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中高档的饭店,他们平日里的肉食,最主要是鸡鸭鹅鱼,羊肉和牛肉只有很高档的酒席才能吃。
  他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养猪的成本,发现如果养得多的话,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而且猪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能拿来做菜——这得多亏了裕王世子殿下的多才多艺,把菜单都详细的写了出来,所以大家觉得养猪是很有赚头的。
  于是就连一些中高档的花楼,也参与到了养猪大业之中。
  他们在帝京府城外的三十里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养猪场,积极的按照养猪秘籍来饲养猪,还花钱请了小葛村和小佑村的农民们去执导技术,让他们好好的赚了一番外快。
  当时是春节过后的二月,最早的一批早在八月就已经上市销售,正巧来到京城的巩渊便赶上了好时候,吃得是不亦乐乎。
  猪肉这东西,肉肥又有油水,很多人都喜欢。
  特别是用猪油爆炒出来的菜肴,更是比普通的烹饪方式更受这个时代的人喜欢。
  巩渊是江南人,江南人喜欢吃甜食是有传统的,所以东坡肉、糖醋里脊、糖醋排骨这样的菜肴,非常和他的胃口。
  柳铭淇看着他不断的吃着糖醋排骨,不觉笑笑道:“江南现在有养猪的了吗?”
  “不知道,应该有了吧?但多半还不能出售,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巩渊一边说话,一边还不停歇,“王爷,我听说你家的香肠腊肉是一绝,我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带一点?”
  巩渊就是这样直爽的人,他喜欢的东西会直接说。
  柳铭淇倒不介意,“你什么时候回去?”
  巩渊回答道:“等到过几天沐语、多义他们殿试完毕吧。”
  江南第一才子荆睿思,字沐语。
  江南后起之秀,才子戴飞华,字多义。
  这两位都是江南这一届前来京中参加会试的举人,如今会试已经通过,就等着这两天的殿试了。
  按照大家的猜测,他们最少都能获得二榜进士。
  没办法,江南的学子就是这么的强势。
  当然如果巩渊参考的话,中皇榜那也是妥妥的。
  柳铭淇沉吟道:“十一月的话,天气应该比较合适了,你现在拿回去也不用担心坏掉,到时候你去裕王府拿便行。”
  “好嘞!”
  巩渊笑着拱手感谢,“江南今年说不定比京城还要冷一点,前几天才下了小雪呢!这样的天气,保存这种肉制品,毫无压力。”
  柳铭淇讶然道:“你怎么知道江南前几天下了小雪?”
  这几天已经差不多是今年漕运的最后期限了,十一月枯水期来临,便再也无法通行,只能靠陆地来运输和通行。
  但是按理说,从江南到京城,最快也得十五天左右,慢一点还得二十天。
  他怎么能知道前几天的事情?
  飞鸽传书?
  这个念头才冒起,那边的巩渊就道:“荆沐语的家里很牵挂他,所以几乎每隔一天就有飞鸽传书到达,里面除了叮嘱他之外,还有不少江南发生的消息。
  他们家的飞鸽传书非常厉害,寻常的可能要六七天、七八天,但荆家的信鸽最多只要五天。所以五六天之前的事情,我们自然也就晓得了。”
  狗大户!
  柳铭淇心中默念了一声。
  飞鸽传书在全国各地都不少见,每一个官衙都有或多或少的信鸽,作为消息传输之用。
  但饲养一只信鸽却是非常费心神费金钱的事情,比起养活一家人都要贵几倍。
  当然信鸽也有优劣之分。
  朝廷的信鸽,如果从江南总督府到文渊阁,八天之内就不算迟到。
  寻常官府的信鸽,则会更慢一些。
  荆家培育出这种优秀的信鸽,居然比皇家的都还要厉害,这就可想而知他们付出的精力了。
  思索之中,柳铭淇顺口问道:“那除了下雪,江南还有什么有趣的新闻没有?”
  “有趣的没有,但是激烈的战争有。”巩渊毫不停顿的道。
  “战争?”柳铭淇吓了一跳,“有倭寇?”
