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他都有点懵了。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拱手躬身道:“多谢皇上恩典,这个,皇上,微臣斗胆,末将还年轻,末将还想为大明为皇上征战。”
这倒是个问题。
如果曹变蛟继续为大明征战,那肯定会再立新功,问题,他都进封一等国公了,貌似已经封无可封了啊!
对了,还可以封王。
自己的女婿,封个王怎么了?
想到这里,泰昌拍着曹变蛟的肩膀微微笑道:“进封一等国公之后还是可以为国征战的嘛,这次你军功第一,肯定要大肆封赏一番,要不然,怎么鼓舞士气呢?你放心,以后你还有得是机会为国征战。这个暂且就不说了,来,先挑块封地。”
其实,他这封地也没什么好挑的,泰昌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叔侄两看住新扬州府那处最大的金矿。
最终,曹变蛟也顺着泰昌的意思把自己的封地定在了金矿的南面。
这样一来,曹文诏的封地就只能在金矿的北面了。
第614章 国公之名
乾清宫,御书房旁的偏殿内,泰昌正盯着眼前的地图皱眉不已。
这会儿建奴已灭,察哈尔以东的塞外草原也差不多全部被清理干净了,战事已告一段落。
他已然赶回京城,准备大肆封赏群臣了。
神武营大军也需要好好修整一番,再沿着草原通道慢慢赶往大同镇以北集结。
今年他是不准备再征讨塞外的蒙元部落了; 因为打不完,俘虏也运不完,他也完全没有必要让将士们一年到头不停的征战。
大家都辛苦了,理应休息一番,接下来就是封赏了。
封地他倒是不缺,光是一个新荆州府就有七八百万平方公里,哪怕就是按封地最大的新英国公府的标准,给每个一等国公封上十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封地; 新荆州府也够册封五六十个一等国公的。
他自然不可能一次册封这么多的一等国公,所以,这封地是足够了。
问题就是,这些一等国公之名不好取。
孙承宗还好说一点,他原本是定辽侯,去掉一个定字,直接进封辽国公就行了,他的封地就是辽国公府。
问题,其他人怎么办呢,像徐光启、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这些,原本可是爵位都没有的,给他们定个什么国公好呢?
还有曹文诏、曹变蛟、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他们以前虽然有爵位,但是,改成什么什么国公好像不合适啊,听起来太古怪了。
这国公之名着实让他有点头疼。
他甚至连文国公和武国公这样的名字都用掉了,给这些人定什么国公好呢?
这些国公的名字如果定不下来,诏书都没法写; 更别说册封了。
怎么办呢?
算了,这个还是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吧,或许,这个令他头疼的问题人家随随便便就能解决。
他又想了想,随即朗声道:“传子先和振之。”
很快,徐光启和李之藻便联袂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泰昌便把个单子直接递给徐光启,随即问道:“子先,你说这些公侯伯爵名字怎么定,朕着实想不出来了。”
公侯伯爵?
徐光启低头一看,不由一愣。
因为他的名字就是一等国公里第一个,后面还跟了一长串,什么孙承宗、毕懋康、宋应星、王徵、曹文诏、曹变蛟、卢象升、孙传庭等足有十来个。
后面还有十来个一等侯爵和一等伯爵。
李之藻的名字赫然也排在一等伯爵里面。
不过,这些公侯伯爵后面大多是空着的,除了孙承宗等聊聊几个定下封号了,其他都还没定下来。
这个,怎么说呢?
