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家闯汉末-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让他现在依旧敢在西山召开聚会。

    毕竟西山脚下有马强的探子这件事,依旧是世人皆知了。

    “杨公,是何事?”

    “这是辽东公孙度托人送来的一封求援信,张公,你是辅政大臣,还请过目。”

    张喜面色严肃的接过信件,打开看了一遍后,对四周说道“公孙度说之前之所以不敢应诏前来朝廷,皆是因为马子玉之故,如今马子玉顿兵于辽水,进不能破坚城,退不愿无功而返,正是进不得,退亦不得!”

 第九百九十二章 背叛

    一听到这个消息,在场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起来,安安静静的听张喜继续说话。

    “公孙度希望我们能利用好这个机会,辅佐天子收朝廷大权,还许诺,只要朝廷权归天子,辽东必将回归朝廷!

    诸公,以为如何?”

    “马子玉的战报不是说辽东打的很顺利吗?”

    “哎,马子玉乃山村野人,说的话得打折听,他说顺利,那大概率是不太顺利的!”

    “说的是啊,辽东数百里辽泽,人畜难走,哪里有这样好打的?”

    “公孙度虽是小吏出身,但毕竟是察举为官,还是比马子玉可信的!”

    “如果马子玉真的兵败辽东,对于朝廷来说,倒的确是个好机会啊!”

    “可我们手中没有兵马啊要是董将军还在就好了。”

    在座众人议论纷纷,杨彪等众人消化的差不多了,开口说道“另外来人还带了口信,公孙度不仅仅向我们朝廷求援,他还派了数十骑,乔装奔赴中原各个诸侯求援。”

    “如果中原各诸侯皆能起兵,这就太好了!”

    “是啊!昔日董卓何等嚣张,关东诸侯一会盟,就把董卓吓得要迁都,现在马子玉远在辽东,只要中原诸侯起兵,天下就会回到朝廷和天子手中了!”

    “张公,你以为如何?”

    张喜叹了口气说道“不瞒诸位,老夫刚刚看到此信,心中是极为兴奋,但转眼,又有些怕了。”

    “怕了?”

    “朝廷并无兵马在手,唯有大义罢了,马子玉之前数次试探,皆因畏吾等大义在身,不敢轻犯。

    想这公孙度,并无知兵之名,却可以让马子玉顿兵于辽河,是否是马子玉的陷阱呢?”

    张喜不愧三公之位,是只真正的老狐狸,一下就闻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张公说的是啊,杨公,我看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才是!”说话的是韩融。

    杨彪抚须思索了起来,其实他也不太相信公孙度能打败河北汉军,但即使不能打败,只要能拖延住,对朝廷就足够了。

    “哈哈哈!张公、韩公皆老乎?”

    一人的大笑声响起,众人看去,却是坐在后面的吴硕。

    吴硕是议郎,是朝廷年轻官吏中的代表人物。

    他起身说道“昔日董卓何等强大,吾等尚敢击之,何况今日?

    张公、韩公,不知心中还有天子乎?”

    “你说什么?”

    “黄口小儿!懂个什么!”

    张喜和韩融顿时大怒,但年轻一辈的朝廷官吏却纷纷起身支持起吴硕起来。

    “吴议郎说的在理,两公身居高位,却不敢发声,心中还有天子乎?”

    “天下诸侯都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只是空谈,那些诸侯如何会起兵相援?”

    张喜和韩融看着一干壮年官吏都支持吴硕,不由惊疑不定起来。

    正所谓反马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反马!

    其实无论是张喜还是韩融,好歹都是三公九卿之位,虽然马强让他们没有了大权,但表面尊荣却还是享受着的。

    就算是阎忠,面对张喜,也得老老实实的主动施礼,称呼一声张公。

    但那些在三公九卿之下的官吏们可就惨了,要什么没什么,而且因为有朝廷职位在,连转投大将军府都做不到。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大将军府彻底赶下台,但他们人微言轻,平日里只能私下议论,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是要推动局势往最激烈的方向走。

    “杨公!

