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等名字一换,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打趣外甥。
  固怀吃着糕点,看着儿子和太子在旁边互相对视,双双无语的场面,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很慎重的大名。”
  “余姚王家世代研究礼记,我和相公商量了一下,就打算用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字来给孩子取名。”
  她和王华现在就生了一个,那是为了趁着年轻没稳定下来多玩玩。
  等王华走入仕途,不能再四处游山玩水了,这崽子数量就能多起来了。
  “王仁吗?”
  朱见济听到这里,觉得这的确不是啥很严肃的名字,甚至还觉得非常路人化。
  “不对,这名字太普通了!”固怀摇头否认。
  “我和相公决定在这两个字里再加一个,就添个守字,合称守仁、守义”
  “王守仁?听起来顺耳多了。”
  朱见济轻轻点头,脑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是附和着妹妹的话。
  不过等他想起来“王守仁”究竟是何等人物时,大明皇帝突然就被自己口水咽住了,不停的咳嗽才缓过来。
  再一看儿子那边,作为堂哥兼太子的朱佑栎正捧着小表弟的脸不停的打量,看久了还顺带捏一把。
  而还没有正式改名王守仁的王云小朋友知道面前这人的身份,年岁差距也让他无法反抗,只能默默忍耐。
  “有点瘦。”
  因为自己和弟弟都遗传了老朱家的优良基因,从小就是一副胖嘟嘟的福娃模样。
  王云表弟这样的瘦小形对朱佑栎来说还挺少见的。
  难道王家虐待皇亲?
  “多吃点!”
  想着王华也是父皇手下挂名的人才,不至于对亲儿子很过分,加上王云至今为止都不怎么吭声,朱佑栎只能把他当成一个不爱吃饭的自闭儿童了。
  出于对表弟的关心,小太子摁着对方的肩膀,充满了大哥的豪迈。


第373章 :殿试
  朱见济看着儿子带着类似于哑巴的表弟玩耍,还很照顾对方,一脸的难以言喻。
  王守仁啊
  不过后面冷静了一些,倒也看开了。
  他都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了,碰上的历史著名人物不知道多少,再见到这位王圣人,也不至于过于惊讶,纳头便拜。
  作为在民间富有良好声望的乾圣天子,朱见济这点自信和稳重还是有的。
  所以他决定,对于王小朋友,还是按着原来的路子来
  让他给朱佑栎当伴读,且看双方未来发展如何。
  历史的确有奇妙的必然性在,但人在发展过程中可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
  他要是因为“王守仁”未来的成就而过分干预小外甥的生活,也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随他去吧!
  “你跟我下盘棋吧。”
  在跟小表弟熟悉了一会儿,总算从对方嘴里逼出来几个字,知道他喜欢玩什么之后,朱佑栎便让汪直给他拿来一副棋盘,打算通过下棋来拉进友谊。
  毕竟他爹说了,这小孩会来跟随自己,按照遗传基因和家庭教育等因素,小表弟以后八成也是个人才,这感情需要提前培养好。
  不过他年纪大懂得多,肯定会下棋让着表弟,不会把人欺负哭的!
  想到自己那被父皇盛赞的下棋天赋,朱佑栎还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叹。
  “今天进宫怎么样?”
  王华大半夜跟老婆躺在床上,问起了固怀和孩子的事情。
  大舅子在对待自己亲人方便不是过于严苛的人。
  虽然他对那些早就出了五服的宗室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法令,强迫他们出去干活,以至于有不少走出温室,面对外界狂风暴雨的宗室子弟哀怨不已,私下骂过皇帝不知道多少次,但对自己亲近的,基本都很大方。
  固怀跟着他到处游山玩水,乃至于回余姚生孩子,其实也不符合“祖宗之法”,可皇帝还是准了。
  可见乾圣天子的确是个仁厚君主。
  “”
  固怀沉默的翻过身。
  王华从妻子的态度里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警惕起来,“怎么了?难道犯了皇家忌讳?”
