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松了口气,坐在地边上歇脚。李秀看到王南在揉着他那酸痛的肩膀,就贴在他身后帮着揉,二丫只好假装乖巧的走到一边四处看风景,却看到一股日军从一个村子边穿过,二丫赶紧叫上二人,三人只好东躲西藏的绕着上路。
  这一天,四处都有大大小小的部队,好几次他们三个人都被这些人远远的看到,还好,义勇军也好,日本人也好,都没有派人追上来。
  三个人就游离在两军中间,被这些部队赶着撵着的,时而向南,时而向北,时而又东,时而又西,只是多数时候往北往西走,在傍晚的时候就被赶到了绥化县城的东南边,四面都是庄稼地,没太多草丛灌木可以躲藏,远远的看着了呼兰河道上的草丛灌木,却没办法过去躲藏。
  快到晚上了,三个人都看出这些部队都不会追他们三个,王南估计是他挑着挑子,长枪又都放在挑子里看不出来,两个女孩子大包小包的,远远看去让人觉得是一家逃荒的。
  于是就大胆的顶着远远几拨人的目光往一个小河岔子边上挪。这里只有不多的灌木和草丛,沙滩也没有,窝棚地窝都不好搞,可三个人一身的重东西,被当狗一样的撵着一天了,实在实在没了力气,就瘫在这里勉强着休息。


第四十八章 第二把匣子枪

  二丫坐在那里傻看着挑子里的肉,昨天的鲜肉现在都成了曩肉,再不吃就要变臭了,嘴里一个劲儿的嘟囔着:“被他们撵的连肉都没吃上一顿”。李秀用眼睛挖了下她:“臭了就扔了,命重人还是吃的重要?”二丫在她看不到时无声的嘟囔说:“都重要都重要”。
  王南也很无奈,从昨天上午打那一场,结果到现在都没消停下来。脚上的鞋都不跟脚了,只能脱下来让李秀用针再补一下。
  王南有点后悔当初怎么没找双日本人的铁钉鞋子穿了。他扒回的背包多数都有日本兵的备用鞋子,他打死的日本兵脚上都有皮的铁钉鞋。要是一个老兵的话,肯定第一件事就是找双合适的鞋子套脚上。可王南没当过兵,更不是老兵,也没有这个见识。这边的老传统更是忌讳穿死人鞋,所以他见到的所有的鞋子都没有留。
  这一路走来,自己缝的鞋不结实,只能坏了就缝,都不记得补过了几次了,李秀和二丫没有合适的针和线,只能先对付着,就一直将就到现在。
  三个人准备晚上光线阴暗的时候再搭上蚊帐,现在就扒着小河岔子的土梗四处看风景,两个女孩子轮流给王南揉着肩膀。不一会,就看到了一大队的东北军由几个日军兵带领着,向北方行军。三人借着草丛灌木让过了这些人,看着前后没有人,顺着小河流往南边又挪了几里地,这周围路边溪边的草丛高了些,相对而言在这里过夜也能睡的安稳点儿。
  在王南寻找休息的地方时,看到远远的有一群人。
  天色已晚,只有余晖。天空上飘着几条彩色的云彩,地面上还有最后一点余光。王南决定过去看看,如果是义勇军,说不定可以安心的生个火。
  让两个女孩子先在边上的草丛中休息,他拿上马枪和匣子枪就潜了过去。
  这个时候都能感觉到天空在快速的黑下来,王南借着草丛的遮掩弯腰跑了过去,在一百多米处才看清了那路上有几辆大车,一辆坏了的大车堵在最前面,马都被压在车辕下,大车周围有几十个东北军军服的人,还有一个哇啦哇啦叫的日本人在那里,一个应该是翻译在边上对着这些人说着骂着这些人的话,昏暗不定中能看翻译的对面有个挂着匣子枪的军官在骂着手下赶快卸车。
  不用说也知道,这些人都是汉奸。
  这个时期还没有把伪军这个词传开,在满洲立国被中国人称为伪满,意思是不正统的满洲政府。而伪军这个词的出现是日本人开始组织和训练满洲军队时,也就是一个多月前,才开始出现的,还没流传开,直到全面抗战才遍晓中国。
  王南看了看四处,都是黑乎乎的,稍远一点儿就看不清什么了,这才是真正的黑枪机会。
  就又往前挪了二三十米,在几十米的距离上,抬起马枪对勉强能看清人形的日本人开了第一枪。
  紧接着就将已经快分不清的汉奸军官和翻译打倒在地。
  余下的东北军汉奸在几个排班长喊话下都在往后面跑,根本不管日本人和军官的死活。王南没有对他们开枪,只是慢慢靠近那辆大车。
