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孽子-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不跟顾盼盼争,并不代表卢宣也不争。

    “顾姑娘,你这是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足球终究只是小道,不管我们范阳麻布队是输了还是赢了,其实都不重要。今天我师父过来跟楚王殿下谈的合作,那才是大道,可不是你可以参与的。”

    “哼!还小道?你们连小道都搞不定,说什么大道,有意思吗?”

    顾盼盼对于卢宣的话,自然也是很不爽。

    “不知孔祭酒想要跟我谈什么合作?”

    李宽的话,打断了顾盼盼和卢宣继续吵下去的氛围。

    “楚王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孔颖达看了看四周不少人都在留意这边的动静,显然是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跟李宽交谈的具体内容。

    这么一个小要求,李宽自然会满足。

    所以王玄武还没有说什么,李宽就示意他不用出声。

    总不可能孔颖达自己化身为刺客,来行刺李宽吧?

    所以,很快的,众人就给李宽和孔颖达腾出来了一片空旷的区域。

    “孔祭酒,你找我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

    “老夫听说楚王殿下有意鼓励观狮山书院经学院的学员去海外和蛮夷之地宣传教化,不知道此事可是当真?”

    听孔颖达这么一问,李宽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需要他再说什么,李宽已经猜到了孔颖达今天过来的目的了。

    相对于顾氏箱包队跟范阳麻布队的比赛胜负来说,这件事的重要性要高无数倍。

    也难怪今天比赛的成绩这么悬殊,孔颖达居然都没有在意。

    “没错,确有其事!孔祭酒说的合作,莫非就是指的是这件事?”

    无意义的拿捏,除了让人不痛快之外,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收益。

    李宽如今自然不会为了拿捏孔颖达而在那里拒绝合作。

    客观的说,在海外宣言儒学,是符合李宽的设想的。

    以大唐的实力,今时今日,不管是新罗百济还是倭国,都会乖乖的听话。

    但是他们是否愿意一直乖乖的听话,就不好说了。

    还有北方草原那些胡人,要想彻底的将这些地方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化他们。

    儒学别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在同化胡人方面,还是有些本事的。

    当然,李宽希望在这些地方传播的儒学,是进一步阉割之后的儒学。

    大唐如今有科学和儒学之争,其他地方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去争论了,好好的学习儒学就可以了。

    “是的,楚王殿下意下如何?”

    孔颖达知道李宽是聪明人,不需要自己喋喋不休的在那里说明双方合作的好处。

    所以简单明了的询问合作意向。

    只有在双方有合作意向的前提下,讨论其他的事情才有意义。

    要不然你浪费口水说了半天,最后人家一句不感兴趣,那有什么意义?

    “正有此意!孔夫子乃是至圣先师,我们不能只是让大唐百姓沐浴这种关怀,还要让更多的番邦蛮夷也享受孔夫子的教诲。本王有一个提议,国子监和观狮山书院,甚至是其他曲江书院等各个学院一起联手,组建一个新的书院。”

    “组建一个新的书院?”

    李宽的这个提议,有点超出孔颖达的设想了。

    “没错,组建一个新的学院,就叫做孔子学院!”

    李宽的话让孔颖达喜出望外。

    孔子学院啊,这可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都没敢提出这么一个话题,如今李宽居然主动要联合各家书院,建设孔子书院。

    顾名思义,这所书院最主要的内容肯定就是传授儒学经典啊。

    如果真的修建成功,那么自己可就是孔家的功臣,儒学的重要传承人物了。

    “楚王殿下,我年纪大了,可经不起玩笑。”

    孔颖达颤颤巍巍的说出这句话,显然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居然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出来。

    这楚王殿下,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沟通嘛,看来以前大家都对他有一些误解。

    科学不科学的,孔颖达现在已经选择性的忽视了。

    既然拿科学没有办法,那就别出蹊径来挽回咯。

    如今李宽都主动的伸出了橄榄枝,自己要是还纠缠着科学的事情,到时候肯定讨不了好。

    “孔祭酒,我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李宽说话的时候,双眼跟孔颖达对视。

    在远处的人看来,两个人肯定是在进行激烈的交锋。

    不管是王玄武还是卢宣,都紧张的盯着这里,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孔颖达听了李宽的话,深呼吸一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才接着说道:“楚王殿下,你能跟我具体说一说这个孔子学院,是怎么一个筹建章程吗?”

    不知不觉之间,孔颖达已经不再“老夫”、“老夫”的倚老卖老了。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首先在长安城筹建一个小规模的孔子学院,把架构搭起来,专门为各地的孔子学院培养教谕。然后我们再在南高句丽、北高句丽、新罗、百济和倭国等五地先修建第一批的孔子学院,教谕和教材全部从长安城运输过去。

    之后,我们再在漠北草原和西域等地修建几座孔子学院,也可以同步在南洋和澳洲等地修建几所孔子学院。等到各地的孔子学院建成之后,立马按照相同的模式在所在区域新增几家分院,争取在三年内,完成三十所以上的孔子学院的修建。”

    “三十所以上?”

    孔颖达觉得自己有点头晕。

    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自己以为修建一所孔子学院就已经是一个历史突破了,没想到居然有三十所。

    “怎么?孔祭酒觉得三十所太少了?增加一点也不是不行,就是教谕的数量到时候可能会有困难!”

    孔颖达本来想说“三十所已经不少了,够了”,但是,听完李宽的话,他发现似乎真的可以再增加,立马就变了画风,“楚王殿下,您放心,教谕不是问题!全部包在我身上!”

