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沈浪想到了那个已经九十岁高龄,都依然没有停歇,一次次的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打破一个个高产纪录的老人。
还有那个插着十几根管子都不忘电脑里资料的七十多岁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持戴着氧气面罩不惜消耗生命力继续工作。
还有那个八十多岁高龄一直坚持健身,灾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冲上第一线的老人。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沈浪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理想和对事业的无限追求。
对他们来说,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无可厚非,心甘情愿,鞠躬尽瘁。
不管年龄,不在乎疾病,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们就愿意将精力都投入到毕生都热爱的事业中去,无怨无悔。
所以,沈浪还是让崇祯将王徵招到科学院了。
果不其然,在老爷子拿到那些书籍时,如获至宝,在他看到那台小型蒸汽机时,更是爱不释手,迅速的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同样的,织布机、纺织机和缝纫机,沈浪都带来了缩小版的。
以方以智的才能,此类机械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待他花点时间弄明白了其工作原理,不用对着仿制,自己就能够造出来。
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
如果技术相对成熟一些,立窑可以升级成回转炉。
有理论知识为基础,再结合试验进行试制,大明应该很快就能够掌握制造水泥的技术。
困难一些的是量产和应用,这就需要方以智的项目组投入更多的精力,沈浪也会尽力辅助,化肥也是如此。
说到炼钢,此时大明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之最。
但是,那也只是放在这个时代,
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所使用高炉的缺陷,钢的产量不高,品质也不高,如果钢铁的产量和品质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发展。
沈浪可不满足于领先这个时代,他要跨越时代,所以他急需改进炼钢工艺。
若是能够对炼钢工艺进行改进,必然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钢铁,产量也能迅速提升,这也是工业进程最基础的一环。
放眼后世,涉及到炼钢工艺的改进和应用,就复杂了很多,光是炼钢法的发展就有很多种。
比如坩埚炼钢法;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也叫贝赛麦法;酸性平炉炼钢法,也叫马丁炉法;碱性炉衬的底吹转炉炼钢法,也叫托马斯法。
还有什么电弧炉炼钢法等等,则更加现代化了,技术要求和难度太高,暂时就不考虑了。
先从这四种进行探索,宋应星能够出版天工开物这部被称着17世纪百科全书的著作,本身的功底就非常的扎实。
他对冶炼也非常的精通,有了这些现成的书籍和资料,以及各种炼钢高炉的特点,相信他又能出一本专门介绍炼钢的著作流传于后世。
在相关项目都布置下去之后,沈浪非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忙了,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协调和处理各个项目组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
沈浪将朱媺娖找来,让她管理项目经费的申请和调拨。
又让崇祯尽可能的去搜罗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充实到科学院进行重点培养。
再让崇祯和朱慈烺通过政策鼓励等其他方式宣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触和学习这门科学,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准备。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是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衔接比较紧密,技术鸿沟也没有那么大,完全可以交叉进行,但这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才积累,所以要提前准备。
一场变革,已经在大明悄然的进行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拥立新主,分庭抗礼
四月中旬,李天龙率领三千勇卫营,杨坤率领近六千关宁军一起回京,带回大量牲畜及战马,还有几万俘获的人口。
崇祯亲自到德胜门外十里迎接,以示恩宠,李天龙、杨坤和一干将士激动不已。
回京论功行赏之后,杨坤和众关宁军休整几日,便出京回往山海关,而吴三桂前些时日已经回去了。
五月初,周遇吉率八千勇卫营出京南下,其中五千是新招募的新兵,受命去支援孙传庭。
自一月以来,孙传庭大军与李自成大军已经交战三个月有余,胜多败少。
因为孙传庭准备的时间更多,也更充分,崇祯能够给他的各种支援也很可观。
而沈浪仔细的研究过正史中孙传庭与李自成之间的大战,通过崇祯去传达,针对性的让孙传庭尽量的规避一些可能犯的错误。
另外,沈浪又让锦衣卫着重去花些精力去查一下唐县、襄城、郏县、宝丰等几个地方,因为这些城池是正史中那场大战非常关键的几个城方。
虽然现在由于他沈浪的到来,很多事件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有些东西肯定还是不会变的。
果然,锦衣卫经过仔细侦察后得知,闯军在地方上任职的武官员依然屯聚在宝丰,很多闯军的家属还是在唐县,没有转移走。
针对这些重要的情报,孙传庭迅速的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首先突袭宝丰,将那里投敌的官员斩杀一空。
随即,又迅速的派出一支奇兵迂回至不太引人注意的唐县,俘获了万余闯军的家属,以这些家属为质,对闯军进行劝降,从内部对闯军进行分化。
