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韦、靺鞨可是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部落,虽然人口数量不如高句丽,但是人家几乎是全民皆兵,并且跟高句丽的关系很不错。
不把这些人收为己用,或者征服了,辽东是不可能彻底稳定下来的。
“这个简单,无非就是诱之以利,打一批拉一批,到时候再把淳于家的捕奴队派到俩东去,不愁没有方法对付这些胡人。”
王玄策这些年也算是总结了不少大唐对付吐谷浑、突厥、薛延陀等胡人的手段,如今也算是胸有成竹。
马周等人都没有来,王玄策自然就充当起了军师的角色。
“说的也是,这些东西等打败高句丽人之后再考虑也不迟!按照这个船速,后天就能到平壤了,你跟九条浩之都联系好了吧?”
插一句, 书籍全,更新快!
“王爷您放心,一切妥当!九条浩之跟贺建应该早就收到了飞鸽传书,已经在安排接应和破坏的事情了。”
“那就好!”李宽看着茫茫的海面,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豪气。
海风吹着船帆,不时的响起“哗哗”的声响,天空中不时有一些海鸟在船队上空盘旋。
这应该是渤海地区,千百年来第一次出现如此巨大的船队。
这也昭示着,大唐的海洋战略,即将迎来新的转机。
第735章 渊盖苏文的应对
很多人以为高句丽是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
其实,严格说来,高句丽也算是一个华夏王朝。
在公元313年的时候,真是西晋不断没落的时候。
而崛起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利用这个机会南下朝鲜半岛,吞并了汉朝开始置设的乐浪郡,然后就开始有了“平壤”这个名称。
又过了一百多年,已经是东晋时期,高句丽的长寿王正式迁都平壤。
原本是东北的一个部落的高句丽,开始以平壤为中心,势力不断向四周扩张。
虽然高句丽也有国内城和汉城两座别都,但是可想而知,平壤城才算是真正的政治、经济中心。
所以,李宽选择进攻的第一站就是放在了平壤。
“下官见过莫离支!”
就在李宽带着大军朝着平壤城而来的时候,这座古老的城池里面,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权万新,对新罗的作战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渊盖苏很聪明,诛杀了高建武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取而代之,而是自封为莫离支,然后在王族之中找了一个听话的高藏,让他作为新一任的高句丽国王。
但是,高藏王其实就是一个傀儡。
渊盖苏就如同当年的曹操,高藏王就是汉献帝。
“已经准备妥当,只需要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开战了;并且,百济那边也调遣了兵马到新罗边境,准备跟随我大军一起行动。”
权万新作为渊盖苏的得力属下,如今正被委以重任。
“莫离支,这借口还不好找?孩儿等会亲自走一趟,就说我们有兵士在边境走失,要带兵过去搜寻,一旦新罗人不同意,我们就强行闯过去,到时候必然会产出冲突。只要冲突产生了,要开战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了。”
正式场合,渊男生也跟其他人一样称呼渊盖苏的官职。
“如今国内局势虽然还算平稳,但是暗地里难免会有一些人不服;特别是被诛杀的支持高建武的官员,他们的亲属之中,肯定有漏网之鱼在到处散布谣言。为了及时转移国内百姓的焦点和矛盾,跟新罗的战事,不能拖了!男生,你一会就启程,三日以后,我高句丽的大军,一定要迈入新罗的国土。”
渊盖苏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得到高句丽军民的支持。
特别平壤城中,最近的动静有点大,哪怕是自己编造了不少理由,也不免引起了一些百姓的不满。
甚至在军中,也有一些人对自己诛杀高建武的做法表示不满。
这个时候,渊盖苏自然是希望用一场战争来转移大家的关注点,顺便团结一下各方的力量。
当然,也可以借着这场战争,把一些不支持自己的人光明正大的给处理掉。
大不了到时候就算你一点军功,让大家相信你是真的死在了战场。
