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岛崛起-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拉夫以“和尚摸得我也摸得”的朴素观念认定:英国能查理一世做盎格鲁教会,也就是圣公会的教宗皇帝,我奥拉夫也未必不能做神王教会的教宗皇帝!

    在文兰人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维京人、契约白奴可以通过参加教会活动和祈祷等来让自己灵魂安定,土著人们也逐渐掌握了诀窍……

    奥拉夫在通过“神王教会”现任组织者和创始人黑石了解了教会的运行发展情况后,很满意的赏赐了黑石一套板甲和一张文兰越来越稀有的白狼皮。

    等到黑石离开后,奥拉夫就继续骑着自己取名为“海森”的灰白驼鹿带着骑兵们在阿瓦隆边缘的草地上训练。

    时间在重复着军事训练和吃饭睡觉中一天天的渡过。

    等到奥拉夫对手下骑兵和火枪兵、长矛兵等都基本满意的时候,已经是5月中旬了。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逐渐炎热了,虽然文兰纬度偏高,但是还是到了枝繁叶茂的时候,从欧洲来到北美的英国、法国船只比起往年减少了一半,仅有的一些渔船零星的分布在文兰海上打渔,少量的商船也只敢在弗尼吉亚和普利茅斯停靠,只有克里克公司的商船还能在赫鲁特城停靠补给和开战商业活动,平均一两月也才一艘而已。

    在奥拉夫重心放在军事训练上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各地的生产,尤其是长岭山金矿、铜矿、铁矿的开采,以及哈达尔城西的铁矿探测和常识性开采,奥拉夫一直当做头等大事,每半月都要督促询问。

    在文兰岛西南的新斯科舍半岛上已经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矿场营地,阿布纳基的总督索尔拉克为罗伯特经理提供了大量的奴隶和补给,让罗伯特很快就把长岭山的煤矿场转移到了新斯科舍半岛的北部。

    在5月10日的下午,罗伯特就亲自押运了两船上等的煤矿回到了赫鲁特城,奥拉夫在亲自检查了煤块后很高兴,因为事实证明,新斯科舍半岛的煤矿品质和易开采程度都远胜长岭山煤矿。

    按照罗伯特的估计,在今年6月份岛北煤矿场就能正常投产了,到时候一个月就能开采出30万到35万磅的煤矿,完全足够奥拉夫开办煤球厂,生产煤球运往欧洲销售了。

    目前欧洲各国都在使用煤矿,只不过他们烧煤用于餐饮、取暖为主,而且都是使用原生煤矿,也就是散煤,不易点燃烟尘大并且不耐燃都是煤块的缺陷,因此有钱人家目前还是以木炭为主。

    奥拉夫制作的煤球解决了散煤七八成的问题,奥拉夫觉得只要在欧洲销售,绝对能买一个好价钱,而且奥拉夫还想好了到时候不能光买煤球,还要让人把煤炉也造出来,再改良出蜂窝煤,这样捆绑销售一定能大卖!

    因为一直苦于开发文兰资源的习惯,奥拉夫每一个想法都会深入的想出七八个层面,不过煤球、煤炉的制作销售都是后话了,只有解了冰岛的围,让冰岛自由共和国彻底被欧罗巴各国承认,自己的诸多想法才能一一实践。

    在5月中旬的两场雨下过后,奥拉夫从克里克公司的商船处得知了丹麦又向查理一世增加了三十万的借款,他觉得丹麦出兵的日子恐怕不远了。

    担心自己去欧洲太晚耽误了帮助父亲抵御丹麦的时机,奥拉夫觉得文兰六军团目前都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于是就下令请哈达尔城造船厂的哈伯特老先生带着学徒把所有的船只开往赫鲁特城。

    5月24日,文兰造船厂的15艘高大修长的武装战船驶入了赫鲁特港,加上港口中原本停靠的三艘安装有火炮的武装商船,奥拉夫手里拥有了18艘世界一流的大型战船,虽然比起丹麦、瑞典、荷兰最好的克拉克型号和盖伦型号的旗舰战船差一些,但是普遍不输于最新技术制造的大型盖伦横帆帆战船了。

    (

 第203章 奥拉夫出征(1)

    得知船只进港,奥拉夫兴冲冲的赶过去,每一艘船都仔细的登船检查。

    他检查了用动物油脂刷过的崭新船体,也检查了坚固的木料和帆布、桅杆等,最终满意的大声称赞哈伯特大师的技艺精湛,令人钦佩。

    哈伯特瘦小的身影勉强挺起来,他被太阳晒得焦黄的脸色也泛起了潮红,经历过大起大落后的哈伯特本以为自己已经看淡了一切荣誉,但是听着奥拉夫夸赞自己,哈伯特还是忍不住高兴和兴奋。

    “我今年虽然已经六十二岁了,但是我感觉来到了文兰身体越来越好了,只要奥拉夫少爷愿意让我为文兰造船,我觉得我还能再干十几年!”

