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了齿轮和发条以后。
寻常士卒也能不废力气的拉动这柄弓。
原理就是先蓄力。再一次性释放而出。”
“它的大致构造和原理我明白了。它的威力如何呢?”孙策点了点头,又出声问道。
“极限射程三百步。威力奇大,准度极高。”
马钧骄傲的说出了数据。
“这不太可能吧?据我所知寻常弓箭的射程在五、六十步左右。
百步已经是两石半的强弓。
最顶级的四石强弓也只能射出一百五十步。
它虽然庞大。
但庞大并不代表射程远。我看它能有一百步的射程就算不错了。”黄忠闻言有点不相信,开口质疑道。
“不过,黄兄说的有道理。”
黄盖、甘宁等人齐齐附和。
甘宁更是直接说道:
“马先生,不是我们不相信你。而是你所言的太过夸张。
自弓箭诞生以来已有近千年时间。
就算是传说中由蛟龙筋制造而成。
霸王项羽的霸王弓射程也没超过两百步。你现在制造出的一柄弓真有三百步射程?”
“当然有。”
面对质疑。
马钧面色不变淡淡回道。
在汇报孙策之前。
马钧可是做过了多次测试。
确定结果以后才敢汇报的。
这是身为一名科学家的严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这柄弓到底有没有那么厉害。测试一番就知道了。”
孙策淡淡说道:“德衡,你来负责测试。”
“是,主公。”
马钧自然没有异议。
拱手答应下来。
黄盖、甘宁等人没再说话。
只是盯着马钧的行动。
这个院子很小。
不能施展开来。
马钧命人把诸葛连弩搬运到了一处宽广的场地。
百米开外。
立着一块十厘米的铁板。
马钧转动发条,让诸葛连弩上的五十支巨大铁箭紧绷。
“咻!”
到了极限以后。
马钧松开了发条。
齿轮转动,整个诸葛连弩都在运转。
只见五十支铁箭电射而出。
瞬息间就越过百步长空。
狠狠的轰击在十厘米的铁板之上。
“噗噗噗。”
厚重的铁板如纸一般脆弱,被诸多铁箭洞穿。
留下一个个透亮的大洞。
第123章 连弩恐怖的杀伤力
“嘶。”
众人流出一丝震惊。
诸葛连弩的杀伤力也太强了吧?
那可是十厘米的铁板。
寻常弓箭是万万射不穿的。
只有名弓才能射穿。
但名弓稀少。
纵横历史又有几件?
诸葛连弩却不一样。
是能够量产的!
而且……
刚刚那一波铁箭可是通通射穿了铁板。
整整五十支箭。
没有一支箭落空。
全部命中铁板。
这是何其恐怖的准确度和命中率?
如此想着。
所有人望向诸葛连弩的眼神都变了。
不敢小瞧它。
这还没完。
马钧朝左右吩咐道:“在三百步之外设立一块铁板。”
“诺。”
左右领命,去做这件事。
同时有士卒上前。
给诸葛连弩补充上了五十支巨大铁箭。
很快……
一块铁板就在距离诸葛连弩三百步的地方放置好。
甘宁等人死死的盯着马钧和诸葛连弩;
想要看看它是不是真能隔着三百步射中铁板。
马钧不慌不忙。
和先前一样拉动发条蓄满力量。
紧接着猛地释放。
“咻咻咻。”
铁箭飞出。
速度依旧迅疾。
是寻常弓箭的五倍左右。
如雷霆一般贯穿长空。
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
铁箭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
最后落在铁板上。
“真的能射三百步。”
甘宁瞪大眼睛。
眸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韩当、黄忠、贾诩等人也是如此。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研发的弓的厉害。”
马钧脸上浮现一丝骄傲。
孙策早就知道诸葛连弩的威力。
所以面色淡然没有吃惊。
他笑着开口道:
“射程已经知道。一起去看看那块铁板怎么样了吧。”
“是。”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一行人跟着孙策来到三百步外的铁板处。
上前检查它的情况。
只见一个个凹陷的坑洞浮现在铁板表面。
这些坑洞都是诸葛连弩发射出的铁箭制造而成的。
它们没有贯穿铁板。
但在上面弄出了一个个坑洞。
听起来好像不行。
但要知道这可是十厘米的铁板。
如果换做五厘米的铁板。
恐怕直接就被贯穿了!
而士卒虽然会穿着铠甲。
但一般来说两、三厘米厚就差不多了。
在诸葛连弩射出的利箭面前根本扛不住!
可以这么说:
三百步内,诸葛连弩发射出去必能杀敌!
不过……
三百步距离下诸葛连弩的命中率大大降低。
五十支箭只有二十支射中了铁板。
其他都射歪了。
根据马钧所言。
在一百步内。
诸葛连弩的命中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两百步内有百分之八十。
三百步内只有百分之四十。
超过三百步能不能射中敌人全靠运气。
而且射中了也没多少杀伤力。
到了三百五十步。
铁箭就会跌落在地。
虽然诸葛连弩超过三百步基本没什么作用。
但它仍旧比寻常弓箭强大太过。
各方面都是如此!
“这是国之重器啊,堪称王牌。哪一方势力得到它实力就会暴涨。”贾诩惊叹道。
在这个时代。
弓箭是最重要的远程武器。
一个厉害的神箭手能让敌军损失惨重,是宝贝疙瘩。
第124章 连弩的射程
弓箭手虽好,却有三大缺陷。
第一是射程近。
第二是一次只能射出一箭。
两军对阵往往射了三、四轮。
敌军就冲到脸上来了。
第三是准确度也不行。
而这三大缺陷。
在诸葛连弩身上得到了完美解决!
诸葛连弩的射程为三百步。
是寻常弓箭的五、六倍!
