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让我管那么多人,让我经营公司,我可没那本事!”
“你在部队带兵不是挺厉害吗?
士官长,一个连的兵都归你管,你比副连长都厉害!”
“那不一样!你没听过,宁带千军不带一夫。
当兵的自有军纪军法去约束他们,和公司的管理模式差别可就大了。”
“我也没干过,你就不怕我把公司给折腾黄了?”
“不怕,有你老公我这本事,你把公司折腾黄了,咱也能吃的上饭!”张梁拍着胸脯笑道。
“能的你!”杨芮白了张梁一眼。
杨芮之所以下决心辞职到张梁厂里去,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张梁现在成就越来越高,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就算自己不想变坏,也会有无数的诱惑送上门。
张梁的丈母娘临走的时候,专门悄悄的和女儿说了半天。
交代的就是关于杨芮今后的工作安排。
按照丈母娘的说法,那个苏文芳可不是张梁的亲妹妹。
人长的漂亮,身材也火爆,张梁对她还有恩。
苏文芳又离婚了。
说不准,苏文芳就会存着报恩的心思,或者其他心思。
永远不要高估了男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女人这方面的意志力。
生完孩子的女人心理都会变的比较敏感。
杨芮也不例外,虽然相信张梁,也相信苏文芳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可是妈妈的话,像魔咒一样,一个劲的在杨芮的脑子里盘旋。
最后,杨芮终于下定决心,退役,辞职到厂里去,一时张梁的事业越来越大。
就像张梁说的,他是搞技术的,管理上是短板。
与其交给外人,不如自己去看着。
也正好盯着张梁和苏文芳,不给他们机会。
“对了,我安排雯雯去家具厂上班!你见到她了吗?”杨芮问道。
“没有,回到厂里,我办公室都没进,直接开车回来了!
你是老板,怎么安排你说了算!”
“雯雯也怀孕了,再去当护士太累了!
其实护士真不是个好工作!
又忙又累,还经常接触各种细菌病毒,职业危险比我们当医生的还高……”
“所以,我才希望你到厂里来工作!
咱们自己去公司,交给外人,不如交给你!
对了,你让雯雯干什么?”
“暂时跟着客服销售员一块培训,等她熟悉了,我准备把客服交给她!”
“行,你说了算!”张梁点点头,这些他没有意见。
通过几次接触,张梁对雯雯的人品还是很认可的。
至于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昨天忘记更新了!今天补上!
第四百七十章过节送礼
小两口在屋里说着话,讨论着家具厂未来的发展。
直到樱子过来叫他们吃饭。
“爸爸,妈妈,吃饭了!”
“樱子,爸爸给你买的衣服,我也不会选,让你林阿姨帮忙选的,你回去试试!”张梁从包了拿出给樱子买的衣服。
“谢谢,爸爸!”樱子甜甜的向张梁道谢。
“你这孩子,和爸爸客气什么?”
“爸,有没有我的份?”李铭宇也从外面伸进头来。
“你最近学习怎么样?语文数学都考多少分?”
“我语文考了九十五分,数学考了九十二分!”
“嗯,不错,有进步,下次继续努力!
争取达到班里的平均分。
喏,爸爸也给你买了!”张梁这才拿出给李铭宇买的衣服。
语文九十五,数学九十二,这个成绩在张梁小时候,在班里怎么也能排到前十名里面。
可是现在,这个成绩,都达不到班里的平均分。
根据张梁的了解,李铭宇他们班上,语文的平均分是九十六,数学是九十五。
想想都恐怖。
张梁上三年级的时候,也就语文偶尔能到九十分,数学一般都是及格线上下浮动。
就这成绩,在班里都算上中上游的。
可见现在的教学质量提高的很大,孩子们的竞争压力也很大。
樱子和李铭宇抱着新衣服,跑回自己的房间,去换上。
“爸爸,妈妈,你们看,好看吗?”樱子穿着张梁给她买的新衣服跑回来,在两个人面前转了一圈。
“嗯!挺好的!你们先把衣服换下来,等国庆节,我带你们去魔都你们姥姥家的时候再穿!”杨芮笑着说道。
“嗯!”樱子高兴的点点头。
“去魔都?”李铭宇高兴的叫了起来。
“要死了你,妹妹睡觉了,你这么大声音,吓着她怎么办?”樱子使劲敲了李铭宇的头一下,小声教训道。
“哇哇……哇!”