消息传来,闯军果然是军心动荡,军中甚至有谣言传出,有人为了自己被掳的家眷安全,相信了明军的鬼话,并已经暗中投靠了明军。
而且年初崇祯的诏令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负担减轻很多的百姓已经不太愿意跟着李自成造反了,想过安生日子。
毕竟,朝廷的勇卫营可是连鞑子的十万大军都打败了,鞑子那么凶恶都挡不住勇卫营,若勇卫营腾出手来联合孙传庭的大军一起对付闯王,恐怕好多人都要送命。
在此情景下,别说新加入的流民大幅减少,就是已经加入闯军的流民,也陆续出现私自逃离的情况,即便李自成下狠手杀了一批都无法止住这股风气。
而随着勇卫营大军已经南下的消息传来,私自逃离的人就更多了。
李自成知道,最根本原因还是自己这阵子在与孙传庭的作战中以败仗居多。
若是连孙传庭都无法击败,等到名声如雷贯耳的勇卫营抵达,对军心的影响只会更大。
当然,若是能够打一场大胜仗,甚至是击败勇卫营,那么闯王的威名又会瞬间暴涨。
要是沈浪知道李自成的想法,恐怕只能说,你真是想多了。
我们准备那么充分,进行那么多精心的安排和算计,若还是被你打得大败,除非孙传庭和周遇吉的脑袋同时出问题了。
所以,沈浪没有太过担心与闯军的战斗,闯军看似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强些的也就几万老营。
正史中,闯军刚灭亡大明,正是气势和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被满清直接浇了一盆冷水,然后就一溃千里,仅一年就分崩离析。
可见闯军不管是在战斗力还是战略眼光上,都不及满清,何况此时闯军的实力远不及正史中灭亡大明后的闯军。
正因如此,沈浪没有将勇卫营主力全部派遣出来,本人更是没有亲至。
此刻,他更多的注意力反而是放在了南方,因为前段时日清除京师勋贵集团的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
有消息传来,南都的勋贵集团已经暗中达成了一些交易,开始搞起了小动作。
他们没有公开反叛,但是却开始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给远在北方的朝廷使绊子。
由于战乱等原因,北方的粮食等很多物资都需要通过富裕而相对稳定的南方运输过来,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运输途径就是京杭大运河。
此刻,京杭大运河的运力明显被大副削弱,因为有人人为的卡了京杭大运河的脖子,设置各种障碍。
面对这种情景,崇祯立即传旨下令凤阳总兵黄德功、总兵刘良佐,山东总兵刘泽清,让他们确保运往北方的漕运物资畅通,若是有人故意扰乱漕运,以叛逆之罪诛之。
对崇祯最忠诚的黄德功迅速应令,而刘良佐和刘泽清却是行动迟缓,刘泽清甚至还纵兵抢掠。
即便如此,黄德功的行动很是迅速,很快就打通了漕运,并处死了一批人。
之所以这般顺利,是因为南都的那些勋贵没想到崇祯会这般果决,直接发兵强行清除障碍,若有人阻挠,立即以叛逆罪诛杀。
面对带着皇命的黄德功大军,不发兵讨之,一般人根本无法阻挡,可若是发兵,那无疑是直接反叛了,不少人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所以很是踌躇。
但有些人却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清楚,依他们在暗中的一些勾当,罪行比之京师那些被处理的勋贵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崇祯不念旧情,连京师那帮与他们老朱家关系最紧密的勋贵都处理了,怎会对他们这些南都的勋贵留情?
“不知咱们这陛下是如何作想?打了一场胜仗就忘记自己是谁了?”
“李自成、张献忠百万流寇还未清剿,就迫不及待的自断双臂,居然在京师大肆清算百官和勋贵,弄得人心惶惶。”
“咱们这陛下的性子诸位又不是不知,刚愎自用,若我们就这般退缩,他只会认为我等软弱,然后更加得寸进尺。”
“说不定就直接让黄德功进入应天府,然后将我等抄家灭族啊。”
魏国公徐弘基显然对崇祯已经很不满了。
他自然不满,魏国公府在南都权势滔天,俨然是土皇帝般的存在,过得自由自在。
本以为这种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却没想到自己那位陛下不知受何人所惑,或是得了什么癔症,居然丧心病狂的在京师向全城的勋员举起屠刀。
这让他徐弘基如何心安,没人愿意失去拥有的一切,更没人愿意坐以待毙。
所以,既然你崇祯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可以说,南都这些勋贵愿意联合起来与朝廷对抗,魏国公府出力甚多。
此刻看到崇祯派军威慑,一些人吓破了胆,徐弘基自然要站出来稳定军心。
安远侯柳祚昌连忙问道:“国公爷可有良策?”
徐弘基目光一凝,吐出八个字:“拥立新主,分庭抗礼。”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廷建立,公然反叛
朱家传承两百多年,一代不如一代,能人没出现多少个,但子孙后代多的是,王爷也是一大把。
当徐弘基提出拥立新主,分庭抗礼的计策之后,立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赞同。
虽然这样也是造反,但这不是造大明的反,也不是造朱家的反,而是你崇祯不得人心,反你崇祯一人而已。
如此的话,就没有那么多忠于大明的遗老贵少反对了,受到的阻力和敌视会减轻很多,说不定还有一些不被崇祯重视的人想趁机分一杯羹。
毕竟新帝上位,肯定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大肆封赏以笼络人心,这里面就有巨大的利益。
临淮侯李祖述看向徐弘基,眼神中充满希冀的道“朱家藩王众多,想必国公爷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徐弘基听罢,笑道:“既然是咱们众人一起举事,人选自然是由我们一起推举,这样才能服众。”
“不过人选的血统不宜太过偏远,否则无法让人信服,也无法与朱由检相较。”
“再者,其封地不宜距南直隶太远,不然其未至应天府就被朱由检发现,我等大事不可期也。”
“眼下,符合上述两者,仅两人,正是避难至淮安府的福王和逃到无锡的潞王二人。”
都已经直呼崇祯的名字了,可见徐弘基已经打算彻底与崇祯撕破脸了。
听到他的这些分析,众人也知道,徐弘基心中的两个人选就是福王和潞王这两位了。
不过他这番说词也不无道理,所以大家都没有太大的意见,也都赞同从这两人中选择。
安远侯柳祚昌有些担心的道:“若福王和潞王皆不答应,我等该如何?”
徐弘基轻笑一声:“身处南直隶,还由得他们不答应吗?”
“再说,又不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