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镇海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肉就鱼肉吧,童源,你回头让天津港口这边每天送过来。”
  刘晋点点头,鱼肉的营养价值其实一点都不会比其它的肉类差,只是这鱼肉吃起来没有那么解馋而已。
  吃鱼肉对于现在京津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天津港口这里的捕捞业已经开始渐渐的兴旺起来,每天捕捞回来的海鱼堆积如山,不仅仅满足了京津地区庞大的需求,甚至于现在已经开始向山东、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去销售了。
  这些地区的海洋捕捞业还没有起步,市场对肉类的需求非常庞大,价格能够卖的更高,而市场永远都是向着利润更高的地区转移的。
  “好的,恩师~”
  童源拿出炭笔和本子将刘晋吩咐的事情记录下来。
  “这样吧,再给我们涨十文钱一天的工钱吧,大冬天的下水干活,处理不好是烙下病根的,我们不能亏待了他们。”
  “我们的盐场占了他们的沿海地带,这会影响他们的生计,这盐场的员工招工方面要尽可能的照顾周围的人,让大家也能够跟着我们盐场享受到一定的利益。”
  想了想,刘晋又对着李继业吩咐道。
  “公子,现在我们盐场最难的事情就是招工的事情了,花钱雇佣他们来建盐场,这工钱给高一点,大把、大把的人愿意来,即便现在是冬天。”
  “但是我们盐场招长期员工的事情却是一直进展不顺,大家都不愿意来我们盐场工作。”
  李继业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吐苦水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塘沽这一带招工,招人建盐田很容易,可是这招盐场的正式工人却是难上加难,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来。
  “这是为何?”
  刘晋一听,顿时连忙问道,李继业是西山这边出来的老人了,对于西山这边的管理都已经很熟了,盐场招工,这待遇方面肯定是很不错的,竟然会招不到人。
  “盐场这边招工的待遇我都是按照西山煤业这边的待遇来开的,只要肯努力干活,一个月挣两三两银子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大家都很顾虑的一点就是,大家怕进了盐场之后改了户籍,怕改成灶户,影响自己的后代子孙,所以尽管工钱很高,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来。”
  李继业将原因说了出来。
  “改成灶户?”
  “我们只是招工,和户籍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我们又不是朝廷,岂能随便改人户籍?”
  刘晋一听,一头雾水,只是简单的招工,你给我做事,我给你工钱和饭吃,哪里还会涉及到什么户籍的事情。
  “我也和周围相邻的人说了,但是大家不相信,因为大家觉得盐这东西,历来都是朝廷钻营,别看我们现在做的好好的,说不定那天收回去了,给盐场做工的人岂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灶户。”
  “这灶户是什么情况,大家可都清楚的很,灶户比起军户来都还要更加的穷苦,根本就没有人敢来做事。”
  李继业很是无奈的说道。
  听到李继业的话,刘晋顿时也是沉默了,顿时就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户籍制度是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枷锁。
  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明朝的老百姓不能随意的走动,很多人一辈子连自己所在的县都没有出过。
  除此之外,这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力生产力的提高,灶户生的儿子是灶户,世世代代都是,被盐场的官吏压榨到死,甚至于都没有办法反抗。
  大家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旦进盐场做工,即便不是灶户,其他人也会以为你是灶户,到时候娶老婆都难,谁会愿意嫁给一个灶户?
