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自从柳铭宥入了门之后,他便跟着小胖子一起去折腾热气球。
上次小胖子因为燃料不够纯,燃烧效率不够高,而导致了热气球从几十米的空中摔下来重伤。
为此柳铭淇还专门带着他去做了燃料提纯的实验。
然后方磊便把整套的实验器材给委托匠人给做了出来,自己开始了积极的实验和提纯。
等到他把燃料储备足够多之后,又自认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便雄心勃勃的开始了又一次的实验。
当然了,这一次还是瞒着他的娘亲,不然非得被抓回来不可。
毕竟他已经让方夫人担心受怕了两次了。
有了前面几次的经验教训,又听从柳铭淇的吩咐,连续三次让实验助手们上去飞行,并且成功了之后,他才小心翼翼的上了吊篮。
主要是这一次柳铭宥死活要跟着,小胖子想到自己死了没关系,但因为柳铭宥还要连累爹娘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孝,所以才越发的小心。
两人第一次只在三十米的高空飞行了一刻钟。
接下来慢慢的增加时间。
直到方磊和柳铭宥兴致勃勃的来邀请柳铭淇一起去飞。
“师父,我告诉你哈,我们已经可以飞出帝京府了!”方磊兴奋又自豪的道:“足足有五十多里路呢!”
柳铭淇震惊了:“你又上去了?”
“对啊!”
方磊赶紧解释道:“我是先让他们试了好多次的,然后我也是循序渐进的。因为你教过我,实验必须要有规律,有固定的模板,这样才能更好的记录数据,以便为以后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些线路我在下面骑马跟着跑都跑熟悉了,根本没有出现过问题,所以我才有胆子上去,更何况有铭宥在,我也怕他出事儿啊!”
柳铭宥在旁边笑而不语。
显然他也很是得意,觉得自己可以飞上天空,简直是太震撼太高兴了。
柳铭淇眼皮子都在跳。
这两个狗胆包天的家伙。
他们要是再出一回事儿,肃王爷和方大将军非得撕了自己不可。
但他也是理解这两个人的心态的,自己不去亲身参与实验,怎么能获得好的数据,以及进一步的研究了?
当初那些先贤们,比如说神农爷爷,不就是自己去试药,然后才得出了百草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以药用、哪些是有毒的结果吗?
这事儿他如果叫别人去做,那么具体的各种感受就无法形容得清楚,必须要自己去亲自试一下,才能最好的记录下来。
不然总是有偏差。
方磊和柳铭宥也是一样。
他们不但去实验了,而且写笔记和各种实验数据就有两个厚厚的大本子。
现在把本子摆在了柳铭淇的面前,柳铭淇顺便打开一瞧,就能看到写得密密麻麻的数据。
哦,对了,受到柳铭淇的教导,他们现在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都是铅笔。
大康的匠人非常厉害,只是听了柳铭淇的说法,通过了十几二十次的实验和调整后,便做好了铅笔。
顺带着还做出了简易版本的死硬面团擦。
没错。
在橡皮擦发明之前,人们就是用面包屑来擦拭铅笔字体的。
大康朝没有面包屑,但是面包就是小麦做的,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
匠人们不但做出了面团擦,还解决了面团容易发霉,不容易储存的缺点。
现在这两项的发明都在柳铭淇的仓库里面,暂时没有想着拿出来大规模使用。
方磊和柳铭宥因为要在几十米的天空中记录书写,毛笔肯定不方便,所以柳铭淇才给了他们使用。
热气球的研究其实并不复杂。
柳铭淇在博士学习期间,连火箭动力学都学过,热气球相对来说太简单了。
可方磊和柳铭宥却是两个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过的人,他们只是凭借着柳铭淇编写的初级物理来研究,最后实验成功,那肯定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的。
别的不提,方磊两次差点摔死就是明证。
另外研究热气球的花费,已经累计到了十几万两银子,十足的一个吞金兽!
