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应注意的是这个治于成都益州刺史部的辖区内还设有一个益州郡在今云南境内。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乱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故第87回写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乱事。第二段“建兴三年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建宁太守雍辏撕撼卜胶钣撼葜蠼窠崃匣裨旆础櫊樋ぬ刂彀⒃綆Q郡太守高定二人献了城。止有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其中“益州”、“建宁”都应该改为“益州郡”。
2、“彝陵”
这个地名出现的次数也非常的多如第49、5o、51、82回等等。“彝陵”本作“夷陵”战国末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即有此名。西汉置夷陵县此后直至清初的一千八百余年间除三国东吴统治时期有五十八年(22228o年)改称西陵外“夷陵”之名一直未变。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为彝陵州因古代汉族中原王朝常以“夷”蔑称少数民族满清入主中原后忌讳“夷”字故作此更名。我们现在印行的《三国演义》是以清康熙年间著名文学评论家毛宗岗的评刻本为底本其中的“夷陵”当然都被改作“彝陵”。因此我建议现在应将书中的“彝陵”全部还原为“夷陵”。
3、“许都”、“许昌”
这两个地名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作者也知道“许都”、“许昌”实际上是指同一座城市即今河南许昌市但在书中一会儿是“许都”一会儿是“许昌”这都不正确。历史上并无“许都”这个地名许昌在公元221年以前叫许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迁都于许县。公元221年即曹丕篡汉后的第二年取“魏基昌于许”之义才将许县改为许昌县故而书中第8o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及以前各回中“许都”“许昌”均应改为“许县”。
4、“南徐”
书中第53、54、55回均提到“南徐”南徐即今江苏镇江也就是作者在53回倒数第2段中所说的“南徐润州”(润州亦为后世地名)当时称“京”孙权曾以此为府这个“京”为地名专名而不是都的通称按后世习惯用双名的惯例可称为“京邑”。孙权迁治建业城(今南京)后京改称京口东晋初失淮北地置徐州于此后收复淮北又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北徐州。南朝时改徐州为南徐州改北徐州为徐州始有“南徐”之名。
5、“黄州”(如第49、55回)黄州始置于隋其了东汉时属江夏郡建安三年曹操入荆州分江夏郡立蕲春郡辖之。
六、行政区划等级概念错误例如:
1、“次日人报九郡四十二州官员俱已到齐。”(见第34回第12段)
“孔明变色曰:‘汝主……占据六郡八十一州。”(见第54回第1段)
东汉的行政区划实行州一郡(王国)一县(侯国)三级制作者却在书中以郡领州大错特错。
2、“沛国谯郡”(见第1回第21段、第75回第2段)应为沛国谯县沛国为王国相当于郡谯为其辖县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为曹操、华佗的故乡。
3、“青州太守”(见第1回第16段)、“外郡刺史”(见第3回第14段)、“徐州太守”(见第1o回第9段)州的长官称为刺史或者牧尊称使君;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尊称府君。因此第11回中称徐州牧陶谦一会儿为“陶使君”(第11段)一会儿又是“陶府君”(第16段)是不正确的。
七、两地点间的距离严重失实例如:
1、“小沛离徐州只有四五十里上马便到。”(见第14回倒数第3段)
小沛即今江苏沛县徐州当时治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由小沛到徐州不是四五十里而是二百四五十里自然不能上马便到。
2、“却说先主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十余里连结四十余寨。”(第82回最后一段)。
“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见第83回倒数第4段)。
巫峡建平(郡)治今重庆市巫山县(不过书中讲亭之战时尚未设建平郡应称宜都郡巫县)该地正当川口而猇亭则在彝陵(今宜昌市东南)东南方约2o公里处因此上面二处所述的距离应相差不大怎么会是一个七十余里一个七百余里实际上沿长江从重庆市巫山县到宜昌市亭区的距离为2oo公里。
虽然说是瑕不掩瑜但一部优秀的历史出现这么多的地理知识错误的确是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诚然我们无需用历史学专著的标准要求历史但正如历史所反映的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必须符合历史事实一样保证它所传达的地理信息的基本准确也绝对算不上什么苛求而是进行历史创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要求。
并且《三国演义》中所犯的地理知识及其它文化、风俗、典章制度方面的错误都并不是出于组织情节、塑造人物的需要而是作者的知识局限、错误或者是传抄、刻印中的错误。所以这种错误应该得到订正对这种的错误订正也不会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产生什么影响。从《三国演义》所承载的文化、社会意义与功能的高度来看这种订正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将会弄得谬种流传混淆视听。
s
………………………………
古代中國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南宋末改五斗為一斛二斛為一石。也就是说宋前一斛和一石重量相当大概是现在4o斤左右
枺鼭h每斗2ooo毫升建武十一年大司農斛(中國歷史博物館藏)(196oo)
人还把1oo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1oo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o克。
s
………………………………
