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趺椿嶂溃俊辈悸撑稻鹊每醋帕趵冢车牟豢芍眯拧�
“我嘛,猜的。”刘磊嘿嘿一笑,布鲁诺直接还了他个白眼,这种瞎话鬼才会信。刘磊不说实话布鲁诺也不问,反正这件事情无关紧要,他想多介绍一下这款新式手枪:“我亲爱的老板,这可是欧洲最新式的手枪,一次可以对付四个人啊。”
“没错,可惜没有一根枪管是射击正前方目标的。”刘磊不禁莞尔,他还记得后世网上是如何评论这把枪的。布鲁诺被刘磊一句话噎得再次翻了个白眼:“好吧好吧,不过作为工艺品保存,总还是不错的吧。”
“不错,这把枪很贵重,我也很喜欢,谢谢你了。”刘磊的话终于让布鲁诺露出了笑容,他并不知道这柄鸭脚手枪的出现,引发了刘磊的创作热情,让他想到了一种弥补人数不足的新武器。
两人回到衙门之后,签订了一份秘密盟约,并很快商定了这次运送货物的清单。对于布鲁诺带来的十八艘大海船如何填满刘磊并不担心,有漳州商业联合会那么多合作伙伴,就算再来十八艘大船也一样能轻松装满,他们非但不会埋怨自己,反而还要表示感谢的。
在得到了超出自己预期的订单之后,布鲁诺当即表示要先去泉州港安排装货,刘磊却留他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刘磊正在与方七娘、李海岳两女吃早饭,布鲁诺就来辞行了。看着焦急万分的布鲁诺,刘磊挠着头问道:“你很赶时间吗?”
“当然,总要货物全都搬上船去我才安心,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做的最大一笔买卖,如果成功了我将成为家族中炙手可热的新星。”布鲁诺已经急不可耐了。
刘磊解释道:“十八条大海船需要的货那么多,可不是一两天能凑齐的。我昨日已经发给了手下商人们,他们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也要至少五天才能凑齐货物,你多住几天也无妨。”
“哦,绝对不行。”布鲁诺对待工作相当认真:“我要去码头看着货物一点点装上船,否则根本睡不着。”
“好吧,既然这样我让人在泉州府给你们找家客栈住下。”刘磊只要命人去通知张扬,泉州府的商铺是他管理之下,这件事情让他去办最稳妥。
第171章 无法复原
“谢谢亲爱的老板,我保证下次会带更多的好东西回来。”布鲁诺对刘磊的照顾很感激,昨天两人不但商定了商船购货清单,还有一份刘磊所需产品的清单,布鲁诺所说就是指的这个。
不等刘磊回答,旁边始终没说话的塞西莉亚却出声了:“我不想离开行不行?”
“为什么?”布鲁诺看了一眼跟着他出来开拓眼界的妹妹,不知她为何要选择留下来。
塞西莉亚对着布鲁诺眨眨眼睛:“我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漳州府很热闹。”
“哦,你还没有去过泉州府,相信我,那里是全世界最热闹的商业港口,没有之一。”布鲁诺信誓旦旦得保证着。
“不需要。”塞西莉亚却很坚持,李海岳昨晚就与这位能说流利华语的欧洲姑娘聊得很投契,立刻跳起来保证:“我可以陪着塞西莉亚,这几天我们要在漳州府好好玩玩。”
既然李海岳都说话了,布鲁诺只好答应下来。泉州港的货物整整两天才全部卸完,大批燧发枪很快被秘密运送到了狮头寨进行仿制,另外刘磊又从布鲁诺那里半买半抢的搞到了一百门十二磅到十八磅各种口径的火炮。
这些火炮本来是配备在布鲁诺的武装商船上,被刘磊强行收买了半数过来。只可惜这些都只是武装商船罢了,其上并未安装欧洲海军主流的二十四磅加农炮,以及更大口径的各种火炮。
这些火炮的先进性与刘磊自己铸造的也相差无几,他之所以愿意高价购买这些火炮,还是因为对撤藩时间的紧迫感。眼看着大战将近,武器制造工作却快不起来,更要命的是造船厂在下水一艘艘新战舰,铸炮却赶不及,他急需这样一批火炮先配备给自家的战舰使用。
在一切工作步入正轨之后,刘磊最关心的就是火器生产了。燧发枪送到狮头寨十天之后,还没有得到仿制成功的消息,心急火燎的刘磊决定去看看情况。
天地会的情报系统传回消息,尚可喜告老还乡的奏折已经发出,刘磊知道三藩之乱将起也少了许多顾忌,他干脆将知府的工作完全放下,带着人赶奔狮头寨查看火器制造的进度。
听说刘磊抵达,方中履就明白了他的来意,只是自己没完成任务感觉没脸上无光,只好让复国军在狮头寨的最高长官三营长郭继峰过去迎接,跟随的还有与刘磊有过一面之缘的七连长侯衷宁。
见到大门前来接的人,刘磊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你们两个跑来接我是什么意思?方三哥去哪里了?”
