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农民,也只有实在过不下去的家庭,才会让自家女人出去抛头露面的做工。
  而且皇庄人多,在集体化的生活下,如果不讲究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变颜色的。
  只有周边的人亲眼见证了皇庄和其中佃户们的改变,相信皇太子真的会给他们发不菲的工钱,大胆的报了名。
  这么一点人,把场子盘起来是足够了,但远远不能让皇庄布业吃下整个直隶的市场。
  “再去找找顺天府不行,就去周边的卫所找。”朱见济吩咐道,“你是东宫出来了,别在乎太多的规矩。”
  什么军户农户?
  他们都是皇家的打工人!
  刘保应下,发誓绝不会辜负太子的信任。
  “水泥制作的怎么样?”
  随后,朱见济又转去了另一个工坊,询问起了自己老早安排下来的事。
  对比起玻璃烧制,摸索出水泥配方比例的时间要缩短了很多,毕竟前者要慢慢煅烧,把控温度的变化,后者在知道需要什么东西掺和的情况下,只要用心玩泥巴就好了。
  可由于朱见济需要许多水泥,就导致了时间成本的增加。
  谁让运送原材料也要花时间呢?
  拖拖拉拉的,到了现在才积攒起足够多的水泥来实施朱见济的计划。
  在处理孙家财产的时候,朱见济明确提出过要拿孙家的钱去为老百姓修路,造福民生。
  他是说到做到的。
  只是比起古代常见的,把地推平再铺上层薄薄沙土压实,就可以供人行走的道路,朱见济想的却是用水泥来代替沙土。
  他要用一条人人可以行走,谁都看得见的宽敞大道,来让大明见识下伪工业的威力。
  虽然他弄出来的水泥远远不及现代制品,品质一般般,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用了。
  然后,皇家水泥厂也可以打响招牌。


第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罪己诏”
  “直隶这边,除了通往京城的路,其余的都不太行,都要改造!”
  朱见济严肃指出。
  交通其实也是关乎王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中央和边境不能做到在三个月内传递消息,那么后者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失控的。
  只有信息可以迅速传达,中央调动的军队快速的到达指定地区,这样的统治才算稳固。
  古代王朝的扩张,版图扩大的同时,交通路线也在随之辐射到更远的地区。
  蒙元之时就大修驿站,大明也很重视这方面。
  可惜受限于生产力,只有官方要用的道路修的还算用心,其他地方就只能算是凑合了。
  典型的就有京城和附近乡村的连通小道,这些路都是百姓进城需要用的,城里的人没必要去乡下,所以朝廷也没怎么派人修整,是一条普通的泥巴路。
  而朱见济雄心勃勃,
  他现在的确还小,做不了太猛烈的动作,但也可以在细微之处,一点点的改变这个大明朝。
  现在才第五个月,
  景泰五年连一半都没有过去,
  他就已经把玻璃、水泥和飞梭整出来了,虽然有后发优势,工人们只需要没日没夜的拿着太子给的配方琢磨配比问题就好,但也给了小太子很大的自信。
  天命在孤!
  到现在为止,朱见济做的所有事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阻力,好像命令一下,就有人帮忙办好了。
  可搞政治,真的有这么丝滑吗?
  那只是因为朱见济的所作所为还没有触及到对方的根本利益罢了!
  考成法审核官员绩效,正常,何况这是在天子脚下,做事情自然要战战兢兢,丝毫不落。
  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就没有一个是因为考成法而遭到斥责的。
  而商税,
  朱见济只是征收老百姓的税罢了。
  他禁止官员经商了吗?
  他把那些商铺全给没收了吗?
  他要官老爷们把名下田产和店子登记出来,逐一缴税了吗?
  没有!
  官员还是在经商,
  甚至军队也在经商!
  从上到下,好一个“商业化”的大明!
  而当他们面对一个说话有些分量的实权皇帝,面对没有触及到自己根本利益的所有政策,以商人权衡利弊、善于妥协的特点,拥有灵活底线的士大夫们也就是在朝堂上抗议了一下,然后便半推半就了。
  小太子的招数的确很诡,但古代做题家们又不是白长的脑子。
  他们人数众多,还会学习。
  王文好同志现在骂人,不也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了吗?
