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去年征战塞外草原的时候的确搞得到处都有点乱套了。
不过,今年就不会了。
因为今年征战塞外的大军所过之处蒙元部落并不是很密集。
蒙元土默特部和卫拉特部所占的地域虽然比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大了两倍都不止,但是他们的人口却没有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多。
这两个大部加起来的人口估计也就五十万左右。
而去年他们拿下的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人口加起来就不止五十万了,再加上将近五十万的建奴,和北面草原上十余万人口,去年他们足足转运了一百多万俘虏。
还有,辽东军和辽东屯卫及其家眷,去年一年他们就转运了将近两百万人口去新荆州府,舰船自然有点紧张。
今年就不一样了,就算蒙元土默特部和卫拉特部全拿下那也只需转运五十万左右的人口,而且大明西洋商号又添了四百艘武装商船和上千艘漕运大船,运力也增加了将近一倍。
这么算下来,今年转运俘虏基本不会对其他方面造成什么影响。
泰昌想了想又问道:“现在将士们粮饷待遇如何,美洲四十余万大军一个月大致需要多少饷银?”
南居益不假思索道:“皇上,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已经给将士们涨了两次粮饷了。
现在普通神机营、神武营将士,还有水师将士的粮饷都是粮四石,饷四两,各级将校依次递加,普通辽东军将士则是粮三石,饷三两。
这么算下来,美洲那边四十余万大军的饷银一个月大致是两百万两左右。”
这个粮饷支出已经相当恐怖了,要是换做以前的大明朝廷,养十万大军都费劲,现在的大明朝廷足足养了百余万大军!
不对,应该是大明朝廷和他这个当皇帝的加起来足足养了百余万大军。
因为神机营、神武营、五军营、禁军,包括锦衣卫,这些都是禁卫亲军,粮饷都是内库拨付的。
现在也就辽东军将士和水师将士的粮饷是由户部负责的。
这么庞大的开支算起来都让人有点头疼,兵部调拨起来有多麻烦可想而知。
看样子必须进行改进了,要不然迟早出问题。
泰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思受,你先回京把美洲将士接下三个月的饷银调拨过来,再给他们加一个月的饷银算做奖励,朕这次过去一并给他们发了。
另外,你叫上子先、孟侯和景会,明天一早赶过来,我们好好商议一下,看看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南居益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泰昌看着他的背影又想了想,随即又郑重道:“子如,传旨,命纯臣和校儿明天一早来帝王号议事。”
军心士气太重要了,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第657章 造船能力还不行
泰昌又要御驾亲征了,武备城临海港口和海河两岸的码头那是舰船云集,密密麻麻的足足延绵了好几十里。
所有人貌似都准备好了,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等也已经搬上帝王号了,只等泰昌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了。
泰昌做事也从不拖拖拉拉,每次都是准备好了便出发; 但是,这次却不一样了。
大家等了大半天,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天早上,泰昌还是没有下令出发,他甚至都没有下令让舰船集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元芳都忍不住跑到帝王号上来打听来了。
这会儿泰昌还是在前殿最大的书房内盯着《坤舆万国全图》皱眉沉思。
张元芳走进书房一看这情景,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他等了好一阵,直到泰昌微微叹息一声; 负手转身; 看到他了,他这才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参见皇上。”
这家伙,进来了怎么不吭气呢?
你差点吓朕一跳!
泰昌这才记起来,刚外面好像有人求见来着,他也就胡乱应了一声。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站在他身后一直没吭气。
他微微愣了一下,这才问道:“怎么了,元芳,有什么事吗?”
张元芳连忙小心的道:“皇上,末将斗胆问一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
呃,忘了命人去通知这些随行的将士了。
泰昌颇为尴尬道:“这个,朕突然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处理一下,今天怕是走不成了,你去跟大家说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再出发吧。”
张元芳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明白,末将告退。”
泰昌看着他的背影,又忍不住微微叹息了一声; 随即便负手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踱起步来。
大约巳时左右; 信王朱由检和成国公朱纯臣便联袂而来。
他们都有朝廷特许,不用早朝,来得自然早点。
徐光启和南居益等人就不行了,他们都是朝廷重臣,除非不在京城又或者得了重病,不然是不可能不去上早朝的。
这人还没到齐,怎么办呢?
泰昌想了想,还是招来了四个参谋将军,随即带着他们来到一间硕大的会议室中。
这个会议室也是经过精心布置的,硕大的会议桌上那是铺满了玻璃,而且每个座位跟前的玻璃下面都有一张雕版印刷出来的《坤舆万国全图》。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布置,主要还是为了开会的时候大家看地图方便一点。
帝王号一旦出征,那肯定都是远赴海外,开会的时候总免不了要看看世界地图。
以往每次开会的时候地图都是对着主位方向摆的,其他人看到的不是侧面的就是倒着的,甚至坐得远了还看不到。
这样商议起事情来就有点不方便了。
所以,泰昌干脆命人用实木雕了一版最新的《坤舆万国全图》。
原本他主要为了开会的时候方便,同时也让相关的文臣武将人手都能有一张这样的世界地图。
不曾想,这种地图下发下去之后; 反响还相当的不错,很多官员都反应有人求购。
大明西洋商号看到商机,印了十万份分发到各承宣布政使司和各属国的分号去贩卖,竟然很快就卖光了。
后面大明西洋商号又加印了几次,销量还一直都很好。
不得不说,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张地图卖一两银子竟然销了几十万份,赚了几十万两。
这印刷出来的地图自然就不可能长达丈许了,因为印刷用的高档宣纸最长的也就三尺左右。
这种地图也不可能有手绘的那么精细,不过,商讨的时候大致用来做一下参考还是没有问题的。
泰昌招呼大家坐下来之后,便指着地图道:“校儿,大明钱庄的分号什么时候能遍布北美各大城池和各个属国,这个你们有规划没有?”
