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小半个时辰之后,萨克达的身体好了很多,可以自己活动了,也能够说话了。
他似是有气无力的问道:“富勒塔大人呢?”
“还不知道,我们等会儿去找找。”
萨克达点点头,那位富勒塔大人可是两人认定的贵人,只要在这种困境中将他照顾好了,待回去之后傍上其家族,说不定就此飞黄腾达了。
所以萨克达和阿卜萨两人,宁愿对方出事,也不想富勒塔有什么三长两短。
阿卜萨又叫了几声,富勒塔还是没有任何回应,两人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阿卜萨估算了一下富勒塔掉下来的大概方位,便让萨克达先呆在这里,自己先去找一下。
而萨克达在缓解了一会儿之后,顾不得身上的痛苦和恶臭,也跟着去寻找。
最终,两人在一棵手臂粗细的树上找到了他们口中的富勒塔,也就是多铎。
不过多铎挂在树上的姿势和萨克达完全不同,因为多铎是直接骑在这棵树的树干上的。
看到这种怪异的姿势,两人完全可以想象多铎冲下来的瞬间画面,想着都痛。
与这富勒塔比起来,萨克达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啊。
富勒塔大人明显还活着,只是太痛苦难受了,所以没办法回应而已。
阿卜萨上前问了几个问题,多铎还是没办法回答,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浑身汗如雨下。
阿卜萨能够感受到多铎的痛苦,所以他对萨克达道:“你照顾好富勒塔大人,我找些藤做成绳子把大人弄下去。”
萨克达连忙点头应允,然后开始宽慰多铎一定会没事的。
阿卜萨离开后,用了大半个时辰才用藤蔓编好一根长绳。
他带着绳子上来后,对多铎道:“富勒塔大人,我用绳子系住你的腰,再把你放到下面去,可好?”
多铎努力的点点头。
于是,两人一起动手,先将绳子分别系在树干上和多铎的腰上。
然后由萨克达在上面放绳子,而阿卜萨则带着多铎一起向下滑去。
虽然两人都尽可能的轻缓一些,但是多铎还是痛得呲牙咧嘴的。
脸已经丢到姥姥家去了,他顾不得那么多,忍受不住时便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嚎叫。
花了近两刻钟,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多铎放到了断崖下方的平地上,阿卜萨第一时间让多铎平躺下来。
待萨克达下来之后,两人商量了一下,然后经过多铎的同意,准备帮他检查一下伤势。
不用想,多铎的伤是在下面,这可是二兄弟,虽然不致命,但是直接代表着男人的尊严和象征。
这一刻对多铎来说,是如此的耻辱,比打一百次败仗还耻辱。
但相比让两个外人帮自己检查兄弟的好坏,他更担心从此以后自己再也做不成男人了。
倘若如此,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啊。
堂堂先汗嫡子,尊贵的豫亲王,竟然成了太监,这不是奇耻大辱吗?
