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蛇之法海佛缘-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边的阿月和邹栖梧也走到了屋檐下,满脸笑容的大声呼喊道。
  “邹叔,阿月!”
  适时的将目光转移到下方的二人身上,裴文德在看到邹栖梧父女俩的那一刻,原本因为小青的讥讽而停滞的喜悦再次涌上心头。
  人生得意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炫耀、展示自己的成功。
  这是人的本性。
  裴文德从不认为如今自己已经超脱了凡人,不再需要家人朋友的认可。
  一般人就算是锻炼出了几块腹肌,都会时不时拿出来炫耀一下,更何况是“成就阴神法相”的这种大事。
  “我成功了!我现在已经超越了天人之境!”
  嘴角扬起的那抹微笑,充分表达了裴文德此刻的心情。
  就算是先前因裴文德的冒险举动而颇感恼怒的小青,此时也没有再次出言吐槽、埋怨对方。
  “哈哈,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
  抬头仰望着屋檐之上的裴文德,邹栖梧就像所有的长辈一样,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夸赞去肯定对方。
  “正好过两天就是‘上元节’了。”
  “为了庆祝你的成功,咱们到时候去好好逛一下灯会,顺带也让你们去见识一下长安的繁荣与奢华。”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举国上下都可歇职度假,而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花灯。。
  尤其是到了唐朝时期,在朝廷的重视下,赏灯便从小规模的活动扩展为全城的灯会。
  得益于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盛,元宵赏花灯活动规模空前盛大。
  无论是皇宫内院,还是乡镇街头,处处张灯结彩。
  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人人外出赏灯。
  花灯工匠们还会专门制作出一些巨大的花灯轮、花灯树、花灯柱,满城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除此之外,其它的异邦诸国也会在这个时候献上各种珍奇的花灯贡品,以表达自己的臣服之意。
  换而言之,唐朝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后世春节的雏形,是真正意义上举国同庆的日子。
  “上元灯会?”
  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裴文德,自然十分好奇长安的上元灯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毕竟他前二十多年都是在沩山渡过的,下山那些小村小户连基本的温饱都满足不了,更不用说举办奢侈的灯会了。
  就算是潭州最富庶的长沙郡,要是论及灯会的宏伟程度,也肯定不及长安都城的上元灯会。
  天朝上国、千邦进贡、万国来朝……
  这些用于形容王朝鼎盛时期的词汇,都是来源于唐朝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词汇在唐朝可不仅仅只是一些夸张的修饰词,而是一个个实打实的事实。
  【上元节?原来时间又过了一年了吗?】
  微微挑了下眉头,小青虽然不知道上元灯会究竟有多么繁荣。
  但她一看裴文德现在的表情,就知道对方心动了。
  就算修为达到了阴神法相的层次,裴文德这种喜欢凑热闹的性格却仍旧一点变化都没有。


第十四章 长安传道
  “就快到上元节了吗?”
  在短暂的兴奋之后,裴文德很快就和小青一样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了。
  事实上,这还是裴文德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离开沩山、离开灵祐禅师过的“春节”。
  往年的这个时候,裴文德都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让整个同庆寺都充满了过节的氛围与热闹。
  结果这次自己却完全忘了这码事,大半个“春节”都在闭关期间度过了。
  “也不知道师父他最近怎么样了!”
  突然有些怀念起了还留在同庆寺的灵祐禅师,裴文德的语调都变得低沉了几分。
  虽然如今的同庆寺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间破庙,无论是山下的村民亦或是潭州的香客,都会在这段时间上香祈福。
  再不济,陪在灵祐禅师身边的张楚生、狸猫三兄弟也不会让他感到寂寞,但裴文德还是生出了一种莫名的伤感。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
  但反过来理解一下,身边如果没有亲人朋友陪伴,所谓的节日也并不比平常特殊多少。
  就像这一次,如果不是有邹栖梧这个长辈的提醒,裴文德或许直到上元节过去了,才会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禅师那里你就不用担心了。”
  “我前段时间特意让人走了官道驿站,给他带去了你的消息。”
  浑然不在意的说出了一个足够让普通人家蹲大狱的事实,邹栖梧的财力和手腕在这一刻表露无遗了。
  “我估摸着,他应该在你出关之前就应该接到了这条讯息,所以他现在一定很高兴的。”
  话题至此,邹栖梧忽然语气一顿,又说出了另一个让裴文德惊讶的消息。
  “还有,你不是想要找你师兄吗?”
