟不上趟。
  孙传庭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泰昌紧接着又对袁可立道:“礼卿,这趟屯卫精锐运送完之后拉一百门五百斤的雷神炮过来,架与两边山上的炮台,到时候就让俞咨皋率南洋水师船队在此防御,守住九龙江入海口。”
  袁可立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屯卫精锐聚集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泉州府境内的屯卫精锐基本一天之内便能抵达,附近的漳州府和福州府等地的屯卫精锐有快船的转运两三天时间也便到齐了,四万屯卫精锐很快齐聚,就等西风起了。
  这让帆船在一天时间内穿越整个海峡的强劲西风着实是难等,他们也等不了十余天时间。
  还好,第四天晚上,海面上边刮起了西南风。
  第五天凌晨,天刚蒙蒙亮,屯卫精锐便开始飞速登船了。
  一开始,他们登上的是乌尾大船、福船、海沧船和鸟船等八百料以上的帆船。
  这样的帆船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加起来也就两百余艘。
  但是,这两百余艘帆船的运载能力着实惊人,三万屯卫精锐装下来都没有一点问题,甚至还能装上一些物资。
  一个多时辰之后,天色大亮,两百余艘帆船也装载完毕了。
  泰昌举起望远镜扫视一番外海的情况,随即便果断下令道:“传令,命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先行出发。”
  一阵令旗挥舞,沈有容和俞咨皋当即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扬帆,启航。”
  两百余艘帆船纷纷拉起了风帆,整个港口码头很快便被如林般的帆影给淹没了。
  一艘艘帆船鱼贯而出,直往茫茫的海面驶去,数不清的八爪船、蜈蚣船、火龙舟、赤龙舟等随即跟上,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漳州府外海便出现一条连绵数十里长的巨龙。
  这可是大明第一次跨海大迁徙,一次跨海运送十二万人马,永乐朝都没出现过如此的壮举!
  泰昌看着缓缓离去的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船队,眼中不由露出一丝狂热之色。
  这,还只是开始。
  以后大明还会组织更多的跨海大迁徙,而且不光是屯卫精锐,也不光是水师将士,沿海的老百姓也将随着大明水师一起去东瀛,去南洋,甚至是远达万里以上的西洋,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到时候,大明的物资就充沛了,老百姓也应该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了。
  他暗自感慨了一番,直到巨龙般的船队消失在海面上,这才朗声下令道:“命狼牙战船和车轮舸装载屯卫精锐,准备出发。”
  他们不用着急,因为东洋水师全是轮船,如果全速行驶,三百里的海路也就是不到四个时辰的时间。
  又是不到一个时辰,一百艘狼牙战船和两百艘车轮舸便载满了屯卫精锐。
  泰昌一声令下,东洋水师船队随即出发。
  轮船全速行驶,一个小时最少也是五十里,一个时辰就是一百里,而帆船在风向不是很正的情况下一个时辰最多也就能行驶五十里左右。
  也就是说,东洋水师船队虽然是延后了一个时辰左右才出发,他们却能提前一个多时辰赶到澎湖。
  又是不到一个时辰,他们便赶上了先期出发的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船队。
  这数十里长的巨大船队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航行,看上去着实壮观无比。
  泰昌举着望远镜扫视着这壮观的队伍,心中更是激情澎湃。
  海上霸主又如何?
  到时候朕一定要打得你们满地找牙!
  东洋水师并未减速,他们就这么绕过数十里的船队,直奔澎湖而去。
  下午申时许,东洋水师船队便已经赶到澎湖。
  泰昌直接命上万屯卫精锐下船,有亲自下去规划了一番,随即便命这上万屯卫精锐开始清理港口码头四周的平地,同时前往附近的山地收集木材和石料。
  数万人的迁徙可没这么简单,每到一地停留一下,光是营帐和灶台就不知道要搭建多少。
  不过,这会儿这一万屯卫精锐是没法搭建营帐的,因为四万屯卫精锐的辎重包括去笨港兑换粮食的物资都在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帆船上。
  他们只能先把灶台搭起来,把柴火准备好。
  天色渐渐变暗,港口码头四周也密密麻麻搭好了数千个灶台,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船队终于缓缓而来,进入了澎湖海湾。
  紧接着又是一个多时辰的忙碌,三万屯卫精锐这才带着帐篷和铁锅等物资下了船,开始在港口码头四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当然,这还没有完,澎湖并不是此次迁徙的终点,很多将士也就是在这停留一下而已。
  他们携带的粮食也就够吃几天。
  接下来,泰昌还要带着东洋水师船队去笨港兑换粮食呢,而袁可立也要带着千余艘小型划桨船将大半的屯卫精锐送去对面规划中的东番中卫驻地。
  夜幕降临,整个澎湖海湾依旧是火把通明,号令不断,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两百余艘帆船正飞快的往下卸载各类物资,而东洋水师的三百余艘轮船则在把这些卸下来的物资往船上搬。
  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帆船是不用再往东去东番甚或是笨港了,他们只需在这里等东风吹起,便可以回程了。
  而剩下的都是东洋水师和那千余艘小型划桨船的事了。


第288章 木牛流马
  笨港码头,泰昌再次率东洋水师船队驾临。
  这会儿郑芝龙是兴奋的不行了,因为他又可以与自己的老婆孩子团聚了。
  泰昌却是皱着眉头,沉思不语。
  他们这次是来兑换粮食的,银子和日常生活物资他们也都带过来了。
  问题,这粮食怎么兑换呢?