“莫离支,跟新罗的战事固然紧要,但是孩儿觉得辽东那边也要做好防备。国内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肯定已经传到大唐那边去了,唐国会有什么反应,还真是不好说;特别是那个高桓权,一直都没有找到他的尸首,孩儿怀疑他还活着。辽东那边,还是有一些将领支持高桓权,万一他逃到那里举旗造反,那我们就被动了。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除此之外,如果高桓权逃到了大唐,搬来唐军的话,也是一个麻烦。孩儿愿意亲自带一万兵马前往辽东,一方面是防范高桓权可能的闹事,另外一方面是防备唐军。”
渊男建跟自己的大哥渊男生一向是不和,双方争权夺利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这一次跟新罗的作战,主要是渊男生那边在对应,渊男建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刚好,现在高桓权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自己找到借口带一部兵马去辽东,可以好好的发展一下自己的势力。
高藏王如今就是一个傀儡,高句丽迟早是渊家的天下。
这个时候,渊男建自然要考虑一下将来。
“杞人忧天!二弟,你的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与其带兵去辽东,不如把这些兵马投入到对新罗的作战之中。如果能够接着这次的机会,一鼓作气的灭掉新罗,那么对于稳定高句丽国内局势,提高阿耶的威望来说,意义比什么都重大。那个时候,哪怕是高桓权还活着又怎么样?高句丽国王已经是高藏王,跟他这个曾经的太子没有关系了。”
渊男生自然能够看头渊男建话外的意思,不想让他如愿。
争权夺利这种事情,可不是中原王朝才有的。
“好了!不用争吵了!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男生,你继续带人去对付新罗人;南建,平壤这边没有办法继续抽调兵马给你,但是你可以去北边让靺鞨人安排一支兵马听你命令行事。”
渊盖苏在那里和稀泥。
大儿子和二儿子,他都还算比较喜欢。
但是正常情况,渊家肯定是要交给渊男生这个长子的,所以他才将新罗的战事托付给了他。
就连权万新,都是渊盖苏安排去辅助渊男生的。
“孩儿遵命!”
渊男建听到渊盖苏这么说,知道自己再挣扎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还好,自己可以去靺鞨那边借兵。
作为高句丽北方的藩属国一样存在的靺鞨,如果能够支持自己的话,渊男建觉得将来自己取代大哥成为高句丽的掌权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就在渊盖苏调兵遣将的准备对付新罗的时候,新罗国内自然也不是一点动静没有打听到。
夹缝里生存的新罗,这些年可是没少往高句丽和百济派遣探子,边境发生的兵马调动,金胜曼自然早就知道了。
此时此刻,新罗王宫里头,金胜曼也正跟堂妹金德曼,以及新罗名将金庾信等人商讨着应对之策呢。
“大王,您不用太过担忧。高句丽和百济虽然都在边疆布置了不少兵马,但是我们新罗也不是吃素的。那个东海渔业去年售卖了大量的军械给我们,如今正好派上用场了。”
金庾信作为新罗第一名将,自然是首先站出来发表意见。
第736章 孤注一掷的金胜曼
“上次我去长安,大唐对跟我们新罗联手对付高句丽,还是很感兴趣的。前几天也有东海渔业的人员跟我们联络,说是唐军有计划讨伐高句丽,我觉得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跟高句丽和百济过过招。”
金德曼比新罗女王金胜曼要年轻几岁,对于老是欺负新罗的高句丽,早就一肚子气。
诚然,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新罗肯定不是高句丽的对手。
但是高句丽不可能举国之力来对付新罗,而新罗却是可以举国之力来抗击高句丽的入侵。
所以战事正的打起来,绝对不是一两个月可以结束的。
再加上这两年东海渔业明里暗里都在帮助新罗,拥兵近十万的新罗,还真是有跟高句丽一战的实力。
“德曼,东海渔业的人有说唐军什么时候回出征高句丽吗?我是担心别到时候我们在死命的对抗高句丽,等到亡国了,人家大唐才出兵,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金胜曼作为新罗女王,自然不想为大唐作嫁衣裳。