大明合伙人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几个鞑子,都这个时候了,还如此懂得享受。”
几个锦衣卫回到多铎三人之前起火烧烤的地方,将他们刚烤熟还没来得及吃的烤鸡、烤兔全部分食了。
那所剩不多的美酒,有一部分被洒了出来,剩下的也被一人一口给喝干了,很是满足。
只是他们没有认出多铎,不然的话,恐怕也没心思在这里享用美食了。
其实,他们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巧合,没想到突然看到不远处有烟雾升起,所以决定前去看一看。
接近到几十丈远,就听到了满洲话,显然是建虏,便先让一人上前小心的查探对方的人数。
得知只有仅仅三人之后,队长的兴致一下子大减,完全没必要呼叫援军,准备亲自动手。
于是七人小心的接近,然后包抄,但还是被提前发现。
最终只是将三个建虏赶下了断崖,没能亲手击毙,有些遗憾,但他们肯定也不好过,摔死了也说不定。
匆匆的填了下肚子之后,七个锦衣卫迅速离开,他们还有自己的任务,需要继续搜寻其他建虏溃兵。
萨可达和阿卜萨认真的帮助多铎检查了一下伤势,两人的神色很凝重,但还是不得不告诉多铎那个他已经预想的事实。
“富勒塔大人,这恐怕是没办法治好了。”
两行清泪从多铎的眼角滑落,不知道是痛苦所致,还是伤心所致。
多铎的二兄弟已经肿成了一个球,现在肯定是没办法行动的。
即便如此,萨克达和阿卜萨二人也没打算就此抛弃他,因为他们都觉得此刻正是富勒塔大人最需要自己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不离不弃,富勒塔大人应该会记得这份恩情的。
于是,两人一边寻找草药,一边去寻找食物。
但这次他们只采摘了一些野果,不敢再贪吃了。
没想到这么倒霉,在这么人迹罕至的地方贪了一下嘴,就出了这种事,差点就丢了性命。
而且,之前抢来的物资都丢了,连带着放在边上的佩刀都来不及带走,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多铎瞬间想到了当初的阿巴泰,就因为在逃跑的途中嘴馋,然后去偷猪,最终落入锦衣卫之手,然后被押往京师凌迟处死。
如今,没想到自己也重蹈覆辙,下场也不比阿巴泰好多少啊。
怎么就不长记性呢?现在好了,直接废了,直接废了,成了一个废人了啊。
多铎欲哭无泪,真是悔不当初啊。
面对萨可达递过来的野果,他抬手直接打掉,现在什么东西都不想吃,想到吃东西就烦。
萨可达能够理解这种心情,所以也没有强求。
于是和阿卜萨一起帮多铎敷好了草药,然后两人互相帮忙,帮对方将身上的一些刮伤也敷上了药。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三人在附近找寻一处相对隐蔽些的地方休整了一夜。
翌日萨可达和阿卜萨两人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然后抬着多铎一起赶路,两人对多铎的照顾是真的没话说,不是亲兵,胜似亲兵了。
但话又说回来,若不是两人看重多铎贵族的身份,恐怕也不会如此卖力。
在多铎上担架时,已经到达岫岩城的多尔衮已经下担架了,身体也基本恢复了过来。
岫岩城位于分水岭东侧的群山之间,战略位置很重要,而且易守难攻。
占据这里,向南可以威胁盖州,向西可以威胁海州等广阔的辽中平原。
但此时多尔衮主力新败,自保都有些困难,根本没有进攻的能力。
所以,多尔衮根本没打算长据岫岩。
他将已经陆续汇聚到城中的三千多士兵收拢整合,然后又抽调城中两千余守军编入,凑了一支近六千兵力的军队,算是勉强有了自保的力量。
然后,他下令全城的一万多居民跟随自己一起向东北方向的凤凰城撤离,因为人口将是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不能轻易放弃。
而城中,只留下不到七百的守军,他们的任务是接应其他陆续赶来的士兵,并阻击追击的明军。
多尔衮一共只在岫岩城呆了两天时间,这两天他除了收拢力量,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等到多铎的消息。
但是两天时间过去,多铎音信全无,多尔衮非常担心,他与多铎的兄弟感情还是非常真诚的,比之对阿济格要亲得多。
大军已经惨败,失去了无数大清勇士,所以他不能再失去亲兄弟。
多尔衮继续派出大量探子去寻找多铎的踪迹,但他自己却不能再继续留在岫岩城了。
因为他已经得知有一支两千多人的明军正在向岫岩城穿插过来,其中勇卫营就有上千,速度快的话,可能明早就会赶到。
以如今手中掌握的力量,想要击败这支明军的难度非常大,反而战败的可能性不小。
若不想被拖在岫岩,就只能尽量避免与其交战,走为上计。
可是,他刚率军渡过杓子河,离开岫岩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便收到探子的紧急来报。
