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疯皇-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只能按巨马部落的办法; 找到一个部落之后,再让这个部落的人带着去找附近其他部落,然后再让其他部落的人去找离大河道更远的部落。
  这么找是相当费时间的,而狼牙战船不能过去的地方,人家迁徙起来也比较的慢,在丛林里行走可不比在河道里行舟,更何况他们是拖家带口在迁徙,一天能在丛林里穿行三十里就算是了不得了。
  泰昌听完王冲的汇报,又看了看他们最新标注出来的部落位置图,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这样迁徙好像不行啊。
  第一天应该是最快的,结果才拉过来不到五万人,后面肯定会越来越少。
  毕竟,离大河道近的,容易迁徙的,基本上第一天都迁徙过来了,剩下的肯定都是离大河道比较远的。
  如果巨马部落有四五十万人,那可能一个月都迁徙不完。
  泰昌盯着地图仔细琢磨了一阵; 随即果断道:“忠勇; 把你手下的狼牙战船分成四拨。
  这亚马逊河南岸一拨,两条最大的支流中段各一拨,巨马河北岸一拨。
  朕会派四十艘神盾舰和两百艘武装商船轮流过来转运,巨马河那边神盾舰可以走外海进入海湾再进入巨马河主干,转运速度也不会受什么影响。
  你在这四处的大河道附近多设几个集结点,然后留下一点粮食和肉类什么的,让所有巨马部落的人都向这些集结点集结。
  他们自己集结好之后你再派狼牙战船不停的过去拉人就行了,争取一天时间转运十万人左右,五天完成迁徙。”
  这样一来的确快多了。
  王冲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明白。”
  第二天一早,泰昌便带着阿素祖和李树初等人和迁徙来的不到五万巨马部落平民往新马城赶去。
  这时候新马城的制药厂已经修建了很多厂房和晾晒药材的高脚楼,甚至雇工住的地方都已经开始修建了。
  还有与城墙并排的兵营也已经修建完毕。
  如果正式入住的话,将近二十万神武营将士和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住进去都没问题了。
  如果光是往里面塞人,那估计再塞进去四五十万人都不成问题。
  巨马部落的人以前住的可是茅草棚,睡的更是藤条床,条件那是相当的艰苦。
  这会儿让他们住进干净整洁而且通风透气,一点湿气都没有的高脚屋,挤一点其实也没什么。
  毕竟; 他们就算是睡在木制地板上那也比当初睡藤条床上舒服多了。
  至于粮食; 北美印第安部族那都送过来几百万石了,牛也送过来上万头了,鱼更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所以,巨马部落的人就算是全迁徙过来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吃住问题。
  当然,这個并不是重点。
  现在的重点是,怎么让他们尽快把满地的树枝烧成木炭,又怎么把堆积如同山脉一般的木材储存起来,避免被雨水给淋湿了,泡坏了。
  这些可都是钱啊,光是那满地的树枝,如果能全烧制成木炭,价值都是几千万两。
  还有那些木材就更不得了了,如果算上里面的红木,价值那简直无法估算。
  至于怎么储存木材,又怎么烧制木炭,这些泰昌都不是很在行。
  这些问题,他都交给彭宾想办法去了。
  说实话,以前的工部那就相当于打杂的,六部衙门里面那是地位最低的,基本什么乱七八糟的活计他们都要负责。
  就好比这烧制木炭,工部原本就负责制造火药,而制造黑火药就需要大量的木炭。
  这些制造黑火药的木炭可没人给他们去烧制,什么都得他们自己动手。
  所以,烧制木炭他们也是行家里手。
  泰昌把彭宾招过来的时候,他甚至还带了几张图纸。
  这意思就是准备好了?
  泰昌见状,不由问道:“燕如,储存木材的方法和烧制木炭的方法你都想好了吗?”