  “那倒没有”
  固怀叹了口气,“只是大宝跟太子下棋了。”
  而太子的棋艺,都是皇帝手把手教的。
  王华何等聪明,立马就从妻子的态度和言语里猜出来了真相,然后又想起了当年受到的刺激,也沉默的钻进了被窝。
  久久之后,他才透过被子闷声说道,“这样也好,让陛下和太子认清自己挺好的。”
  人,总得认清自己。
  哪怕经受一些痛苦也是可以的。
  王云小朋友根本不懂大人的弯弯绕绕,就算面对太子殿下的下棋邀请,也是毫不客气。
  起先还有点小紧张,毕竟朱佑栎年长他几岁,从小也是精英教育,必然棋艺高超。
  结果唉!
  好在朱佑栎的心态跟他的体重一样沉稳。
  太子爷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他的问题,只是在感叹一下自己这样的下棋天才都被四岁的表弟的击败了,足以见得对方是个人才。
  完全有资格给自己当伴读!
  而朱见济也没有趁此机会看清自己。
  在他知道王云就是“王守仁”后,对于这小孩做什么特殊事情,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下棋赢过他儿子,这对王圣人来说很正常嘛!
  也就是没有下过王守仁罢了,
  天底下有多少人赢不过王圣人呢?
  他儿子的棋艺还是很厉害的!
  对此,皇后只能微微一笑,然后拉着丈夫赶紧上床睡觉。
  这种事情,还是去梦里比较好。
  “今日的考题,讲的是户籍制度。”
  “古时户籍如何,今时户籍如何,你们要好好的想,好好的答。”
  乾圣十六年的殿试,朱见济坐在上头,对下方正襟危坐的贡士们说着。
  后者自然认真听讲,不敢在皇帝发言的时候大喘气,御前失仪。
  等朱见济讲完之后,他们才拿起笔开始作答。
  户籍制度在中国古已有之,毕竟对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对国内民众进行统计是不可或缺的。
  登籍造册,便是如此。
  不过很多时候,户籍只是简单记录一下个人的出生地、家庭情况等等,以古时候的交通环境来说,普通人也不可能跑的太远。
  出生在哪儿,基本上一辈子就在那儿过了。
  除此之外,如果要通过参军、科举等手段实现阶级跨越的话,也不会有太大阻碍。
  起码在流程上看起来,是没有限制哪哪的户籍不准参军考试的。
  但是这种制度在蒙元之时发生了改变。
  面对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情况,本来汉化程度就不高,对待富饶的中原江南也只是想着把农田变成牧场的蒙元统治者来说,他们可巴不得固定所有
  民族上固定四等人制,让少数的色目人去帮忙统治多数的汉人,前者外来户,要想好好收税,就只能依靠蒙古的军事能力,办事起来自然尽心尽力,然后压制汉人势力,蒙元贵族便天天吃着火锅唱着歌,高枕无忧。
  而阶级上,则是定下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工匠永远是工匠,农人永远是农人。
  最好谁都不要改变。
  蒙元覆灭之后,由于其统治华夏也有近百年,影响力还是不少的,所以大明也继承了这户籍制度。
  毕竟后世人看来具有极大人身限制,是真“人权问题”的户籍制度,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必要的。
  屁股决定脑袋。
  朱太祖开局一个碗,打下全天下,最后坐上了皇帝宝座,其根本目的,也是要把老朱家的江山社稷给维护好啊!
