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一些大户人家的仆人,如今识字率都已经大大的提升。
其中一些人才,也一样可以给他们机会为朝廷服务。
至于各个作坊的匠人,那就更加不应该给他们什么限制了。”
许敬宗虽然没有事前跟李宽做沟通,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知道今天要做什么。
反正李宽跑出来了科举改革的方案,他支持就是了。
谁站出来反对,他这个扛旗手就去反驳。
很快的,朝堂上就跟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
搞的李世民在御座上看的很是无语。
说实在的,他也不能完全理解李宽科举改革背后的目的。
说是为了个人谋利吧,似乎也不像。
你说收买人心吧,有这个嫌疑,但是似乎影响也不大。
毕竟,科举制度改革到了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有资格参加了。
只不过你有资格归有资格,有没有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大唐,你要科举中举,一点也不比后世高考考上清华北大要容易。
不管是任何人,只要你没有做什么违反犯罪的事情,李宽觉得都是需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有资格去参与到考试当中。
“陛下,科举改革,兹事体大,微臣建议等下次朝会的时候再具体商讨,没有必要在今天就立马下定论。”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对于现在的乱局也是有点无语。
这闹哄哄的场景,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
今天就是贞观二十年最后一个朝会的日子,接下去就是休沐之日。
大家有许多时间可以去沟通看法。
等到贞观二十一年的朝会上,再发表观点吧。
指不定这个讨论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先例。
要是每一个大臣抛出来的提议,最终都能得到实施,那反倒不是一个好事。
房玄龄说的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不管是长孙党还是楚王党,都是要卖他面子的。
很快的,朝会就结束了。
李宽脸上倒也没有什么失望的表情。
“宽儿,你今天好端端的突然抛出这么一个东西出来,到底想要干什么?我都搞不懂到底要怎么帮你?”
程咬金一点也不避嫌。
下朝之后直接就跟李宽走在了一起。
他们是翁婿,怎么避嫌其实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哪怕是他们当着众人的面大吵起来,也没有卵用。
“如今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太子殿下、长孙无忌和我身上,楚王府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我隔三差五就扔出几个东西出来,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免得大家都在纠结到底谁是陛下长子这个事情。”
李宽随口说出了其中一个理由。
不过,很显然,程咬金不认为这是李宽的唯一目的。
“还有呢?你真的想要让朝廷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吗?礼部那帮人可未必会同意呢?
以孔颖达为代表的那帮人就更加会反对了。”
别看程咬金只是一个武将,但是对于文臣们的心思,他也是一清二楚的。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没有抛出来,等到来年朝会的时候,再让大家好好的讨论一下。
今天只不过是先给大家热热身,让大家知道科举改革,那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什么想法?”
“现在的科举,考核的都是文人士子,那么那些武人呢?
大唐想要长治久安,文武并举才是正道啊。”
李宽这话一出口,程咬金立马就眼前一亮。
很显然,这个话题肯定就跟武人相关了。
一直以来,武将之间虽然比较团结,贞观初年的武将也算是历朝历代当中能人辈出的。
不管是李靖还是李绩,亦或是李孝恭和秦琼,还是程咬金和尉迟恭,在历史上都留下了鼎鼎大名。
但是武将在跟文人相斗方面,往往都是处于下风的。
特别是伴随着大唐的开国将领慢慢的老去,这个趋势会变得更加明显。
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第1416章 武举
自从李靖带兵灭掉东突厥之后,声望达到了顶峰。
之后就一直都深居简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担心功高震主,但是到了后面,那就是真的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很少在世人面前露面。
其他不少将领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如今还非常活跃的老将,其实主要就是程咬金跟尉迟恭几个了。
如今李宽的提议跟武人的发展有关系,又还跟科举有关系,程咬金的兴趣立马就上来了。
“宽儿,你具体说来听听,我给你参谋参谋!”
程咬金马也不骑了,直接跟着上了李宽的豪华奔驰四轮马车。
“阿耶,我们大唐士子进入朝廷有科举这个渠道,那么我们大唐的学武之人进入朝廷,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个类似的渠道呢?
一直以来,普通的武人,如果没有什么背景的话,想要进入朝廷就只有参军一条路可以走。
我倒不是说参军这条路不好,而是对于很多有才华的武人来说,如果没有战斗,那是很难有机会立功升迁。
那么他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出人头地,一身才华就辜负了。”
很显然,李宽是想把武举提前到贞观朝。
各个朝代,文武并行发展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少。
要么就是武人当道,要么就是文官掌权,走的都是比较极端的路子。
特别是到了后面的宋朝,武人的地位低到令人发指。
这绝对不是李宽希望看到的。
当然,武人掌权,统治朝廷,这肯定也是不行的,结果只会更差。
所以文武并重,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政策。
“宽儿,你的意思是这一次的科举改革,不仅要让各行各业的人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还要让那些武人也有机会参加?”