  户部的那些账本,也不都换成了表格,并且算账越来越利索了吗?
  真正的斗争,
  不久后才会开始!
  在回皇宫的路上,朱见济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做好了准备。
  但还没等怀着壮烈之心回到咸阳宫,景泰帝就派人先把儿子拐去了供帝王安睡的乾清宫中。
  一进去,朱见济没看到夜夜陪伴在帝王身边配合他插花的美人,只看到景泰帝的身影坐在烛光后面,隐隐绰绰。
  景泰帝面前摆着一份东西,
  他现在正缓缓看着。
  朱见济可以猜到那是什么。
  烛光后,景泰帝的表情是很模糊的,
  他的声音透过来,也有点模糊。
  “青哥儿,你过来吧。”景泰帝对儿子招招手。
  朱见济过去,被好爸爸揽到怀里。
  景泰帝应该是在夜光里坐了挺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身上的衣服是冷的。
  朱见济靠的久了,才能感受到内里的热度。
  “你大伯要走了。”
  抱着儿子好一会儿,景泰帝才慢慢说道。
  朱见济敏锐的察觉到了景泰帝的用词改变。
  不是太上皇,
  只是“大伯”。
  想来是景泰帝看了这份让人代笔,盖上了太上皇私印的罪己诏后,暂时遗忘了权力斗争,关于亲情的感性占了上风。
  他到底是和朱祁镇手足相亲过的,虽然后者一登基就把他跟老妈吴贤妃打包赶了出去,但那个命令是孙太后下的,当时年幼的土木帝并没有插手。
  只是他也没问过这事罢了。
  可终究宣德一脉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再无情的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兄友弟恭的。
  如果朱祁镇对自己的弟弟不亲近,不会把人留在京城里那么久,还不放出去就蕃。
  如果景泰帝对朱祁镇不亲近,那太上皇早就因病死在南宫了。
  现在什么都结束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永远都回不到过去。
  太上皇荣养凤阳,为先祖守陵,享受亲王待遇这种场面话说的再漂亮,可正常人都会猜到,他永远都出不了凤阳。
  甚至于凤阳的当地官员都会被精挑细选,成为看守他的皇帝耳目。
  所以景泰帝感觉很悲伤。
  朱太祖的子孙其实还是看重亲情的。
  “青哥儿以后要爱护家里人,知道吗?”跟儿子互相取暖了许久,烛火都暗下去一些后,景泰帝小声的嘱咐儿子。
  朱见济也小声的对好爸爸说道,“什么以后?儿子现在就很爱护父皇母后!”
  “沂王和荣王那边,我都给送了不少礼物过去的!”
  “那就好,那就好”景泰帝感慨道。
  “就这样吧。”
  “这样就挺好了。”
  第二天,景泰帝召见了自己亲信的大臣。
  他对着这些人展示了太上皇“口述”的罪己诏。
  但包括于谦在内,都对这份诏书表示了怀疑。
  已故的金濂都能说句“太上皇无耻”,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土木帝的德行?
  他能认错?
  当初被瓦剌人拖到城门口,让他给郭登写信劝降的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哪儿错了,现在放在南宫关了几个月,就受到祖先点化,幡然悔悟了?
  大臣们联想到这小半年里京城陆续出现的流言以及太上皇极速恶化的名声,显然是对他步步紧逼。
  第一个流言给了囚禁太上皇的理由,并且让百姓意识到了朱祁镇不配当皇帝,给后者钉上了耻辱柱。
  后一个让他持续丢人,并且深陷血统风波,无法继续混在京城,最好的办法还真就是用拿着亲王的待遇去别的地方重新生活。
  所以这事背后八成有幕后主使者。
  但是景泰帝不像那种人。
  他今天难以掩饰的疲惫很显然不是装出来的
  不像他往常操练过度导致的空虚,而是一种心情上的沉重。
  那么只会是那个人小鬼大的太子了。
  臣子们看了看那份写的义正言辞,描述得太上皇仿佛恨不得立刻跳进黄河里洗白自己,最后保持了沉默。
  正如于谦当年在是否迎回太上皇时安抚景泰帝说的,“天位已定,宁复有他?”