“你看看,让你给吓醒了吧!这么大的人了,一点都不省心!”樱子小大人似的教训着李铭宇。
“没事,你妹妹这是尿了!”张梁熟练的检查了一下疖子,笑着说道。
“爸爸,你去吃饭吧,我来给妹妹换疖子!”樱子主动过去给依依换疖子。
“你不在的这几天,多亏了樱子,要不我都弄不了这小家伙!”
老妈照顾的太好,也不是好事,闺女从生下来,杨芮除了喂奶,换疖子的活,都没怎么干过。
换疖子都不如张梁和樱子。
……
接下来两天,张梁开始走亲戚。
八月十五中秋节,要给亲戚长辈送礼。
几个舅舅家,姨家,姑奶奶家,姑姑家都要走一趟,还有村里本家的大爷们也都腰送点东西。
原来本村的大爷们家,送不送都无所谓。
出了三服,送不送的,主要看平时关系处的怎么样。
但是今年不同,现在街面上都在传,张梁发财了,花一个亿建工厂。
要是不去本家大爷们那里走一趟,就会有人说怪话,发财了看不起穷亲戚了。
张梁家现在就印证了一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前张梁没有退伍回来的时候,也就是姑姑家几个表哥表姐逢年过节来看老爸老妈。
大爷家的几个姐姐,也就五姐两节不拉。
其他几个姐姐不说上门,反正平均一年来不了一趟。
二大爷家的哥哥姐姐,因为远,每年过节的时候,都是派个代表来一趟。
其他,舅家的,姨家的表哥表弟们根本就没有来的。
现在好了,离着过节还有两天,家里收到的东西都快堆不下了。
不光几个舅舅家的表哥表弟来了,大爷家的二姐、三姐、四姐也都来了。
大姐去世了,大姐夫带着儿子(徒弟贾树华的爹),闺女来看他三叔。
不管怎么说,礼尚往来,人家来了,张梁就的回礼,不管东西多少,要的是心意。
东西倒是不用买了,那一屋的东西,张梁直接拿着去送礼。
多亏老爸仔细,把谁家送的什么都记了个帐。
把他们送的东西稍微调换一下,大舅家表哥送的兰陵酒和蒙牛纯甄,换成齐民思和莫利斯安加两只小公鸡,给大舅送过去。
二舅家两个表弟送的泸州老窖、香油和秦池、莫利斯安,换一下,换成两条苏烟和两桶花生油加两只小公鸡给二舅送去。
依次类推,把礼品掉个个,按照差不多的价值,略高一点送回去。
其实过节送礼也就是这样。
所有给老爸老妈送礼的,张梁都是按照他们送的东西,回差不多价值的东西加上两只自己养的小公鸡。
只有三家除外,张梁大爷爷家的二大爷,二爷爷家的三大爷,二爷爷家四大爷,拿来的什么东西,张梁换回去的什么东西,原样不动的换回去。
“梁子,你这……这不是我给三叔送的吗?”四大爷家的本家大哥看着张梁手里的东西,变色道。
“啊?这可巧了不是!今年给你三叔送礼的人太多,我这想省钱,随便拿了点,没想到居然……”张梁一点都不尴尬的笑着说道:“四大爷,本来想给您送两只小公鸡,后来一想你们家不喜欢吃鸡,就算了!”
张梁连做都没坐下,东西放心,说了两句话,就告辞离开。
至于四大爷铁青的脸,管我鸟事。
张梁表示自己还是很记仇的。
当初送你们的鸡,你让水塘里,还想吃我的鸡?没都没有,别说鸡,鸡毛都没有一根。
至于说记恨,随便。
不来往才好呢!
