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自然不能任由这般恶化下去,拜音图立即组织兵力去镇压。
他没有再派出一个汉军士兵,甚至是蒙古兵,全部都是满洲兵。
左右两侧各有上千满洲兵冲杀出来,去镇压汉军和蒙古兵的反叛。
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汉军和蒙古兵自然不是满洲兵的对手,被杀得节节败退,很多人连忙惊恐的往勇卫营这边跑来。
他们边跑边大喊:“投降,投降啊,别开枪”
大喇叭的声音适时的响起:“想投降者,立即在原地趴下别动,否则格杀勿论。”
听懂了的汉军,连忙停下脚步,迅速往地上一趴。
很多蒙古兵听不懂,但他们知道学汉军,连忙也跟着往地上一趴。
“自由射击,杀满洲兵”
“砰砰砰”一个个勇卫营士兵举枪瞄准身穿棉甲的满洲兵,然后毫不犹豫的开枪。
能打中目标最好,如果没有打中,甚至是误伤了其他汉军和蒙古兵,那也只能算他们倒霉。
当然,还有少部分人不按命令来,继续往勇卫营这边冲,那一律开枪击毙。
中枪者的惨叫声不断,越来越多的士兵惊恐的趴下来,那些没有听懂的,甚至是不愿意轻易妥协的满洲兵,自然就暴露了出来。
有些满洲兵还追上来去砍杀趴在地上的汉军和蒙古兵,还有的不知死活的想要冲向勇卫营。
“砰砰砰”
满洲兵可以在汉军和蒙古兵面前逞凶,但随着枪声不断,却是毫无反抗的被射倒在地。
拜音图脸色极其难看,为了镇压那些叛军,损失那么多大清精锐,太不划算了,于是连忙下令撤退。
“嗡嗡嗡”撤退的号角吹响,那些建虏开始狼狈撤退,但几乎都是满洲兵。
但是,也有少数满洲兵并没有跟着撤退,故意落后一些,然后也学着汉军和蒙古兵,迅速往地上一趴。
看到居然有满洲兵想要投降,一些老兵顿时愤怒至极,不顾撤退的命令,转身就要将这些败类给斩杀。
“砰砰砰”勇卫营可不会放过这些冥顽不灵者,迅速开枪射杀,连那些撤退逃跑的满洲兵,也不时的有人被击倒。
直到剩下的建虏逃回他们的阵地躲起来,勇卫营这才停止了射击。
枪声停止,趴在地上的那些人还是胆颤心惊的不敢起来,不知道勇卫营接下来会如何对待自己。
“兵器放在地上,站起来,双手举过头顶。”
这时,大喇叭响起,告诉他们怎么做。
于是,首先听懂的汉军连忙站起来,并将双手举过头顶,听不懂的蒙古兵和满洲兵不敢耽搁,立即跟着照做。
“这边走”大喇叭引导他们过来,然后一队士兵上前将他们押到后方去。
得知刚才发生的事情,多尔衮的脸色极其阴沉,没有试探出有没有陷阱,反而让人看了一个大笑话。
而且,看到勇卫营愿意接收降军,甚至连满洲兵都愿意接收,这让全军上下那些作战意志不够坚定的人怎么想?很可能一有机会也会选择投降。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过,这也让多尔衮意识到军中的危机,之前对士兵的压迫太严重了。
若是平时还好,只要有一条活路,他们也不敢反抗。
可现在对一些士兵来说,投降明军才是一条活路,再过于逼迫,别说汉军和蒙古兵,恐怕一些满洲兵也会跟着反叛。
想至此,多尔衮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刚才又通过这样一次失败的试探,勇卫营肯定会有防范了。
但是沉吟了一下,多尔衮还是继续对拜音图下令道:“再试探一次,兵力你自行决断。”
之所以这般决定,是因为并没有看到勇卫营有什么大的调动,也未看到明军后方有援军过来支援。
拜音图无奈,只得继续调兵遣将,他一咬牙,没将最适合当炮灰的汉军放在最前面。
被安排在最前面的是混编在一起的蒙古兵和满洲兵,后面才是混编在一起的满洲兵和汉军。
想试探勇卫营身后是不是有陷阱,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怎么行?
