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福点点头,也没拒绝。
反正也是顺道,一起回也没什么。
一行人赶回竹脚村。
蕲山林确认串串没什么问题之后,付清了尾款。
跟苏定生寒暄几句,便启程离开。
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老爷,咱们这次不是为了跟那苏公子打好关系吗?您刚才为什么不趁机跟他多攀谈一会儿?!”
出了竹脚村。
福顺这才说出心中的疑惑。
这个问题已经想了几日。
却始终没有想通。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跟经商之道没关系,这是为人之道,这几日我们是可以住在苏家,但你要知道,你跟他非亲非故,仅凭萍水一相逢,留你住下本就只是客套罢了,若是你当真,虽然他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以留下不好的印象。”
“要知道,第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非常重要,这直接关乎着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否顺利达成!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导致全盘皆输,你说值吗?”
蕲山林一改之前的火爆脾气,耐着心思向福顺解释道。
“可是若是不攀谈的话,那怎么知道苏公子对咱们的印象怎么样?万一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呢?”
福顺紧接着又说出一个疑惑。
第四百三十九章 酿酒之道
“本老爷问你,咱们走的时候,你可看到那苏定生做了什么?”
蕲山林没有解释,而是反问道。
“他……”
福顺挠了挠头。
仔细回忆着刚才的画面。
但是怎么看,也没发现什么疑点:“小的愚笨,还请老爷解惑。”
“刚才咱们走的时候,苏定生可是一直送出了门!这就说明,他对我们的印象不错!否则,若是心中不满,肯定连理都不理!”
蕲山林笑意更浓,老神在在的捋着颌下的半截胡须。
“原来是这样!哈哈哈,还是老爷高明!”
福顺眼中闪出亮光。
连连称赞。
“对了老爷,那这串串咱们回去之后怎么办?真要亏这几百两银子?”
福顺扫了一眼身后的二十万串串。
很是心疼。
哪怕老爷已经说,买这些串串本来就是为了跟苏定生拉近关系。
但一想到白花花的几百两银子打水漂。
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本老爷经商之道就没有亏这个说法!”
蕲山林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对此早就有所准备。
等回去之后。
就将这些串串托付给旁人。
让旁人代卖。
就算怀疑,也没有证据。
这样一来,非但不会亏银子,反而说不定还会大赚一笔!
福顺见自家老爷闭口不谈。
识趣的没有多问。
只要自家老爷心中有数就行。
说与不说都不重要。
若是苏定生知道蕲山林仅仅因为他把人送出门,内心这么多戏,怕是会哭笑不得。
把人送出门,只不过是他的习惯罢了。
并不代表其他的含义。
不过不管怎么说,冷锅串串的事总算是告一段落。
该去准备酿酒了!
苏定生直奔仓库。
“苏公子。”
“苏公子。”
仓库门前的广场。
小胡,老邓一行人正在翻晒着一些还没干透的粮食,做着最后的准备。
“其他的粮食怎么样了?”
苏定生点点头,随即询问道。
“其他的粮食都已经晒好,就在仓库里。”
小胡连忙开口说道。
“好,我知道了。”
苏定生眼前一亮,走进仓库。
“苏公子,您来了。”
扛着狼牙棒,寸步不离的守卫着粮食的徐胜,瞧着苏定生的身影,立马上前。
“辛苦了徐兄弟。”
苏定生拍了拍徐胜的肩膀。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得到夸赞。
徐胜兴奋的跟个孩童一般。
“苏老弟,你可算有空来了,你是不知道,这小子就跟魔怔了一样,天天扛着个棒子,守在这粮食前面,谁也不让靠近一步,前两天我寻思着来看看这粮食晾晒的怎么样,结果差点挨棒子!”
赵文成从外面走进来。
同时还不忘告状。
“赵老哥真是对不住,那日我这不是迷糊了,不知道是你,不然的话,说什么也不可能对你动手。”
旧事重提,还是在苏定生面前。
徐胜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老脸一红,连忙赔不是。
“行了行了,我是在说笑,也多亏了你,要不是你的话,这粮食怕是早就出事了。”
赵文成笑着摆摆手。
嗯?!
一旁的苏定生愣了一下。
这个之前倒是没听过。
“赵老哥,徐兄弟,粮仓之前出什么事了?!”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十万斤粮食运回来的第二天夜里,粮仓周围出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不过还不等做坏事,就被吓走了,再加上你这几天一直再忙着,所以也就没跟你说。”
赵文成解释道,紧接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苏定生:“先不说这个,苏老弟,你之前可是亲口说过,这酒以后我想喝多少喝多少,你该不会要耍赖不认账了吧?!”
“赵老哥你就放心,我说话自然算数,现在就开始酿酒!”
苏定生挽起袖子,开始忙活起来。
清远郡,武安侯府。
“少爷,小的回来了!”
经过几日颠簸劳顿。
阿南终于赶回清远郡。
第一时间就马不停蹄去见自家少爷。
“你小子可算是回来了!东西呢?!东西在哪?!”
孙子怡眼中泛起道道光亮。
天知道这几天对他来说有多么难熬。
“都在后院,对了,苏公子还……”
阿南指了指后院的方向,同时掏出怀中苏定生亲笔书信准备交给自家少爷。
结果一抬头才发现,自家少爷早就已经离开。
“哦?!苏大哥又送来了新奇玩意儿!?走,去看看!”
孙瑾沐得到消息,同样眼前一亮,直奔后院。
只是有人却比姐弟二人更快一步。
第四百四十章 孙子怡的手艺
“祖母,您怎么在这?”
