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和帝先是笑了笑,然后才道:“哦,对了,我差点忘记了,前天你爹进宫来给太后和我说了,你的几个妻妾也是都怀孕了吧?这下子你也该高兴了,不会有人说你不行了!”
说起了最后的一句话,景和帝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他想起自己也是这么被人说的,没想到这小子也同样被人这么说了。
柳铭淇很是有点无语。
小爷我才二十岁,就敢乱传我不育了。
这要是四十岁的时候,偶尔一次成为三秒郎,还不得说我可以进宫当宦官了啊?
收拾了心神,他对景和帝道:“所以陛下您现在根本不用担心,有一就有二,等到您这几年稍微努力一下,有了十个八个皇子了,那还用担心什么?还用着急什么?”
景和帝听着皱起了眉头,“你的意思……和那群人一样?”
现在景和帝跟大臣们的纷争,主要就是在于立太子这个事儿上。
大臣们说,其实不用着急,等到皇子成年了之后,再说立太子也不迟。
但景和帝却很慌,总觉得不立太子自己心里就不安稳。
好歹如今又多了一位皇子,他才没有不顾一切的和大臣们死磕。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总想着就在最近再去和群臣们说一说,看看能不能沟通几个人,为自己站队。
柳铭淇肯定不是他想要拉拢的人。
因为柳铭淇肯定是会站在他这边的。
但是现在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柳铭淇的话语之间,竟然和大臣们一样。
这就让皇帝不高兴了。
柳铭淇当作没看见他的不高兴,摇头道:“我怎么可能站在他们一边,您是我们皇族的领袖,也是我的长辈,我肯定帮亲不帮理的。”
景和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一点,“那你怎么和他们一个意思?”
“看起来一样,其实不一样。”柳铭淇说道:“首先我得先说一点,包括曹相、葛相、钟相、马相、冯学士……等等,我都不觉得他们是有什么目的才反对您的,这些人还是为我大康一片赤胆忠心,陛下您也不要往心里去。”
“这个自然。”
景和帝微微点头,“我又不恨他们,只是他们不能理会我的难处,我心里也难受。”
柳铭淇道:“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要辜负他们的苦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达成我们的目的,这就是两全其美最好。”
“对!”
皇帝连连颌首,“我也这么想过,但死活想不出来两全其美的办法啊!”
“我也想不到,但勉强有一个拖延的计策。”柳铭淇说道:“我觉得皇上您可以一开始不要和他们死扛,这样大家都不可能退让。不如您大度一点,先退一步。”
“嗯?”景和帝瞪着他道:“为什么我要退让?”
“您想想看啊,家里大一点的孩子和小孩子发生吵闹,谁应该先退让?”柳铭淇道:“当然是大一点的孩子懂事,去宽宏大量的原谅小孩子嘛……难道还要等不懂事的小孩子来哄大孩子?”
“你这么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见到柳铭淇把他给排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并且是兄长原谅小弟弟的宽宏大量,景和帝心里舒服了许多。
这些臣子不懂事儿,我不能像是他们一样的胡来呀。
“所以我要退让一下?但我需要忍到到多久呢?”景和帝沉吟着问道。
柳铭淇晓得他的性格。
有些虚荣,也有些固执。
如果不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很希望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儿的。
也就是他的性格不强横,否则和大臣们是有的吵了。
因此想要劝说他,就不能一味的让他退让,还得给他一点甜头,这样久而久之的,他就习惯了退让。
就好像这一次的册立太子一事这般。
立还没有满周岁的皇子当太子,那得是什么情况?
那得是到了江山社稷很危险的时候,至少是皇帝驾崩、除了幼小皇子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才能如此。
现在景和帝差不多才五十岁,不能说春秋鼎盛,那也是宝刀未老。
着什么急?
思绪过处,少年轻咳道:“您也别忍他们多久,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的强势……您做出一点成绩来之后,获得了朝廷内外,特别是老百姓们的赞誉,那他们就没办法阻挡您了嘛!”
