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了。
外蒙古和内蒙古虽然都是蒙古,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是仇视的。其中内蒙古四十九旗忠于满清,是必须要打压的对象,而外蒙古诸部则更像是局外人。霍明就打算各个击破,先对内蒙古各部开战,消灭这些绊脚石的同时,也让新汉军能更多掌控长城沿线,压制清廷反击的范围。
六月二十九日,从北方前线抽调回来的皇家近卫第三师突袭了承德府,将这里残存的一千多清军消灭,成功控制了这座塞外的重要城市,随后郭继峰派兵占据了多伦诺尔厅,将松花江流域的昭乌达盟从内蒙古中硬生生割裂了出来。
依靠着河流与大漠的阻隔,李嗣兴率领四个骑兵师很快就将当地的蒙古部族剿灭了。对待这些蒙古同胞,新汉军可不会如对待俄国人那么残忍,他们有更好的手段。
在军队的保护下,霍明与穆子辉联系,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官员,配合军队中的政工干部,组成了的上百支调查审判组,开始对昭乌达盟内部各个部落的头人进行调查。
这个时代的蒙古部族统治方式都非常原始,他们以头人和首领为主,所有部落牧民都是他们的奴隶。底层牧民为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牧马放羊,自己却朝不保夕食不果腹。
面对这种情况,军政联合派出的调查审判组就在各地征集证据,搞披露揭发。只要有充足证据就召开全民大会,揭发头人首领们剥削普通牧民的可恶嘴脸,激发广大牧民的同仇敌忾之心。
在以临时法庭进行判决之后,这些头人首领本人大多被枪毙,财产被抄没之后,由新汉帝国政府登记造册分发给贫苦牧民。皇家财团同样派人跟进,在各地组织建立畜牧公司,以农垦公司为蓝本,采取统购统销的方式,由公司统一发放优质种畜,培养各种或肉质鲜美,或毛长坚韧、或上膘迅速的特殊品种牛羊,并由公司以保底价统一收购。
除此之外,畜牧公司专门调拨资金,在当地改善牧草,种植紫花苜蓿等高营养牧草。投资生物研究所,培育更优良的羊种、牛种,并专项研究奶粉烘焙、饲料青贮、肉类加工等相关技术。
尽管刘磊很清楚,这些畜牧公司至少在十年之内都是赔钱的,但他愿意为了国家和长远规划投资,让国家的畜牧业得以发展。
有了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双向对比,脱离了苦难生活的底层牧民们渐渐开始心向政府,甚至有人开始自觉自发得配合调查审判组,揭发那些作威作福的蒙古贵族老爷们。
霍明的做法犹如釜底抽薪,让蒙古各部的贵族们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下令封锁消息,避免自家牧民知道这个消息,也要批斗他们这些贵族老爷。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在新汉政府资助的流浪艺人们大力宣传下,新汉帝国的形象深入身心,而推翻奴役统治重新当家做主的宣传,也让底层牧民们心思活泛了起来。
整个蒙古的统治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这迫使原本打算中立的外蒙古诸部也不得不与内蒙古各部取得联系,希望双方联手阻止新汉帝国新政策实行。
第693章 移民缺口
外蒙古诸部开始向库愣湖以东渗透,与内蒙古诸部一南一北,对新汉帝国施压。霍明则针锋相对,开始在各水源地利用水泥修筑楞堡并驻军,一点点挤压蒙古人的生存空间。
对付来去如风却没有攻坚能力的蒙古人,楞堡堪称无上利器,往往一座驻有五百多军队的楞堡,只要弹药补给充足,就能轻松阻挡住上万蒙古骑兵的进攻。
更可怕的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让坚固的楞堡可以大批量的建造,而且速度非常快。往往一个星期时间,楞堡就能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让蒙古骑兵毫无办法。
霍明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战术,在各水源要地修建楞堡,驱逐蒙古部落在附近放牧,不断压缩包围优质牧场。若有蒙古部族投靠,新汉军自然是接受的。那些穷困牧民会得到军队赠予的牲畜、粮食和衣服等生活物资,也可以在楞堡附近居住生活,但前提条件是这些部族必须先对那些压迫者进行清算,解放普通牧民的奴隶身份。
这样做法当然不会得到部族头人们的支持,他们也不会投靠过来自取灭亡。但水源地被占领,牧马放羊成了奢望,而底层牧民又被那些刻意是宣传忽悠起来。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就会有部落的牧民起来反抗,将头人绑赴新汉军的楞堡作为投名状,以换取居住在水源附近放牧的权力。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造成蒙古各部的内部不稳,同时李嗣兴等各支骑兵部队以旅为单位深入蒙古各地,袭扰蒙古贵族王公的产业,让他们疲于奔命却又毫无办法。