其实,封号是很好定的。
徐光启愣了一下; 随即又给李之藻看了看名单,特意指了下人家的名字,然后便带着李之藻一起拱手躬身道:“微臣多谢皇上恩典。”
这个他其实早听宋应星说过了; 皇上要给他们封国公。
所以,他并不是很惊讶。
他只是没想到,皇上一封就是一等国公。
这一等国公可是有封地的,可以说是对文武百官最大的封赏。
如果皇上单单册封他一个,他真有点不敢受。
不过,还好,皇上这一次册封这么多的一等国公,一等侯爵和一等伯爵,他也就没矫情了。
这一次册封的人多了,自然就没人说闲话了。
至于国公的封号怎么定。
他想了想,这才郑重的道:“皇上,这封号一般都是跟着封地定的,比如,秦王,封地在西安府,故名之,又比如,蜀王,封地在巴蜀,故名之。无有封地的,则可以用保卫、安定、英勇等寓意武勋的词汇以定之,比如洪武朝的卫国公,又比如,永乐朝的英国公和定国公。至于侯爵和伯爵,皆可以地名为封号。“
呃,好吧,这些其实泰昌都知道。
问题就是,他给人家的封地不在大明本土啊,那些地方本就没有名字,如之奈何?
泰昌尴尬的道:“这个,朕没有打算把大明本土的地分封出去,因为这样不利于朝廷治理,也不利于今后的发展,所以,你们的封地大多集中在新荆州府和新扬州府,那些地方原本就没有地名的,你说,这些封号怎么定?”
原来是这样。
这个就着实有点麻烦了。
唉,这个内阁首辅不好当啊,皇上有任何问题,他都得想办法出谋划策,要不然,他就有愧于内阁首辅之名了。
徐光启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建议道:“皇上,不若这样,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籍贯来定封号,您觉得如何。”
这办法不错。
不过,这按籍贯来定封号好像也有点问题。
泰昌想了想,随即问道:“如果两人籍贯一样怎么办呢?比如文诏和变蛟叔侄,籍贯肯定是一样的。”
呃,这个。
徐光启闻言,又愣住了。
他又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道:“这个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比如,微臣和孟侯都是南直隶的,而南直隶原来是吴越之地,皇上便可取吴越二字。两位曹将军的话,他们籍贯可以说属于晋国也可以说属于赵国,这样就可以给他们取晋赵二字。”
好吧,不愧为内阁首辅,厉害!
泰昌闻言,不由欢喜道:“对,就这么办,来来来,子先,我们先把这些封号都定下来。振之,你等一下,等这些封号都定下来之后我们再把封地给划分出来,把地图修改一下。”
这么定好像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他们很快又遇到新的问题了。
徐光启就定为吴国公,这个没问题。
毕懋康就定为越国公,这个也没问题。
但是,到了宋应星这里就有问题了。
宋应星是江西的,而江西原属楚国之地,按籍贯反推的那就应该定为楚国公。
问题,原来楚王的封地就是楚国啊!
能这么定吗?
泰昌不由看向徐光启。
这位内阁首辅说能定那就行了,反正楚王都被他给削藩了。
皇上这不给他出难题吗?
徐光启又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灵机一动道:“这个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洪武朝的时候就有郑王了,但是,鄂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继承爵位时改成了郑国公,所以,以祖制来说,这个完全没有问题。”
那就行了,没问题就直接定下。
宋应星就定为楚国公,王徵就定为秦国公!
接下来就是晋国公曹文诏和赵国公曹变蛟。
到孙传庭和卢象升这里,又出问题了。
因为孙传庭恰巧也是山西的,卢象升恰巧也是南直隶的。
这晋国公、赵国公、吴国公、越国公全用掉了,他们俩怎么定呢?
泰昌想了想,干脆给他们取了保卫二字,保国公孙传庭和卫国公卢象升。
他们这一路定下来,定到李之藻这里,又遇到点问题了。
因为李之藻是杭州人,定个杭州伯好像有点不合适啊。
那么,怎么办呢?
最后,还是徐光启想了个办法,给改了个浙西伯。
这个也是有依据的,因为宋朝的时候杭州本属两浙西路。
总之,他们就是结合历史和地理,再参考以往惯例,一路硬排下去。
最后,这一张纸总算是填满了,所有公侯伯爵之名也定好了。
第615章 大明迎盛世
京城,西长安街,大小时雍坊。
这两个街坊一南一北夹在皇宫、六部衙门和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等衙门之间,不管是去上朝还是去衙门坐值,那都相当方便。
所以,自嘉靖朝开始,这里便成了朝中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
为什么是从嘉靖朝开始呢?
