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很多手艺不公布出来,传着传着,就没了。
至于所谓诏令,现在自然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专利一说也是沈浪刚想起来的,诏令到时候让崇祯补一个就是,问题不大。
有了崇祯的诏令在,也可以增加可信度,自己刚才所说的一些福利改革,都可以让崇祯皇帝加在诏令里。
先从兵仗局开始,等崇祯的政令可以下达到地方了,再颁布律法在全国逐步展开。
这个制度要是实施开了,对手工业者的释放绝对是空前的,会进一步促进大明手工业的发展,从而加快进入资本主义的脚步。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早,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最终,沈浪没有重罚刘匠头父子,而只是革除了刘匠头的匠头职位,因为他是在沈浪上任以来的初犯。
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沈浪不够狠,毕竟刘匠头也并非十恶不赦之徒,只是照顾了下自己的儿子。
不过他也强调了,如果下次有人再犯,那一定会严惩不殆,直接送到锦衣卫大狱中去,这还是比较有威慑力的。
处置了刘匠头之后,沈浪下令所有工匠,按照自己刚才给出的标准推举匠头,不限于他们自己所在的组。
看到沈浪处事公平公正之后,工匠们也不像先前那般紧张了,渐渐放开了不少,在一些人的带头下,激动的选出自己想选的人。
原来,自己有权利决定自己上司是谁的感觉,真的很好。
沈浪尊重民主,让得票率最高的六人当选,再将剩下的得票率不错的人平分到六个组中。
而新任的六个匠头,没有一个是之前六人中的。
可见兵仗局之前的管理体制,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第六十一章 燧发枪组装(下)
选出了新匠头,沈浪便让他们重新从各自的组中,选出十五个相对熟练使用膛线机的工匠出来。
刚上任的匠头干劲十足,也不敢徇私枉法,选出的十五人没有产生多大的异议。
沈浪简单的规划了一下三台膛线机的使用,每两组轮班使用一台,后续的膛线机也会马上到位,到时候负责拉膛线的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一台。
将拉膛线的事情交代下去了之后,沈浪就开始教他们整支枪的组装。
新任的六个匠头没像之前那般害怕沈浪,学习得格外认真,而他们也确实比之前那几个匠头的学习能力更强。
燧发枪的组装和火绳枪的组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还是燧发机,所以这些懂火器的匠头学习起来也很快。
沈浪又让他们将技术向手底下的工匠传授,然后让他们在各自组中选出六人负责组枪。
再就是瞄准具的安装,为了方便,沈当直接教他们使用电焊胶将其粘上去,方便又快捷。
最后,沈浪将刺刀开锋的任务又布置下去,这个就不用沈浪亲自示范了,这些人应该比他沈浪更懂得如何开锋。
所有事情分配完备之后,每个人手上都有活儿干了。
看到近两百人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沈浪满意的点点头,但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偌大的工坊中转悠起来。
可是,以前从没有这么大的官监督工作,所以每个工匠的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
看到沈浪走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点头哈腰的行礼,生怕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
其实不是沈浪故意赖着不走,而是他知道真正掌握技术的工匠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所以他想要在这些人中发现一些被人忽视的优秀工匠。
他沈浪本身也是做技术的,而且是后世人,亲自观察下,自然能够分辨出那些人掌握了更好的技术。
可这些工匠不这样想,千百年的低贱身份,让他们在面对沈浪这样的大人物总是战战兢兢。
无奈之下,沈浪又让他们暂停工作,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又立了几条规矩。
表示自己以后会不时的来工坊转一转,有事他沈浪会招呼,没有招呼,任何人都要认真工作,不得放下手中的工作而向自己行礼。
这对普通工匠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像沈大人这么处事公正的大人不时的来工坊中转一转,那匠头和其他大人就不敢轻易的欺负自己了。
而自己一旦在工艺上有改进,甚至发明了一些新物件,有了沈大人,也更加有保障了。
观察了一下午,沈浪从工匠中选出十人组成品质组,专门负责验收,品质过关才能下线,否则就要打回。
而且,他自己还不时的抽查一下,让工匠们心惊胆颤,不敢有丝毫马虎,工作更加认真。
接下来几天,沈浪又分批带来了膛线机的零部件,组装出了一台台新的膛线机,拉出膛线的枪管越来越多了,一支支崭新的线膛燧发枪也组装了出来。
通过验收的燧发枪皆送到兵仗局下属的火药局严加看管,每天下工之前都要入库。
火药局并非是生产火药的,而是兵仗局的军器库,位置在皇城的东北角,距离兵仗局还有些远。
而火药作才是生产火药的,之前是属于内官监,现在已经被划归到兵仗局,和火药局一样是兵仗局的附属机构,皆归沈浪管辖。
以防出什么纰漏,怕有人不顾死活的挪用和盗卖,沈浪不但安排亲信看管,还在里面放了录音器,并亲自安装了摄像头。
不是他不信任宫中的人,而是这种事情在这个时候太常见。
大明现在的很多机构已经完全腐化,京营只是其中之一,像十二监、四司、八局等等,有哪个不贪的?