没办法。
柳铭淇不想让自己的研究人员命那么不值钱,严厉要求他们必须用最好的材料,做最好的装备,有最好的保障。
光是负责他们做各种东西的,就有上百人之多。
这些人可都是住在试验基地里面的,以便随时来修正和改变。
每次热气球飞上天,光是骑马在下面跟着的就有几十人,而且全都是一骑双马,还带着许多的应急物资等等。
上次要不是他们跟着,还有物资充足,救治及时,说不定小胖子早就挂了。
在连续的死里逃生之后,方磊也越发的成熟起来,至少在没有万全的准备时,他不会贸然的上热气球。
而且即便是上了,也是循序渐进,一切都按照柳铭淇的建议来。
于是他和柳铭宥成功了。
两人一口气试飞了十几次,确定安全无误之后,才来通知柳铭淇,邀请师父去看看他们的发明成果。
哪怕是柳铭淇现在在斥责他们,两人也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实现了梦想的喜悦,现在可都是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第314章 飞得更高
徒弟们做出了成果,师父自然是要去检查鼓励一番的。
实际上方磊和柳铭宥就是这个意思。
一方面是显摆一下,更重要的是对柳铭淇说,你看你这徒弟还不错吧?
在他们,尤其是方磊的心中,柳铭淇简直是神仙。
不是普通人认为的那种学习知识方面的圣人,而是在这种物理学科上面的神仙。
只要你看看柳铭淇对于物理的理解,还有那种要什么知识都能信手拈来的随意和妙到毫颠,那都只能叹为观止
完全是开宗立派的级别,而且绝对是前无古人。
能向这样的师父学习,方磊觉得幸运无比,能做出一点成就,就想着要柳铭淇去观看,就像是小孩子跟大人献宝一样。
在上百名侍卫的护卫下,柳铭淇等人骑着马儿来到了帝京城外面二十里的一处平坦地带。
这里已经围起了一个圆圈的栅栏,面积大概有十来亩。
里面修建了二十多间大大小小的屋子,不是工匠们临时居住的房间,就是堆放各种器材的。
因为这个缘故,屋子普遍都修建得很好,全都是用泥土砖瓦修建的,遮风挡雨没有问题。
区域中间还有一处开拓地,正好停放着一个诺大的气球。
光是这块地用方磊的名义买下来,就花了上万两银子,更别说之后的那些费用了。
少年下马先去看了看热气球的制造构成。
大气球的布料是由粗麻布做成的,这本身就是第一个载人升空的气球使用的材料。
然后里面也涂抹了明矾,这也防止了因为燃烧而起火。
绳索采用的也是浸泡了油的麻绳,外面同样涂抹了明矾,这样又坚固又不会燃烧起来。
更复杂的还是热气球的篮子。
为了坚固又耐用,而且还足够的轻,在柳铭淇没有告诉的情况下,方小胖换了很多种的材料,最后选中了一种来自于南诏的藤条。
这种藤条经过了反复的浸油、晾晒,编织起来可以当成盔甲,刀箭都弄不穿。
买了这种藤条来,经过能工巧匠的编织,再涂抹了好几层的防火明矾,做成了篮子后,哪怕是两次出事故,篮子的整体都没有损坏。
只不过后来小胖子嫌弃它有点晦气,便又换了一个。
结果换的这一个连连成功,让小胖子得意洋洋的说自己果然是火眼金睛,知道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好的。
篮子有差不多一丈长宽,也就是差不多三米多的长宽,可以站立超过十个人都不会拥挤。
但寻常时候一般就站立三五个人而已。
篮子和热气球之间,便是最重要的驱动装置了。
这个装置涉及到了动力学和物理学的深奥知识,因此是柳铭淇给方小胖花的详细图,他去找工匠们来精心打磨出来的。
单是打造这个动力装置,就花费了十几个工匠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且小胖子有远见,让他们一直不停的做,即便是之前摔坏了两个,迄今为止也已经存了十来个了。
这个装置的下面是一个大概五十公分见方的容器,里面最多可以装一千二百五十公斤的燃料。
按照这个容量,不说跑遍整个京畿地区,围绕帝京府跑一圈是绰绰有余的。
装置左上方有一个点火器,用火棉在这里点火,又安全又方便。
燃烧口设置成了倒圆锥形,这样可以让火苗吹得更高,从而燃烧更加充分。
柳铭淇一到场,后面的方小胖便吆喝了起来:“来呀,赶紧把燃料给我灌注好,安全措施也做好,棉衣头盔都拿来,我们又要升天啦!”
