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江大桥的设计采用的是混合设计,极有桥墩的支撑,也有拉索的拉扯,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充分保障大桥的安全性和长久使用。
为此长江大桥单单是用掉的钢铁就超过了1亿斤,要不是现在大明的钢铁厂众多,产量越来越大,单单是用这些钢铁就足以让人头疼了。
船只形式到长江大桥的底下,抬头再看看眼前的大桥,真正的巨龙,庞大的身躯投下的阴影笼罩一大片的区域。
下了船,钟藩也是立即马不停蹄的坐车来到长江大桥上面,汽车行驶在宽敞的马路上面,速度飞快,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就顺利的通过了宽阔的长江。
要是在以前,想要通过长江,你必须要去专门的渡口这里,等待船只,乘船度过长江,不仅仅麻烦,而且还需要费不少的时间,关键是乘船渡江,你没办法携带太多的东西,东西多了,那是要额外收钱的。
如果你想要连汽车或者是四轮马车一起度江,那就更麻烦了,一般的小船、小舟还没办法,必须要去乘坐大船才可以渡江。
而乘坐大船要去专门的码头这里坐船,也只有在专门的码头次可以停下里,坐船的费用也是不低。
“不错~不错!”
“天堑变通途!”
“从此以后,长江南北之间的往来就容易多了,火车可以过,汽车、马车也可以过,速度又快,又方便。”
钟藩连连赞叹,如此大的大桥,花了四千万两白银。
但是它并没有白花,而是实实在在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项目、大工程,有了这座大桥,长江这边的交通条件就会极大的改善。
修到南京这边的火车也是可以联通南方这边的火车,以后从京城到淞沪、江浙、江西都是可以直接乘坐火车抵达,即快速又方便。
大明最富裕的京津地区和江南地区将彻底的连贯在一起,对于南北之间的往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轰~轰~”
“噼里啪啦~”
第二天,南京长江大桥这里,伴随着鞭炮齐鸣,烟花绽放,在一片敲锣打鼓之中,钟藩主持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通车仪式。
和动工的时候一样,钟藩念了一篇感谢的祭文,感谢上天保佑,感谢江河龙王、水神的支持和给予的便利,南京长江大桥得以顺利的竣工。
从此以后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天险再也不能阻挡南北之间的交通和往来,为了感谢上天、龙王水神、河神之类的帮助和保佑,南京长江大桥这边以后将会在每年的这一天进行祭祀。
“献祭!”
伴随着钟藩的一声令下,三头牛、六头猪、九头羊以及大量的贡品被推入江中。
“通车!”
献祭完毕,钟藩又是一声令下,顿时就响起阵阵的烟花,大桥的两端,早就已经等待的准备通过大桥南来北往的商旅们也是纷纷走向大桥。
转眼间,原本空荡荡的大桥上面立即就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同时在下层铁路这里,火车犹如巨龙一般,快速的行驶过去,发出阵阵的汽笛声。
第1817章 文人骚客云集
“卖报!卖报!”
“南京长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好消息,好消息,南京长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伟大的世纪工程,大明帝国万岁!”
大明的大江南北; 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南京长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的消息也是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的传开。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的上下都在讨论着南京长江大桥的事情。
一处茶楼这里。
“啪~”
伴随着读报先生的醒木一拍,原本吵杂的茶楼立即就变的安静下来,众人齐刷刷的看向读报先生,期待着它对今日报纸的解读。
“昨天南京长江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了,这个耗资四千万两白银的世纪工程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正式建成完工了。”
“它的建成将深刻的改变我们大明的历史; 也将深的影响我们神州的大地的未来和历史!”
“历史上有多个朝代依托长江天险分南北而治; 东吴、陈、南宋等等,依托长江的天险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线。”
“但是从此以后,长江不再阻隔南北,长江南北之间的往来,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通过,火车、汽车、马车都可以通行,将极大的便捷南北往来,同时沟通大明最富裕的京津地区和江南地区。”
“从此以后,从京城乘坐火车可以直接抵达淞沪、苏杭、江西,在未来,随着火车的继续修建,还可以通往福建、两广和南洋的交趾、象林。”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有着最圣明的天子,朝中诸公又都是精忠爱国的贤臣良将,我大明百姓又都是最勤劳聪慧的; 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这才造就了如今大明的辉煌盛世!”
“南京长江大桥是何等雄伟、何等的浩大,历朝历代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我们大明做大了。”
“当然; 在我们这個伟大的时代,我们不仅仅有伟大的南京长江大桥,还有更多的伟大工程,通往四川的长城铁路、贯通岭南的赣粤铁路等等,我们还将创造更多辉煌和奇迹,我们将给后代子孙留下庞大财富和鼎立世界之巅的自信与骄傲!”
伴随着读报先生的话落下,整个茶楼里面顿时就响起了犹如潮水一般的掌声和较好声。
喝得起茶,还喜欢来听读报先生读报的人,都可以算是大明的中间阶层了,算算知识阶层了,他们对于加过天下可谓是最关心、最在意的。
这一点和后世是很不一样的,后世关心国事的反倒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间阶层的所谓精英,他们更多的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何赚更多钱,自己不关心就算了,还偏偏嘲讽关心国事的底层百姓; 觉得他们是吃着咸菜萝卜操着国家大事的心。
岂不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时候,国家兴亡关系最大的就是底层的老百姓。
经济不好了,日子最难过的也是底层的老百姓,要打仗了,上战场的还是底层老百姓的儿子,有钱人呢?他们早已经移民到国外去了,还要告诉你,国家大事和屁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那你说说,所有的一切付出都是底层的老百姓,为什么就跟老百姓没有关系?
关心自己国家的大事,什么时候也变成了一种错误?