  但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该出现的变化还是会出现的。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在洪武年间就出现了变故,很多军户逃亡,之后更是一路崩溃。
  到了朱见济手里,先是废掉了大部分已经失去实际意义的卫所,让那些早就不会打仗了的军户转为自由民,再是采用募兵制
  即便向民间募兵需要朝廷出钱,又是一大笔开支,但一分钱一分货,整体上,总比征收卫所的军户们好一些。
  之后对各地流民、移民也是就地编户立档,没有记录多余的东西,全算成自由民。
  甚至李东阳这位状元公,便是军户出身。
  皇帝本人都是如此做派,加上地方上早就有了的“逃户”现象,可以说,从蒙元开始的,把人一生乃至于子子孙孙都安排好的户籍制度,到眼下,可谓是名存实亡。
  而一样东西既然到了失去实际作用,那就该果断一点,让它随风而去。


第374章 :户籍制度
  今年搞了税制改革,可以说是当年“官绅一体纳粮”的延续和发展,之后要再进行改动,只怕不会这么频繁。
  因为就目前而言,大明朝承载大部分财富的东西,还是土地,不是房子。
  或者说严格一点,即便到了后世,承载财富的还是土地——
  后世房价高成那样,很大原因也得归于当地官府给开发商批的土地就很贵,然后商人天生的谋利心,还有要还银行贷款的利息,一步步一层层的,把房价推高到了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
  其中牵涉的东西和势力,可比大明朝要复杂多了。
  最后的直接表现,便是谁有房,谁就有钱。
  趁着大明朝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又是君主**的时代,乾圣皇帝可以采用快刀斩乱麻的法子,对占据财富代表的那些人开刀,要求他们交税。
  而在此之前,地方地主士绅已经被朱见济犁了好几遍,对于朝廷的税收政策已经不怎么动弹了。
  税嘛,交嘛!
  不交,等着官府派人来抓是吗?
  在几年前的那场大纠察之后,士绅串通地方官府也更加难了。
  因为皇帝搞纠察从来没有个固定时间和地点,可能隔年来一次,也可能一年多次,抓到了违法乱纪的分子,处置也十分严重。
  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被那群犹如疯狗的锦衣卫、东厂还有都察院给折腾怕了,不敢碰运气。
  所以没了地方官府为之遮掩背书走流程,士绅们也只能面对新政低头了。
  再说这些年大家可以去海外搞开发,针对海外领土,朝廷又是另一种政策,只要移民不在海外搞大屠杀,自立为王跟大明朝对抗,弄点啥也是随他去的。
  本土这边安安分分的交了税,缺的就从海外找回来,算来算去也没亏。
  至于摊丁入亩,那就更简单了。
  朝廷老早就在对土地采取按大小收税的行动了,如今把人头税跟土地税整合起来,也就多了一点,还让部分农民不至于成天收着自家的地,等着官府来人清点人头,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闯荡发展。
  在税收这种国家大事基本搞定,只需要按照之前的步骤推行的情况下,朱见济便把目光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层建筑。
  他是想要把蒙元传下来的这套“户籍制度”给废除的。
  只是皇帝怎么想,却不代表别人可以轻易的去想。
  即便是朱见济,面对老朱同志选择采用的这套制度,也的确感受到了来自“祖宗成法”的一点阻力。
  不能一拍脑袋就搞,
  他需要先把舆论弄起来,等出现一批人明确认同废掉这玩意儿的时候,才能采取措施。
  在殿试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那些学子给自己找理由也方便。
  朱佑栎也跟着父亲,俯视着下面的那些人。
  看着他们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良久后奋笔疾书的模样,好奇起来。
  于是他看了他爹一眼,得到朱见济的同意后,便下了自己的小椅子,开始巡场观看别人的答卷。
  朱佑栎从小营养就好,现在的个子不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就连大他一两岁的,可能都跟太子同一个头。
  所以面对考生摆在桌子的答卷,他是能够轻松看到的。
  都七八岁了,哪里能比桌子还矮?
  而他学着大人模样,背着手在殿试之时左右观望的姿态,也让朱见济恍惚想起了自己在景泰五年时,跟着景泰帝在考场转悠的样子。
  果然是祖传的基因产物啊……
  皇帝在心里默默感叹。
  之后收卷评分,朱见济也是把太子带着的。
  见证到这场面的大臣也是见怪不怪。
  景泰帝和当今天子,是出了名的父慈子孝,这样的情感能够延续到下一代身,对于老臣来说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毕竟皇帝如此态度,表明了太子储君之位稳固,不可动摇,让他们这群大臣可以安心打工,不会被迫或者主动卷入皇家的争夺战中。
  有的时候,站队能力可比自身的管理能力占据更高地位。
  只要队伍选的好,猪都能飞天呢!
  “如果选王华当状元,会不会有人说闲话呢?”
  看着他爹捧着王华的卷子不放手,已经通晓部分人情世故的小太子发出了正常的疑问。
  储君一发声,也有大臣跟着表态。
  王华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