程咬金的眼睛瞪的大大的。
很显然,这个消息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历朝历代,都没有人这么干的啊。
不过,如果一旦做成了,那么对于朝中武将的延续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今的大唐,武将断层的情况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已经隐约有了一些征兆。
如果能够有机会让天下武人都通过科举进入到朝中,那么对于军队的稳定发展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好处的事情。
“没错,文人有科举;武人也可以有吴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接受起来可能有点困难,我们可以让武举人的品级定的稍微低一点,让那些文官不至于那么难受。”
李宽倒也没有指望武人在朝堂上面能够真正的跟文官平起平坐。
但凡是玩智谋游戏的,武人就不可能是文官的对手。
只要大唐的文武之道不要太过失衡,就可以了。
“武举人?这……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
程咬金的心情立马就变得更加激动起来。
这个创意,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谁敢提出来,实在是太大胆了。
民间的武夫,一直都是地位低下的。
其中以游侠为代表,在朝堂中的大佬眼中,这些人就是专门捣乱的。
现在居然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武举,然后入朝为官,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意味着一个在乡野之中遭人嫌弃的游侠,很可能一转身就变成了朝廷命官。
这个转变,绝对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
不过,有人反对,自然就有人支持。
满朝的武将,肯定都是支持这个武举的设立的。
不说其他的,单单各家的子弟,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光明正大的晋升途径了。
这个武举跟科举还不一样。
为了防止作弊,科举有胡名等措施。
但是武举比试的话,人就站在那里,你根本就没有办法隐瞒谁是谁。
这么一来,只要稍加操纵,就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所以没有哪个武将会站出来反对。
再说了,哪个武将要是站出来反对,消息传出去之后,他在军中就别想有什么威信了。
因为参加武举考试的人员,除了乡野之中的武人之外,军中的士卒肯定也是一个重要来源。
没有战斗的情况下,只是参加武举考试就有机会升职加薪,有几个人会不愿意的?
“今天我只是先抛出一个引子,让大家讨论一下科举的事情。等到来年的大朝会,我们再提出武举的方案出来,到时候才是真正的戏肉来了。”
“宽儿,这个事情你先不用急着站出来提议,我回去找几个兄弟商量一下,到时候可能由我们这些老匹夫提出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程咬金毕竟是粗中有细的人物。
经过了刚刚的激动之后,立马也意识到了这个提议的威力。
李宽一个当朝亲王,抛出这么一个涉及到大唐军方长远发展的武举,肯定会引起朝中大臣各种各样的解读。
甚至李世民都会有一些想法。
虽然这段时间的流言让程咬金知道李宽也可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机会。
但是现在绝对没有到要让李宽亲自站出来冲锋陷阵的地步。
虽然这个提议通过程咬金等人提出来,一样会让很多人联想到楚王党。
但是终归还是不一样的。
“谁提出来都可以,不过这个武举的方案,我可以跟阿耶您先好好的说明一下,我们一起来拾遗补漏,让它变得可行起来。”
李宽自然也明白程咬金担心的是什么。
不过他不是特别的在乎。
到了这个时候,藏着掖着也没什么用。
不管最终这个提议是谁提出来的,肯定都会引起长孙党和太子党的忌惮。
至于李世民会怎么想,这个还不好猜测。
大概率来说,他应该是会先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
推出武举,对于大唐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
这一点,李世民应该是能够看出来的。
“没问题,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我们好好的把这个方案完善一下。
要么不提,一提出来之后就要让人找不到漏洞,让朝廷尽快通过这个方案。
以后我们大唐除了有春闱,还要有秋闱,让民间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有机会为朝廷服务。”
程咬金一下子就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这可是能够名流千古的大事情。
他的意义绝对不比单独领军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来得小。
第1417章 李谚的感受
长安城的读书人是整个大唐最多的。
不说本地的学员,单单外地提前进京参加春闱的士子就至少有几千人。
再加上往年参加科举没有中举,然后滞留在长安城,成为了“京漂”的学员,数量就更加夸张了。
不客气的说,这些人已经是长安城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李宽在朝中抛出来的提议,虽然没有人刻意的去宣传,但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长安城。
有人高兴,有人愤怒。
不过,不管是什么反应,都可看出来科举改革,是关系着民生的大事。
观狮山书院里头,如今已经放假了。
不过还是有不少的学员留在书院之中。
“师父,你说楚王殿下在朝中提出来的那个改革,对我们书院的学员来说是好是坏呢?”
赵小二如今跟在李谚身边研究蒸汽机,所以哪怕是要过年了,他都还在研究所里忙碌着。
虽然赵小二并没有想要通过科举进入到官场的想法,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关注科举改革。
“我们观狮山书院本身就是历年科举改革最大的获利者。这些年,通过科举进入到官场的学员可不在少数。
甚至我们观狮山书院每年中举的人员数量都已经要超过一个道的人员数量了。
这一次楚王殿下提出来的改革方案,看起来对我们书院的学员可能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毕竟更多的人可有参加科举,就意味着我们的竞争对手变多了。
但是如果我们站的高度更高一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其实情况又不一样了。
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够参加科举了,那就意味着我们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将会有一波新的增加。
到时候朝廷扩大科举取士的数量,我们书院中举的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李谚对李宽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个事情,他是无论如何都是不相信李宽会去损害观狮山书院的利益。
对于楚王府来说,观狮山书院看起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