这个规划自然是有的,问题得有钱有人有船啊!
信王朱由检颇为老练道:“父皇,我们大明钱庄每开设一个分号都得准备足够的本金,也就是金锭、银锭、金币、银币、铜币,而且还得招上足够的人手,然后再组织船队或者跟着大明西洋商号的船队一起运过去。
我们是早就有规划了,本金都已经筹集的差不多了,人手也一直在招募,问题就是没有船队经常往来于大明本土和美洲之间,这生意就没法展开。
毕竟钱庄的生意都是跟钱打交道,我们得时刻监督核查才行,如果不能做到每个月核查账目,那就有可能会出问题。“
呃,这会儿还没有船队定期往来于大明本土和美洲之间吗?
泰昌直接问道:“纯臣,你们大明西洋商号的分号还没有开到美洲去吗,那边不需要定期送货吗?”
朱纯臣连忙细细解释道:“皇上,我们大明西洋商号的分号已经开到美洲去了。
不过,现在也就东殷都城一地有我们的分号。
因为去年远征塞外大草原,需要转运的俘虏太多了,我们就连大明海外几个行省的货都没法保证定期送到,那边就更没法组织船队定期往返了。
今年塞外草原的征战还在继续,而且我们的重点又是配合南洋水师去抢占西洋市场,我们怕商船不够用,所以,美洲那边的业务一直没展开。”
好吧,说白了还是船的问题。
这会儿大明水师貌似已经天下无敌了,其实舰船数量并不是很多。
大明水师的舰船是战力比较的恐怖才无敌的,要论数量,大明这会儿的舰船数量比荷兰还差得远呢。
荷兰人可是早就有一万五千余艘远洋大船了,而这会儿大明的远洋大船甚至连人家零头都不够。
因为大明水师这会儿总共也才一百余艘神盾舰和无畏舰,至于龙牙战舰,那都淘汰了,造了几十艘就没造了。
另外还有武装商船和大型渔船,这两种远洋大船都是从三年前才开始大批建造的。
这会大明西洋商号总共也就一千二百艘武装商船和三百多艘大型渔船。
剩下的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数量是比较的多,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远洋大船,根本不能单独远洋航行。
而且这会儿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加起来也才三千多艘。
也就是说,大明能出海的舰船数量加起来还不到五千艘,就这,还包括三千多艘只能挂远洋大船两边的狼牙战船和漕运大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没办法,大明沉睡的太久了,从永乐朝到泰昌朝将近两百年时间基本上都等于浪费了。
而且,泰昌朝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团乱麻,那时候不但建奴在辽东肆虐,西北还有反贼,西南还有土司叛乱,朝中更是党争不断。
泰昌足足花了几年时间才把濒临灭亡的大明给救回来,然后,大明才慢慢发展起来,有了造船厂。
这样算起来,大明从开始研制新式轮船到现在总共都不到八年时间。
而且,这八年时间里面头几年里都只有一个武备城造船厂能出产远洋轮船。
东番造船厂那是三年前才建好的,南直隶造船厂更是去年才建好的。
这会儿大明能出产远洋轮船的也就这么三个造船厂。
说实话,这会儿大明的造船能力的确还不行。
不过,这会儿泰昌还不能拼命建造船厂。
因为舰船研究院这会儿正研制新式轮船,现在造的轮船估计过几年就要被淘汰了。
他不能下旨让人拼命建造即将被淘汰的轮船啊!
现在也只能先这样了。
想到这里,泰昌微微叹息道:“这会儿舰船是有点不够用,不过,大明西洋商号和大明钱庄也不能只侧重一个地方或者只往一个方向发展,美洲那边的生意还是要做的,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第658章 三军新立四大营
泰昌和信王朱由检、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商议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内阁首辅徐光启和兵部尚书南居益等人终于匆匆赶了过来。
这几人脸色都比较的凝重,很明显他们还没商议出太好的办法来。
泰昌让众人都坐下来之后还是认真的问道:“怎么样,子先、思受你们想到什么好办法没?”
徐光启和南居益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负责兵部的南居益小心的回道:“皇上,关于粮饷的问题,微臣觉得您想的办法很好,反正这会儿我们不差钱; 我们可以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拉过去,这样就不会出现什么拖欠粮饷的问题了。”
呃,真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个其实不是泰昌想出来的应对办法,他只是想这次多拉点饷银过去提振一下士气而已。
没想到徐光启和南居益还都以为这是他想出来的应对之法。
好吧,关于饷银的问题,这么办的确能解决。
反正又不差钱,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发下去也没什么。
总之; 不管用什么办法; 这饷银绝对不能拖欠。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 很好,这个问题就这么办,提前发就提前发,总之尽量不要拖欠饷银。关于边军驻守边疆的问题呢,你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这个。
南居益颇有些尴尬道:“皇上,这个问题我们商议了很久,感觉还是只能依照原来的老办法,把边军变成屯卫,成立都司卫所统管,让他们边屯田边驻守边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家人全接过去了。”
呃,把边军变成屯卫?
这不就是让神机营和神武营精锐乃至水师将士又解甲归田吗!
这屯卫制度,怎么说呢?
如果是以农耕为主的王朝,选择屯卫制度还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农耕为主的王朝没有太多的税赋收入,供养不了太多的军队。
就好比以前的大明王朝,一年税赋收入折算下来总共也就四五百万两银子。
这点银子能养多少军队呢。
粮饷就按原来的最低标准算,普通士卒每个月粮一石; 饷一两,将校逐级递增,一个月下来,一万人马的粮饷折银大概就是两万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