不管大的小的,即便芝麻绿豆大的官,只要手中有一丁点权利,就会通过各种手段侵夺利益,不得不防。
成品的燧发枪一支支的入库,子弹自然也要准备,他定做的压模钳也陆续出来了,一共有五千把。
他先拿了五百把到兵仗局,再让高一川招了一批工匠回来,专门生产米涅弹。
有现成的压模钳,生产过程也容易操作,所以对这些懂火器的工匠来说,并不难。
工匠们又热火朝天的投入到了生产米涅弹的工作中。
而即使是生产这样的米涅弹,沈浪也给工匠们安排了流水作业。
有专门将铅融化的,有专门将铅液倒进压模钳生产铅弹的,有专门磨毛刺的,还有品检……
工作的细分,也让效率和品质更高,一粒粒通过检验的米涅弹被生产了出来,沈浪很是满意。
王承恩又来兵仗局看了一次,也是赞叹不已。
他虽然很少去关注工匠们的生活,但是他非常清楚在宫中作事的人,几乎都是能偷懒就偷懒。
真要是抢着干的,那十有是想往上爬而做给谁看的。
可兵仗局的工匠们几乎每个都是认真卖力的干活,精神头十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一般。
连他这个陛下的贴身大太监跑进来转一转,都没人抬头看一眼,让王公公好生无语。
不过这是沈浪的地盘,他自然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去找谁的麻烦。
而工匠们能有这般的工作热情,是因为沈浪之前给出的承诺,已经开始兑现了。
刚过去的六月份,月银在这个月的五号已经由新成立的账房司发了下来,虽然大多数人拿到的月银数量不一样,但几乎没什么人有怨言。
因为沈大人很公平,按多劳多得的原则。
比如你要拉膛线,你每天需要先去监工大人那里领枪管,领了多少根枪管,钻完之后上缴多少,验收合格之后就计数多少根。
到时候结工钱的时候,就按每根枪管的工价结算,干其他活儿也是一样,月银就是这么来的。
你做得快又好,拿得多,别人自然没话说。
所以,动作慢的,合格率低需要一次次返工的工匠,拿的月银就少,这些人一般都在二两左右,而多的,甚至有五两。
你干了多少事,应该拿多少月银,账房司都清清楚楚的公示了出来,让你心服口服。
如果你觉得计算有错误,还可以去申诉,账房司如果敢不给处理,沈大人会给你出头的。
可不要觉得沈大人只是说说罢了,五号发月银的当天,就有监工太监暗中向一些工匠索要孝敬。
大部分人虽然很无奈,但都给了,因为一直也是这样过来的。
虽然沈大人有言在先,但他们还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选择了忍气吞声。
可这次偏偏出了个张麻子是个愣头青,在沈大人到工坊巡视时,直接将事情捅了出来。
结果,沈大人大为光火,直接叫来锦衣卫,将索要孝敬的那些宦官一网打尽。
那些宦官一个个吓得哭爹喊娘的被拖走了,让人好生痛快。
甚至,沈大人在那些人抄没的这家产中,将那些脏银又退给了工匠们。
向上面大老爷孝敬的银子,哪还有退回的道理?下次能少要点就不错了。
拿到退银的工匠们都哭了,一个个的跪在地上将脑袋磕得呯呯响,沈浪也得了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头。
第六十二章 砂型铸炮法(上)
除了月银的问题,还有一件大事让所有工匠们都激动、羡慕不已。
平时雷都打不出一个屁的吴老二,居然第一个向沈大人申请了那个专利。