他在两个方向各安排了三千左右的兵力,不再多想,立即下令同时进攻。
是陷阱,就再上一次当,不是陷阱,那就全力进攻。
“杀”两个方向的满洲兵带头嚎叫着发起了进攻,疯狂的向着勇卫营涌过来。
蒙古兵和汉军即便不想前进,但他们被裹胁在满洲兵中间,根本没有选择,否则脑袋立即就不保。
勇卫营早已经列阵等待。
“准备”
“瞄准”
“开火”
“砰砰砰”第一排士兵迅速的抠动了扳机,前冲的建虏栽倒一片。
第一排士兵看都不看一眼,迅速转身退到最后,第二排士兵跟上,按照指令迅速开枪,前冲的建虏再次栽倒一片。
拜音图偷偷的用千里镜观察着,心里在滴血,但好在伤亡虽然很大,可距离是在慢慢拉近着的。
再接近一些,就能够知晓勇卫营背后的真相了。
终于,在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不足八十步时,随着大喇叭一声大喝:“暂停射击,退。”
三排勇卫营迅速的转身,快步向后退去。
与此同时,炮兵将伪装网一掀,显露出一门门小炮,正是燧发虎蹲炮。
短短的一段距离,两个方向恐怕各有七八十门,甚至更多。
拜音图所处的位置不是正面,所以他能看到其中一部分,顿时头皮一阵发炸,立即想到了京师城外最后一战那可怕的一幕。
“有陷阱,有陷阱,真有陷阱啊。”
“早该想到的,明军将所有大孔明灯都放在正面,肯定是陷阱啊,就是想吸引我们从两侧发起进攻。”
有些时候,只有上了当,才能想通一些问题。
拜音图不敢再有任何侥幸心理,连忙大声下令道:“快,快,撤退”
他很清楚,根本不用试,靠这点兵力不可能冲过去的,哪怕再投入更多的兵力也非常难。
毕竟人的心理承受是有极限的,当看到前面伤亡如此之大,如此凄惨,整支军队都会崩溃的。
撤退的号角还没来得及吹响,虎蹲炮的炮声便争先恐后的响起了。
“轰轰轰”
大喷子喷出成千上万枚散弹,如冰雹般轰然砸向迎面冲过来的建虏。
“噗噗噗”
人体仿佛纸糊的一般,轻松被洞穿,不少建虏的身体当场被撕碎,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
正在前冲的人群仿佛突然踏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最前面几丈范围内的人,猛的向下一矮。
只有少数幸运儿在惯性的作用下前冲了几步,漠然的停下,然后孤零零的看着周围恐怖的场景,灵魂仿佛瞬间抽离了身体。
第四百章 不简单的任务
明军两翼的一两百门虎蹲炮,也是分成三排进行轮射。
这种小炮,体形小,重量也只有几十斤,两个士兵可以轻松的抬着走。
再加上又是燧发结构,几个炮兵一起协作,所以射击速度丝毫不亚于勇卫营的火枪。
三排轮射的话,中间的间隔时间很短。
更重要的是,虎蹲炮的威力比火枪大多了,不但一次性能够射出几十上百枚散弹,杀伤力和穿透力也不是火枪能比的。
一轮齐射就直接将前冲的建虏给打懵了,见到这恐怖一幕的人大多都本能的放缓了速度。
看到勇卫营又迅速的抬着几十门炮上前,有的建虏转身想逃,有的则吓得直接往地上一趴。
就连凶恶的满洲兵似乎也温顺了不少,没有对停滞不前的汉军和蒙古兵下杀手,注意力全部都落在了明军的火炮上面,一副随时准备撤退的架势,因为他们大多也被震慑住了。
正在这时,“嗡嗡嗡”
悲凉的撤退号角响起,所有建虏都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也是在这时,几十门虎蹲炮的齐射也适时的响起。
“轰轰轰”
无数弹雨再次袭来,很多建虏刚转过身,凶猛的散弹就迅猛的从他们的后背射入,然后从前胸穿透而出。
一个满洲牛录章京低头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胸口那碗口大的血洞,此刻正在汩汩的流着殷红的鲜血。
他身体控制不住的向后倒去,在仰倒的一瞬间,他好像看到前面同伴的一只手臂直接从身体掉落,脑袋更是像烂西瓜一般爆裂开来。
建虏的尸体仿佛下饺子一般,再次倒下一大片,好似修罗战场。
一些彻底被吓破胆的,双腿都已经在打颤,跑不动了,惊恐的往地上一趴。
能跑的,恨不得多长两条腿,嚎叫着疯狂的向前跑去,就算不能一下子跑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起码也要跑在其他人的前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其他人的身体,为自己挡下这夺命的弹丸,太可怕了。
此刻,再也不分满汉蒙。
满洲兵的凶恶算什么?不甘和愤怒又算什么?很多人还活着,但他们的脊梁已经被打断了,面对这样的火力,是人力能对抗的吗?