    无论马子玉是否真的兵败,但滨海道路远难走却是事实,马子玉那数万兵马全要靠滨海道来运输粮草。

    我们只要能起事成功,取了蓟县,然后切断滨海道,不发粮草,马子玉的兵马不过半月,必将大溃!

    如瞻前顾后,如何能成事?”

    说话的是种辑,当日他为了让郭汜、李傕等人互相攻杀,出力不少,本以为可以有很丰厚的奖赏,结果却是只给了个空头爵位,其他什么都没有,因此也是激进派的代表人物。

    “是啊,诸公,不可犹豫啊!”

    杨彪等人皱眉看着这些小的在下面叫,心中也不免犹豫了起来。

    也许这真的是个机会?

    “尔等所言,也不无道理张公,你看是否能先让天子去询问一下辽东战事,我想天子相询,尔等不敢妄言。

    如辽东真的能拖住马子玉,这的确是吾等千载难逢的机会!”

    张喜抚须点了点头,他也明白,现在如果自己再说丧气话,恐怕就要被朝廷的这些中青年官吏敌视了,虽说自己也无需太在乎这些人的想法,但一旦这些人抛弃自己,暗中行事,反而更加被动。

    张喜也年轻过,知道这些人当中一定有天不怕地不怕之人。

    众人散去,其中一人回到自己的府邸,进入书房,一人却已经坐在了原本应该是他所坐的座位上,笑着问道“西山上杨彪告诉你们什么了?是不是辽东之事?你考虑好了吗?”

    “辽东到底什么情况?你们为什么要选我?”

    “选你不好吗?你兄长用命给你换来了太尉之位,难道你准备在这个位置上碌碌无为一辈子吗?”那人继续笑道“杨彪等人不把你兄长的命当命,以后难道会把你的命当命吗?

    人,一定要靠自己!”

    “我赵温不会背叛天子!”

    原来这人是当朝三公之一,太尉赵温,按道理反马最为坚定的大臣。

    而对面坐着的,却是锦衣卫镇抚使史阿。

    史阿居然会出现在赵温府上,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一场轩然大波是避免不了的。

    “没人要你背叛天子,大将军可是对天子最忠诚的了!而对大将军忠诚,就是对天子忠诚!

    你要背叛的是一群即将反叛天子的反贼罢了!

    这些反贼,为了一己私欲,居然想让数万汉军饿死于滨海道上,难道太尉还想和他们同流合污不成!”

    赵温瞳孔猛地缩小。

    史阿是如何知道刚刚西山书院内的谈话的?

    自己可是马不停蹄的回来的

    或者说,刚刚的大殿中,还有别人也准备背叛?

    是谁?

 第九百九十三章 忠贞不二

    “赵太尉,想好了吗?”

    “你就不怕我把这是你们设下的陷阱这件事说出去吗?”赵温眯眼反问道。

    “怕?陷阱?

    赵太尉,你是不是有件事误会了?

    大将军可从未对你们设下什么陷阱,大将军传到朝廷的战报都是真的,只是你们不想相信罢了。

    你们自己不相信,难道还要怪大将军不成?”

    赵温是太尉,位列三公,自然知道马强飞马传来的战报,写的都是战事顺利。

    还真的没说谎

    “如果你们相信了公孙度,在大将军的背后下手,大将军自有雷霆之怒。

    如果你们相信了大将军,为大将军守好了后方,大将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待辽东收复,再定中原,很多事,也是顺势而为了。

    赵太尉,你说,我们怕不怕呢?”

    赵温沉默了。

    “当然,太尉你可以告诉张喜等人,这样一来,你的确保住了张喜,保住了杨彪,但你却要被大将军记上了,本来因为你兄长的事情,大将军心底还有一丝对你的同情,你这样一来,可是让蜀郡赵氏往绝路上走了啊,太尉之位,只要大将军想换,难道换不了吗?

    听说你的儿子赵道一直闲赋在家,日后看来也是准备一辈子当个闲人野鹤了。

    赵太尉为了维护杨氏、张氏而牺牲自己和后人利益,当真是伟大之极呢”

    “够了!”

    赵温这个五十多岁的人说完这二字,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客座上,问道“你们要我做什么?”