本来大家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却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沈大人就带着圣旨来了。
皇上批准了吴老二申请的砂型铸炮法专利成功,为大明第一号专利。
因该铸炮之法为大明的火炮工艺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特此御封吴老二为皇匠。
废除吴老二的匠籍,改为民籍。
成立京师第一铸炮厂,沈浪沈大人担任厂长,吴老二担任技术工程师,可亲自挑选工匠专门用砂型铸炮法制造火炮。
每生产出一门火炮,吴老二可以获得相当于铸炮成本一成的专利收益,工钱再另算。
当然,圣旨中的人名不是吴老二。
毕竟吴老二的本名不叫老二,是因为在老吴家排行第二才被人如此称呼的,他真正的名字叫吴铁生。
要知道,大明现如今的红夷大炮,造价至少要一千多两银子一门,超过两千两的也有不少。
也就是说,每门用砂型铸炮法造出的火炮,吴老二就可以得到一两百两银子啊,光这就可以抵很多工匠好几年的收入了。
这要是做个几十上百门,这穷得叮当响的吴老二岂不是草鸡变凤凰,一下子成了大财主了。
这得多让人眼红啊,自己怎么就没搞出个什么专利呢?
其实他们不知道,用砂型铸炮法来铸炮,成本会下降不少,吴老二一门炮的专利费也没那么高。
当然,这是后话。
这圣旨自然是沈浪请示崇祯下的,他倒不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改革政策而故意抬高这砂型铸炮法,而是这砂型铸炮法确实值得这般推崇。
其实最近沈浪就有准备要安排铸造火炮的事情,毕竟枪炮是一家,有枪没炮怎么行。
不过,他沈浪要的炮,自然不是大明现在用的那些火炮,他要的是利于野战的野战炮。
而大明眼下的火炮,轻便的火炮射程不够,有效杀伤距离还比不上自己造出来的燧发枪,这种火炮对他沈浪来说有些鸡肋了。
射程可以的,重量又太重,精度不够,还不利于机动,也不理想。
沈浪很推崇闪电战,让这些大家伙拖慢了行军速度,很不划算。
大明的火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是大明现在的铸炮工艺,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工艺和机械,那更容易达成了。
可沈浪却不准备这么做,因为这很可能给自己惹来大麻烦,自己把牢底坐穿,大明也要亡,这不是他想要的。
毕竟枪炮在和谐社会还是非常敏感的,之前燧发枪可以拆分成零件分到多个工厂生产。
别人也不知道他沈浪真的要批量的制造具有杀伤力的火枪,所以没人会举报自己的客户。
可火炮就不一样了,光是一体型的炮管就无法隐瞒,稍微有点常识的就能认出来,到时候不管怎么解释都无法自圆其说了。
所以,沈浪很早就打消了自己制造炮管的念头,只是准备搜罗各种资料到大明去改善火炮工艺,让大明自己生产。
大明现在的铸炮技术还是用的泥模法,这种方法在华夏传承了几千年,工艺比较成熟。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大,特别在铸炮方面,缺陷很明显。
制炮之前先要制作好泥模,泥模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形芯和一个外范,将形芯和外范合体后再浇铸。
然后经过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