    最后哈伯特用他干枯的手掌拍着自己瘦骨嶙峋的胸口,语调坚定地说道,然后赢得了一片鼓掌声。

    十五艘大船耗尽了哈伯特从阿姆斯特丹带来的所有材料和部件,他对奥拉夫千叮咛万嘱咐要奥拉夫一定从欧洲买回足够今年使用的材料物品。

    奥拉夫打着保证,然后就派人送哈伯特师徒几十人去休息了。

    ……

    船只入港,一应物资也在仓库码放整齐,奥拉夫知道时机到了。

    于是在5月25日的上午,文兰六军团的士兵们开始搬运物资商品等上船,大量珍贵的皮毛、烈酒、饴糖、蜂王浆、骨瓷等都被放进了十几艘大船的中层,物资补给则被放进了下层。

    因为这次奥拉夫准备带去欧洲的人员有万人之多,十八艘大船最多只能承载六千多人,剩余四千人只能乘坐小一号的运兵船了。

    文兰的运兵船有两种,一种是冰岛维京人自己建造的维京长船,这种船并不适合跨越大洋,另一种是造船厂这几年建造的双层柯克船,船体也不大,一船只能承载一百来人,但是胜在坚固,还能长途远征。

    奥拉夫在今年春天就要求文兰造船厂对文兰的柯克船进行检修维护和加固,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在数日后,5月29日的中午,文兰六军团的一万余人全部进入了十八艘战船和三十艘柯克船,然后就在奥拉夫的命令下吹着长号,弹着横琴竖琴,唱着维京战歌离开了赫鲁特港。

    文兰的48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远征船队实际荷载12038人,除了驾船的维京老水手,剩余水手都是契约白奴和经验丰富的贝奥图克人出身的奴隶士兵,不出现大的变故完全能应付海上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大小船只都以奥拉夫乘坐的名为“望鲸”的座船为首,减轻了很多的工作量。

    奥拉夫在离开前制定了很多的政策条款,在他的部署下文兰暂时由各地总督自治管理,托姆和索尔拉克、易路基由于担任了军团长,魁北克、阿布纳基两地的总督就让哈力克和哈里接任,文兰九区总督联席会也在奥拉夫临走前成立了,该联席会将在奥拉夫回归前统治文兰地区。

    松散的自治组织是奥拉夫觉得适合文兰目前慢慢发展的最好状态,即使有所滞后和损失,但是等到欧洲稳定了,冰岛彻底得到承认后,自己也可以后顾无忧的回到文兰重新统治子民了。

    目前哈达尔等领导核心都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冰岛,这既是因为文化认同和故土情结,同时也是因为欧洲是文明中心,回到冰岛也就进入了文明世界。

    但是奥拉夫却很清楚,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冰岛资源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可以说发展潜力很有限,完全不具备一个强国甚至一般国家的基础,因为冰岛支撑不了太多的人口,事实证明21世纪的冰岛也才三十万人,所以奥拉夫则是一心要把北美抓在手里,只要不断扩张文兰的领地,把后世美国、加拿大东部的疆土先抓在手中,有着广袤的肥沃土地发展农业,还有各种矿产资源和木材、渔场、原住民奴隶等,变成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奥拉夫认为冰岛只能是文兰向欧洲探出触手,参与欧洲事务,得到先进技术人才的桥头堡,根基还是潜心发展北美洲。

    奥拉夫与海涅就曾说过:有冰岛,文兰也可以成为大国强国,但是失去了文兰,冰岛永远不可能崛起,甚至有重新成为殖民地的可能,所以自己一定要抓紧文兰,发展文兰!

