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天武一阵头大,在长安县混了十年的县丞,他对长安城各种弯弯绕绕的关系还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这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乃是北魏和隋唐时期一等一的门阀,虽然如今朝中大臣里面,崔氏子弟不是很多,可是很多大臣与崔家关系错综复杂,像是宿国公程咬金这样和崔氏联姻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县丞,要说这楚王殿下也真是胆子够大的,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去撕崔家的脸啊,难怪这次人家的反应这么大。”
“哼,你难不成忘记了?当年有村民告楚王府别院有人偷村民的尸首,有人买突厥人尸首回去解剖的事情?这楚王府的人,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你以为好惹的啊!”
“那倒也是,楚王殿下毕竟是陛下的二儿子”
“慎言!”
长安县一直借口还在确认事情的实情,没有处理席君买和崔祥坤之间的案子,这让崔庆很不满。
这几天,他频频出入各个府中,谋划对付李宽。
虽然他不指望单单依靠这件事就能让楚王府怎么样,但是至少参加打砸七里香铺子的那几个人,一定要严惩。
否则崔家的脸面何存?
“老爷,今天家里的侄儿过拜访我这当姑姑的,虽然他没有直接说,但是话里话外提到了前几天西市七里香铺子被楚王的贴身护卫打砸之事,你看”
程咬金这个夫人,是隋朝齐州别驾崔信的长女,也算是清河崔氏的长房一脉。
按理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其实不多。
古今中外都一样。
崔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麻烦过程夫人什么,相反的,逢年过节,各种礼却是一点都没有少。
所以程夫人如今也有点为难。
“夫人,这事吧,楚王殿下是做的不是很地道。但是,真要说是楚王殿下的不对,也不大合适。那个烧刀子,我是昨晚刚喝过,着实比那七里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要不然崔家也不会现在这么被动。”
程咬金猴精猴精的,怎么可能趟这个浑水?
“老爷,话是这么说,但是楚王府做事不地道,崔家也没有要楚王殿下怎么样,现在只不过是让严惩那几个凶手而已,这个要求似乎也不算很过分吧。”
站在程夫人的角度,觉得崔家只要求严惩凶手,已经是很给楚王府面子了。
“夫人是否还记得之前楚王府服装铺子曾经着火过?”
程夫人想了想,道:“似乎是有这回事,这不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吗?跟现在这事有什么关系?”
程咬金缕了缕自己的胡子,思考了片刻,“要说直接关系,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当初服装铺子着火一案,是陛下亲自压下去的,为夫猜测不错的话,这案子一定涉及到崔家或者是卢家,因为当初跟楚王矛盾最大的就是他们了,具体的情况就只有当事人清楚了。”
“老爷的意思是说”
“楚王府和几个世家之间关系僵硬,之前早有矛盾,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先不守规矩,放火这事都做出来了;如今楚王殿下依样学样的不守规矩,派人去打砸了七里香铺子,这道理谁对谁错”
插播: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妾身明白了。”
程夫人也不笨,相反,她还很聪明、
听了程咬金的这些话语,她自然是清楚了自家夫君的态度。
如今自己毕竟是程家的人了
“李宽他到底想干什么?这弹劾的奏折都堆了一堆了,他还不赶紧把这事了了?”
楚王府和崔家在西市的冲突,李世民一直都在关注。
按照他的想法,把席君买那帮人处置一番,这事就算是了了。
可是偏偏李宽不乐意,而长安县现在也干脆拖着,把这个难题往上抛。
“陛下,微臣觉得,这事还是要找个中间人去沟通一下两边的想法,否则横在那里也不好看。”
“那你还不赶紧去办了?”
谢天武站在楚王别院门前,心情很是复杂。
自己本想看看能不能跟以往一样混过去,终究还是没能如愿。
今天一大早,县令就把自己叫过去了,交了一个任务给自己。
“王爷,下官今日为何事而来,想必王爷心中有数,可否请王爷给个明示,希望下官如何审判此案?”