  站到跟前才看清倒在地上的三个人已经死去,远处已经全是黑暗,余下的东北军汉奸也不知道躲在了哪里。
  看不见四周的情况,王南只好竖起耳朵仔细听了下周围的声音,近处没什么人声。就端着枪慢慢挪到那军官的身边,站在他的身边时黑的只能勉强看清他身上的匣子枪形状,王南心中有些高兴,这是第二把了,以后倒是可以左右手同时练了。
  把这把匣子枪摘了下来,又从这个军官的口袋里的翻出来几个桥夹的子弹,翻译没带枪,日本人带的是王八壳子。
  正想往回走时,看到军官的右手腕闪闪发光,王南就又蹲了下来,把三个人的手腕摸了一圈。东北军军官和日本人都带着手表,有手表就会有钱,又开始掏他们的口袋,把三个人的口袋里还真有不少纸票子和银元。
  随后走到斜在地上的大车边上,摸了下车上的麻袋,感觉里面都是粮食。这个王南不需要,他就拿着匣子枪和子弹慢慢退了回来。
  回去时地面全是黑的,走到大概是李秀二丫藏身的位置上,小声喊了两下,两个女孩子应了声,才发现已经走偏出去几十米远了。
  王南觉得在这里还是不安全,黑灯瞎火的带着两个女孩子就从地里往大概的南方走,三人忍住了困乏,走了很久才找到一个草深的地方,这才用枪支起蚊帐打了个地铺休息。
  天蒙蒙亮的时候,三个人没敢再出发,只是借着光亮在这里周围又找一个能藏住人的地方,挖了个地窝,躲在里面补觉补充体力。
  从草丛看出去,四面都有些拿枪的人影在活动,还时不时传来几声枪响。
  三个人就轮流放哨,一直等到晚上。
  火也不敢点,一整天就嚼着肉干充饥,等到了晚上,这一路上存下来的肉干都被吃光了。
  让二丫恨恨不已的是挑子上带着的肉都有了味道,被王南拿着铁锹在边上挖了个坑埋掉。
  二丫就在边上一会说白挑了这么久,一会又说,吃都没吃上一口,光是看着掉口水了,李秀借着个时间把鞋缝补了一下给王南。
  所有的肉蛋都丢掉了,挑子里的东西就被李秀想办法都合进了包里。
  入了夜,三人按看好的方向躲躲藏藏又走了一夜,深一脚浅一脚的,实在累了,就勉强找个地方休息,结果一眯就到了天亮。
  这片地方周边没什么人带枪的人活动,三个人就抗着累和饿赶紧往南走,贴着一个大镇子的边上往山脚赶去。
  在下午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可以搭窝棚又隐蔽的地方,三个人好好休息了一下。
  怕烟引来人,等到晚上才点火,把火头掩了又掩,挡的四面看不到火光时才开始做饭。三个人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东西,肉是没有了,只能吃罐头配大米饭。
  好好休息了一夜,再继续往南潜行。


第四十九章 弹药肚兜的来源

  路上,王南拿着两把匣子枪翻来覆去的比划,在路过一个小水泡子时,终于把大木盒子丢了进里。
  这东西他用着很鸡肋,匣子枪在需要驳接上木盒子射击时的距离威力不大,不能一枪毙命,这正是王南忌讳的事儿,所以他宁可远马枪近手枪。
  王南腾出胸前的包,把两把匣子枪和挂上子弹的梭子与散弹都放在里面。他想如果能枪挂在这里就好了,子弹也放在这里就更方便了。
  把刚才想出来的对两把匣子枪怎么放的想法跟李秀说了下:胸前挂个弹药袋子,上下两排,每排各有三个前盒大小的袋子,在下排的袋子外面,用弹药带子做一个能卡住匣子枪的枪套。
  李秀问弹药袋子是什么样的?枪套又是什么形状的?王南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这只他的想法,落到现实还有距离,只好拿着胸前挂的包比划。李秀苦思冥想了半天,二丫就在边上小声提醒她,她听了便笑,对王南说:“二丫说就是把肚兜放在外面再缝些袋子”。
  王南说:“就要上面挂脖子上的和系腰上的带子,别的不要”。
  两个女孩子想到王南也要用肚兜就偷偷暗笑。
  王南也有点不好意思,想了想说:“先做好这个子弹袋子吧,到时再试怎么放匣子枪”。