    ……

    “你家王爷肯定又是在忽悠人了。”

    不远处,顾盼盼跟站在自己身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晴儿吐槽。

    虽然大家听不清李宽跟孔颖达在说什么,但是他们脸上表情的变幻,说话的语气,却是能够感觉出来。

    原本气势十足的孔颖达,后面明显变成是跟李宽进行汇报一样了。

    这也让顾盼盼等人佩服不已。

    “孔颖达怎么可能是我们王爷的对手?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使用光明正大的手法就可以让孔颖达心服口服。以前只是懒得对付他而已,今天他主动找过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晴儿的这个分析,虽然不完全准确,却是不离十了。

    “借用你们王爷的话,你这是被洗脑了呀。”

    顾盼盼看到晴儿一副李宽说什么都是对的样子,也是很无语。

    认识李宽这么多年,顾盼盼对楚王府的情况也是颇为了解,知道晴儿深受李宽信任。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呵呵!”

    顾盼盼的这声“呵呵”,差点让晴儿忍不住挥起拳头锤她几下。

    “孔颖达的官职虽然谈不上多么的高,但是位置比较清贵,在儒林的影响力巨大。如今大唐的读书人比以往多了很多,无形之中,儒家的影响力其实也是在增加的,只不过因为有观狮山书院的科学冒出来,让大家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如果我们能够真的跟国子监或者孔家达成合作的话,也不是什么坏事。”

    武媚娘看问题的角度,自然跟普通人有所不同。

    楚王府要有所作为,不可能完全撇开儒家的影响。

    团结大多数能够团结的人,这才是做大事的人该做的事啊。

    “听说国子监也设立了医学院和算学院,但是格物学院和商学院,它们估计一时半刻是下不定决心去设立的。楚王殿下还是心太软,没有让国子监充分的感受一下教训啊。”

    顾盼盼唯恐事情不够大,很想看到李宽跟儒家斗的场景。

    因为她本身也是不喜欢儒家的。

    “他们谈完了!”

    就在此时,众人发现李宽跟孔颖达已经喜笑颜开的互相告别了。

    似乎大家都没有受到这场比赛的影响。

    ……

    “师父,谈的怎么样了?”

    卢宣亦步亦趋的跟在孔颖达身后,对刚刚的情况很是好奇。

    “好,非常好。”孔颖达觉得走路都有点飘了,“我觉得之前我们可能对楚王殿下有一些误解,他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好沟通。在科学和儒学的发展方面,他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只是比一般人更加重视那些奇淫技巧而已。客观的说,那些奇淫技巧的东西用在挣钱的地方,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

    “啊?”

    孔颖达的态度转变之大,出乎卢宣的意料。

    “师父,这么说来,楚王殿下是支持我们在海外等蛮夷之地推广儒学咯?”

    “支持,不仅支持,力度还比我预想的最好的情况还要好。观狮山书院明天就会安排人员跟我们商讨成立孔子学院的事情,在今年就会启动倭国、新罗等地的孔子学院建设,力争在三年内至少修建三十所孔子学院。”

    “啊?”

    卢宣再次被惊到了。

    这就是自己师父跟李宽商讨的结果吗?

    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啊。

    但是,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哪里有坑。

 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

    孔颖达的响应非常的快,让李宽充分的见识了这个年代也能有高效率。

    只不过是几天时间,孔子学院在长安城的地址就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国子监附件的一处院落。

    而首批参与到孔子学院建设的书院,也从国子监、观狮山书院的基础上,增加了曲江书院和渭水书院。

    “长孙兄,观狮山书院和国子监的这次合作,透露出一股诡异啊。”

    郑海跟长孙冲刚刚听完渭水书院参与的孔子书院的方案,觉得很是奇怪。

    当初李宽在观狮山书院大肆宣传科学,孔颖达在朝中可是没有少弹劾李宽。

    没想到有朝一日,李宽跟孔颖达居然搞在了一起,由不得他不感到惊讶。

    “这件事情确实比较奇怪,单单从表面上来看,楚王府并不能直接得到什么好处。甚至连孔子书院的修建资金,都是观狮山书院出了大头,国子监象征性的出了点,而我们书院跟曲江书院,则是一文钱没出,只是安排一些教谕而已。

    不过,昨天跟我阿耶交流过这个问题,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有所不同。楚王府在海外的影响力,远飞一般勋贵可比,但是那些蛮夷之地,毕竟是远离大唐。特别是南洋和澳洲,消息传递非常的不方便。

    如果楚王府要一直维持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地方的官员和读书人都认同我大唐的儒家文化,按照我们大唐制定的规则去运行整个国家,这样一来,楚王府才可能在这些地方一直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但凡是自己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长孙冲都会去找到自己阿耶询问。

    这一点,也算是他的优点了。

    “似乎只能用这个解释了,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绝对不是修建几所孔子书院就可以搞定的啊。要让书院里出来的读书人掌握朝政,这个国家才可能真正的认同我们大唐的文化。这个事情,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很难见到效果的。”

    将心比心,郑海觉得自己不会去做那么远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所以如今听了长孙冲的话,他还是觉得有点奇怪。

    “确实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但是这比单纯的军事征服要有效的多。军队只能让一个地方短暂的服从,但是压制的越厉害,后面的反弹就会越严重。、

    可文化这东西不一样,潜移默化之下,大家对大唐的认同感就上来了,到时候哪怕是我们直接吞并这些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我们不要人家加入大唐,他们还主动的想要成为我们大唐的一个道呢。”

    在长孙无忌的理解基础上,长孙冲对于李宽的这个做法的意思有了几分把握。

    要不然长孙家也不可能加入孔子书院的发展之中来。

    “那倒也是,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说按个倭国,听说很多百姓明知道会被当做奴仆贩卖到大唐,也愿意背井离乡的过来,这其实就是大唐的魅力的一种体现。如果倭国主流的官员都是出生于儒家,那么倭国上下对大唐的认同感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