    奥拉夫内心最深层次的不可告人的想法是:只要自己能把握好父亲回归冰岛的两三年时间夯实根基,经营好文兰,未来支撑自己接替父亲位置的就是自己提拔的领导文兰各地区的人马和自己手里的文兰六军团,有着强大的实力,也就不怕哥哥乌拉夫和自己竞争了……

    五月末的大西洋上不再是春天时期的风平浪静,不过北大西洋的风雨还是没有到频繁的时候,奥拉夫的船队在海上行驶了一周后就经历了两场不小的风雨,高大坚固的武装战船完全不惧风雨和海浪的侵袭,但是娇小的柯克船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损伤。

    有两艘柯克船被风浪吹得相撞,船体已经严重破损导致无法前行。

    船队出现了损耗,奥拉夫只得命人帮助两艘船上的士兵和水手迁移到自己的座船上,然后就说着“维京人不惧风雨”的口号鼓舞了众人,接着朝东方行进。

    因为恶劣的天气和惊吓,导致船舱内养着的驼鹿和马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症,甚至船队中的不少士兵因为晕船反应也出现了上吐下泻甚至虚脱的症状,可是奥拉夫知道只能等到上岸才可以寻求治疗,他只能想着用鸡汤话语来宽慰大家。

    经过奥拉夫的循循善诱,还是让身体和精神备受折磨的病人们抖擞起了精神,咬着牙坚定了信念坚持下去。

    因为风雨的影响,船队一开始偏离了航线,不过半个月后还是靠近了一片陌生的大陆。

    奥拉夫站在船首向东方张望,等到能看清楚海岸线上的陆地是一座巨大的海港城后,他松了口气,因为那个模模糊糊能看到的海港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荷兰的城市差不多,而且当今时代能有如此巨大海港城市的只有海贸发达的欧洲国家,北非地区是绝对不会存在这样的城市,奥拉夫觉得自己也许到了英吉利海峡,又或者比斯开湾。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奥拉夫对身边的托姆说道:“虽然看着面前的城市不认得,不是英国和荷兰的地方,但是看风格还在欧罗巴,也许我们到了荷兰的南部……或者是法国……又或者西班牙……”

    托姆对欧洲几乎一无所知,他的阅历和他的年龄一样的幼稚,这点他表现得和同龄人一样,而不是像奥拉夫这位神童天才一般。

    托姆迟疑的说道:“上帝保佑!我们终于见到了陆地,不过奥拉夫,我们如果不是去的熟悉的地方,会不会惹来麻烦?毕竟我们的船和人太多了……”

    奥拉夫知道托姆是担心自己等人被港口的人当成海盗,他急忙说道:“我们挂上基督十字架旗帜,表明我们是基督教徒的身份,现在冰岛刚刚独立,还没有国旗出现,我们的家族徽章虽然只是简单的黑牛,但是船上没有准备,就算准备了挂上去也没人认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204章 奥拉夫出征(2)

    在奥拉夫说话的时候,不远处的港口内突然驶出大小不等的几十个船只。

    这些船看修长的身形和两侧露出的黑洞洞的火炮,以及船头的巨大撞角就知道是战船,走近一些奥拉夫等人就能看到这些悬挂着双头鹰图案旗子的武装商船和战船气势汹汹的是向自己等人的船队靠近包围。

    “遇到海盗了么?还是被当成敌人了?!”托姆惊讶的说道。

    “这是……哈布森堡的双头鹰?咱们是到西班牙了吗?”奥拉夫突然皱眉,然后高声吩咐道,“快点把咱们的十字架旗挂上,估计是到了哈布森堡管辖的城市,咱们船队太大了,估计引起了海军的注意,估计他们要调查一下!不过要是他们不怀好意大家也做好大战一场的准备!”

    奥拉夫的指令很快传达了下去,片刻后双方接近,打了两轮旗语,奥拉夫就放心了。

    对方通过旗语和拉丁语言的呼喊告诉奥拉夫,他们是到了西班牙葡萄牙联合王国的大港城市里斯本,奥拉夫也让旗手告诉对方自己等人是冰岛的商人,刚从非洲采买归来。

    经过了几轮的交流后,西班牙海军方面要求登船检查,以防是海盗的伪装。

    奥拉夫无法拒绝,只能答应,片刻后一艘中型船靠近奥拉夫的旗舰,然后递上一条搭板,接着就是几名身穿半身板间的士兵警惕的拿着火枪走过来,最后是一个带着金边头盔的军官上来,他先是打量了奥拉夫等人,然后用标准的拉丁语向奥拉夫等人询问来历和目的。

    托姆等人上前解释,奥拉夫也很客气的抚胸施礼,然后说道:“我们想要入港补给一下,也可以销售一些特产,也许您听说过,蜂王浆和东方饴糖、生命之水、瓷器都是我们冰岛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