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锁玄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 关于扳指

    扳指其实早就有只不过到了满清才被大家所熟知。满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头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时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到后来不打仗了渐渐有了玉石和金银等贵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征权势地位,也体现满洲贵族尚武精神到了后期纯为装饰皇帝有时候赏赐有军功的武将也会赏扳指纯粹的文臣是不带的。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音射)《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

    摧决扣断扳指。决,骨制品。射者用以钩弦之器,即扳指。喻勇猛。汉陈琳《武军赋》:“当锋摧决,贯遐洞坚。”南朝宋袁淑《御虏议》:“重币甘辞,招摧决之将。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聊斋志异》老饕故事里就讲到扳指,不过在里面叫作箭镮,兹录如下,可以供大家参考。

    邢德,泽州人,绿林之杰也,能挽强弩,发连矢,称一时绝技。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

    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邀同贩鬻,邢复自罄其囊,将并居货。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至都果符所占。

    腊将半,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怏闷。时晨雾蒙蒙,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见一颁白叟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邢于南座,对叟休止。僮行觞误翻柈具,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捧巾持窣,代叟揩试。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镮,厚半寸,每一罥约重二两余。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

    邢窥多金,穷睛旁睨,馋焰若炙,辍饮,急尾之。视叟与僮犹款段于前,乃下道斜驰出叟前,紧衔关弓怒相向。叟俯脱左足靴,微笑云:“而不识得老饕也?”邢满引一矢去。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钳,夹矢住。笑曰:“技但止此,何须而翁手敌?”邢怒,出其绝技,一矢刚发,后矢继至。曳手掇一,似未防其连珠,后矢直贯其口,踣然而堕,衔矢僵眠。僮亦下。邢喜,谓其已毙,近临之。叟吐矢跃起,鼓掌曰:“初会面,何便作此恶剧?”邢大惊,马亦骇逸,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走三四十里,值方面纲纪,囊物赴都,要取之,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方疾骛间,闻后有蹄声,回首则僮易跛骡来,驶若飞。叱曰:“男子勿行!猎取之货宜少瓜分。”邢曰:“汝识‘连珠箭邢某’否?”僮云:“适已承教矣。”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一发三矢连遱不断,如群隼飞翔。僮殊不忙迫,手接二,口衔一。笑曰:“如此技艺,辱寞煞人!乃翁偬遽,未暇寻得弓来,此物亦无用处,请即掷还。”遂于指上脱铁镮,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邢急拨以弓,弦适触铁镮,铿然断绝,弓亦绽裂。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僮下骑便将搜括,邢以弓卧挞之,僮夺弓去,拗折为两,又折为四,抛置之。已,乃一手握邢两臂,一足踏邢两股,臂若缚,股若压,极力不能少动。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取金已,乃超乘,作一举手,致声“孟浪”,霍然径去。
………………………………

11 关于明器和翁仲

    1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宋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

    明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礼记?檀弓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唐谷神子《博异志?张不疑》:“自是不疑郁悒无已,岂有与明器同居,而不之省,殆非永年。”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殡,摆设明器,好生齐整,我和你看一看波。”

    2。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杜预注:“谓明德之分器。”

    【一】出处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其曰明器,神明之也。”见《礼记檀弓上》。

    【二】即“冥器”。一作“盟器”。

    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又称冥器。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器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有价值的考古实物。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墓中,已出现专供随葬的模型,如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墓中出土方形尖顶陶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墓中出土彩绘陶靴等。商周时期明器日益普遍,河南安阳商墓中曾发现锡铅铸造的礼器和武器,以及仿青铜礼器制作的陶明器。战国时期,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的陶明器更加普遍,象征车马的小型车马饰和陶、木质俑开始流行,甚至连竹木制作的床榻几案等家具和琴瑟等乐器,也常常是仿实用器的明器。秦汉时期陶明器数量更多,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如真人真马。反映家赀财富豪华威仪的楼阁庭院、侍卫奴仆,井仓灶磨、车船、鸡狗等明器,在汉墓中随处可见,而且造型大多逼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武士俑、胡人俑、伎乐俑、陶牛车,南方流行青瓷明器,其中以莲花尊、魂瓶、虎子(溺器)等最具特色。唐代出现三彩明器,工艺水平很高(见唐三彩)。北宋以后,纸明器逐渐流行,其他质料明器减少;但在官僚地主墓中仍不乏陶、木明器。

    【三】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唐代的三彩陶器主要作为殉葬的明器,礼记……书曾载:为明器者,如葬道矣,备物不可用,衷哉!死者而用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口明器,神明之咆;涂革拐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古人深信死后有灵,殉葬器物可供来生享用,故厚葬成风,形态广及车马俑。僮仆俑、镇墓俑及动物俑等。少数制为生活用器,如杯,盘、壶,罐等等,但数量较少,这与铅釉有毒,只宜观赏不可盛食,或有相当关联。