  肚兜挂口袋倒是中国人的服饰传统,改成挂子弹,挂枪,也是合情合理顺势而为,换个外国人的脑袋怕是要拐上几十个弯才能折腾出来。在中国传统服装衣饰的演变中,中国人到清代,男人才不怎么穿肚兜,男性的内衣慢慢的以对襟小衫为主,等到民国时女人们的内衣慢慢的也开始西式化,穿戴肚兜越来越少,再到后世也只有小小的婴儿才套个肚兜上拍几张照片。肚兜除了当工艺品已经没有了实用价值,成为了祭奠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符号。
  路线的前方就是巴彦县,是最早那批关内移民建立的一个小镇子。
  这时日本人还没有占领巴彦县,可王南没心情进县城,李秀已经开始吹来一股股的枕头风,想安定的生活。三人衣食暂时无忧,还是快些到哈尔滨过上新生活吧。何况这一带已经看到不少义勇军的人在活动了,王南没心情搭理这些人,李秀也一个劲的说快点过江,三个人就一路隐形急走,绕过了巴彦县,直接到了松花江边上寻找渡口过江。
  可松花江弯弯绕绕,江中岛屿沙滩众多,也不是哪里都合适当渡口。三人只好沿着江边向西一路走一路看,走了十来里也没有看到一个渡口。
  快到晚上了,三个人只好跑到临近的江边的小屯子去打听,这才知道还得往西走上十几里地。
  这一夜就在江边找了两个干土坑将就着休息了,第二天上午才找到了那个渡口。
  守船的有两个人,船家天天操劳在江上,显的很老,带着个半大孩子就躺在江边不远处的窝棚里,一条不大的帆船落了靠在江边上。
  听到三人要渡江,老船家看着他们身上的枪说日本人已经有小火轮在江上巡逻了,时不时会截住渡船搜查。三个人要是带着枪过江,最好是早上和晚上。
  天色还早,除了他们三个人也没有人过来坐船,几个在就在小窝棚这里闲聊起来。
  老船家很健谈,先是奇怪王南三人一男二女的组合,又问起他们的枪是怎么来的。
  等知道他这满身都是打死日本人搞来的,就显的十分兴奋。开始给王南讲他听来的哈尔滨城里中国人的惨状,激动之处手舞足蹈的咒骂小日本子是畜生,听的王南三人有些沉默。
  中午的时候,王南就让李秀和二丫做大米饭,比往常多放了一倍多的米,还开了几个罐头,与干菜混着放进到了大米饭里,请船工和他那侄子一起吃。
  不算丰盛的大米饭,三个人吃了一些就在那里看着老船家和半大孩子狼吞虎咽把锅底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老船家有些不好意思,解释着说差不多一年了,兵来兵往的,船钱都不够饭钱,这是一年来第一次吃了顿净大米干饭还有肉。那个半大孩子到了耋耋之年还念念不忘他这顿记事以来最豪华最奢侈的一顿饭。
  到了傍晚时,船家两人送三个人过了江。
  渡口这段的松花江很宽也很平稳,夕阳撒在江面上,一片宁静。
  可宁静的背后,是老船家东张西望的查看江面,王南也马枪放在了手上。
  到了对岸,王南给船钱时,老船家不要,说:吃了你们一顿大米饭,已经很值当了。你们杀了那么多日本人,也值俺们俩出把力气,船钱不能要。
  王南想了想,收回了钱,却拿了把步枪和两包子弹给了船家,让船家拿去卖给中国人。反正在进哈尔滨前两个女孩子身上的步枪都得处理掉,送给老船家这样有骨气的中国人是最好的选择。
  老船家不要船钱,却很高兴的收下了枪和子弹。用他的话讲,这枪拿回去,起码能保护下屯子里的人不受乱兵的祸害,他替屯子里的父老乡亲感王南了。
  二丫在一边直冷哼,李秀不解,随后两个人低语了几声,李秀也就拉着王南挥手而去。
  这种看似因为道义不要钱,却能得到更多的手段,农村里其实是很常见的,越是手脚大方的人越能遇得到这种事儿,后世甚至有句话说免费的东西最贵,还形成了各种套路。直到两个女孩子在身边把这中的猫腻嘀咕出来,王南才算明白。
  按老船家之前的说法,到了对岸离哈尔滨还有40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