很简单; 因为当时朝中出了个巨贪严嵩,而且这家伙仗着嘉靖的宠爱把持朝堂多年,把整个官场风气都带坏了。
那时候贪腐之盛行简直触目惊心,就连斗倒严嵩的徐阶家里都有二十多万亩地,金银更是多达数十万两,就这,他还不算贪的厉害的!
反正当时的房舍又不贵,就算是大小时雍坊,一亩大小的宅院也只需百来两银子,一百亩的大小宅院也只需一万余两银子。
这点小钱对于那些富的流油的贪官污吏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
所以,这里一度达官贵人云集。
大家就图个方便,这里离皇宫近,离各大衙门近啊,不管是上朝还是去衙门坐值都方便。
到了万历朝,这里又成为朋党聚集之地和宫里大太监安家之所。
泰昌前期,阉党掌权之时,这里更是魏忠贤和其儿孙的天下,其他“闲杂人等”几乎全被撵走了。
两个硕大的街坊,别说是老百姓了,不是魏忠贤的儿孙和亲戚,那都休想在这里立足。
阉党被清洗之后,这里便差不多被清空了。
那时候,这里几乎到处都是被抄没的豪宅,朝中官员也不敢买,因为皇上痛恨贪官污吏啊; 买了那不就是不打自招嘛。
所以,这里一度又冷清的不行了,除非是泰昌赏赐给人的府邸,其他地方基本都空着,简直冷清的可怕。
不过,这会儿,这里确是人潮涌动,繁华的不行了。
因为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的总号都在这里。
而且北面的小时雍坊大半都被大明钱庄给盘下了,南面的大时雍坊临街的豪宅也基本上被大明西洋商号改成了商铺。
泰昌也记不清多久没来这里了,他走到街上一看,都忍不住吃了一惊。
好家伙,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这是在打擂台吗?
北面半条街,那几乎都是大明钱庄打头的牌匾,南面一条街,那几乎都算是大明西洋商号下属的大商铺。
而且,这些牌匾大小、样式、字体,甚至是颜色都是一样的,看上去真是壮观啊!
当然,他并不是来逛街的; 他可没这闲心。
他是有事找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的股东和董事商议,同时,顺带来看看这两家的发展情况。
这些家伙; 把他整得都有点懵了。
整条街全是大明钱庄和大明西洋商号的牌子,他都有点不认识路了。
大明钱庄的总号在哪里来着?
他真有点记不清了。
不过,还好,人家大门上都挂着牌匾。
泰昌也没问随行的王承恩等人,反正他要看看两家的发展情况,从外面看,那也是看,一路看过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大明钱庄的牌匾好像还很有规律,从最外围走过去,一路都是大明两京十八省各大分号的办事处,而且还是根据从南到北的地理位置排列的,一直排到北直隶的分号办事处,前面就没有了。
这个没有了倒不是说西长安街北面就这么长,他们大致才走了一半呢,这个没有了的意思是前面突然间窝进去一大块。
也就是前面突然间出现一个临街的大广场。
这广场怕是有上百亩大小,而广场的后面则是一个巨大的两层楼房。
楼房的正中间就挂着“大明钱庄总号”的牌匾。
这栋楼房显然是新建的,其高度并不是很高,看上去都没乾清宫主殿和皇极殿高,这是规矩,为了表示对皇权的敬畏,除了佛塔等特殊建筑,其他建筑的高度都不能超过乾清宫主殿和皇极殿。
不过,这栋楼房却相当之大,其单层面积最少有上万平。
至于为什么修这么大,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这会儿上百亩大小的广场上几乎停满了马车,那人流更是擦肩接踵,那十余个进出的大门也是人流如梭,里面有多少人在办理业务可想而知。
大抵是因为这条街上其他分号的办事处都只收账本什么的,不办理存取和汇兑等业务,所以,办理业务的人全挤这里来了。
这大明钱庄的生意还真好啊!
泰昌就这么带着一行人从一个大门挤进去一看,里面果然挤满了人,几十个柜台跟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