  “我这边最近也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他的消息,相信你一定会震惊于他这段时间的经历的。”
  ……………………………………………………………………………………………………
  早在重返长安的第一天,邹栖梧就在有意识的打探慧寂和尚的消息了。
  毕竟邹栖梧虽然不知道裴文德为什么决意离开潭州,但肯定和早已来到长安的慧寂和尚脱不开干系。
  只是令邹栖梧万万没想到的是,慧寂和尚在长安的所作所为,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夸张。
  因为慧寂和尚在长安的这段时间里,已然成为了搅动风云的中心人物。
  别说是有心调查的专业人士了,哪怕就算是普通人都略知一二。
  在初到长安的前几天,慧寂只是在长安世外的一间小寺庙里挂靠,就和其他来到长安的游僧一样。
  然而仅仅只安分了几天,慧寂便主动前往了大名鼎鼎的慈恩寺,扬言要借阅玄奘法师留下来的大乘真经。
  作为“唯识宗”的祖庭,玄奘法师生前翻译经文、传播佛法的寺庙,慈恩寺自然不可能答应慧寂这种无理的要求。
  奈何慧寂敢于上门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是有所准备的。
  从辩经到斗法、从文斗到武争……
  慧寂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辩才和神通,硬生生将慈恩寺的山门“打穿”,强行借阅了玄奘法师留下的大乘真经。
  也是在那个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慧寂居然是二十多年前名噪一时的“狂僧灵祐”的亲传弟子。
  在当年围剿狂僧的那场斗争中,虽然主力是终南山的道家诸派和钦天监的官府人士。
  可要说这其中没有佛家和其它三教九流势力的参与,别说是慧寂不信了,恐怕就连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的。
  毕竟当年的灵祐深得怀海禅师的真传,意图重立百丈清规、整顿佛门的各种不良做派和风气,对于佛门的打击同样巨大。
  最终,灵祐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得败走长安,从此隐姓埋名的藏身于沩山同庆寺。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慧寂声势浩大的强闯慈恩寺、借阅大乘真经,未尝没有替当年的灵祐禅师出气的想法。
  而接下来几天,慧寂的举动更是向众人证明了这一点。
  在成功让慈恩寺名誉扫地之后,慧寂便在自己挂靠的那间小寺庙里开坛讲道,向所有来往的行人宣扬自己的理念和佛法。
  与一般僧人的辩法、斗嘴不同,慧寂在开坛讲道之时,并没有引用任何事讳莫高深的禅理和佛典,而是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气讲述着各种道理。
  从四时天气对作物的影响、到货物流通对经济的推动、再到科举取士对传统氏族的打击、乃至于诸子百家的演变……
  慧寂所讲之道涉猎范围之广、思考角度之刁钻,简直前无古人,后也很少有来者。
  最让朝堂为之震动的是,慧寂在讲道期间甚至一点都不避讳自己对王朝末日的“预测”。
  用他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古来王朝始于土地,亦将终于土地。
  现今的大唐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已然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基础条件。
  为今之计要么对外用兵、扩张,抢夺更多土地以延缓王朝末日的到来。
  要么自上而下的肃清土地兼并,重新让底层百姓拥有生活下去的基础条件。
  如若不然,一场饥荒、一场洪灾都能够让百姓们揭竿而起,重衍一个新的王朝轮回。
  到那个时候,饿殍遍地、生灵涂炭将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
  结果可想而知,慧寂的这种说法几乎是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置于百姓的对立面,当下便引来朝堂之上的镇压。
  只是这种镇压有多少是愤怒于慧寂的大胆,又有多少是恐慌于慧寂的预言,恐怕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慧寂被官方称为“邪僧”,命令所有看到他的人进行通缉和追捕。
  奈何慧寂是一位修行的“漏尽通”的法相强者。
  只要慧寂想,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找到他的行踪,就更不用说将之缉拿归案了。
  而唯一有可能缉拿慧寂的国师赵归真,又不知出何原因始终没有出手。


第十五章 光王李怡
  “这……”
  目瞪口呆的听着慧寂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裴文德突然就有一种输了的感觉。
  毕竟自己仅仅只是给一百多只妖怪讲道,就一直担惊受怕,生怕有一天惹出什么大麻烦来。
  谁曾想,慧寂这边已经光明正大的在讲“屠龙之术”了。
  尽管从邹栖梧的描述来看,这部分内容只占慧寂讲道的很少一部分,却是真正足以动摇封建王朝根基的东西。
  “那之后呢?还有我那师兄的下落吗?”