即便很多满洲百战老兵,也只有深深的绝望,心理防线崩塌,成为了自己最鄙夷的溃兵。
第三排火炮也被勇卫营炮兵第一时间抬上前,只是简单的瞄准,在一声令下后,炮兵迅猛的拉下了火绳。
“轰轰轰”弹雨对建虏溃兵进行了最后一次洗礼,又遗尸几百具。
终于,在剩下的建虏溃兵连滚带爬、惊魂未定的逃回去之后,虎蹲炮的射击这才停止,然后退居二线,勇卫营火枪兵迅速上前列阵。
一些没有跟着逃回去,而是选择趴在地上的建虏惊恐的大叫着,甚至有的人声音都带着哭腔:“我要投降,我要投降啊”
勇卫营没有为难这些已经被彻底慑服的建虏,这些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放下兵器,站起来,举起双手,你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投降是唯一的活路”
他们中有汉军,有蒙古兵,当然也有满洲兵,在被强大的对手征服之后,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那就是降军。
他们踩着同伴的血肉、尸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近过来,眼中只有无尽的恐惧。
勇卫营士兵只是淡然的看着这一切,因为他们打败了各种对手,享受了太多次这样的胜利,所以已经很平淡了。
而对面的建虏,成千上万双眼睛看着,却只有沉默,愤怒反而不多了,因为愤怒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一些人甚至在心中祈祷自己有机会举起手,这说明自己还活着,并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虽然重创了建虏,但沈浪却不是很满意,他是想着建虏从两翼全力进攻时,给建虏好好的来一下狠的。
却没想到,建虏第一次只派了两千人左右,第二次也只派了五六千人。
而且己方刚一开炸,建虏立马就吹号撤退,好像是早就有心里准备一般。
不过想一想也能理解,毕竟当初在京师城外吃过这样的亏,而且是大亏,多少会长些记性。
既然虎蹲炮隐瞒不住了,沈浪立即下令调三十门到前方去协助进攻。
虎蹲炮虽然轰不开城墙,但对付并不是很厚的土墙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那些躲在土墙后面抛射,或者是通过射击孔向明军反击的建虏,以为自己只要防范天上的大孔明灯轰炸,甚至不用太担心勇卫营的火枪,因为火枪打不穿土墙。
可是在无数散弹击穿土墙时,他们才追悔莫及,为何不将土墙修得更厚一些啊。
土墙被打得千疮百孔,一个个躲在土墙后面的建虏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被打得血肉横飞。
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是惊恐的转身就逃,太可怕了,比天上的大孔明灯还可怕。
有了虎蹲炮的加入,明军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不少,天上地下联合打击,火力如此凶猛,建虏修的那些防御就是一个笑话。
至于从明军两翼发起夹击的念头,不但是拜音图绝了这个念头,多尔衮也不敢再想了,没有那么多人命去填。
没办法,只能趁着明军还未将右侧阵地分割开来,尽快将右侧阵地的两万多兵力转移开,这是眼下减小损失的唯一办法了。
于是,多尔衮立即给右侧阵地的最高将官多罗贝勒尼堪下令,让他全面统率两万四千大军转移,而他多尔衮会在左侧阵地指挥配合。
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是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儿子,甚至比他的叔叔多尔衮还要大两岁。
但这都不重要,不管是地位还是权势,他在多尔衮面前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