在这样双管齐下,零敲碎打的战术中,内蒙古各部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新汉军的日拱一卒,逐渐蚕食属于蒙古人的牧场和水源,不断剥夺那些头人首领的财物,以获取普通牧民的支持。
为了强化运输能力,楞堡之间开始大量修建水泥公路,部分重要地段甚至开建短途铁路线,所有的楞堡借助这些交通线,逐渐整合成一个庞大的作战体系,依托骑兵部队的掩护增援,逐渐巩固了在蒙古高原上的地位。
依靠这样的手法,新汉军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收拢了近十万牧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畜牧业系统。
十万牧民看似不多,但对于如今总人口近两百万人的蒙古族来说,却已经是很大的人口损失了,为此蒙古内部决定召开一次大会,商讨对抗新汉军入侵的方法。而能有足够号召力,能将内外蒙古所有大汗王爷召集到一起开会的,自然只能是哲布尊丹巴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了。
蒙古各部居住太过分散又经常改变居住地,传递消息很不方便,活佛要发起这次聚会,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
新汉军依旧在不断蚕食蒙古土地,以极大的耐心不断向西推进,而远在福州的刘磊也在为北方的问题发愁。
刘磊发愁的问题不是兵力不足,也不是与俄罗斯即将开始的谈判,他发愁的是人口问题。要掌控一片土地,让其发展起来成为国力增长的引擎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强有力的政府,良好政策的扶植,基础建设的投入和资金的注入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口。
人口是决定土地开发上限的最主要因素,土地上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发挥其功效,才能不断创造财富。也只有让本民族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占据绝对优势,才算是真正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国土,融入到华夏民族的文明圈之中,而北方广大的土地上,恰恰缺少的就是人口。
虽然尚未与俄罗斯签订条约,但以新汉帝国只要得到手的土地绝不退出的惯例,北方将出现一块东西宽两千五百多公里,南北长近四千公里,总面积近九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在这块领土上的百姓,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因为政策和气候问题。关外区域是满清的祖宗之地,清廷历来反对华民进入关外开发,所以直到新汉帝国掌控这片区域之前,本地的居民也只有一百多万,这其中五成以上都是满族百姓。原属于俄罗斯的勒拿河以东地区刚刚入手三十年,又距离其欧洲本土太远,还未正式开发,其移民不足十万人。
在新汉帝国掌控这些区域之后,对这两部分百姓又进行了清理。俄国人被直接驱逐到了贝加尔湖以西地区,五十多万满族人则大多成为了移民,被陆续运往美洲大陆的育空河流域挖矿。
在将这些人清除之后,新汉帝国能够利用的百姓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自于冰火府。那里是已经被华夏同化的十多万阿依努人,以及历年来从山东迁来的百姓三十多万,这些人要留一部分在冰火府养马和开办牧场,最多能迁来二十万人。
第二个来源是朝鲜,这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可以说是刘磊最大的底气来源。不过对朝鲜人的思想改造还需要一段时间,他们的移民区域也被订在了勒拿河以东黑龙江以北地区。
第三个来源就是本地人口了,除了关外地区的五十多万华夏人之外,还有勒拿河以东地区原本的土著民族。那里原本有通古斯人、赫哲人、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总人口近四百万,这些土著民族都属于黄种人或者黄白混血人种,他们的文化十分原始,也非常容易同化。