景和帝精神来了:“是什么成绩?”
“这不眼前就有一个吗?”柳铭淇道:“今年的红薯已经注定大规模的丰收了!最迟明年就要全京畿地区种植,后年就能在长江和黄河沿岸种植……大后年就能看到巨大的效果!老百姓们直接就能给您跪下!那时候您摊牌了,谁还敢不从?谁敢吵闹,直接被老百姓们给骂死!”
“这敢情好!”景和帝笑了起来,但却还是有点不满意:“可是需要三年的时间啊……”
柳铭淇笑着劝说道:“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到时候您说不定已经有了十个八个皇子,在里面挑选一个天资聪慧的当太子,不也是更好嘛!”
“嗯……”
景和帝缓缓的点头。
柳铭淇这么说起来,其实还很有道理的。
自己还是太过心急了。
手里没有点惊天动地的功劳,如此早的立太子,是有点不怎么名正言顺,对天下臣民也说不过去。
况且柳铭淇说的“选择一个聪慧的皇子当太子”,更是打动了他。
经历了二儿子铭宇的疯狂,他心中还是有些怕,生怕如果只有一个皇子,而这个皇子又和老二一样,那才叫尴尬。
能不重蹈覆辙,那是最好的了!
……
第964章 难得开心
景和帝还是很能调整战略的。
柳铭淇进贡劝说之后的第二天,他便发布了诏令,承认了自己之前太心急,最近几年都不会再提及册立太子一事。
这便让大臣们对景和帝刮目相看,更是对柳铭淇的影响力有点心惊。
这么多人,花费了这么多时间都没有搞定的事情,柳铭淇仅仅和皇帝密谈了一个时辰,就把他说服了。
德王对于皇帝的影响力,真是可想而知。
宗室方面则是对这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很欣慰。
宗人府宗正肃王还特意表扬了侄儿,是他阻止了这一场冲突的发生。
皇上册立太子一事儿,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但总归是一个麻烦。
现在皇帝退让一步,大家都能得到体面,这就是顶好的结果。
景和帝对于大臣们的称赞和敬佩,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通过这一次册立太子被反对的结果,让景和帝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的权威还是不够,关键时候臣子们都不能听自己的。
所以自己必须要增加权威。
柳铭淇说的“红薯”这个大杀器,就最适合自己竖立权威。
想一想看!
如果自己成为了从古至今第一个能让老百姓每年都能吃饱饭的皇帝,那该是多么大的荣耀,那该是多么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到了那个时候,我看谁还敢反对我!!
因此景和帝直接带着柳铭淇,来到了红薯试验地。
现在已经到十月了。
红薯已经进入了收割期。
因为红薯的重要性,所以绣衣卫、帝京府衙门、禁军九卫都派出了人手,去每一个种植基地观察和守护。
今年是红薯种植的第三年,基本上也是正式开始大规模种植的第一年。
去年一共划拨了皇庄四百亩的土地来种植红薯,总收获达到了一百二十万斤。
今年在全京畿地区划拨了二十四万亩土地来种植,是集中到了七个最好最肥沃的种植区域来种植的,这也方便了管理。
为了它们,裕王府、内务府、户部、帝京府衙门等等,全都通力合作,严格按照前两年的经验教训来种植。
加上今年风调雨顺,二十四万亩的红薯,亩产量有了更好的提升。
众所周知的,我们国家向来被称为中原王朝。
中原就是现在的京畿地区,这也是我国文明发展的根源地区,因为这里符合了南北方的一切种植特点,无论什么南北方的种植农作物,在这里都能种植,土地也异常的肥沃。
正是有了这样的优点,我们华夏民族才能发展壮大,从而统一整个中华大地。
所以大康太祖把都城建立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红薯本身就是高产的农作物,在柳铭淇的现代化肥田措施的处理下,在农民们精心的呵护下,它们得到高产增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今儿个景和帝带着柳铭淇,随便到了一处红薯的收割现场,便看到了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
户部和帝京府衙门调集了大量的劳动力来收割红薯。
即便是在初冬的十月,大家伙儿仍旧是干得汗流浃背。
红薯按照划定好的区域,一堆堆的堆放,经过称量之后,再运送到固定的场所妥善保存。
皇帝看到堆积如山的红薯,脸上的笑容绽放得跟花儿一样。
赵寿去召集了一个户部的主事。
忙得满头是汗的他上前来拜见道:“微臣于宿,见过陛下、德王殿下。”
“免礼了。”
皇帝挥了挥手,笑着道:“今天很忙?”