  当今陛下已经坐龙椅五年了,表现比他哥要好很多。
  在废立太子一事上,虽然于谦跟景泰帝起过矛盾,可最后也退让了。
  何况今年小太子一副受了钦定的模样,完全征服了不少爱国人士,期待着在小太子的带领下,让大明走上更美好的道路。
  景泰一脉的地位已经稳定了。
  这么一看,太上皇被扔去凤阳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毕竟皇位斗争通常会闹个你死我活,能留条命还保留亲王待遇,子嗣还没出问题,这结局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大明“家法”中,被流放凤阳的权力斗争失败者,通常都被贬为“庶人”。
  太上皇能全须全尾的以尊贵之身过去,已经是第一例了。


第八十六章 :太上皇被打包出了南宫
  孙太后那边也觉得很满意。
  她信了兴安的鬼,只觉得儿子一离开京城,便要变身超级赛亚人人,带着拥护他的人杀回京城。
  那么问题来了,
  在景泰帝特派部队护送人去凤阳的路上,会出现几个拥护太上皇的人?
  而南宫那边,除了任劳任怨的钱皇后,和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认罪”了的朱祁镇,其他人都很高兴。
  失心疯的土木帝真的太难伺候了。
  于是在几个中央重臣的默认下,以及孙太后以为是的赞同中,景泰帝在次日的大朝上公布了太上皇的罪己诏,真情流露的表示他同意了太上皇的请求,保证土木帝到达凤阳老朱家祖陵后,除却自由问题,其他的都不必担忧。
  另外还加封了南宫出生的朱见漱为秀王,待遇和此前的两个侄儿一样,先留在京城,待遇礼同于太子,等他们长成之后再外出选择个好地方就藩。
  至此,朱祁镇目前所有的儿子都被封了王爷。
  这样的好优待,足够让残余的某些人闭嘴了。
  也让观望的臣子彻底落了心,生怕大明朝还要在太上皇跟景泰帝之间牵扯不休。
  这下子正统之争尘埃落定,总归能把心思放到治理国家上去了。
  至于罪己诏的真假问题
  没看到上面的章子吗?
  既然盖的那么清晰,想来太上皇心里是有决定的。
  用得着他们去怀疑?
  杨善面如死灰。
  自打他和钟同被公开打屁股,让清流们想洗都洗不回一张清白脸面后,钟同便一直称病不愿意再上朝丢人。
  只有杨善钻了死胡同,宁愿拖着被打成四瓣的屁股,也要上朝来恶心景泰帝跟皇太子。
  现在好了,
  他再怎么坚持,
  太上皇自己都放弃了,他就成了个笑话。
  “臣自请外放,为陛下巡抚四川”
  杨善在这次朝会之后,便迅速的上了一道奏疏,选择了离开这个容不下自己的朝堂。
  钟同听说他放弃挣扎后,也长叹一声,跟着上了一样的奏疏。
  京城水深,
  他们把握不住,
  干脆一走了之。
  景泰帝也利索的批准了。
  正好四川那边之前的巡抚因为政治问题被革职查办,这两年一直都没有安排新的过去,让杨善去暂时查漏补缺也好。
  杨善到底是都察院的头号人物,主动请求外放,景泰帝总要给他一些面子。
  毕竟以后就连给面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四川那边接壤贵州云南,此前思机发父子引发的混乱蔓延入川,也没有彻底平息,让杨善去发挥政治生命中的余热就好。
  “父皇累了!”
  看着景泰帝批阅奏疏批到打哈欠,朱见济连忙过去给好爸爸递茶。
  “为父还行”景泰帝喝了一口,对着儿子给自己强行打气,“为父还能继续看!”
  很明显的外强中干。
  不过朱见济也没有戳穿他。
  因为爸爸的好大儿明白,景泰帝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后,对大哥土木帝生出了很复杂的心情,只能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好。看奏疏,看两份奏疏够吗?”
  “可以,青哥儿真好。”景泰帝感动的接过奏疏,认真批阅起来。
  朱见济也返回自己的小座位上看起了各种文件。
  父子两人由于年龄身高的缘故,端正坐姿后并没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好在各自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