两人闻言颇为尴尬,他们以前都是天地会铁血少年团的成员,自然不会违逆方中履这位红旗香主的意思,只是现在刘磊问起他们又不好作答。侯衷宁知道刘磊对下属脾气很好,连忙笑着答道:“大人远来劳顿,先在寨中休息吧,方香主他还在工坊忙着,没有时间过来。”
“是吗?那我们就去工坊看看,方三哥究竟在忙些什么。”刘磊笑着说道。
听到刘磊这句话侯衷宁差点没抽自己两个嘴巴,方中履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让刘磊至少休息一个时辰再去工坊,让他有时间做完手边的工作,结果自己一提起反倒让他要立刻去看看了。
既然是刘磊的要求,两人也不好违令。平日里杀伐果断的两位军官,只能如做错了事的小学生一样,耷拉着脑袋跟随刘磊直接前往火器工坊了。
还没走到工坊门口,刘磊究竟听到方中履在里面大喊:“赶快找,赶快找,这个零件在什么地方?半时辰内还装不上都要受处罚。”
“找什么东西?找不到还受罚?好重要吗?”刘磊笑着走进了工坊大门,眼前的情况却让他有些吃惊,只见院子里散落着大堆零件,一看就是火枪的配件,方中履正指挥着工匠们在那堆零件中搜寻。所有人都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装不起这些火枪,似乎他们不会组装一样。
听到刘磊说话,方中履循声望去脸上顿时涨得发紫,他恶狠狠得瞪了郭继峰和侯衷宁一眼,这才笑着上前道:“副总舵主,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怎么?我不该来?”刘磊笑着调侃道。
“当然不是,只是现在不方便。”方中履嘿嘿笑着说道,那样子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刘磊却大步走了进去,拿起已经固定好枪托护木的枪管,却发现上面击发的燧发击锤、火镰、扳机、弹簧都没有安装,而且从工艺上看这应该是布鲁诺带回来的原装货。看到这把枪刘磊感到颇为好奇,就算他不擅长机械方面,也看得出来这种武器的结构很简单,为何这些高手匠人却安装不上。
他捡起一个地上燧发装置的固定件,在火枪原来安装的位置比划了一下,发现燧发装置的护板竟然长了半个铆钉孔的距离。再拿起一个来试,这次又短了少许,他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方三哥,你们拆了多少把燧发枪?”