长安城县丞找自己,李宽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所以谢天武想象的闭门羹,并没有出现。
“崔家是怎么说的?”
李宽知道这次的事情继续闹下去,对自己也没好处,很容易引起世家的集体反弹。
效果达到了,差不多就收手了。
“严惩凶手!”
“呵呵!”李宽不屑的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谢县丞你可以走了!”
“可否告知王爷的条件?”
“把人全部放了,七里香铺子损坏的酒水,楚王府全陪了。”
谢天武听了脸露苦笑,“王爷,你觉得崔家会答应吗?”
“呵呵,如果再加上一条,本王承诺烧刀子只在珍品阁和大唐以外的地方贩卖呢?”
第183章 百草园(第四更求打赏)
二月初二,是一年一度的春耕节。
李宽从暖棚之中挑选了长得最粗壮肥大的菘菜作为种子,亲自播种到了土地里。
按理说,到了这个时节,已经不用暖房也可以种植葵菜之类的一些果蔬了。
不过,为了加快育种的速度,菘菜的培育还是放在了暖棚。
正常情况,菘菜从播种到成熟、开花结果,基本上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在暖棚里培育的话,基本上两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一次更替。
一年下来,选出来的种子就相当于进化了五六次。
按照李宽从初级农业技巧里头学到的内容,用不着三年,再这种刻意的挑选之下,松菘菜就能初步变成后世那种又肥又大的模样。
大唐老百姓过冬就多了一个便于储藏的蔬菜了。
“王爷,程姑娘似乎有段时间没有来王府了呢。”
晴儿在一旁帮李宽打下手,将一小把一小把的菘菜种子撒在地里。
“南边园子里的桃花不是开了吗,我让你去安排人采摘,都摘回来了吗?”
李宽没有回答晴儿的话,反而问了一个在晴儿看来莫名其妙的问题。
“一大早杏香就带人去摘了,一会你就可以看到了。”
虽然李宽身边有晴儿、香儿、杏儿、杏香等好几个贴身丫鬟,但是晴儿是跟随李宽最久的,是当之无愧的大丫鬟,各种分工都是她在负责。
不过,香儿和杏儿因为要照看珍品阁和服装铺子的事情,大多数时间不在王府。
所以,今天晴儿是让杏香带着几个丫鬟去采摘桃花的。
“好,一会再去催一催,我要的小玻璃瓶子有没有烧制好。”
七里香铺子关闭了一阵子之后,重新开业了。
只不过,大家发现里面所有的酒水,相比之前都降了两成。
不过,之前本来就卖的贵,大坛十贯钱一坛,中坛五贯钱,小坛两贯钱,哪怕是降价了,也不是冲着普通老百姓去的。
与之相对应的,烧刀子在珍宝阁开售之后,却是以大坛五十贯,中坛二十五贯,小坛十贯的天价,刷新了长安城的酒价。
两者差价比较大,倒是让七里香铺子缓了一口气。
当然,在李宽看来,七里香的酒精度也就是在十几度,自己的烧刀子却是差不多可以达到五十度左右,同样酿制一斤酒,烧刀子差不多需要七里香三到四倍粮食。
所以价格定的比七里香贵几倍,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粮食差几倍和酒价差几倍,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是合理,李宽就不管了。
反正就这个价,爱买不买。
反正自己是冲着草原人民的口袋去的。
毕竟,酿酒还是比较浪费粮食的,在粮食没有足够丰富之前,李宽也不想因为自己,而导致大唐内部的粮食大量的被投入到酿酒之中。
至于给崔家的那个承诺,外人看来,以为是李宽退步了,实际上自己真想卖烧刀子的话,在各地多开几家珍宝阁就行啦。
反正自己说的是烧刀子只在珍宝阁和大唐以外售卖。
西市最近多了一批人,这些人专门买些大家不常听见的种子。
特别是一旦看到有从西域回来的胡商,都会很主动的去拜访,看看有没有新奇的东西带回来,顺便也提出一个拜托,让他们下次回去的时候把当地特色的蔬菜、水果等种子、幼苗带回来。
不用说,这种稀奇古怪的要求,必然是李宽提出来的。
“王爷,这百草园都快成为长安城勋贵们新的一个笑话了。”
来福一脸郁闷的跟在李宽身后,看着他在园子里忙来忙去。
堂堂一个亲王,跟个农夫一样的在园子里种花、种草、种菜,还让人养了一群鸡鸭鹅猪,搞得来福非常郁闷。
“别院这里占地那么广,好多空地不种点什么,多浪费啊。再说了,你别看现在这个百草园不怎么样,但是等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长大了,你就会发现这里四季如春,到了时节,各种各样的水果都能采摘”
来福完全听不进李宽说的话,在他看来,即使最终都如同李宽说的一样,那又如何呢?