    翁仲

    所谓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中国,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初为铜制,号日“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但后来却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成为中国两千年来上层社会墓葬及祭祀活动重要的代表物件。像了人像外,还包括不现动物及瑞兽造型的石像。——李修平:《李零:》,载《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3卷第1期页301,2006年6月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

    据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带着一群翰林学士郊游路过一古墓时,他指着墓前高大的石人问是什么,一翰林回答说:“这石人名叫仲翁。”乾隆随后即写下“打油诗”一首:“翁仲尔今称仲翁,必是窗前少夫功;你今不得作林翰,罚到江南作判通。”乾隆故意把四句诗中每句最后两个字都颠倒过来,以讽刺把“翁仲”错为“仲翁”的翰林。

    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据说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其他早期实物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河南登封嵩山中岳庙前的翁仲像,高约两米,年代约为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左右);2、山东曲阜孔庙收藏的汉越乐安太守麃君墓前的一对翁仲像,高约2。54米和2。2米。上有刻铭,一个自名“亭长”,一个自名“府门之卒”,年代约为本初五年(即公元146年)左右;3、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曲阜东汉鲁王墓前的一对翁仲像,高约2米;4、山东邹县匡庄地面保存的一件石翁仲,高约1。2米;5、山东邹县孟子庙收藏的一件石翁仲,高约1、48米;6、河南洛阳邙山北魏静陵前的一件石翁仲,高约3。14米。
………………………………

12 关于兄妹婚恋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已广为人知,民间还流传着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以唐时《独异志》中记录最详:“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在古代,很多国家都有兄妹婚姻存在。在某些地方兄妹婚姻曾发生过积极作用。

    古代中国中国古今不管哪个朝代,都有表兄妹结婚的传统。只有明清两朝禁止表兄妹结婚,而且这项制度中途也被废止。

    “亲上加亲”一词就是形容表兄妹堂兄妹之间的婚姻。表兄妹之间从小认识,青梅竹马,产生爱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从小就比较了解,家庭关系也比较熟悉,双方父母,喜欢包办这类婚姻,特别是在财富和权力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表兄妹结婚在古代属于主流。

    古代日本古代日本,兄妹结婚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在皇室、贵族之间还是平民百姓。

    在皇室中,与自己的妹妹结婚的天皇就有几位,如仁德天皇、天智天皇和敏达天皇等,而其他皇子之间的兄妹婚姻更是不计其数。这是因为古代日本残留的母系社会影响力,子女分别在各自的母亲家长大,所以同父的兄妹不比其他人亲密多少,而且为了保持皇室中血统的纯正,防止统治者的大权势力旁落,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日本民间,兄妹婚姻的也很普及。日本各个村落中,村民为了防止遭受邪灵的入侵而在村口供奉了塞神,塞神往往是一男一女二尊神像,据说有他们祝福能使夫妻关系和谐,但是塞神却又不是夫妻关系,而是一对兄妹。在民间兄妹成婚时,甚至还有特殊的兄妹仪式,人们相信妹妹是哥哥的守护神,哥哥远行时带上妹妹的手绢或发丝以求平安。这些民俗正反应了民间兄妹婚姻的存在和盛行,为人们所接受。

    其他国家在古代埃及、古代罗马等国都有兄妹婚姻现象,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后代的血统纯正。如著名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父母极有可能就是一对兄妹,而他自己也娶了他妹妹为妻。

    齐襄公和其妹文姜齐襄公(?—前686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四位国君,文姜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兄妹两人自幼在宫中长大,相互喜爱,后来犯下**之事。其父发现后,将文姜许配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

    陆游和唐琬陆游作为南宋著名诗人,唐琬是陆游的表妹兼第一任妻子,他们婚姻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婉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陆游一生。

    达尔文和艾玛英国杰出生物学达尔文一家三代都是兄妹结婚,家族62人中有38人因为不育、孩子夭折、有基因缺陷而没有后代。达尔文与表妹艾玛育有10名子女,其中3人夭折、3人不育。

    李嘉诚和庄月明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他的妻子又是他的表妹。

    “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虽然不是现实中的例子,但红楼梦的故事已妇孺皆知,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姐。

    此外,夫妻关系是兄妹的还有:纳兰性德、王安石、苏轼、顺治皇帝、刘易斯、李世民等。
………………………………

13 悬棺

    芦芽山一带的民间是盛行土葬的,而悬棺,当地人称之为石葬,可能是一种异常的葬俗,据专家分析,其安葬的人有以下几种可能:

    其一:当地人对长辈的孝顺,长辈去世后,置于悬棺,意即升天。

    其二:在疆场上战死的士卒。宁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百战楼烦地”的别称。战争后,当地人不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