孙子怡带着阿南先一步赶到后院。
推门进去,一眼就看到祖母围着烤炉跟铜火锅转来转去。
当即一愣。
“子怡你来的正好,我听说你之前提起的烧鸡跟烤鸡,就是这东西做出来的?”
孙老夫人眼前一亮,目光透着几分期待。
“是。”
孙子怡应了一声。
“哦?!那正好,你会不会做那烧鸡烤鸡?!”
孙老夫人追问道。
“这……孙儿从来没做过,也不知能不能行,只能尝试一下。”
吃了不止一次,但是做还从来没做过。
所以他也不能打包票。
“什么吃的?!我也要尝尝!”
孙瑾沐也终于赶到后院,当看到院子里那造型独特的烤炉时,满是喜意。
“哈哈太好了!这下我也能尝尝那烤鸡跟烧鸡!子怡快,快,快去做!”
“好,我这就去做。”
孙子怡哭笑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动手尝试。
“少爷,这是苏公子给的做烧鸡跟烤鸡的方子。”
阿南瞧着自家少爷手忙脚乱。
连忙上前帮忙,同时顺势将烤鸡,烧鸡的方子交到少爷手中。
原本孙子怡还没什么把握。
但是拿到烧鸡烤鸡方子。
立马信心十足。
叫来侯府的大厨来帮忙打下手。
孙老夫人带着小孙女走到一旁,喝茶等待。
“瑾沐,那竹脚村的后生叫苏什么来着?”
“苏定生。”
孙瑾沐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苏定生的身影。
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浅笑。
“对对对,苏定生!老是记不住这名字,这些东西真的都是那后生想出来的?!”
孙老夫人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嗯,都是苏大哥想出来的。”M。。coM
孙瑾沐点点头,眼底透着几抹敬佩。
寻常人能想出一两样已经很厉害。
但是苏定生却是一口气想出十几种!
“等找个机会,老婆子一定要亲眼见见这后生!看看这叫苏定生的后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青年才俊,顺便也替你把把关。”
孙老夫人看向一旁的小孙女。
“祖母,您,您说着说着怎么说到孙女的头上了?!什么叫帮孙女把把关……”
孙瑾沐闹了个大红脸,满脸娇羞的低下头。
“没什么,就是顺口一说,不过说回来,你们六姐妹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果迟迟没有动静,你看看别人家,一个个嫁做人妇,相夫教子去了。”
孙老夫人叹了一口气。
“好香啊,祖母您闻到没?!那烤鸡,烧鸡已经出香味了。”
孙瑾沐连忙打岔道。
“你这孩子,就不能听祖母把话说完?!”
孙老夫人气的戳了戳孙女的脑袋。
随即也被那诱人的香味吸引。
“祖母,六姐,再等一会儿,马上就熟了!”
孙子怡一开始还十分紧张。
但是后来按照苏定生方子上面写的,一步步慢慢来。
想不到还真成了!
至少从飘出来的味道来看,跟苏定生做的已经有了七八成相似。
“少爷您真是太厉害了!一次成功!”
阿南冲着自家少爷竖起大拇指。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很难相信,自家少爷竟然也能做出这等的美味。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
孙子怡瞪了阿南一眼,不过心底却是乐开了花。
又等了一刻钟之后。
烤鸡,烧鸡顺利出炉。
看着金灿灿,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十分诱人的两个鸡。
孙老夫人直接站起身,走上前。
“祖母,您尝尝,看看合不合您的口味。”
孙子怡撕下一个鸡腿。
递给祖母。
“只要是我孙儿做出来的,什么都喜欢!”
孙老夫人眼中透着宠溺跟高兴。
想不到有朝一日,她还能吃到孙子亲手做的食物。
心中打定主意。
等会儿就算味道不怎么样。
她也要说好吃。
给自家孙子留点面子。
只是当她接过烤鸡腿,轻轻的咬了一口之后,双眼猛然睁大。
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夷南下
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
身为武安侯的娘亲,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
但是眼前这烤鸡腿却给了她一种全新的感觉!
一口下去,鲜嫩多汁,香味十足,比之前吃过的任何美食都要美味。
“祖母,味道怎么样?!”
孙子怡满含期待,紧张的心都跳到嗓子眼。
等待着祖母的评价。
“好吃!太好吃了!”
孙老夫人连连点头。
加快了动作,很快一个烤鸡腿下了肚。
听到祖母的评价,孙子怡悬着的心总算落回肚子里。
“快给我也尝尝!”
一旁的孙瑾沐也走上前。
主动讨要。
就在孙家祖孙三人分鸡而食时。
苏定生酿酒也已经步上正轨。
忙活了一下午,弄了五千斤粮食。
按照这个速度。
十万斤粮食需要七天时间左右。
这倒是跟他之前预料差不多。
正好可以赶在下雪之前,把所有的粮食都酿好。
“苏兄弟,原来你在这啊?!”
苏定生刚停下手上的事,正准备跟赵文成离开。
就听到外面传来周山河熟悉的声音。
俩人当即走出仓库。
“周老哥,你怎么来了?!”
苏定生对于天色已经变暗,周山河还找上门有些意外。
“我这次来,找你是有一件重要的事。”
周山河走上前,拉着苏定生走到一旁,左右打量了一眼,神情严肃的说道。
“什么事?”
苏定生心头一沉。
“今日晌午,县令大人收到一封书信,信中说,北夷之人趁着武安侯被胡族之人牵制,左单于王带着三万骑兵南下,一日之间,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近十万百姓被强掳,粮食被抢不计其数。”
“什么?!”
苏定生双眼抽紧。
虽然一早就知道,大乾国边境连年战事不断,但亲耳所听还是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