在生活中“左”与“右”不仅只代表方位而且在政治、军事、地理、宗教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左”与“右”之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在政治上古人视“右”为上视“左”为下唐代称贵族为“右族”称帝王的亲戚为“右戚”而被贬谪降职的人便称为“左迁”。在清代以前凡朝官班次皆以文职居左武职居右故称武官为“右列”。如国家遇到战乱则以武士为上故称“上武”或“右武”。这说明了历史朝廷都认识到军队对保卫国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军事上则视“左”为大为正“右”为小、为副。现在在军队队列中排头兵总是站在队列“右边”口令是“向右看齐”军功章则佩戴在军上衣的“左上方”值勤袖章也戴在“左”手臂。(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在地理上我国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山东别称“山左”江西为“江右”。福建因濒临东海故又称“左海”。在福州林则徐纪念馆门口大墙的左门楣就是书有“左海伟人”四个大金字。
在佛教中“左”兆“凶”“右”示“吉”呈现在如今佛像胸前表示吉祥如意的符号———“卐”就是以右旋卐为准。
在生活上人们多对“左”表示歧视。南方人称“右手”为“大边手”称“左手”为“小边手”。北方人叫性格乖僻的人为“左性子”、“左脾气”甚至称歪门邪道的为“旁门左道”。
有趣的是:我国男女衣服的开襟也有“男左女右”之分。男衣纽扣一般在右扣门在左由左向右扣衣;而女性的衣服则相反。据说与古代生活也有密切关系。当时男人狩猎或出征多用右手执戈挥矛而女人抱婴喂乳则多用左手右手便于料理家务。此外男“左”女“右”的说法在我国相当普遍就连如今男女结婚拍结婚照也是“男左女右”。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如:房间是民居院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北京四合院都是平房没有楼房。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正房就是北房也称上房或主房。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於其他房间。
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往往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旧时人们有尊左的习俗我们常说的“左祖古庙”、“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都是尊左的反映。
s
………………………………
隐士在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奇特的特殊群体存在于每朝每代。这些隐士们或抱啸山林、探究玄理或隐居求高、著书立说是中国古代、近代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古有许田、巢父、伯夷、叔齐后有陶渊明、黄公望等等。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知越是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这类的隐士越多出现。孔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就是这类隐士归隐山林的特色之一。不过这些隐士又分为很多种。有的是完全沉浸于山野之中自得其乐不为世人所知也从不涉足红尘;也有的虽为隐士但是却名声鹊起成为一代大儒;有的更是在当地或者周边地区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他们或品藻人物或教授学识成为一时之“名士”。在后汉时期的荆州大隐士庞德公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由于本身的隐士身份关于庞德公事迹的历史记载很少。在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他的踪迹仅仅在习凿齿的《襄阳记》中才有关于庞德公的零星记载。幸好南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关注到这段资料才使得这个在后汉大名鼎鼎的隐士被挖掘出来。而范晔对庞德公也是比较重视还特意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专门对庞德公进行了介绍但无论是裴松之还是范晔都只是将习凿齿《襄阳记》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辑录因此关于这个著名隐士的生平事迹还是不多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疑问。尽管如此从这些残缺不全的记载和一些诗文、野史传说中我们还是可以领略到这位庞德公的风采。
(一)
要说到关于庞德公的疑问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名字。《襄阳记》中说他叫做庞德公《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则称为庞公。德公到底是他的名还是字呢?笔者在对比这两段记载时心中有些疑惑。要说这是他的名吧总觉得不太象。众所周知东汉时期的名字由于王莽的关系一般都是单名基本上是没有双名的。此惑一也;再者关于庞德公的第一手资料出自《襄阳记》其文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请注意这里前三个人物用的都是表字按照一般的写法而最后一个德公是否也应该是表字呢?此惑二也。笔者怀疑:可能范晔在此也有些疑惑所以直接以“庞公”称之。笔者妄断:可能德公只是表字而名已经无人知道了。不过由于其他资料的匮乏故存疑于此。
(二)
关于庞德公的事迹《后汉书•;逸民列传》和《襄阳记》中还是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庞德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居住在岘山(亦名岘山在今湖北襄樊南东临汉水)之南。一生乐于隐居“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宾休息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