  生出来的孩子都不能读书考科举,世世代代都要对着一口锅煮盐的灶户。
  “这事看来是要找陛下要一道圣旨,或者是找朱厚照这个太子来个旨意才行,即便是自己开口去向大家承诺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刘晋的脑海中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连自己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其实大家就是担心,害怕,害怕一旦进了盐场做工,将来就会成为灶户,世世代代都是低贱的灶户。
  纵然是现在盐场这边开出来的待遇非常的诱人,但是没有人敢拿自己和后代子孙的前程去当赌注。
  “此事我会向天子禀明,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到时候你再拿着这个旨意去招工。”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李继业说道,很是无奈,在这个时代想要发展出资本主义来,还真是有诸多的枷锁。
  前面的开海遭到了朝廷群臣的激烈反对,现在仅仅只是半个盐场,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招工都难,这个封建王朝对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太多、太多的限制了。
  “难怪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进行改革,掌握话语权,说到底还是为了让生产关系能够跟上生产力的发展。”
  “老马还真是厉害,一语道破玄机啊。”
  心里面刘晋忍不住再次对马克思表示了钦佩。
  “除了招工的事情之外,还有什么难处吗?”
  刘晋看了看广袤的滩涂,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忙碌,利用水泥修建堤坝,将滩涂地改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盐田。
  长芦盐田投资巨大,比起密云铁厂的投资还要更加庞大,单单是上交给国库的银子就两百万两白银,总的募集资金额达到了五百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能够用来投资建盐田的也仅仅只要三百万两白银,当然三百万两白银绝对是一笔庞大无比的数字,也就是刘晋和朱厚照现在财大气粗,不然还真心搞不起来。
  三百万两银子砸下去,长芦盐场这边直接将塘沽周围一带长达上百公里的滩涂给全部买了下来,同时也是向天津、京城这边十多个大水泥厂下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超级大盐田。
  这里漫长而开阔、平坦的泥质海滩绝对是最理想的盐田,当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晒盐。
  这里雨季非常的短,春季气温回升的特别快,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在最理想的晒盐之地,后世这一带的产盐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规模非常的浩大。
  这样的好地方,刘晋自然是要先占住了,更何况,这盐场不建大一点,可是赚不到多少银子的。
  “公子,这晒盐法,我们从来没有弄过,我们也请教过不少老盐户了,也先建了一些盐田进行实验,虽然也是出了一些盐,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达到您所说的那种雪白如同砂糖一般的盐。”
  李继业想了想说道。
  刘晋已经将详细的晒盐法告诉了他,他按照刘晋所说的去做,也确实是晒出了盐,效率也确实是很高,但却是始终没有办法说达到刘晋所说的上等盐的程度来。
  晒盐法其实非常简单,利用光照、温度、风来蒸发海水之中的水分从而得到盐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先还海水引进蒸发池,经过风水日晒,水分蒸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引入结晶池,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慢慢的蒸发掉,从而得到食盐。
  这样得到的盐和煮盐法得到的盐当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看谁的效率更高,出盐量更大了。
  同样的这得到的盐也是粗盐,里面还有大量的杂质,味道非常的差,晶体也是黄色的,所以还必须要经过一些化学处理的步骤,将其中的杂质给去除掉才能够得到雪白、雪白的精盐。
  “我忘了将最重要的步骤传给你了,这一步非常的重要,在结晶池里面我们还要加入一些东西才能够制出上等盐出来……”
  听到李继业的话,刘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竟然把祛除的事情忘记交待了,于是连忙交代起来。


第319章 盐山
  长芦盐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为晒盐法非常的简单,核心的就是两种池子,蒸发池要更靠近海边,要有海水波涛能够进入的地方,修建堤坝的时候,堤坝修建的高度要计算好。
  一般的小浪海水进不来,只有涨潮的时候海水才能够进来,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费力的去引海水了。
  当然也可以修建专门的引水渠,需要的时候打开引水渠,海水随着波涛进入,不需要的时候就关闭掉引水渠,说到底其实都是利用海水涨落的规律来修建蒸发池。
  至于结晶池就更简单了,只需要在蒸发池的旁边挖低一些修建结晶池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将蒸发池里面已经蒸发过的卤水引入到结晶池结晶就可以了。
  可以说海盐法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纵然是没有刘晋,再过半个世纪,也有人会弄出这个东西。
  因为海水的缘故,本来在海边的滩涂上修建盐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水泥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修建的速度非常快。
  特别是刘晋这边舍得下资本,这工钱给的高,还包伙食,顿顿有肉,这样的做工条件去哪里找?