“回禀陛下,不仅仅是今天忙,我们都已经忙了快五天了。”于宿回答道:“预计还有十天左右,才能把这么一大块地儿给全部收割完。都是从早忙到晚,农民和雇佣工们,都累得不得了。”
“工钱是多少呀?”景和帝问道。
“正常的工钱是三百文一天,整个儿的完成下来,如果做的好的话,还要多发三天的薪酬当作奖金。”于宿看了一眼柳铭淇,道:“这个工钱价格是德王殿下去年就定下来的。”
景和帝转而一看少年,又回头问于宿:“这个价格是属于中高低哪一档?”
“半个月能挣五两银子,在零工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于宿道:“咱们这里不仅仅是有青壮年,就算是老人和小孩子,他们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能达到正常报酬的一半。”
“嗯,那还不错。”
景和帝满意的笑了。
他知道民间疾苦,可是却不懂到底疾苦在什么地方。
像是一天三百文的工钱,还是一天三千文的工钱,他都没有概念。
但现在晓得老百姓辛苦干活儿收获还不错,心里就挺高兴的。
柳铭淇蹲了下去,摸着那些挖出来的红薯,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回殿下,今年的收成大好啊!”于宿振奋的说道,“因为河渠灌溉休整完毕的缘故,又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光照和雨水都适中,基本上种植期间没有遇到什么毛病。所以比起去年来,亩产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目前为止我们这片区域的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三千六百斤左右。”
“三千六?”
柳铭淇讶然了起来,“比起去年又提升了两成?”
“对!”
于宿道,“如果明年还能按照这个数量来收获的话,全天下哪里还有什么吃不饱饭的存在?”
少年笑着摇头。
别说是你这古代了,现代都有不少人吃不起饭的。
这根本不是什么粮食产量的问题,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麻烦事儿。
皇帝倒是兴趣来了,“三千六百斤一亩的红薯,如果按照今年二十四万亩来计算,总数是多少?”
“接近九亿斤吧!”于宿回答道。
“这么多!?”景和帝连连的点头,“这下子好了!”
柳铭淇打击他道:“大康有一亿三千万的子民,九亿斤,差不多才每个人七斤……七斤红薯够吃几天的?一个壮汉一天就吃完了……这又有什么好高兴的?”
“滚蛋!”
景和帝直接骂人。
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他不是真正的生气。
因为这二十四万亩的土地,连帝京府的百分之一耕地都没有到,更别说整个京畿地区的。
如果是全国都栽种的话,那得是多大的产量?
不敢说吃饱,但绝对是饿不死了。
想到了这一点,景和帝心情很好,干脆就坐在了高处,看着大家在红薯地里面忙碌。
这段时间的压抑和愤怒,在这么一刻,都化作乌有。
“铭淇啊。”
皇帝悠闲的道:“你老实告诉我,以前你想到过有这么一种粮食作物,可以有如此高的产量吗?”
“没有。”
柳铭淇很老实的道。
如果是按照现在大康所处时代的眼光来看,的确是想不到。
都说我中华是天眷之国,但在物种的丰富多样,在可耕种土地上面,在天灾上面……我们都不如美洲和非洲。
稍微能欺负一点的就是欧洲了。
像是御用三傻——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居然一个都不是我们中华的原产,连辣椒都不是,这就真的有点过分。
但是说来也奇怪,偏偏是物资最贫乏,最为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