神机营全部由顶级射手组成。
堪称世上顶尖。
但他们的射程顶多也就百步。
诸葛连弩是他们的三倍!
此外……
诸葛连弩的威力和准度就不用说了。
一次发射五十支箭。
百步之内每一支箭都能射中铁板。
而且直接射穿了。
要知道那可是十厘米厚的铁板。
寻常士卒穿戴的铠甲能有两、三厘米就不错了。
但那种程度的铠甲。
在诸葛连弩面前跟白纸没有什么区别。
轻易就能摧毁。
除去这三大巨大优点。
诸葛连弩还有一个重大优势。
那就是简单易操作!
马钧从来没有练习过弓箭,力气也不大。
但他却能轻易拉动诸葛连弩。
并发挥出恐怖的杀伤力。
如果孙策想的话。
可以在短短时间内。
训练出一支专门使用诸葛连弩的特殊部队。
这支特殊部队的威力,不会弱于破晓营和神机营。
甚至可以超过。
而破晓营和神机营。
那可是挑选了最精锐的士兵。
由最专业的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训练成功的。
两者差距十分巨大。
简单点说。
前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辅以最艰难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每一个都要付出不小代价。
死上一个都会让人心痛。
而另外一个只需要制造出诸葛连弩。
再由寻常士卒使用就行。
简称有手就行。
关键是后者的力量还比前者强大。
这尼玛就离谱。
但这正是器械、科学的魅力。
诸葛连弩各方面都领先于这个时代。
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重大杀器。
“此物强大无比。主公得此重器,必然能够崛起。
成为天下顶级诸侯。甚至成为至尊。”
甘宁满眼放光的盯着诸葛连弩。
蒋钦翻了个白眼。
这甘宁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
当今孙策还未彻底崛起呢,就说成为至尊。
要是被别人知道。
少不了一番谴责。
不过甘宁倒是没有说错。
孙策本就有英雄之资。
如今有了诸葛连弩相助如虎添翼。
真有成为至尊的资格。
想到这里。
蒋钦望向孙策的眼神变得越发敬畏,如见神灵。
韩当、黄总、朱治等人自然少不了一顿吹捧。
既吹捧孙策,也吹捧诸葛连弩。
孙策听得心情愉悦。
嘴角微微上扬。
“主公,此物研发出来还未取名。请您为之取名。”
这时……
马钧朝孙策拱了拱手。
毕恭毕敬说道。
“善,此等大杀器过往从未出现。确实应该取个名字。
而有资格给它取名的。唯有主公一人尔。”
贾诩点了点头。
充分肯定道。
荀攸嘴角一抽。
贾诩这家伙真有一套啊。
不动声色间就拍了孙策一通马屁。
韩当等人望向贾诩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钦佩。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孙策还要将连弩命名为诸葛连弩,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们的阅读习惯,如果改成孙策连弩或者其他,会觉得很别扭,所以大家不用纠结名称的问题。
第125章 组建神机二营
看看……
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他们这帮大老粗拍马屁都很明显。
有时也很僵硬。
贾诩的马屁却丝滑无比。
跟德芙巧克力一样。
且自然而然的说出,没有一丝痕迹。
孙策淡淡一笑。
倒是没有纠结于贾诩的马屁。
他打量眼前长三米、宽两米,高一米的重型器械。
沉吟片刻道。
“此物虽然和弓箭一样,都是发射利箭杀敌。但不管是射程还是使用方式等等。
都与弓箭有很大差别。
所以不能称呼为弓。
应当称呼为弩。
鉴于它能一次发射五十支箭。大家以后就叫它诸葛连弩吧。”
前世这玩意是诸葛亮造出来的。
但现在提前面世了。
孙策还是叫诸葛连弩,使唤起来顺口。
“好名字。”
贾诩率先鼓掌。
其他人纷纷跟上。
对诸葛连弩这个名字一顿吹捧。
从此以后。
马钧研究出来的重型弓箭就叫做诸葛连弩。
后世有相同的东西也不再叫弓。
而是被称为弩。
孙策待在天工院,和马钧交流一段时间后。
便带着众心腹离开。
当天……
孙策下达两条命令。
第一,令天工院放下一切事情。
尽全力制造诸葛连弩。
孙策的目标是最少一千台。
想象一下。
一千台诸葛连弩,每台五十支箭。
如果同时发射。
那就是五万支箭。
是真正的万箭齐射!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孙策的第二条命令。
是把在豫章郡干活的太史慈和太史龙召回舒县。
两条命令发布以后。
孙策就处于咸鱼状态。
每天和大、小乔玩玩游戏。
让她们娇羞不已。
年纪尚小的孙尚香迷茫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两位嫂子娇羞。
等了几天以后。
太史慈和太史龙从豫章回到了舒县。
他们第一时间拜见孙策。
“你们在豫章的表现不错。所以这次我把你们召回舒县。有重任交给你们。”
孙策坐在高位。
俯视下方二人淡笑说道。
“主公但请吩咐。”
太史慈面色肃然。
拱手沉声应道。
太史龙则是挠了挠头。
一副憨憨的感觉,没有回话。
孙策也不在意。
太史龙的智商只有30。
比普通人的40少了足足10点。
说白了……
太史龙有点笨,脑子反应慢。
“我打算组建一支五千人的特殊部队。名为神机二营。你可愿担任统领?”孙策朝太史慈问道。
“五千人?”
太史慈一惊。
随后就是大喜。
当初在刘繇麾下做事的时候。
努力工作好几年也才统领一千士卒。
现在在孙策麾下干了几个月。
直接就能领五千兵马。
直接翻了五倍!
果然……
孙策是个明主,懂得重用人才。
“末将愿意,多谢主公信任!”
太史慈跪在地上。
朝孙策磕头行礼道。
语气颇为激动。
孙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