柳铭淇背后的大柱和樊山听得面面相窥。
又要升天了?
怎么听起来这么不吉利呀!
柳铭淇自己倒是没有在意。
科学家是不能讲究迷信的。
在方小胖的身后,柳铭宥也跟着点头,“这次就我们三个人上去吧?如果落下来就好玩了,两个亲王的儿子,一个大将军的儿子……哎哟!”
柳铭淇一巴掌就打在他的后脑勺:“什么话不好说,老实说这种丧气话?我还没娶亲呢,不要咒我!”
柳铭宥讪讪的笑笑,又不敢反驳。
他和方磊一样,多去几次裕王府请教问题后,便已经对柳铭淇心服口服。
只要是对人心服口服了,那是不可能会怎么忤逆的。
旁边的助手们最近做这些流程早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一群人麻利的干活儿。
有的把提炼出来的燃油加进去。
有的搬过来几个起码有五米高的木头架子,把气球的布给带起来。
也有的开始拿过来衣服和装备,包括柳铭淇提到过的吃喝用的东西,还有消毒酒精什么的,都给装备上了。
穿上了这些东西后,柳铭淇感觉自己几人就像是那些宇航员一样。
说是三个人去,实际上大柱和樊山还是上了热气球。
大柱遇到任何的敌人都不会心虚。
包括是他一定打不过的柳铭璟也是如此,最多就是拼了这条命,没有什么好可怕的。
但对于热气球这种未知的东西,对于即将升空到空中飞行的事情,他还是有点怕。
从他略微有些颤抖的双腿,还有紧紧握住粗壮的栏杆的表现,都可以看得出来。
樊山也和他差不多。
大家都是为未知的恐怖而恐怖。
可两人看到柳铭淇的反应却异常的平淡,直到点燃了燃油,开始燃烧后,气球升天了,柳铭淇脸色也没有变过。
这就让两人很敬佩了。
果然不愧是圣人!
看着柳铭淇都如此镇定,他们心想着不要给自家小主人丢脸,便也强行的让自己镇定了下来。
哪怕是熊熊大火在自己的头顶上燃烧。
哪怕是现在气球已经升到了三十多米以上的高空。
两人都渐渐的呼吸平静,敢望着下面的各种建筑和人群车辆了。
这还不算多高的天空,气球仍旧在往上升。
空气的呼啸声有点刺耳,但不影响说话。
柳铭淇就问:“现在热气球最高能到多少米?”
值得一提的是,方磊和柳铭宥开始做物理实验的时候,就用的是柳铭淇发给他们的一米尺子。
他们用的单位也是同样的米、分米、厘米、毫米。
只有这样才能和柳铭淇前世的那些学术知识结合在一起。
否则这边教学用的是公制,那边学习的却用的华夏的度量衡,那完全会乱套。
现在小的方面还没有体现出来,以后到了要精确到厘米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毫米更不用说,牵涉到如此精确度的,你用华夏的度量衡,有一个失败一个,肯定不会成功。
这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华夏的这些度量衡根本不严谨,完全就跟玄学一样的,不符合科学的精确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做得很好,但是发展到后来,完全就开始点歪了科技树的原因。
回到眼前。
听到了柳铭淇的问题,方磊看了一眼柳铭宥,才不情愿的说道:“最高到过多少不知道,有一次我们两百米的绳子都没有落地。”
好家伙。
这是直接到了两百米以上啊!
如此的高度,安全什么的都无从谈起,两个人真的是把性命都抛在脑后了。
柳铭淇想了想,道:“下次如果再有这么高的高度,最好去大湖附近试一试,这样即便是坠落下来,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
“咱们这边没有湖泊吧?”小胖子疑惑道。
“金明池就可以。”柳铭淇给他建议道。
“不行,不行。”方磊连忙摇头:“金明池虽然大,却也延绵不过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