  江南沿海的经济非常发达,不过时不时的就有东瀛混不下去的盗寇坐船来抢劫掠夺。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会被北方水师的舟山水师给剿灭,但终究是有漏网之鱼,会到岸上烧杀抢掠。
  我大康虽然以文立国,但绝对不是我大明那种烂到骨子里的虚弱,所以这些倭寇顶多只能攻陷最靠海边的渔村,如果不马上逃跑,被附近的驻军赶来,根本就跑不掉。
  也不是没有例外。
  比如十几年前,一群多达三千多人的倭寇不知道怎么的冲进了大陆,杀进了海安城,守军虽然拼死抵抗却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全军灭亡,城池陷落。
  最后海安城来不及逃跑的被屠了三万多人,所有粮食财宝被一抢而空,甚至最后还放火烧了整座城池。
  虽然这群倭寇被赶来的舟山水师和连云港水师一起剿灭了,最多只剩下十几艘小船趁夜逃跑,但造成的损失还是非常大。
  数万人被杀,数万逃离的人失去了家园,整个海安上百年的累计,全部毁于一旦。
  最关键的是,这还是大康开国以来,第一次在江南腹地有人能侵入进来,造成如此大的损害!
  为此景和帝大为震怒,阁老们也大为震怒。
  当时的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江苏按察使全部被撸,北方水师大都督等十五位高官全部被免职发配。
  从那以后,不敢怠慢的水师才不断加强了巡逻,甚至经常开到东瀛周边晃悠,一看到感觉不对劲的船立刻就上去检查,倘若发现是倭寇,直接就击垮沉船。
  这一点大康的水师倒是很有脾气。
  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惨剧,再加上柳铭淇明白倭寇对于沿海的危害,所以才脱口而出。
  巩渊闻言赶紧摇手:“不是不是,不是倭寇,是我太夸大其词了……实际上是刘总督和商人们之间的厮杀。”
  哦,原来是这个。
  柳铭淇松了一口气。
  江南可真的乱不得啊。
  如果是当年的惨剧再次重演,江南一旦人心散了,再想要他们来救济全国,那真是太难太难了。
  他一听巩渊所讲,便晓得是因为粮食的事情。
  不过巩渊也不知道刘仁怀最近用的计谋,其实是柳铭淇出的主意。
  少年便问道:“具体怎么样?说说吧!”
  巩渊道:“朝廷最近几个月,不是因为户部贪腐,导致大量的存粮被倒卖,又因为大量的救济那些受灾失去土地和房子的灾民们,所以户部的粮食仓库储存更加匮乏。
  但今年的江南实际上又是大丰收的,所以刘总督便想要和粮食商人们商量,用比较合适的价格,购买更多的粮食去补充各地的粮食仓库,尤其是江南、山东和京里的粮食仓库。
  可商人们今年却不肯,因为他们知道,连续两年的大灾害之后,粮食必然是一种紧缺的物资,所以今年正好可以卖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让他们能大赚一笔。
  刘总督出七文钱一升,粮食商人们至少都有十文一升,双方就卡在这里了。尤其是越接近秋冬天,漕运快停止了,他们就越是胆气壮。
  毕竟等到翻了年,明年二三月份,正好是许多人存粮消耗殆尽的时候,粮食价格向来都会迎来一波上涨的,他们还能赚得更多。
  任凭刘总督怎么想办法,怎么去和那些地主们、粮食商人们商量,他们就是不肯卖粮。
  大家就这么的僵持了差不多大半个月,结果现在忽然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王爷您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柳铭淇很是配合的好奇问道:“发生了什么?”
  “嘿嘿,刘总督居然从东瀛买到了大量的便宜粮食!”巩渊露出了佩服之色,“东瀛今年也获得了大丰收,所以一拍即合,刘总督一口气买了他们超过一千万石的粮食,通过水运船只一船一船的在松江府港口、浙江港口、宁波港口卸货!
  那场景您可不知道,根据荆沐语家里来信所说,每天都有数千个码头工人,在码头卸货装车,一股脑的往漕运船只上面运。
  好多次都因为各种失误,袋子裂开,洒落许多白花花的大米下来!这样的场景,让那些粮食商人们和大地主们,脸都要青了!”
  巩渊说到此处,便继续的喝了一口酒,然后吃起了他的东西来。
  柳铭淇一时没反应过来,“后面呢?”
  “没啦!”
  巩渊含糊不清的道:“目前为止就这样呀!”
  “不是。”柳铭淇追问道:“后面到底是刘总督把粮价打压下去了,还是大地主和粮食商人们继续死扛?总得分一个胜负吧?”