    后世有句话,叫做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因为个人的利益和阶级的利益是可以不一样的。

    无论是赵温还是杨彪又或者是张喜,这些世家代表,都希望维护延续四百年的士族天下,希望能让自己的家族绵延万年,世代公侯。

    他们反对马强,也是因为马强的种种政策有让他们这个梦想破灭的可能。

    也是因此,当自己的家族收到致命威胁的时候,这些人也可以随时转换阵营,将整个士族牺牲掉,来换取自己家族的延续。

    说到底,这些人不忠于任何人,只是忠于家族罢了。

    赵温年少时,为京兆丞,但却对这个相当于后世北京市副市长的职位感觉太低,叹道“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弃官而去,借此扬名。

    随后又遇到荒年,赵温散尽家财,救了上万灾民,自此名声动天,被朝廷征召,一跃进入朝廷中央,和其兄赵谦一起为了三公九卿之位而拼搏。

    赵谦为了让赵温成为三公,冒险指责马强,最终暴毙,付出了这么多代价得到的官位,赵温真的舍不得。

    是真的舍不得啊!

    “不用做什么,只是让杨彪等人相信公孙度说的是真的就好。”

    “张喜已经有所怀疑,必须有证据。”

    “证据当然会有,你应该知道大将军定下的军规,阵亡将士都是有抚恤金的吧?”

    “抚恤金?”

    “很快第十二军就会有很多家属拿到一笔钱,我想,这个证据应该够了!”

    第十二军快速攻下了房县,马强有功必赏,这些将士自然是有奖金的,但打仗的时候不可能发现金给军士,因此都是转账到军士家中。

    当然,也有一些军士不愿意转账到家里的,那也可以指定其他人接收或者暂缓发放。

    “辽东到底如何了?”

    抚恤金可不是随意发放的,这可是钱啊,赵温现在是真的搞不清楚情况了。

    史阿笑了一下,背着手离去,而赵温看着史阿消失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次日

    “张公,你看!这是大将军府今日抄送朝廷的大事纪要,你看这里,大将军府突然拨了一大笔钱给第十二军的军属,你觉得会是什么?”

    虽说现在实权在大将军府,但出于尊重天子,大将军府每日都会把军政要务挑选一些递给朝廷三公知晓。

    嗯,只是知晓,你同不同意都这样了。

    张喜接过赵温递来的通报,果然发现这样一条通报消息。

    “第十二军不是之前马子玉战报中写的前军吗?这么大的一笔钱,这是怎么了?”

    “张公,你说会不会是抚恤金?”

    “抚恤金?”

    “这是前军,又是攻城略地,有战损很正常,马子玉为了收买人心,给军士的抚恤金一向很快,不如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

    张喜点了点头。

    士族几百年,在大将军府各个部门的中低层都有耳目。

    很快,一张纸条送了过来。

    “抚恤金!果然是抚恤金!!”

    张喜大喜道“马子玉果然在辽东损失惨重,整整两千人啊,一个整编营,太好了!太好了!!”

    阵营转变了的赵温看着张喜这样,心底不由生出了鄙夷之心。

    这可是我们大汉的官兵,死了这么多人,你做为辅政大臣如此开心,当真合适吗?

    果然是乱臣贼子!

    呸!

    还好我忠贞不二赵子柔已经看穿了你们虚伪的面目,否则迟早得遗臭万年!

    “张公,既然已经确定,当速速告知杨公才是!”

    “不急,我再让天子去询问一次看看。”

    刘协从张喜口中得知市井有辽东兵败的谣言,也很担心辽东战局。

    他担心主要是因为辽东距离蓟县实在不算远,万一马强败的太惨,自己是不是又要搬家了

    这孩子搬家搬的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陛下大可放心,大将军以天下之力击一隅之地,怎可不胜?”前来答疑的阎忠对刘协拜道。

    “那市井的谣言是?”

    “陛下,谣言,止于智者!”

    这话说的,刘协感觉自己接不下去了。

    “敢问阎使君,既然大将军确实取胜,是否能把贼军官印等物送到朝廷,也好安天下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