  这个不用想方法太多了,主要看您想选哪种方法。
  彭宾闻言,连忙将手中的图纸恭敬的摆泰昌跟前,随即细细介绍道:“皇上,这储存木材的方法微臣想到了三种。
  第一种,最简单的,把神武营和北美印第部族安青壮带来的帐篷拆了,用来做防雨布。
  这样一来,只需在地上钉四个斜棚式的木桩,然后把这些帐篷做成的防雨布绑上面,再在地上垫几排砖头,然后把圆木堆上去就行了。
  第二种,比较麻烦,那就是让巨马部落的青壮搭建草棚,然后再在地上垫几排砖头把圆木堆上去就行了。
  这个虽然麻烦,但不用我们费劲去教,搭茅草棚他们肯定都是行家里手。
  第三种,最麻烦的,那就是在直接在我们规划好的造船厂区域和木材仓储区建造库房,就跟武备城那边一样。
  这个最为耗费时间,因为我们还得在地上铺水泥,修沟渠。
  不过,这样一来,木材仓储区的库房就等于是搭建好了,造船厂的木材库房也算是顺带搭建好了,以后只需再修建一些船坞和加工木材的车间,再挖上百余条水道就行了。
  皇上,您觉得采用哪种最合适?“
  这个当然是第三种最合适。
  开玩笑呢,把神武营和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带来的帐篷拆了,他们过不久可能就要打仗了,到时候没帐篷怎么办?
  至于修建茅草棚,那就是浪费时间,修建起来麻烦不说,到时候还要拆掉呢。
  泰昌毫不犹豫的道:“就选第三种吧,麻烦一点就麻烦一点,我们尽量一步到位,不要后面去反反复复拆了建,建了拆。
  还有烧制木炭呢,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这个也得您来定夺啊。
  彭宾小心的问道:“皇上,您想一天出多少炭?”
  泰昌不假思索道:“那自然是越多越好,地上有多少树枝你也看见了,一天不烧个几千万斤炭出来,那估计这些树枝几年都烧制不完。”
  一天几千万斤?
  彭宾又问道:“皇上,那您想过这些木炭怎么存放没?”
  呃,这个,朕还真没考虑过。
  泰昌仔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样吧,每天烧出来的炭都往西殷都城那边运,一艘商船足能运上百万斤的炭,几千万斤,那也就几十艘商船就够了。
  反正西殷都城那边有火药厂,用碳量也很大,让他们磨成碳粉再存储起来就行了。
  如果那边放不下了,就往北美那边运。
  北美那边这会不正是大冬天吗,而且还冷得很,这烤火或者烤肉的时候用木炭那肯定是最好的。
  各个属国应该也能消费一些,再不行就让他们往苏拉国东南部转运。
  那里不是有一大片沙漠吗,基本就不大可能下雨,在沙漠旁边找个风沙吹不到的地方,再请苏拉国的人搭点简易的棚子存储起来就行了。
  到时候再让大明西洋商号联系买家,慢慢卖。“
  好吧,皇上的法子还真多。
  彭宾仔细想了想,又小心的道:“皇上,如果一天要出几千万斤炭的话,那最少要建上万个丈许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烧炭窑炉。
  而这窑炉要能保证连续不断的使用,里面还得加上钢筋。
  这样一来,可能会费点钢筋。“
  钢筋这不有得是吗,费点就费点,要知道,这可是价值几千万两的木炭啊!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就加钢筋,费点钢筋没什么,反正西殷都城那边就能出产钢筋,如果这边盖房子不够用了,直接派船去西殷都城拉就行了。”


第744章 薪火相传
  木炭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呢?