当然了,这是后世的奇怪现象了。
这个事情的大明人,每一个人都有着主人公一般的心态,每一个人都相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各种各样报纸所宣传的观点和精神也是如此,纵然是迂腐的儒报,它们所提倡的也还是家国天下,忠君爱国,忠于大明、忠于天子、忠于自己的东家、忠于自己的家族、忠于自己的家庭、忠于自己的事业!
正是这样的一种思想和情怀在里面,贯穿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我们经历了再多的风风雨雨,我们才能够始终屹立不倒。
此时的大明,它依然还有着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和坚硬脊梁。
不像后世,经历了螨清三百年的奴性教育和愚昧无知的驯化,民族的精神和脊梁都被打断,后来又经历百年的动乱,面临新时代的科技大爆炸和发展。
以至于我们丧失了越来越多的宝贵精神。
南京。
南京长江大桥这里,文征明、汤珍、陈淳、蔡羽几个人又一起游历到南京这里。
上次的科考,不出意外,大家又都名落孙山了,连战连败,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的好友唐伯虎都已经是香港总督,正四品的大员了,或许再干上几年的时间,唐伯虎都有可能可以身为三品大员了。
祝枝山和自己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儿子中了进士而自己落榜了,觉得脸面无存,一气之下决定以举人的身份去做官了,现在人应该是在黑土省这边,在某个移民小镇移民署这里当着七品的小官。
祝枝山好歹还可以去当个小官,虽然以后是升迁没有太大的希望,顶了天也就坐到州府一级的官员,但好歹也是官啊。
文征明、汤珍、陈淳、蔡羽他们这些人可是连举人都看不上,一把年纪了,还仅仅只是秀才,连官都做不了,只能够去衙门里面给官老爷当当文书、小吏之类的,又或者是找个私塾去当个教书先生。
毫无疑问,这两者他们都是看不上的,他们一个个自认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鲤鱼跃龙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不顺,郁郁不得志,他们最喜欢的自然就是到处游山玩水了,这或许也是他们始终无法考上的原因之一了。
传统的科举考试比起后世的高考还要更加的恐怖和艰难,三年一次的科考,名额非常的稀少,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和态度来,你纵然是才子,你也要落榜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此桥真是雄浑伟岸,大气磅礴,宛如巨龙一般,当真是世纪工程!”
文征明站在一起大桥上,看着江面,看着大桥的南北,看着大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时不时听到一阵阵的汽笛声,滚滚的黑烟之中,火车轰隆隆的驶来。
再看看大桥之上,形人很多,有很多读书人和文征明他们一样,穿着长衫,手持扇子,竟然也是来这里游玩的,人数还着实不少。
彼此遇见了,互相一报身份,赫然还都是江南地区赫赫有名的才子,自然是难免要惺惺相惜一番。
只是一会儿的功法,在大桥上面赫然已经云集了几百个读书人,大家彼此之间刘兄、李兄、王兄、张兄的叫着,随即兴致来了,有人又提议着就在这大桥上面,大家以此桥为题来玩玩一些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
什么对对子,吟诗题词之类的,这自然是赢得了这些文人骚客们的积极响应。
古代的读书人,其实一个个家底都是非常殷实的,真正的穷书生是很少的,即便是穷书生,那也只是相对于有钱人而言的穷,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他们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是有钱人。
纵然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风花雪月的寻找灵感和素材,他们依然是清高的读书人,走到哪里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一群人。
这才有闲情逸致的去玩文字、玩诗词之类的,而不是像这大桥上面行色匆匆的过路人一般,在为生活不断的忙碌和奔波。
一番对对子和吟诗之后,众人得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也在场,顿时就又嚷嚷着让文征明用笔墨画下眼前的这座南京长江大桥。
而文征明对于这样的要求,一向都是难以拒绝的。
当即令自己的书童准备笔墨纸砚,一卷长幅的宣纸铺开,文征明随即挥毫泼墨,一副大气磅礴、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桥很快就跃然于纸上。
“好!”
“当真是和这南京长江大桥一般大气磅礴,气势雄浑伟岸!”
“文兄之才,我等佩服!”
“今日能够得见此流传千古之佳作,实乃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文兄之画乃当世一绝!”
身边众多的文人骚客一看,顿时就忍不住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起来,文征明的画也是非常有名的,或许还不如唐伯虎的画有名气,但其水平显然也是大家之水准。
第1818章 子女教育
京城刘晋的府邸内。
刘晋正在悠闲的看着报纸,享受着周末的清闲。
自从入了内阁,刘晋就非常的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处理国家大事还好一些,有些时候,勾心斗角、权谋算术之类的才是最让人头痛和伤脑筋的事情。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 盯着的人太多了,想要取而代之的就更多了。
好在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如果换一个皇帝的话,刘晋觉得自己干上几年,还是早早的退休养老算了。
“南京长江大桥终于竣工、通车了,真是不容易啊; 在这个时代竟然也是玩出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样雄浑伟岸的世纪工程; 实在是不容易啊。”
看着报纸,刘晋也是感叹不已。
现在已经是弘治二十八年了; 算算时间,自己都已经穿越过来十八年了,自己也都已经三十六岁了,再过几年就四十知天命的年纪了。
对于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来说,这过几年差不多都要当爷爷了。
“父亲~”
真想着当爷爷的事情,刘晋的大儿子刘信就找了过来。
刘信是刘晋和徐婉儿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刘家的嫡长子,在他下面还有好几個弟弟妹妹,刘达、刘诚、刘誉、刘仁、刘义、刘清,总共七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
放在后世来说,刘晋这是妥妥的高产了,但对于这个时期的大名人来说,刘晋只能算算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