按照刘磊的要求,教育部门是打算派出大量教师,对这些民族进行同化的,但这需要时间,至少在三两年内难以看到效果。而且同化其他民族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本民族的百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毕竟如朝鲜那样原本就已经被华夏文化浸润太深的情况不多。
除了这三个来源之外,刘磊也在南方领土内大肆宣扬开发北方土地的优惠条件,宣布三年免税计划,并由政府按照每户五百亩的规格发放土地,免费帮助盖房子,第一年由政府免费提供种子等优厚条件。
第694章 困难重重
为了避免南方人无法适应北方严寒气候,刘磊还特意下令制造集中供暖设备,其中包括大型锅炉,蒸汽机带动的加压泵,石棉保温的集中供暖地下管线,以及通入集中居住区的分水管和暖气片,统统由皇家财团免费提供。
刘磊充分利用起勒拿河流域两大煤矿资源产地,为整个北方的聚居区提供集中供暖方案,以克服那里的极寒天气。然而华夏人的家乡观念太强了,哪怕刘磊给出了如此优惠的条件,效果也和瞻州的移民情况差不多。
瞻州在借用黄金打广告,并给出大量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四年来的移民人数才刚过百万。北方的移民则更加艰难,尽管刘磊的优惠条件更加诱人,但如今申请移民的人数也不超过十万人。凭借这点移民,根本改变不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这让刘磊感觉非常棘手。
为了想到增加移民的办法,刘磊不得不将尚书台的众多官员叫来开会,以确定更加有利的政策。
刘磊将当前的情况一说,官员们皆面面相觑。在他们的传统意识中,向来都是嫌人口太多,土地太少无法养活的。今天的问题却倒转了过来,让他们一时间难以适应。如郭简等跟随刘磊时间很长的官员们,立刻意识到了刘磊当初鼓励生育政策的眼光长远,竟是提前想到了人口不足的问题。
陈永华身为司徒,首先起身说道:“皇上所言北方需移民开发,的确是个迫切的问题,然从南方送人过去并非长久之策。自从皇上起兵以来,如今我们在南方已经有了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浙江、东宁、四川数省,另有苏南、皖东和湖北一部在我掌控之中,根据民曹去年的统计,人口达到了五千三百多万。”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都窃窃私语起来,他们没想到新汉帝国治下已经有了这么多人口。这还不算北方大片领土,以及瞻州,东南亚诸岛、美洲殖民地,以及马达加斯加等海外领土。可以说如今新汉帝国的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华夏历代的大多数王朝,达到了堪与元帝国比肩的地步,甚至在整个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这让他们心中更有了信心。
介绍了南方的具体情况,陈永华继续说道:“能有这么多人口,有赖于皇上一以贯之的鼓励生育政策,也是新汉帝国境内经济越来越好的证明,但是如今我们的土地越来越多,要移民的地方不少。中南半岛、瞻州和太平洋诸岛的移民都要从南方各省抽调,若再向北方移民,恐怕会动摇根本。”
陈永华的意思很明确,南方各省才是新汉帝国的根本之地,不能为了扩张国土就放弃根本。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更多,万一南方各省因为人口匮乏,造成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影响到军队建设那就得不偿失了。
陈永华一番表述说得刘磊连连点头,这是他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后世而来的刘磊,经常听到的就是人口过盛,那个时代华夏有着十四亿人口,国土面积却无法扩大,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国家,所以他下意识得就将这个问题排除在外了,现在想来南方现在的人口其实也不富裕。
陈永华接着说道:“除了人口问题之外,还有气候问题。南方各省百姓大多习惯了温暖湿热的南方气候,若要他们移民中南半岛或者瞻州北部没有问题,若要他们前往关外苦寒之地,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哪怕皇上预想周到,为每个城镇都安装集中供暖设备,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向来是移民的最大问题。”
“不错,臣也认为向关外移民,最好是苦寒之地的百姓。”民曹左丞孙兴霸也表示支持。
“苦寒之地?”刘磊微微皱眉,新汉帝国虽然很大,但除了北方那片领土之外,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