  古人土窑烧木炭那就是在山坡上挖个洞,在四周开些气孔,然后吧柴火丢进去点燃,然后逐步封闭洞口和气孔,让其在缺氧状态下慢慢燃烧分解。
  这种方法烧制出来的木炭其实不好,很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的烟炭,也有可能会出现漏气;
  把里面的木炭烧个精光的情况。
  毕竟山体不能保证完全密封,有什么裂缝或者老鼠洞什么的漏气很正常。
  而且,能挖出炭窑的山洞土质里面基本含有水分,这些水分在木炭烧制过程种渗进紧贴土层的柴火里面,那就会出现燃烧不够充分的烟炭。
  所以,真正专业烧制木炭的都不会采用这种土办法。
  大明工部可以说是专业中的最高级别;
  他们用的办法自然相当的专业。
  第二天一早;
  制药厂北面三十余里的空地上便聚集了将近二十万人。
  神武营将士都已经完成砍树伐木的任务赶过来了,而剩下的就是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和这边原始部落的平民;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巨马部落迁徙过来的平民。
  彭宾貌似已经跟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细细交待过烧制木炭的细节了,这会儿三人正在那里给手下将士训话呢。
  这边原始部落的平民一看神武营将士的方阵,脸上无不露出一丝敬佩之色。
  他们虽然不会打仗,但是看人家这整整齐齐的方阵也能感觉出人家实力的强悍。
  神武营将士的实力那真不是一般的强悍,装备齐整不说,光是他们那壮硕的身躯和满脸的刚毅都能让人感觉到浓浓的铁血之气。
  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泰昌举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一丝志得意满之色。
  大明将士那绝对是当世最为强悍的存在,光论兵员素质,欧陆各国都赶不上。
  这会儿他们都不是在打仗呢,而且也没骑战马,没批全身甲,排出来的阵列都有如此气势,真正打起仗来,那绝对能让敌人胆寒。
  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训完话之后便各带着两三万人马开始行动了。
  他们分工很明确。
  马祥麟带着两三万将士貌似是在清理场地,凡是工部官员用石灰线圈出来的区域;
  他们都清理的干干净净。
  地上不管是树枝还是树桩,包括那堆积如山的圆木,全部被他们搬到了石灰线外面。
  秦翼明则是带着两三万将士在挖黏土,工部官员已经给他们找好了黏土区域并准备了一些简易的独轮车和藤条编织的筐子。
  他们只需把黏土挖出来,装藤条筐子里面,然后用独轮车推过去,整整齐齐的倒在石灰线的边沿即可。
  秦拱明好像带着两三万将士在清理树枝。
  他们清理的相当认真,凡是粗细在一寸以上的,他们都会清理掉分叉和树叶,砍成长度相当的光杆。
  这些都忙完之后,他们还根据木材的粗细和类型分类堆放起来,那些比胳膊还粗的树枝和跟大腿差不多粗的树枝他们还会锯成段之后用斧子劈成大小粗细差不多的柴火。
  不一会儿,地上便出现很多摆的整整齐齐的柴火堆。
  北美印第安部族的青壮也没闲着,他们正根据马祥麟、秦翼明和秦拱明训话的内容,边观摩学习着,边跟这边原始部落的人讲解着。
  神武营将士其实是在示范,他们当然不可能在这里烧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木炭,他们也就在这里示范几天,等北美印第安部族青壮和这边原始部落的平民差不多学会了;
  他们就该去干其他更专业的事情了。
  工部官员究竟会建造出什么样的炭窑来呢?
  不但印第安部族青壮和这边原始部落的平民很好奇,泰昌也有点好奇。
  马祥麟带着手下将士把一个几里长的狭长区域清理完毕之后,几工部主事便开始教他们画圆圈了。
  这画圆圈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一根线两头绑上钉子,然后一根钉子插中间,一根钉子在地上转一圈,然后再在画出来的线上撒上石灰粉就行了。
  不一会儿,地上便出现一排整整齐齐数百个圆圈,这些圆圈都是丈许方圆,间隔也是一丈左右,规整的很。
  紧接着,马祥麟便指挥手下将士拿起铲子往圆圈里面填河沙了。
  这些河沙也是早已准备好的,都堆积在外围的石灰线附近,他们铲起来也相当的快。
  没过多久,石灰圈里面又出现一个厚厚的沙饼。
  这个时候,马祥麟又指挥手下将士扛着早已准备好的钢筋散布到数百个圆圈周围。
  他们搬过去的钢筋还不是一样的,有粗的有细的,有各种长度的长条,也有各种大小的圆圈,那些圆圈上甚至还用石笔做出了标记。
  这又是干什么呢?
  很快,马祥麟便指挥手下将士扎钢筋了。
  他们先是取出四根最粗的长钢筋用细铁丝将一头绑在一个大致脸盆大的圆圈上,然后便直接把四根钢筋和圆圈立起来,再大致比划了一下,然后便把钢筋的另一头分成四个角,均匀的插在地上画好的石灰圈上。
  紧接着,他们又抬起一个更大的圆圈,用细铁丝绑在四根钢筋的内沿,那位置大致就是比人高一点。
  这个时候,秦拱明也带着手下人把清理好的树枝往过搬了。
  他们搬得还相当的有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