  六十万石粮食那可是将近千万斤啊!
  他们可没带什么平板车甚或是马车什么的,如果光靠人去扛,那得扛多久?
  大意了,这事忘了考虑了。
  怎么办呢?
  这些迁徙过来的屯卫精锐可没带多少粮食,他们也就是随身携带了几天的口粮而已。
  几天时间能换取多少粮食呢?
  如果在这里不停的换粮,然后用车轮舸和狼牙战舰不停的运送过去,第一批四万屯卫精锐倒不至于饿肚子。
  问题,车轮舸和狼牙战舰还得去运送剩下两批屯卫精锐过海呢,不能老留在这里兑换粮食啊!
  这个问题着实让人有点头疼。
  龙牙战舰终于靠上码头,颜氏都抱着宝贝儿子站在下面招手了,郑芝龙只恨不得直接蹦下去就好。
  泰昌却是突然间招手道:“等等,飞虹,先别忙着下去,朕还有点事跟你商量。”
  啊!
  郑芝龙无奈,只能离开即将搭好的悬梯,来到泰昌身边,拱手小心的问道:“皇上,什么事啊?”
  泰昌颇为尴尬道:“是这样的,我们并没有带什么平板车和马车过来,你能不能让这里的老百姓把粮食都送到码头这边来,如果我们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去收购实在是太费时间了,搬运起来也麻烦的很。”
  原来是这事啊!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皇上放心,只要末将派亲信去各个村落招呼一声,他们自然会把粮食送过来的,不用一个一个村落去收购。”
  如果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泰昌不由兴奋道:“他们真会自己把粮食送过来?具体又怎么兑换呢?”
  郑芝龙还是不假思索道:“是啊,皇上,以前我都是这么收购粮食的,都是他们自己送过来的,至于怎么兑换,拿斛斗量了粮食再问他们要什么就行了。皇上若是信得过末将,末将直接让留家里的这些手下给您办就行了,六十万石粮也就一两天时间就能兑换好。”
  六十万石粮食一两天就能兑换好!
  真的假的?
  至于什么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这事有什么信不过的,他就在这里看着呢,人家还能吞了他的粮食不成。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行,你去让人准备一下,朕命人把带过来的银子和日常物资搬下去。”
  郑芝龙闻言,立马兴奋的拱手而退。
  他一溜烟跑下船,抱住自己宝贝儿子亲了几口,随即便对着涌上来的亲信一挥手,吆喝了几句,这事便算是交待好了。
  不一会儿,那些亲信便搬出斛斗和箩筐什么的在码头两边整整齐齐的排布开来。
  老百姓怎么把粮食送过来呢?
  一个人最多也就能挑个百来斤吧,一石粮那都不止百来斤啊!
  泰昌想了好一阵也没想明白,老百姓怎么把这六十万石粮送过来。
  要知道,这里总共也就三万多老百姓,而能挑得动百斤重担的估计还不到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六十万石粮一万青壮最少得来来回回挑上几十趟。
  一两天时间内挑着重担跑几十趟,这不把人累死啊!
  他正在那里好奇呢,离得最近的老陈头已经带着一帮青壮推着粮食欢天喜地的跑过来了。
  原来这些人都有车!
  他们推的都是独轮车。
  所谓的独轮车就是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把手,中间几根横担,用来摆放货物。
  这种独轮车利用了杠杆原理,大部分载种都在前端的轮子上,后面推车的人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只要推习惯了,几百斤重的粮食都能推着在田间小路上飞奔。
  这独轮车的设计着实巧妙,根本就一般人能想出来的,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独轮车就是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
  宋朝的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就提到:“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于登涉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
  当然,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还有很多人认为木牛流马是能自己走动的自行机构,而独轮车最多算是木牛流马的一部分,也就是木牛那一部分。
  宋朝的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就提到:“木牛者独轮车也,流马者四轮车也。”
  这种说法应该是最贴近于事实的。
  因为《诸葛亮集》中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是这样的。
  木牛者,方腹曲头……,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
  这就说明,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