另一支从海州方向来的五千多明军已经在往青台峪堡进发,此刻很可能已经抵达。
青台峪堡距离凤凰城只有百里左右,即便通往凤凰城的道路崎岖难行,顶多三天时间便可到。
而自己现在距离凤凰城也有上百里,还有一万多拖家带口的百姓,按目前的行进速度,肯定还没有明军先抵达。
没想到明军逼得这么紧,连两千多明军都没有信心在野战中战胜,更别说五千多的明军了。
除非是进入凤凰城据城而守,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明军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而己方根本不可能得到大量支援。
一旦进入城内死守,那就是守着死。
多尔衮无奈,只得改变原来的计划,立即派出亲信带着自己的命令前往凤凰城。
命令主将尽快将城中主要力量撤出,留下一千兵力据城断后,然后过大虫江,往宽奠六堡方向转移。
而他自己则会改道经过九连城,然后也会向北进入宽奠六堡与他们汇合。
宽奠六堡不是具体一个地点的名称,而是由鸭绿江西岸六个连成一线的铺堡组成,分别为: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
宽奠六堡始建于大明万历年间,由大明著名边将李成梁所筑。
至天启年间,辽东经略熊廷弼以每一堡坚守一段辽东长城,迫近建虏腹地,以阻其南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还不到三十年,多尔衮却想率领大清的残余通过这里再逃出去,逃回建州女真的老家。
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祖宗你们开开眼哪(上)
多尔衮为了避开明军而不得不一次次往东偏移路线,与沈阳所在的方向越来越远。
显然,他也不打算回到沈阳,也就是他们满清的都城盛京。
因为他很清楚,不管盛京有没有被攻破,现在哪怕回去也是有心无力,反而会将自己手中最后的一点力量也全部葬送。
非常懂得衡量利益得失的多尔衮,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不过,他在过了三岔河之后,也第一时间派出了几路亲信去往盛京,然后按照他的命令见机行事。
若是盛京已经被攻破,那自然是无须再管。
若城还未被破,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入城。
先找到礼亲王代善,说服他主持大局,把阿济格放出来,让阿济格尽快率领全城突围,越快越好。
能舍弃的都可以舍弃,但一定要保护小皇帝的安全。
虽然说多尔衮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但他更不想顺治落入沈浪之手。
一旦大清的国都被攻破,皇帝还被擒,也就意味着大清的彻底灭亡。
自己哪怕再建立一个新政权,也和之前的大清大不相同了,号召力也会差了许多。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就算保不住盛京,他也想努力的保住盛京城内的皇族、贵族和大臣,这些人都是以后维持大清残余力量很重要的支柱。
此时,沈浪的大军已经渡过了太子河。
他和多尔衮的行进路线几乎是平行的,双方永远不可能相交。
在过了太子河之后,沈浪便亲自率领骑兵脱离主力,加快速度向沈阳方向行进。
击败多尔衮大军之后,沈浪可是缴获了大量战马,再加上占领辽中地区的缴获,他麾下的三万多骑兵完全可以保证每人能有三匹马换乘。
这就不只是万马奔腾了,而是十万匹马在辽阔的辽中平原上肆意驰骋,气势如虹,大地都在震颤。
看到这一幕的辽东汉人,无不热泪盈眶,有此强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掳掠为奴了。
而沈浪大军的动向也被多尔衮派出的一支亲信小队得知,甚是急切。
他们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人,为了避开明军,他们不敢骑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走大路,甚至还要尽量的避开辽东的汉人,以防行踪泄露。
自然而然,速度慢了很多,耽搁了不少时间。
如今明军骑兵脱离主力快速行进,自己一行人凭着两条腿,还要躲躲藏藏,怎么可能先一步抵达盛京?想必其他几路也很难做到。
不过,以此判断,盛京很可能还未被攻破,不然沈浪也无须如此急切的赶路。
可知道又如何?盛京城中又没有千里传声筒。
此刻沈浪距离沈阳只有一百二三十里,而且路途平坦,只要加快些速度,一天之内便可抵达。
沈浪在这个时候选择骑兵主力先行,自然就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