  更何况现在又是农闲的冬天,大家都闲着没事做,待在家里猫冬,有赚钱的机会自然是大把、大把的人愿意过来做事。
  大片、大片的滩涂地以极快的速度变成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盐田,盐田连绵不绝,沿着海滩一眼看过去,根本就看不到头。
  而随着弘治皇帝这边的旨意下达过来,有了当今天子的圣旨保证,长芦盐田这边的招工也是终于了有气色,在待遇的吸引下,沿海地区这些穷苦的人开始穿上了长芦盐场的统一工作制服,在盐田上面忙碌起来,成为了新时代的盐工。
  “放水~”
  一块盐田的田埂上,田埂是用水泥铺成的,海水不断的拍打在田埂上面,刘晋、童源、李继业等人站在田埂上面,看着盐工打开了引水渠,伴随着海水的波动,大量的海水顺着引水渠进入到了蒸发池当中。
  根本就不需要费力的去跳水,仅仅只是一波接波的浪涛,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脸面成片的蒸发池里面就已经灌满了海水。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交给时间,只需要慢慢的等待,等待着阳光、风。
  “这大冬天的,气温太低了,效率太慢,也就是风大,不然我都怀疑冬天能不能晒出盐来。”
  刘晋伸出缩在厚厚棉袄里面的手,仔细的感受了下外面的寒冷,此时已经弘治十一年的十一月了,距离过年都很快了,天气非常的寒冷,温度早就已经降到了零度十几度了。
  这样的气温想要晒盐,肯定是很难的,不过这里的风大,风也是晒盐的一个重要法宝。
  几天之后,刘晋再次带人来到蒸发池这里,经过几天的风吹日晒,能够很清晰的看到结晶池当中是水已经下降了很多。
  “恩师,水已经下降了一半,不过这样要晒出盐来的话,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童源看了看蒸发池旁边的一块水泥柱,水泥柱上面有专门刻画出来的长度单位,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科学的数据,这也是西山这边一直以来延续的风格。
  到了长芦盐场这边也是如此,所有的盐田建造都是按照统一的规格来建造的,方便拥有计算盐田的产量,同样的蒸发池、结晶池当中都有大量的刻度,用来计算水位,引入多少海水,蒸发了多少海水。
  什么时候可以将蒸发池里面的水引入结晶池当中,结晶池当中的水位到了那个位置就需要开始添加化学反应的东西进去用来祛除杂质等等。
  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是不行的,一直以来刘晋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极其的严格,不管是西山煤业,还是麾下诸多的产业,他都有这方面的严格要求。
  因为有着诸多的严格要求,所以很多东西刘晋轻轻松松就能够计算出来,手底下的这些管事想要隐瞒自己的话就没有那么容易,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一种科学的精神。
  现在是很粗放,但将来涉及的产业需要标准化量产的时候,没有统一科学的管理肯定是不行的,就像天津造船厂,在这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
  造船厂内的师傅和学徒都必须进行数学方面的专业学习,不达标就别想在造船厂内混下去。
  童源看着眼前的蒸发池,此时虽然水是少了一半,但是盐依然看不到一点踪迹。
  “不用急,将这些水引入结晶池,再等几天,我们就可以开始丰收了,别看现在看不到一点盐,但很快,我们的盐就可以堆积如山了。”
  刘晋很是自信的说道。
  看着眼前的蒸发池,他没有想到,尽管此时是寒冬,温度很低,但是这风吹日晒的,几天的时间,蒸发池里面的海水就蒸发的厉害。
  这里果然不愧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长芦盐场,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真是没的说,即便是冬天,温度低的情况下,还有风的存在,这盐田的蒸发依然还是可观的。
  事实上正如刘晋所预料的一般,几天之后,当刘晋、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