虽然她很仰慕大唐的化,在国内不断的鼓励官员百姓学习汉学,推广大唐的官职,学习大唐的技术,但是这并不表示她对大唐没有防备之心。
“具体日期他们也不知道,但是说是唐军已经出征了,想来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大唐肯定会跟高句丽发生冲突。”
金德曼在长安城待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对于唐人如何看待高句丽,心中也是比较清楚的。
很显然,大唐与高句丽不仅有深仇血恨,也有现实的边境冲突。
不管是当今天子李世民,还是朝中大臣,都希望大唐能够打败高句丽。
“大王,末将认为圣骨的这个判断还是比较可信的。这几年,大唐实力提升的非常快,从东海渔业那些商家贩卖的商品就可以看出一般来。如今渊盖苏做出如此无君无父的事情出来,算是给了大唐最好的出兵借口。再说了,眼下已经不是考虑我们是不是要抗击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么来抗击,避免战事陷入不利的局面。”
金庾信作为新罗名将,自然对边疆地区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
看高句丽和百济的安排,这一次人家显然不是小打小闹的骚扰新罗了。
“没错!为了转移高句丽国内的矛盾,渊盖苏必定会发动一场战场。要他们主动去挑衅大唐,估计很有难度;再考虑高句丽如今在我们边疆陈兵三万,对方的目的几乎已经确定无疑了。”
金德曼看到自己的堂姐还在犹豫,忍不住有点着急。
这个时候,作为女王的金胜曼,千万不能有任何犹豫啊。
否则连她的抗击意志都不坚定,底下的将士们估计就更不用说了。
那新罗还真是有可能被高句丽给吞并了。
这绝对不是金德曼希望看到的局面。
“呼!”
金胜曼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阵决然的表情,“既然如此,金将军,本王就委托你全权负责抗击高句丽和百济联军的事宜,在唐军与高句丽发生正式作战之前,一定不能让高句丽的大军深入我们国境,否则哪怕是最终赢了,国内也被打的千仓百孔了。”
推荐下, 手机都支持!
“大王英明!末将一定不辜负大王的信任!”
“这水泥道路的优势,在长途行军的情况下,实在是太明显了啊。”
李绩跟在李世民身边,遥望背后渐渐消失的幽州城,忍不住发出感慨。
从长安城到洛阳,再从洛阳往北前往晋阳,经朔州后前往幽州,一路都有水泥路,大军只不过花了十天时间,就完成了过往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行程。
可是,出了幽州城继续往东北而去,就没有那么幸福了。
河北道很大,但是过了幽州,其实就是一片荒凉了。
甚至连幽州本身,都不是什么繁华的州府,不要说跟长安、洛阳相比,就是跟如今的朔州比起来,也差的远了。
“这次打下辽东,一定要安排俘虏先把幽州到营州的水泥路给修起来。作为深入辽东的前沿重镇,营州的繁华关系着辽东未来的稳定。按照宽儿的说法,营州四周都大量的良田尚待开垦,我们参考开拓朔州的方法来发展营州,似乎很有可能成功呢。”
李世民对这一次的战事充满信心,所以一路上更多的是在跟李绩、岑本他们讨论战后的事情。
所谓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李世民对此深有体会。
“如今我大唐修建水泥路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只要人手充足,明年内修好这条水泥路根本不是问题。听说朔州那边今年种植棉花的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到时候棉衣的价格必然会进一步下降,让百姓进入辽东过冬不再需要担心御寒问题。甚至为了鼓励大家开发辽东,朝廷可以给每个进入辽东的百姓发一件棉衣,这样既刺激了棉花种植,又能发展辽东,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绩可不是只会打仗的将领,说他能能武,一点也不夸张。
李宽在宣政殿中宣扬的观点,李绩是完全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