“左右花费不了多少钱,闲着也是闲着。”
来福:
李宽当然不会说自己这样是为了能找到一些还没有在大唐普及的物种了。
历史上,外来植物花草来的最多的时候就是汉朝和明朝,前者打通了西域,带回来许多新的东西,包括核桃、胡萝卜、葡萄之类的;明朝就更不用说了,大航海时代,土豆、地瓜、番茄、玉米、花生这些后世常见的东西,都是那个时候传过来的。
后世很多人给辫子朝洗白,说它怎么怎么盛世,人口增加了多少多少。
其实,辫子朝人口能够增加,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土豆、地瓜这些高产粮食的普及,导致温饱问题比前朝好解决一下,所以才活下来更多的人。
贞观八年春天的朝堂,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世民正式的任命李靖、萧瑀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替自己巡行天下诸道,要求黜陟大使们:察长吏贤与不肖,问民间疾苦,敬礼老年,赈济贫乏,起用久滞之士。
可以说这是一个提高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好措施。
毕竟,圣旨里面可是说了:俾使臣所至,如朕亲临。
而从担任黜陟大使的人员名单也可以看出来,全部都是朝中大臣。
不过,有心之人也可以发现,这里面好多人,其实都是身份有点特别
李靖,那是军神,不说功高震主,至少是已经有点容易引起君王担忧了。
萧瑀,那就不用说了,武德老臣,经常跟李世民对着干,单单罢相、复起就来回折腾了好几轮。
王珪,武德老臣
陈叔达,武德老臣
总之,通过这一番操作,李世民算是彻底掌控了朝堂。
当然,严格来说,打败东突厥之后,李世民就算是掌控了朝堂,只不过没有今日这般稳固摆了。
之后,朝堂上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一些人上书提议:为太上皇避暑而营建夏宫。
第184章 没钱是不行的(第五更求好评)
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想必大家都一清二楚。
如今的太上皇李渊,可谓是一个彻头彻尾,没有任何权势的象征了。
普通外臣想要见他一面都很难。
既然李渊已经没有一丁点威胁了,李世民这个时候也开始考虑起尽尽孝道。
也正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朝中才开始有人说要给太上皇建一座避暑宫殿。
自古以来,但凡是帝王要兴建宫殿,必然是会招致许许多多的非议。
劳民伤财不说,往往还会惹来许多祸事。
虽然如今这个宫殿是为了太上皇修建的,不是李世民个人享受,但是朝中仍然有许多的反对意见,一时半刻根本就没有定论。
“陛下,新建夏宫,耗费巨大,根本不是现在的户部能够承受的得了啊。”
戴胄作为户部尚书,是反对最强烈的人之一。
这事一旦定下来了,最苦的就是自己了。
“玄胤,这夏宫并不是一年就建好了,可以先建几座宫殿,然后一年一年的慢慢建设;分成一个十年八年的,户部的压力应该就没有那么大了吧?”
朝中的这个提议,本来就是李世民私下示意的,在他心中,他自然也是支持的。
“陛下,修建夏宫,不可能建设的很寒碜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