要不是他提前给老爸老妈送礼,张梁绝对懒得搭理他们家。
一直忙活到中秋节当天,还差姑姑家没送。
张梁去山上捉了六只小公鸡,拿上陈哥送的两箱茅台。
“梁子,你去咱姑家?”张梁的大哥问道。
昨天晚上,二大爷家的几个哥哥都赶来了,陪着二大爷过节。
“是啊!你们去不去?”
“去,你等一会!”大哥进屋去叫人。
张梁的大哥、二哥、姐姐一大家子,开着车一块到姑家送礼。
这应该是第一次这么多人一块去姑家送礼。
路上张梁给姑打了个电话,这么多人,尤其是大哥二哥他们都来了,得让姑有个准备。
第四百七十一章念月儿
到了姑姑家,姑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他们。
几个娘家侄子一块来看自己,张梁的姑姑很重视,把几个儿女都叫了过来。
张梁的堂哥和张梁姑姑的感情不比张梁差。
大哥二哥他们小时候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
那个时候,二大爷自己一个人在琴岛工作,年幼的两个哥哥跟着二大娘在家。
当时张梁的姑姑还没有出嫁,刚十一二岁,照看两个侄子的任务自然落到张梁姑姑的身上。
两个堂哥都是跟着姑姑长大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一家人围着姑姑说话。
“姑,前段时间,从电视上知道咱们这边淹了,我们就一直想回来看看!”
“没事,你们都忙,不用担心我!我都挺好的!
淹的不是我们这边,我们这边被赵河挡住了,水没过来!”
“我姑父现在身体挺好的?”
“我身体挺好,前段时间还去爬崮山!我一口气爬到山顶……”
堂哥堂嫂围着姑姑姑父说话,张梁都没有插嘴的空,就在一旁听着。
“梁子,嘉嘉让你费心了!自从去了你哪来,现在懂事多了!”小姐姐对张梁感谢道。
“小姐姐,你这话说的,咱姊妹俩还用说这些见外的话?
嘉嘉挺聪明,学东西很快!”张梁笑道。
“聪明是聪明,就是太淘!”小姐夫接话说道。
“男孩子,有几个不淘的?”
“那是,你小时候就够淘的!放着好好的路不走,非得爬墙,沿着墙头走!”张梁的姑姑笑道。
“那是,那时候家里的大黄狗,一见了梁子,就吓的往桌子底下钻!”姑父也笑着揭张梁的短。
“那时候不是小不懂事嘛!”张梁摸摸鼻子笑道。
张梁小时候,他们村里比较穷,村里的老房子还有很多。
那种老房子都是用土做的,院墙也是土做的。
院墙都不高,也就一米多点。
张梁小时候淘气,尤其是看了《海灯法师》《少林寺》等电影之后,学人家飞檐走壁,总喜欢爬到土墙上,沿着土墙走。
为这事,人家没少找家里去。
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温馨,说着说着又说到了杨芮和孩子身上。
“小闺女怎么样?奶够吃吗?”
“挺好,能吃能睡!就是醒了不愿意在床上躺着,得抱着才行!”
“那是你妈惯的!想抱孙子想了这么多年,现在可不得抱过瘾!
孩子抱惯了就这样!”姑姑一语道破天机。
“还真是!我妈也不嫌累,依依一醒,就抢过,谁也不给!”张梁笑着点点头。
“你们早点要二胎,两个孩子一块拉吧大!”
“知道,等明年吧!”张梁应着。
中午在姑家吃了中午饭才回家。
走的时候,张梁的姑姑给装了十几个“月儿”。
“月儿”是鸢都这边的特色食品,又叫“念月儿”。
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灯转,灯尽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
这首词说的就是“月儿”。
“月儿”的做法很简单,和北方一些地方的花糕做法差不多。
底下用白面做一个底座,底座上面是用白面做成的花鸟鱼兽,然后在这些花鸟鱼兽的空隙处放上红枣,上锅蒸。
当然那是以前,以前穷,红枣只能是点缀,现在蒸的“月儿”底座里面包裹的全都是大红枣。
“月儿”张梁还是很小的时候,家里做过,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再做“月儿”。
也就这几年,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月儿”又出现在了中秋节的餐桌上。
“月儿”最早以前,其实就是家里穷,吃不起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