  虽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裴文德还是忍不住的追问道。
  要说自己那胆大包天的师兄会这么躲起来,然后老老实实的不再惹事,裴文德是1万都不相信的。
  而邹栖梧接下来的讲述也证明了这一点,慧寂在被通缉之后并没有就此消停,反而开始更进一步的搞事了。
  “慧寂可不是什么会主动认怂的角色,自然不可能任由别人污蔑他。”
  伴随着邹栖梧的继续讲述,慧寂接下来所做的事情很自然的再次惊呆了在场所有人。
  ……………………………………………………………………………………………………
  在被官府定性为“邪僧”并全国通缉的情况下,慧寂仍旧会时不时的现身讲道。
  其行为之猖狂、气焰的嚣张,就好像他才是那个发布悬赏通缉的人一样。
  最重要的是,慧寂大张旗鼓的讲道传法的目的,亦在这个时候流露了出来。
  因为追捕、通缉慧寂的人固然很多,可是被他所讲之道打动的人却更多,这其中就包括很多早就已经察觉到危机到来的有识之士。
  对于这些明明已经察觉到大厦将倾、却不知道该如何挽救的有识之士们来说,慧寂的出现就仿佛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所以尽管通缉慧寂的榜文贴遍了全城,却仍然有很多人慕名想要听其讲道。
  农民想听到有关于四时节气、农务耕种的知识……
  商人想听到有关于经济运行、财富积累的奥秘……
  书生想听到有关于读书科考、随机应变的辩才……
  官员想听到有关于为人处事、敬上驭下的智慧……
  至于那些想要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则想要问出拯救大唐的政策方略……
  这一切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慧寂的声望不仅没有因此沉寂,反而变得越发显赫了起来。
  于是顺理成章的,慧寂成为了很多皇族王孙暗地里最想招募的人,希望借助他的智慧登顶那九五之位。
  “我师兄是在有意提高自己的身价,想要寻找一位他真正可以辅助的人?”
  猛然醒悟的裴文德压低嗓音,轻声的问询道。
  在这里,裴文德并没有用“可堪大用”一类的词来形容那些王子皇孙们。
  因为经过裴文德的洗礼,慧寂的思想早就接近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几乎不可能真正的臣服于某位君主。
  所以慧寂的做法既是在挑选一位有眼光的皇族,同时也是想找一个稍微好捏一点的软柿子。
  “你们果然都是禅师的弟子,连想法都差不多。”
  完全没想到裴文德会一眼就看出慧寂的真实目的,邹栖梧最终只是苦笑的摇了摇头。
  慧寂想要挑选一位有眼光的君主进行辅佐,邹栖梧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
  但是想挑一个脾气软一点、性格好操纵一点的君主进行辅助,邹栖梧觉得能猜出来的估计还不满一掌之数。
  “他选的是谁?”
  灵魂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却并没有像其他穿越者那样随身携带“百度百科”的裴文德很好奇,自己的那位师兄到底挑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