  “这个就不晓得了,反正在我们收到的最新的飞鸽传书时说起,还在僵持着呢。”巩渊道,“不过他们估计也僵持不了多久了!这如果朝廷把粮食买够了,他们手里的一两千万石粮食,上哪儿卖去?本地又吃不下,运到外地这运费什么的成本不算钱呀?”
  “既然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还等什么?”柳铭淇不懂了。
  “这叫不见棺材不落泪嘛。”巩渊对这群商人的性格门清,“他们想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一千万石,如果只买个一两百万石,就骗他们,让他们出货,那不是亏了?”
  少年的心一沉。
  刘仁怀手里的粮食肯定不止一千万石,江南的粮仓大部分都有粮。
  但想要怎么来运作,才能让他们这些粮食商人没办法察觉,这恐怕是一个问题。
  因为粮食商人和地主都是本地人,他们的消息来源多得很,认真查的话,说不定能查出来。
  要是这样弄巧成拙了,自己和刘仁怀成为了笑话不说,对于整个大康的粮食储备可绝对不是好事儿啊!


第445章 还是妥协吧
  傍晚时分,从皇宫出来,回到了家里的曹仪,第一时间就把老管家找来。
  “快!把这个誊抄一下,发五只信鸽回老家!”曹仪递了一张纸条给他。
  老管家是跟随曹仪几十年的老人了,见状不敢怠慢,赶紧跑了出去。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老管家在饭厅找到了曹仪。
  曹仪正在吃着自己的晚饭。
  像是曹仪这样的丞相,基本上就从来没有按照正点儿吃过晚饭,能休息的也只有过年那几天。
  如果说和之前的粗茶淡饭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曹仪加上了一份东坡肉。
  软软腻腻的东坡肉,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
  当然曹仪也不会天天吃,因为柳铭淇给皇帝就叮嘱过,东坡肉肥肉多,吃多了容易出现毛病,一个月吃个五六回便可以了。
  “老爷,已经发出去了。”老管家小声的禀报道。
  “嗯……”
  曹仪慢悠悠的吃饭,老管家也不出去,问道:“老爷,咱们这是为什么呀?家里难得积累了粮食,又得给他们便宜卖出去?”
  老管家当年陪着曹仪来到京里赶考,这么几十年一直陪伴着曹仪,简直跟亲人是一样的。
  刚才曹仪给的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速将三百万石粮食卖给江南总督府。”
  老管家拿去给下人们抄写,自然也看到了。
  他很是不解。
  去年的时候,因为蝗灾的缘故,皇上让曹仪把家里的存粮卖了不少,本身曹家就没有什么剩余。
  今年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大丰收,眼看着收入仓库的粮食多达两百万石,曹家在家里主事的大少爷就想着等一等,用十文钱的价格卖出去,可以弥补去年的一些损失。
  结果江南总督刘仁怀倒好,今年看着大丰收,只肯给七文钱一升的价格,比起去年时还要低!
  这就让江南的粮食商人和大地主们很是不满了。
  他们一群人和曹家大少爷曹素评一商量,大家决定抻一抻刘仁怀,逼迫他涨价购粮。
  本来就是嘛,去年我们就低价卖了很多粮食,今年你又来?
  真当我们家是朝廷的吗?
  地主家里余粮也不多,也是要靠着种地辛辛苦苦挣点钱呐。
  今年我们已经满足了江南民众的需求,民间已经不缺粮食了,那么你就完全没有逼迫我们的理由了。
  不然真以为江南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你又不是苗黑子,我们有理难道还怕你?
  当然这样的骨气也并不是凭空得来的。
  江南人在京城里当官的特别多,尤其是曹家的家主曹仪,正是当朝丞相,皇帝之下的第一人。
  大家都有根底,除非是遇到苗炎,或者是葛松道那样的法家大臣,不然都不怕。
  事实证明,在江南脱了那么久,刘仁怀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哪怕是最近刘仁怀想出了去东瀛买粮的主意,江南的大地主和粮食商人们也没有慌乱。
  结果好好的,怎么忽然成了这个样子,老爷居然首先怂了,要让大少爷卖粮呢?
  而且还是三百万石那么多,不但把今年的收成卖卖出去了,去年的存粮也卖掉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