“大约四十支,现在却装不上了。”方中履红着脸说道。
刘磊摇了摇头:“这些零件不是标准化生产的,能装上才有鬼了。让大家把这些东西放到一边去吧,等学徒们慢慢去比对就行了,先让我看看你们的量具。”刘磊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也难怪武器产量不能提高了。
“量具?什么东西。”方中履不懂这个后世的词汇。
刘磊解释道:“就是你们平时制作武器时用到的尺子,杆秤之类东西。”
“哦,知道了,我这就去拿。”方中履一路小跑,很快将自己使用的量具都拿了过来。角尺、铜卡尺、戥秤等量具足有十几种,方中履每样都拿了三四个来。
刘磊拿起两只卡尺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一尺长的刻度竟然差了一寸。这样大的误差,就算图纸画得再精确,如何能做出精确的零件来。对于标准化的好处刘磊很清楚,只有所有零件尺寸完全标准化,武器损坏之后才能利用其它武器进行拆补维修,否则一旦损坏就要返厂做新配件,武器修理会困难得多。
第172章 制定标准
要想做出标准化零件,第一要点就是要有精确的量具,只有将所有量具规格统一,才能达到工业标准化所必须的精度。同时刘磊也认为华夏古老的计量单位已经跟不上工业时代的发展,必须确定更容易计算的十进制计量单位才行。
“我要重新制作一批量具给工匠们分发下去,以后这些量具需要专门的工坊进行制作,彼此之间差距越小越好。”刘磊说道。
“专门制作?”方中履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必要,以前所有量具都是工匠们自己制作的,虽然有误差但用起来也相差不多。
刘磊却没有解释,他直接将手艺最好的五名匠人找了过来重新制作量具。他先找出误差最小的几个量具,然后将木尺的尺寸放大了三倍,以三尺为一米,制定出了新的长度单位。
这把尺子由工匠用青铜铸造了出来,然后由工匠进行剖光,在以刘磊制作的简易圆规划分出更细的尺寸画好刻度,精确到毫米级的青铜尺子就做好了。刘磊拿着这把青铜尺子说道:“今后这就是我们新的长度计量单位米,大家要重新学习尽快熟悉起来,我们将米以下暂时划分为三个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全都采用十进制单位,米以上为一千进制千米,大概是我们现在的两里。”
“大人这有何用?”方中履不明白重新制定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处。
刘磊笑道:“如今我们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方中履说道:“现在的计量单位最大是里,一里为十五引,一引为十丈,一丈为两步,一步为六尺,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一分为十厘,一厘为十毫,一毫为十丝,一丝为十忽。”
刘磊点头问道:“那么我问你一分为多少丝?”
“一分为一千丝。”方中履眼都不眨一下回答道。
“非常好,那么一引为多少寸?”刘磊又问道。
“这个……”方中履低头计算了半天才说道:“一千两百寸。”
“知道差别了吗?”刘磊微笑着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如果全都成为十一递增,计算要方便得多。”方中履当即醒悟过来。
刘磊点了点头:“没错,简化计算,简化计量单位将给我带来更快的计算速度,当然以后还会有更大和更小的长度单位,不过目前为止这五个单位就足够用了。以后你们所制造的尺子都必须以这把尺子为准,十米的误差不得大于一毫米。”
刘磊这个要求已经很宽松了,毕竟在现代工业中误差都是以微米甚至纳米计算的,但在这个纯手工制作的年代,以毫米计算误差的要求已经相当高了。
几个匠人答应着,分头去制作尺子了。随后刘磊又开始命人打造青铜容器,并用锉刀慢慢将其打磨平,直到整个平面毫无凹凸感,同时内径长宽高都是一米才罢休。
“大人,为何要做得如此精确?”方中履不解得问道。
“这是未来固定的原始量器,所有的量器都需要以它为准,必须做到绝对精细无差错。”刘磊说道:“你别怕麻烦,未来这是很有用的东西。我记得总舵主要制作温度计的,现在有没有已经完成的?”
“有的,是按照大人要求标注了刻度。我们以海面上烧开水的温度为一百度,结冰的温度为零度,以此为基准刻画刻度,为此我们还去了次北方制定温度的。”方中履笑着说道。
刘磊点了点头:“非常好,就把第一件温度计作为标准,玻璃管尺寸,加入填料的数量都要精确计算,刻度也必须画得准确,那就是温度计量单位了,我叫它摄氏度。你去找人把温度计拿来用用。”
“是,副总舵主。”做出的温度计本就是用于冶炼的,方中履手中有好几个,他连忙拿了一个过来。刘磊命人将水倒入容器中,又把温度计放了进去等了片刻,结果发现拱柱稳定在了二十三度的位置上。
刘磊看得大皱其眉:“温度太高了,能不能降低温度?”
“这个……”方中履问道:“副总舵主要多少度?”
“四度。”刘磊说道。
“恐怕不行。”方中履茫然摇头,别说现在已经要进入夏季了,就算是冬季福建也很难达到四度那么低。
“若是在北方就好了,那些富户冬天会在窖内藏冰的。”一个工匠喃喃说道。
“知道也没用,就算从北方运冰过来,到福建也就化了。”另一个工匠说道。
刘磊摇了摇头:“那也未必,去拿些硝石来。”火药作坊距离不远,很快就有人将硝石拿了来。刘磊命人搞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